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何崴:悬崖上的海边书屋 创新性图书馆空间模式

0

何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二十工作室责任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硕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

观点提纯 

“本设计希望将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和地标建筑的媒介属性合一,将身体体验和视觉传播统一起来,探讨一种创新性的图书馆空间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图书馆不再是严肃的、庄重的、封闭的圣堂,而是平和的、轻松的、透明的知识传递和社区交往的场所。”

惠州双月湾一滴水图书馆位于广东惠州市平海镇双月湾中央公园内。公园在平海古镇和大海之间,距离著名的双月湾海龟保护区不远。公园整体地形北高南低,北侧有丘陵和谷地,向南是大海。项目基地靠近公园中心,是一座独立突出的“半岛形”小山。山的走向从东北向西南,因此北面的视野以山丘和谷地为主,向南则是270°的海景,视线绝佳。公园内的山丘形态柔和,并不奇骏,但有若干巨石,为景观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托。

建筑隐藏在屋顶水池下面 (摄影:金伟琦)

选址和造型:一座白色的图书馆,它在池水之下

设计力求将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场地的环境属性及当代社会的公众属性融为一体。

建筑的位置被规划在山顶的端头,根据地形高差布置在崖口处。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成为场地的一部分。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使图书馆具有最大的观景面,又在减少土方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建筑的高度,不遮挡住宅的观海视线。

图书馆造型力求具有诗意的张力:从高处俯瞰,建筑很几何化——一个正圆+一条直线。建筑主体部分平面形状为圆形,直线是室外走廊和长墙,它将人从山顶引入建筑。图书馆整体为白色,走廊、长墙和屋顶的边缘强化了几何构成感。建筑屋顶剖面呈碗形,阅读区的透明玻璃使屋顶具有悬浮感。碗状的屋顶内是水池,它给予了建筑一种戏剧性——一座位于水下的图书馆。

长墙的设置除了屏蔽掉场地西南方位的不利因素,还起到了导引的作用。它将人的视线导向水池和大海,并引导读者沿着这个特定的线路走近和走进建筑。在日落时分,会有那么几分钟,太阳在落入大海之前,夕阳会顺着长墙和走廊将人影拉长。这为建筑平添了浪漫的色彩。

建筑位于山头,面朝大海(摄影:金伟琦)

空间序列:亮暗、开闭、曲直的交叠

进入图书馆的过程并不简单。因为建筑位于一座小山上,建筑师在山的北坡设计了一条曲折的路径。读者需要拾阶而上,在身体略感疲惫中体悟求学之苦,因此这里也称为“书山有径”。到达山顶,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走廊和长墙,它们以一种“强硬”的态度引导人朝向大海和建筑的方向。读者需要做的是遵从这个安排,被引导进入位于水下的图书馆。

建筑主要的使用空间位于水池的下方,人进入建筑的过程是一次重新认识自然与自己的旅程。进入建筑需要沿着室外长走廊下行,从水池下“潜入”。

建筑师希望将室内营造为一组具有序列感的,亮与暗、开与闭交叠的戏剧性空间。人进入建筑的第一个场景是玄关,它位于室外走廊的尽头,这是一个相对狭小的过渡空间。从玄关左转,进入位于建筑中部的圆形空间,空间的界面朴素,具有禅意。建筑师希望这里是神秘的、暗的,它为进入阅读区域提供了前导,也可以在此举办一些小型的展览或者聚会。暗空间有“洞口”与阅读空间相连,后者位于建筑的外圈,是一个明亮的半环形空间。它具有近270度的落地玻璃,透明且开放,可以看到碧空和大海。

建筑的另一个出入口位于东南位置,人可以从这里离开图书馆,然后曲折地绕过场地中特意留下巨石,回到山顶。

阅读空间可以看到大海(摄影:金伟琦)

位于中间的暗厅(摄影:金伟琦)

