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杜海滨:再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0


杜海滨,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评估专家;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从事工业设计教学、科研和实验中心建设工作,承担省级研究生精品课一门。并获得多项设计专利和承担多项科研课题。曾就任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二级教授。曾发表和出版论文、教材多篇多部,其中《工业设计教程》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创建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获得全国美展(设计类)银奖、铜奖;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意大利“A-DESIGN设计奖”;日本“罗兰创意金奖”;法国双面神设计金奖;美国“IDA设计金奖”等。曾荣获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师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实操”、“实战”才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海滨教授认为,“学中做”是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把在书本中学习的东西拿到实际用途上去体验,实现“学以致用”;“做中学”则是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验证和发现问题,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再反过来弥补和充实所学的知识架构,达到“以用促学”的良性循环。所谓“做中学”强调的就是“真题真做”、“真题实做”,将概念落实落地,将理想变成现实。否则,还是避免不了迷失在从虚拟到虚拟或为概念而概念的怪圈中,到头来也只能被视为是“纸上谈兵”而已。

《设计》:请您介绍下所在学校的设计教育的特点。

杜海滨: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通常有两个体系,一个是在艺术院校背景下开办的工业设计,叫产品设计专业或方向。另外一个就是在理工科院校背景下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我在鲁迅美术学院期间开展的工业设计教学就属于是艺术院校的背景。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当时作为最早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在国内只有极少数学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体系尚不完整。市场和企业需求以及产品研发的状况也不像今天这么发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开始在部分高校逐渐兴起。这期间除了在艺术类院校开办有工业设计方向外,一些理工科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是分设立在机械或机电学院之下。这也就形成了现在的艺类和工类两大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粗略的描述一下它们的办学特点,艺术类院校工业设计的学生多来自于学习美术的经历或背景,因此教学上更多关注的是在“人与物之间”建立产品设计的联系,就是说从外观造型上做得较多、较深入,更注重于感性的审美培养和训练。而工科院校的学生背景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是以理科为背景,工科基础比较好,逻辑思维强。所以在教学方面强调的是“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用设计一辆自行车作个简单比喻,前者多以人的审美角度去设计评估产品的造型、色彩和质感等美学特征及人机感受。后者则是在产品的功效性,如力学、传动系和物理特性等,注重产品构造和结构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分析和评估。一个是多以感性的艺术审美为见长,一个是以理性的技术特性为基准。虽然这不算是一个全面的解释,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就两者在教学主导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电动观光客车设计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质量和数量需求越来越高,同时设计教育的背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为工业设计学科的后续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南方发达省份一大批工科类院校,凭借良好的办学基础,宽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实验平台,在工业设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国内普及和提高工业设计教学水准及人才质量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深圳技术大学恰恰抓住了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对接深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起了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创意设计学院。从办学定位、学科规划、教学特色都做了全新的整合和优化,并充分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教授负责制”,学生入学即可跟随教授进入实验室学习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上提倡“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的理念;在服务产业方面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注重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到2022年,将开设有39个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5大学科门类。

概念车设计

《设计》:那么您作为艺术院校背景下的专业教授,对工业设计教学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或思考呢?

杜海滨:是的,因为我本人是艺术院校背景,自然也就形成了艺术类院校工业设计的教学基调和基本特征,正像前面所说的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包括招生录取方面,都是以国家的具体规定要求为基准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学科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在遵从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融合了部分工科院校的相关知识点,并针对部分课程从沈阳航空学院、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聘请了专门的课程教师来学校授课。这方面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较为成熟专业学科,在国外已取得了相当多的办学经验,而且他们的办学模式同样是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两种。因此,这两种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式经过长期的磨合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二是虽然工业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设计教育提供了最佳机遇。特别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起,再一次将当下的人才培养推向了新的制高点。那么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如何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高度来审视今后的工业设计人才?已不仅仅局限是专业同行或业界人士探讨的话题,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对“大设计”语境下的系统研究和讨论,同样社会及企业面对今后业态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在人才需求和使用上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其实,国内的许多院校、专家和学者都义不容辞地在以各自视角和背景进行着具有建设性的探索和实践,这已是眼下不争的事实了。

