于历战,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清华美院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具协会常务理事,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软装陈设分会学术副主任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家具设计研究学会 副会长,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委员,广东家具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行为方式与家具设计研究,空间环境设计与家具研究。
人类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大多是人类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有些是心理活动影响下的行为,还有许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社会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在人们使用的家具上,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家具种类。因此,于历战教授主张,家具的本质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细腻而多样的不同类型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需求。在当代的家具设计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家具形式上的变化,而缺少对导致这一变化具体内因或背景的研究,这也造成了家具中许多为设计而设计,为了单纯的形态的改变而设计,设计的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使得在我国的家具产业重数量轻“质量”,这里说的质量不是指家具生产中的技术质量,而是指家具中普遍被忽视的社会质量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因此,对于人们行为方式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家具功能与家具形态,也使得家具更能够反映人们的社会精神和时代特征。反之,家具的形态的改变也有可能改变和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以致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从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
《设计》:请您介绍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家具设计方向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于历战:在我国家具设计教育在艺术设计类院校中早已有之。我国最早创办专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上个世纪的1956年建校,1957成立室内装饰系,同年,建校同时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其中的家具研究室一起并入,当时的负责人是谈仲萱。家具设计作为专业方向和必修课程在最初的教学体系中便一直存在。1961年当时的室内装饰系的第一本出版物便是与家具设计相关的《家具工艺》教材,由谈仲萱、罗无逸先生开始编写,并在1964年得以正式出版。后来在传统家具及文博界非常著名的王世襄先生60年代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任教,并在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家具装饰风格》的讲义。家具设计的研究教学传承不断,之后的陈增弼教授继承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传统家具的教学、研究、实践、创新做出了极大贡献。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实践教学的需要,室内设计系的教师们搜集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明清时期硬木家具,这批家具做工精湛,保存完整,品相上乘,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极高,有些还是目前所发现的中国传统家具中仅见的孤品。这批家具中的绝大部分是代表我国民间家具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至今仍是研究中国传统家具的珍贵实物资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与清华大学合并后,这批珍贵文物目前保存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年陈列向社会展示。
实践作品1-陈俊光 程丹蕾
随着家具设计课程的发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是在我国正式设置家具设计专业比较早的院校,在仍处于计划体制的1984年便在环境艺术设计系开设了家具设计专业,学制三年,循环招生,学生毕业后取得大专文凭,开展系统、专业的家具设计教学。但在那个时期,我国的家具产业并不发达,改革开放早期企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众多家具企业正处于追求产量和以仿制抄袭为主的发展阶段,在那个历史时期企业对于材料处理、设备更新、生产技术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于家具设计的需求,再加上家具设计教育自身也并不完善,学习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房地产业的兴起,国家基建项目的激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系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进入到自身发展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而对比同期在家具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的处境便非常尴尬了。当时,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家具专业教学中室内设计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加,专门针对家具设计方面的内容逐渐减少,很多致力于家具设计的学生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也被迫转向更赚钱的其他行业。在缺乏产业需求的背景下,经过十几年艰苦的发展,中央工艺美术美院的家具设计专业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在1997年家具设计专业停止招生。至此,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家具大专班前后招收了5届(1984年、1986年、1989年、1992年、1995年),一共培养了62名毕业生。虽然时间短暂,培养的学生也不多,但还是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活跃在后来的家具设计界。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在总体氛围是通识培养、精简专业的大背景下,再想恢复家具设计专业已经极为困难,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实践作品2-李皓明 吴泽浩
《设计》:这些年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做了哪些探索?
