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刘珽
刘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育部艺术设计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苏州市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会会长。主要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个,双高专业群1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改重点课题1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省级重点(精品)教材2本。重要项目:主导《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等重要项目;在米兰时装周、荷兰设计周、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中国大学生时装周、天津职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等重大活动中策划组织和展示推广师生作品多次;担任省级精品课程《针织服装设计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和《工艺工作室》等课程主讲教师。
刘珽教授表示,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我们至今还没有孕育出享誉全球的设计品牌,也没有培养出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在此背景下,职业技术型设计人才有必要放眼全球,以文化强国战略为引领,以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设计源源不断走向世界。
《设计》:2019年,“双高计划”开启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阶段,请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就以上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对“双高计划”的理解和分析,以及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刘珽:“双高计划”将促进艺术设计类职教形成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设计师已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培养设计师的主要渠道之一,这类专业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现已发展为全国专业布点数多、在校学生量大、招生就业两旺的专业。但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只有短短二十余年,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品牌效应不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明显等问题,亟需具有示范作用的“领头羊”带动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项目,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群有7个,分别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群,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从建设基础来看,这7个专业群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生源质量高,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校企合作基础,代表了中国艺术设计职教的较高水平,为全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树立了标杆。但这7个专业群作为目前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的“制高点”,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们还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压力。因为“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机制,这势必将形成你追我赶、弯道超车的局面,有利于在优中选优,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中国艺术设计类职教品牌,引领中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同时,艺术设计类职教品牌将强劲支撑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设计源源不断走向世界,助力中国文创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机遇:“双高计划”舞起提质培优的龙头,将带动中国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我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全国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的改革先锋,将牢牢抓住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黄金期和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期,把握文创产业发展新趋势和长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改革创新,形成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品牌,服务文化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助力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挑战:一方面,“双高计划”实行动态管理,期满考核,不进则退,无论对立项建设单位还是未能立项的单位都是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文创产业内部业态较多,涉及产业面广,具有多向交互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就业趋势总体增长的文创产业中,隐藏着复杂的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灵活性、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倒逼文创人才培养转型。
《设计》:请您介绍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划。
刘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8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而成,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专业特色鲜明,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7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学院立足传统与现代两个基点,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艺术之根,现代艺术设计为传统工艺提供新的视角。(图1)
1/ 苏州美专创办人颜文樑先生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所提校训
“双高计划”五年建设期内,学院将服务文化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立足江苏文化大省和苏州“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发挥“江南文化”在长三角都市群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引擎和赋能作用,优先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群,优势发展数字创意专业群,优化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通过五年建设期打造文化创意专业集群标杆。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群发挥品牌专业优势,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基因和造物智慧,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助力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中国工匠,为区域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数字创意专业群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国家数字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创新设计发展工程、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加快应对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助力数字创意生态体系建设,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引领新消费,培养能够从事数字交互设计、虚拟现实内容设计制作、数字合成、动画设计制作等工作的设计人才。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把握文创产业多向交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对接长三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最核心的设计与制作环节,服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日用品、特色村镇、文博与旅游等四大设计服务领域,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具有原创设计能力的人才。
《设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有怎样的地域特色?学校有哪些成功的人才培养案例?