电子后视镜设计

回到我的角度看来,就“教与学”两个层面来说,主要体现在“学中做”、“做中学”两个方面。概括理解“学中做”就意味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把在书本中学习的东西拿到实际用途上去体验,实现“学以致用”;“做中学”就是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验证和发现问题,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再反过来弥补和充实所学的知识架构,达到“以用促学”的良性循环。单从字面上看这种逻辑关系并不模糊,也不复杂,而且鲜明易懂的。可问题是,在“学中做”环节上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既定的课题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并通过相应的学习手段在教室或实验室里得到较为规范和程序化的验证。这个过程无疑是需要和必要的,但“做中学”相对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一个十分开放教学环节,需要有强大校企合作背景和开发项目做支撑,也就是说整体的教学场景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和课题来源也不局限于学校课堂,参与教学的也不只是专业指导老师。而是面对实际,结合实际带着企业的相关课题来展开教学的全过程,具有明显的“实战”意味,此时,师生面临的也不再是书本里或课堂上的虚拟题材,而是实实在在的设计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工程师、工艺师以及项目管理者,都会有相关设计问题向你提出来或与你沟通交流。当然,他们不一定能够在你那里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但所有的问题都是非常真实和现实的,你也可能立刻拿不出像样的思路或方案,甚至还会因一时不知所措闹出各种各样的尴尬局面。像这种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是很难提前预测的,这也刚好暴露了实践教学方面学做融合环节上的短板和弱项。也恰恰证实了“做中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家知道,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人类的合理意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想象,没有经历过真实生活的体验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同样让一个没有用过剪刀经历的设计师,去发现剪刀是否存在哪些问题是不可想象的,自然也就就谈不上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因此,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实操”、“实战”才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谓“做中学”强调的就是“真题真做”、“真题实做”,将概念落实落地,将理想变成现实。否则,还是避免不了迷失在从虚拟到虚拟或为概念而概念的怪圈中,到头来也只能被视为是“纸上谈兵”而已。遗憾的是这种“重表象轻本质”,“炒概念求效果”的现象在一些院校的实际教学里依然存在着。

工程掘进机设计

从这几年我在创意设计学院组织教学、参与实践、开展研究的整个过程来看,给我最直接的启发是,深圳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学科布局在一开始就体现出了他特有特色和理念,而且大有“量身定做”之感。当然,我这里说的“特色”一定离不开所在的地域及环境背景,从地域来讲,深圳自改革发放后经历了40年的快速发展,并与国家制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区位优势。这就进一步带动了工业设计的整体发展以及今后大湾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深圳无论是政府与民间,企业与协会不仅推出有众多工业设计的项目教学活动,还建立有相当可观的实习基地和创业园区。教师即可以在学校开展“学做融合”的课题,也可以参与政府和企业资助的高端研究项目。并鼓励按照“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发挥高校及师生团队的各自优势,开展多方面多渠道的务实合作,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从环境来讲,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的建立,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优势,办学理念清晰“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办学目标明确“强化特色,丰富内涵”;办学定位精准“学历教育+企业实训”。在培养模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对接,观念与能力并重,突出“工匠特色”。不难看出在如此地域及环境背景下,结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依托地域经济,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自身的治学方向。才能够谈得上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与区域经济建设相吻合。反思多年来的内地办学经历,相比之下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办学观念上还需要下决心做一些实质性的改变,花力气转变一下思维惯性,如习惯于跟风、追风,人云亦云,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办了我也要办。学科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罗列跟叠加,它一定是一个浓缩的过程,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路径,凝练自己的特色。

多用途工程车设计

《设计》:从沈阳到深圳,在地理上都有3000多公里的跨度,专业方面您还感受到了哪些差异?