室内气氛:光、色、材料演绎空间主题

阅读区的室内基调以白、浅灰等亮色为主,利用曲线的造型营造轻松、时尚的氛围。座椅和小桌沿着外围的玻璃幕墙摆放,读者可以在此安静地边阅读,边远眺风景。书架沿内壁环形布置,并在天花和地面区域向外延伸,形成云状造型。延伸到地面的部分也成为自由阅读的区域,一些不愿意正襟危坐的读者可以在这里或倚或靠,享受与书籍在一起的下午时光。

阅读区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两个独立的空间:VIP茶室和卫生间。VIP茶室是一个内省的空间。室内延续了朴素的风格,布置有茶桌和座椅,可以独处,也可用于会谈。房间中特别布置了一块原石,人面石而坐,在看书品茗之余,也可近观山石之美。卫生间则特意营造了戏剧性的效果,对比色和光纤装置都给人身体性的暗示。

水吧台位于卫生间和读书区之间,既分割了动静区域,又起到了过渡作用。吧台区域的天花部分有一个采光口,通往屋顶的水池。建筑师刻意在采光口朝向南侧的立面上设计了一个色彩装置。透过它,阳光被渲染为彩色光,以迷离的形式撒入空间,为建筑平添了几分妩媚。

长墙是空间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何崴)

水下汀步供人行走(摄影:金伟琦) 

水池与景观:人与大海、碧空的一次对话

项目的景观力求纯净。作为建筑的基底,山顶的植被以低矮的芒草和绿植为主,它们衬托出建筑干净的形体。场地中的几块巨石被小心地保留,并与路径结合在一起,成为观看建筑时候的前景。

在山顶,白色的走廊和长墙成为自然景观中的人工物,纯粹的几何形体很好地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并将人引向屋顶水池和大海的方向。

屋顶水池多少带有点儿乌托邦的成分。建筑师和业主都希望给使用者,乃至这个南方的小城市一些惊喜。客人可以沿着长墙北侧被隐藏的路径到达水池中的小平台,并通过汀步抵达同样位于水池中间的采光口及平台。水池边缘没有设置围栏,这确保了建筑的完整性和纯粹性。但建筑师利用汀步和平台周边的水深限制人进入水池,保证了安全性。从山顶的特定位置望去,视线可以掠过水面看到远处的海平面。水、天、海在此时此地得以融为一体。

屋顶水池允许人进入(摄影:金伟琦)

《设计》:请介绍下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作品的创新点、设计理念及创作灵感来源。有哪些独特的创意和设计元素?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或情感是什么?希望通过它引起观者的哪些共鸣或思考?

何崴:作品的名称是“一滴水图书馆”,它位于公园内的一座小山上,南面可以远望大海。建筑东侧是新建社区,图书馆为居民提供一个文化艺术场所,同时也成为该地区的新地标。

设计的出发点来自于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设计充分利用了场地的地形和地势,将建筑的主体嵌入山头部分。建筑屋顶与山顶基本齐平,屋顶水池营造出乌托邦式的浪漫气质:人可以进入水池,踏水而行,视线可掠过水面看到远处的海平面。水、天、海在此时此地得以融为一体。建筑形体使用极简的几何形,圆、方、直线,形体间相互组合,形成极具识别度的建筑造型。建筑既具有鲜明的特征,又与场地相契合。

在这个建筑作品中,我希望创造一个有趣的空间序列,使人和海之间形成戏剧性的体验:从山顶开始,长墙将人引导向屋顶水池、建筑和大海;下行钻入建筑,通过玄关和位于建筑中间的暗厅,这里是一个幽闭的空间;然后,再进入位于建筑外圈的明亮的阅读空间,人可以再次看到外面的风景;最后,可以从另一个入口离开建筑,沿阶梯回到山顶。

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它更像是一个小型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我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阅读逐渐取代纸质阅读,图书馆的功能也逐渐脱离单纯的储藏和阅读书籍,开始转向一种混合性的功能模式。这种混合功能包括阅读、存储(书籍)、休闲及文化艺术活动等。因此,本设计希望将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和地标建筑的媒介属性合一,将身体体验和视觉传播统一起来,探讨一种创新性的图书馆空间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图书馆不再是严肃的、庄重的、封闭的圣堂,而是平和的、轻松的、透明的知识传递和社区交往的场所。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摄影:金伟琦)