刘珽:江苏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美术和文创设计资源丰富,经济和科教实力全国领先。苏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融合示范城市。苏州手工艺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在全国工艺美术 11 大类中,苏州就拥有 10 大类共 3000 余个品种,很多项目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同时苏州是江南水乡、人间天堂,地处全国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地带、未来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拥有江南园林、昆曲、刺绣等众多名片。2021年苏州发布《“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使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全面提升苏州在‘江南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力。”如何用好用活江南文化资源,建设古今辉映、特质鲜明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软实力助力长三角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苏州近年来的重要发展目标。
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战略机遇中,工艺美术教育面临更有力的国家政策引领,肩负着更深重的文化传承使命,呼吁更务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院充分把握所处的区位优势,密切关注产业发展、人才供给和社会服务需求,将学院发展融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之中,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致力于在原汁原味技艺传承的基础上,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师徒、家族、作坊等口传身授的传统传承方式发展为以学校、社会、企业传承等为主的开放性传承方式,倡导传承与创新并重,促进活态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师徒传承制的实践内涵,形成了立足苏作、道技相融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四种:
桃花坞模式——引企入校,师徒传承。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整建制地并入学院,形成以非遗传承人为师、以相关专业毕业生为徒的传承体系,采取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授核心技艺。桃花坞模式有效解决了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与理论认识等艺术素养不足的问题,培养了一批素质全面的新传人,使濒危技艺后继有人。(图2)
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大师与新传人
镇湖模式——面向产区,订单培养。与政府、行业联合确定规划项目与课题,综合运用订单培养、派驻挂职、委托专训、大师传承等方式,密切融入产区,服务产业需求,面向广大从业人员,培养了数千名掌握专业本领和现代技术手段的新一代绣娘。(图3)
3/苏州高新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织绣人才创作成果展
东海模式——校地合作,现代学徒。聚焦东海水晶重点产区,与连云港东海县政府、至善坊等企业合作,以“校地合作”模式建设和运营,共建以水晶雕刻、水晶镶嵌工艺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东海水晶现代学徒制”。以教育助产业、以产业助富民,助力东海水晶特色小镇建设。(图4)
4/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东海县人民政府签约仪式
雷山模式——教育扶贫,实践育人。和贵州省雷山县政府共建贵州非遗工作站,搭建合作平台,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业人员和基础教育师资提供培训,提高其民族工艺的创作技能,灌输创新理念,传授教学方法,通过教育扶贫,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实践育人。(图5)
5/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驻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
《设计》:“双高计划”启动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专项的师资团队,打造高水平混编师资队伍。
激励机制有两个,一是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激励机制。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与工作岗位相配套、与能力水平相适应、与业绩贡献相衔接的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建立校企双向流动机制。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师资,深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鼓励校企人员互兼互聘、转换角色,构建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任教,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任职的校企双向流动机制,打通教师与技术人员角色转换的通道。
专项师资团队有三类:一是名师教学团队:引进一批教学水平高、设计创作能力强、国际有影响的教学名师作为专业群建设带头人,选拔一批教学水平高、研发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将其培养成适应产业发展、能驾驭专业群建设、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完善名师“传帮带”机制,以团队形式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科技创新团队:注重科技创新设计团队建设,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目标,集聚人才与科技资源,培育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项目为依托,以设计创作与教学研究为抓手,突出艺术设计的科研特色和专业优势,努力提升我校教师队伍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三是技术服务团队:实施“大师共享”战略,由大师名匠领衔,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能工巧匠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建成技术服务团队,合理利用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定位,以面向企业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达到技术服务的目标。(图6、7)
6/ 聘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先生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7/ 苏州高新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织绣班拜师仪式
《设计》:结合信息技术以及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您认为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哪些素质和能力凸显出重要性?
刘珽:当前,我国已进入文创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在双碳政策的宏观背景下,文创产业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优势正日益彰显。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不断落地,文创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也加剧了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使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成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技术技能人才供求结构型短缺的现状下,文创产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职业教育的服务和支撑,产业对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加迫切。因此,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都为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由于文创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具有范围广、业态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企业组织形式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受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频繁,在总体就业增长的趋势中还隐藏着复杂的人才需求变化。例如,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创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迫切需要具有较高审美素养、能设计、通技术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数字创意人才的需求从偏重技术转向创意与技术并重。再如,随着文化IP的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意的源头活水,文创产业迫切需要大批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原创设计理念的设计人才等。因此,如何适应文创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聚焦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应对产业对人才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是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全球文创产业大发展和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机遇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它贯穿在国民经济众多行业和领域,具有产业链长、范围广,业态多的特点。但无论产业如何发展,创意始终是文创产业的核心,文化始终是文创产业的灵魂,技术始终是文创产业的支撑。因此,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扎根本土文化的原创设计能力和相关技术技能是文创人才的重要能力要素。
《设计》:请您结合文创产业发展趋势,给职业技术型设计人才提一些建议。
刘珽: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并不断聚焦高端、高新、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方向发展。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适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我们至今还没有孕育出享誉全球的设计品牌,也没有培养出世界知名的设计师。
在此背景下,职业技术型设计人才有必要放眼全球,以文化强国战略为引领,以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设计源源不断走向世界。职业技术型人才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设计风格无不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离开文化滋养,缺少艺术素养,就会使设计创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关注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设计与技术总是互相促进的,新的设计会不断地对技术提出新要求,新的技术也会不断成就新的设计,两者相辅相成。第三,不断拓展设计的广度。虽然不同的设计师服务领域不同,但设计方法基本是相通的。一个领域的设计经验会启发另一个领域的设计,能意外地获得很多有趣的构思,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设计需要集成,需要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