杜海滨:我们鲁迅美术学院地处东北沈阳,是闻名遐迩的重工业城市。近些年来经历了多轮次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建设,工业设计需求及人才培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但相比南方发达地区其产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不大相同,由于北方多年来形成的工业基础无论是产业分布还是产品种类的设计研发相对比较单一。同样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南方发达地区对设计人才需求的热度不减,导致内地一些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雁南飞”,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更多更大的设计市场和设计需求在那里。学生们渴望去寻找探索能够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地方,并希望在工作实践中来检验所学到的东西,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正因为如此,鲁迅美术学院和深圳技术大学达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目的是依托鲁美传统办学优势及经验,借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资源优势,将两校在培养工科和艺术类研究生教学的经验和特点集层互补。不仅能够提升两校研究生的整体教研水平,还可以通过教学、科研、参与社会实践在研究生项目教学方面找到新的路径。使学生能在一线前沿城市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空间,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完善学校的本科生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

模块化组合瓶设计

目前,我所带的研究生在完成了规定的学习科目后,在三年级的时候来到深圳技术大学与设计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共同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有的研究生还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或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主动寻找与研究方向相关落地实践课题。所有这些课题全都是与实际的企业项目整合在一起的。研究过程中间不光是有学生和导师参与,其中还有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一起加盟进来,而且他们的指导意见和对研究成果的建议,对最终的方案审核和项目评估是具有一定实质意义的。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实践,我们看到了学生确实从中受益匪浅,全面检验了所学的东西是否在“实战”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可喜的是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课题项目从中收获不小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思路,拓宽了探索边界。不仅调动起了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增强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令我感到对工业设计教学及实践是时候从校门走向服务社会,从理论落实到应用了。评估的最好方式也不只是在学校和老师一边,社会、企业和使用者的评价和验证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这不是简单、被动的满足消费或迎合市场,它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关键所在,是符合设计教育及市场客观规律的。或许这也是深圳可以成为“设计之都”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这里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确不无道理。自然,学生们在这样优厚的资源环境里都显得非常兴奋,研究工作也更为积极主动,更加珍惜这个能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同样又在推进深化教学改革方面,特别是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普遍呼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筋膜枪设计

应当看到,南方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开展的蓬蓬勃勃的确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深圳,市场、企业、人才需求这个完整供需链条就摆在那里,看你的创意是什么,想要做什么?这里都可以找到能够支撑的资源和与之相匹配条件,包括高科技产业、密集型集层制造、智能制造业、生活时尚领引等,都能够对应或对接到设计教育的各个角落。从整产业的背景、教育背景、人力资源及智慧城市理念等都可以为你的无限创意提供技术上、经济上的支持和支撑。相比之下,内地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免还留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室建设受到影响,导致实验教学科目相对滞后,与各种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相距甚远,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缺乏明晰定位,就业竞争力较弱,从而使得就业形势不堪乐观。由此,出现了企业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太差,难以胜任实际岗位,而大多毕业生却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无法找到相应的工作,各种矛盾现象显现出来。因此,内地高校的学生要迅速地将所学知识派上用场,还真的需要营造一个能够适应并接纳设计成果落地的大环境及新业态的支撑,而且要想使的实践教学与企业无缝连接,不单是学校的一厢情愿,这与地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方面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功能应急灯设计

《设计》:您感觉这次疫情对设计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杜海滨:从国家对疫情控制的大环境来看,深圳的疫情管控工作还是不错的。学校的教学都能够按计划开展,校内的各种实践课程和试验科目也在顺利进行。此间我们的一些校企合作,项目考察,参观交流也没有受到太多限制。包括我们所去的企业和有关单位的疫情管理机制都相当健全。甚至有些企业还专程来学校跟我们要人才、谈合作、谈项目,主动提出在满足疫情防控条件下欢迎教师带着课题去企业开展项目教学,并同意接纳学生进厂实习为师生提供优厚的食宿条件和实习经费。应当说疫情期间我们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校企合作等总体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再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吧。去年十一月二日,也是在疫情期“2020第八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件设计作品参展。展会还专门设立了“设计支持服务和设计教育展区”,期间,深圳技术大学作为唯一参展的高等学府出现在这个展区,创意设计学院也为展会奉献了一份厚礼。共有50于件师生作品参展,不仅体现他们的设计创意和办学理念,更展示了“学以致用”、“以做促学”所取得的教研成果。现场气氛热烈,观者应接不暇,点赞频频。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师生们一致表示,今后还会继续把我们的课题带到企业中去,把作品拿到市场上中去,通过实践了解的需求,寻找创意。这也就是我们在践行“学做融合”,培养人才既要眼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初心所在、底气所在。总之,这场疫情尚未结束,面对它带给人类灾难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人类怎么来规避这样的灾害?用什么方式能有效其阻止蔓延?通过什么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能做出反应?在远远超出了某一个学科能够单打独斗的范围,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的设计概念中去理解,工业设计仍然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就为我们面对未来的创意设计提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全新的思考题目和研究课题。


医疗模拟器设计

《设计》:目前情况下,防疫及医疗产品备受关注会给设计带来哪些新的方向和思路?并对疫情后期的设计教学产生哪些影响?