《设计》:请介绍下您的建筑设计方法论及其形成过程。在您的设计中,如何体现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未来是否会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何崴:在我看来,建筑应该与所在场地相呼应,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锚点,人通过建筑与自然、天地对话。因此,在我的设计中,并不会刻意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出现,而更多是从场地现状出发,通过阅读场地,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建筑的形式。同时,我也希望建筑能彰显其自身的存在,它并不会淹没在环境中,而是和环境共生。

我认为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社会性的艺术作品。它不同于架上艺术,也不是博物馆里的装置,建筑天生就是在场的,就会服务人。在我的创作中,我希望建筑能为周边的人服务,而不只是独自美丽。就如一滴水图书馆,它既为周边的新社区提供了公共交流的空间,同时又成为了这个地区的新地标。

诚然,这种社会性并不是为贫困人群服务的,但建筑本身就是多元的,并不仅有“贫穷建筑”。我并不会刻意去营造一种所谓正确的社会责任,亦或可持续性。我认为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是具体而相对的,建筑首先应该为它自身的使用者服务,让使用者感觉到愉悦和舒适,在此基础上再说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

照明保持场地的宁静(摄影:金伟琦)

《设计》: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有哪些积极的趋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建筑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保持创作活力?

何崴: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低谷,无论是高考还是就业,建筑设计领域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很多人说建筑行业已经不行了,没有未来了……这些话其实有道理,建筑设计行业的确很难再回到20年前快速挣钱的时代了。但也许这才是建筑设计的常态,一个理性建设的时代,一个需要好设计的时代,一个需要真正热爱建筑的人的时代。

我认为当下的建筑师不用过于惊慌,要有一定的耐心和韧性。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行业,你就应该坚持,继续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等待转机的到来;如果你只是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职业,一个快速赚钱的职业,那我建议尽快转行。一定会有一大批建筑设计企业或团队死掉,这也许就是一种适者生存,留下来的会是真正的强者,他们会继续创作更好的建筑。

长墙和水池 (摄影:金伟琦)

《设计》:您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的未来?有哪些技术或理念可能会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何崴:正如上面一个问题所述,未来的建筑设计行业会更为理想,大基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也许会迎来真正尊重设计、尊重创意的时代。能够活下来的建筑师必然是有能力、有热情,也有韧性的建筑师。

我觉得AI人工智能应该会影响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在未来,简单的,可以通过数据推导的工作,很可能会被AI替代。但我认为AI不太可能完全替代人的思考,特别是艺术性的创作行为。未来的建筑设计会更强调创意、艺术性和个人性。

《设计》: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和教育者,您认为建筑设计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您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关键技能或思维方式?

何崴: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集创意和落地为一身的行业。创意决定了设计的高度,落地决定了设计的完成度,两者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特征。

现在的建筑教育的确面临诸多的挑战,AI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存量时代的降临等,都要求建筑教育做出改变。我认为当下大学教育再不是传授知识的平台,现在的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现在的大学教育应该更强调特点和思维方法,大而全的、类型化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的建筑发展;学生是否具备独立的、个性化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创作能力也许是未来教育的重点。

此外,作为实践学科的建筑设计,对于建筑尺度、材料和气氛营造的掌握是永恒的话题,也将是建筑教育需要加强的地方。当然,还有沟通、合作和自我宣传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图书馆服务周边新社区 (摄影:金伟琦)

《设计》:请结合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看法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些意见和建议。

何崴: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首先应该认清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建筑这个学科,如果不是真的喜欢,那就尽早转换赛道。如果真的喜欢建筑,那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要有耐心,因为建筑师是个“老人”职业,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还要保持激情和好奇心,不要被规则所约束,要时刻准备着打破规则,因为规则就是用来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