于历战:实践教学是清华美院家具设计教学的重要特色,也是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的教学探索。在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家具设计的图纸已经不再是设计好坏的唯一评判依据,设计概念必须要转化成实物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家具设计都要经历完整的过程,即要求学生的设计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和纸面上,必需要在实现的过程中对方案进行修改深化,了解并结合材料特性、结构特点、工艺流程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完善思维、调整设计,深化细节。还需要不断与各个环节各种人员沟通交流,或坚持,或妥协,甚至要自己寻找材料,完善工艺,调试设备,最终完成实物作品,只有家具实物的完成才能称为设计的完成。因此,学生可以在非常完整的过程中感受到从思维概念到图面,再到实物成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亲眼见证从思想到实物的真实历程,最终通过成品检验自己思维的可行性,通过对真实物品的体验,学生自己就可判断自己设计的优劣。
实践作品3-刘名 张艺馨
研究性与实用性并重。在美院日常的教学中有一些是概念性的,研究型的设计,无法实现或缺少实用性,在教学中,我们鼓励这种带有突破性思想或形式的设计概念。即使看起来很不切实际,难以制作,但它的价值就在于突破边界,大胆地创新勇于尝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对未来的设计进行前瞻性的探索。高校不同于企业,没有盈利的压力,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搞研究,为设计的发展探索更多的理论和领域。同时,我们也为社会,为生活做很多实用的设计,将我们的专业技能回馈社会,用好的设计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设计》:请介绍下您的主要研究及设计方向。
于历战:除了进行在教学中进行设计的探索,我们还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完善家具设计的基础。家具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器具,家具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就是人本身,因此,对于人的行为的研究成为家具设计的基础。人类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大多是人类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有些是心理活动影响下的行为,还有许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社会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在人们使用的家具上,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家具种类。
家具的本质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细腻而多样的不同类型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需求。在当代的家具设计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家具形式上的变化,而缺少对导致这一变化具体内因和背景的研究,这也造成了家具中许多为设计而设计,为了单纯的形态改变而设计,设计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使得在我国的家具产业重数量轻“质量”,这里说的“质量”不是指家具生产中的技术质量,而是指家具中普遍被忽视的社会质量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因此,对于人们行为方式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家具功能与家具形态,也使得家具更能够反映人们的社会精神和时代特征。反之,家具形态的改变也有可能改变和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以致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从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作为家具设计研究所的负责人,我们依托研究所的资源,一直以来对人的行为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为家具设计打下更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实践作品4-赵嘉曦 邓斐斐
《设计》:请您介绍下清华美院家具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于历战:清华美院家具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室内外家具设计、家居设计,空间设计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教学培训,设计实践,交流推广,收藏保护,展览推介等工作。家具设计研究所致力于中国现代及传统家具的研究,研究家具、家居与人们生活、工作、商业等的关系;研究家具与人类行为、家具与空间环境、家具与建筑、与社会文化等的关系。促进我国家具设计、家具教育与家具、家居产业的相互结合,从而推动中国家具、家居原创设计的健康发展。
实践作品5-李嘉艺 杨文浩
近几年家具设计研究所除了进行展览、推广、交流等工作外,还发挥高校优势,做了大量对于产业界的培训、提升工作,为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实践作品6李鹏飞 王卫东
《设计》:在家具设计方向我们的教学实践如何和国际趋势保持同步?
于历战:清华美院的设计教学始终关注并融入国际的设计领域,一直以来学院教育的发展,处于综合大学的各项条件使我们有很好的国际资源。
2004年,中国家具出口额首次超过老牌的家具强国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使得世界开始重视中国的家具发展。2005年10月,清华美院便接到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组委会的邀请参加第二年的米兰家具展,环境艺术设计系的设计教育一直与国际语境接轨,敏感地把握住时机,由两位教师四位研究生带着实物作品参加了2006年的米兰家具展并一直坚持了十多年,那次也是中国大陆首次有设计作品参加国际顶级的米兰家具展,这也再次开启了清华美院家具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的路程和家具设计教学国际化的进程。随着常态化的国际参展,我们把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也纳入到平时的教学体系当中,使学生们了解最新的国际设计动态,最新的设计潮流与趋势,教育教学方法也与国际接轨,完成的教学成果拿到意大利参展,使学生完全在国际语境下完成学业,很好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在国际设计界、设计教育界展现了中国学生的设计能力。
2017米兰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