杜海滨:目前,在我们专业设置中也设有医疗计康养产品设计方向,它关注的不仅是当前的疫情,毕竟疫情是突如其来的,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一定会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我们在进行这方面课程安排的时候,考虑到今后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将会对老龄群体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这不单单是一个养老的话题。反映到工业设计层面,就会是一项具有具大开发潜力的群体需求和市场需求。不仅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老年群体、及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人群,他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包括使用什么样的产品,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与通用产品有哪些不同?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对这部分人使用产品的情景和状态,在疫情环境下都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特殊服务和满足?这一系列的显在问题及潜在问题不仅对今后产品设计的形态、功能、使用环境构成了一定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在反思设计,思考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实际课题。

医疗设备设计

令人欣慰的是,在深圳技术大学工作的几年里让我切实感受到,把“学中做”、“做中学”真正落实到工业设计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和现实。这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转换,也不是课程与课程的转化。它更加强调师生的研究项目和所学的东西要能够应用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真正得到验证,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状态。恰恰深圳技术大学具备这样一个特定的资源优势,就是学校的学科设置相对齐全,比如我们不仅有创意设计学院,还有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物理学院、商学院、质量和标准学院等,这些优厚的资源不但能与工业设计高度契合,还能够为专业的持续拓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无论是教学也好,科研也罢,包括开展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元实践,都能够得到完整的实施落地。这方面是艺术类或其他专业院校所不能比拟的。虽然在内地高校一直以来也有这样的教育主张及教学理念,但客观上确实存在缺乏实质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真题实做”的大环境及条件,这也是国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学和实践遇到的最大瓶颈。

 组合音响设计

的确,国内的工业设计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上,北上广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树立起了一个标杆。深圳技术大学能够作为深圳“设计之都”的一所新兴大学,无疑为旗下的创意设计学院创造了优越的办学条。特别是对今后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从长远看“交叉,跨界,融合”正在成为设计教育的主旋律,未来的工业设计教育如何与时俱进?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让人才有效的服务社会?企业与院校的对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无论在工科院校还是在艺术类院校都同样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经常讲“特色”,我个人理解“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所以我还是非常确信,工业设计的办学特色除了要认真研究理论教学、基础教学、实验教学的规律和共性外,更要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特别是要以国家战略高度为出发点,融合地域经济增长点,包括文化背景、科技背景、产业背景及城市发展定位等,主动迎合、判断近期和长远社会及业态对人才需求的热点,并以此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第一手依据。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高起点、高效率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路径,自然“特色”也就呼之欲出了。

智能回收垃圾桶设计

《设计》:作为一个2018年从东北来到深圳的新深圳人,您在设计方面有哪些感想?曾经在鲁美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将如何在这里传承?

杜海滨:我的教学和工作经历一直以来都是和鲁迅美学院息息相关的,从最早接触学习工业设计的学生,到毕业后留校任教算起来已走过了30多个春秋。亲身经历了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从无到有,从兴起、成长到蓬勃发展发展的历程,记得在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前辈导师史春光教授就教导我们,国家要进步要发展就要有工业设计这门学科,而且这个专业更接近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发展最终也要通过工业设计来把它变成有功效的产品,产品的优劣不光是表现在好看和好用上,它更能代表和体现一个国家的技术、艺术、和文化的综合水平,以及专业设计人才的修养和素质。所以,除了要学好基本的专业技能,还要开阔视野。西方的设计思想和他们的设计经验,还有许多代表性的经典产品很值得我们学习,但学习不是崇洋媚外,更不能是原样照搬,要有自己见解。甚至要有与之比肩的气量和气度。这样才能好好地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去设计我们需要东西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教诲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动力鼓舞着我,催促着我。

在我出任工业设计学院第一任院长的时候,就将摸索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业设计人才作为一个奋斗目标,认真调研了国内多所知名院系和富有办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同时,利用出国交流考察的机会访问了欧美日等一些著名学府。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办学理念,把这些好的思路和做法与学校的办学实际状况整合起来,并坚持不懈地在沿着理论——实践——在理论 ——在实践,一路走下来使我们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们编著的《工业设计教程》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创建了国内艺术类首个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有辽宁省级研究生精品课一门;“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进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在参与国内外顶级专业设计大赛方面,我们的设计作品先后获得有,全国美展(设计类)银奖、铜奖和优秀作品奖;德国的“红点设计至尊奖”;意大利的“A-DESIGN设计奖”;日本的“罗兰创意金奖”;法国的双面神设计金奖;美国的“IDA设计金奖”等等。

当然,获奖并不是追求的目的,我们的每一次获奖都不是为比赛去刻意定制的,这些作品多是实际的教学项目或研究课题,为了在一个制高点上来审视处在怎样的水准,就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到国际舞台上让大家来评判一下,看看到底水平如何,程度如何。如果没有取得名次就说明距离国际水准还存在差距,反思研究一下以利再战,获得了大奖就把它当做是一种动力,继续加油。事实上,获了奖也不代表就没有差距,但至少能够说明我们可以和“高手”比肩或与之同步,为不断地去超越增强我们的自信和底气。同时,把参加大赛视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交流,了解前沿,发现人才和宣传自己的好机会,不然人家很难知道中国有个东北,东北还有个鲁美嘛。

电动工具设计

来到深圳技术大学后,作为创意设计学院的特聘教授主要协助学院开展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规划,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及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和等工作,配合学院推进国际化进程,扩大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我的触动最大,比如在东北要结合教学科研实现“产学研用”,与企业对接或合作开展项目教学的空间相对较窄,好多想法在具体操作时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困难较多,各种程序和关口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最终也就只能搁置或放弃了。在这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深圳的企业类型众多,产业链条完备,技术转化能力迅速。包括高科技发展公司和智能制造类产品等,可利用的设计资源选择性也很广。尤其是工业设计这一块,只要有好想法、好概念这些资源都会向你倾斜。所以,无论是什么课题或项目总有一种做不完的感觉,要学习了要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同时又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伴随着你,甚至或多或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这里的企业不光是反应速度快,工作效率和执行力都同样迅速。而且产学研的孵化成果全都是要能够实现落地。在有一点就是,在这边所接触到的无论是专业实习还是产教融合或项目教学都跟当地产业的联系太近了,而且可发挥和能利用的空间都非常之大,这对下一步完善学科规划,教学布局,人才培养规格,特别是对落实“学中做、做中学”,“学做融合”方面创造了先决条件。

总之,在深圳技术大学工作这几年里,更进一步增进了我对“学以致用”和“以做促学”教学理念的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多年来,各高校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都在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探索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的新路径。尤其是在加强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快速成长为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说到成才,关键要搞清怎样去“成”。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取得的,离开实践就谈不上运用,离开运用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些正是成才必须经历的过程。上大学,读书学知识,仅仅是具备了成才的基础,能不能用于实际,为社会和企业做实事,是决定是否成才的关键。成才不仅要拥有知识,更重要在参与具体实际项目的“实战”中获得和掌握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说,未经过实践检验,充其量是个“准人才”,还远不能说已经成才。因此,有了经历,不等就有经验,即使取得了经验,也代表不了具备有真正的能力。站在“学做融合”的角度上看,打造一个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机制,就能够确保“准人才”们在这个教学生态环境中快速成长壮大。事实证明,在未来通往成才的道路上既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法弯道超车。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业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在推进“学做融合,实践育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共建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平台的力度。把企业的具体项目纳入到教学中来“真题实做”,以市场实际需求来评估、验证实际教学的效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相互支撑,相互受益。近几年学院师生在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出了许多具有开发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作品,有的获得了国家专利,有的已直接用于生产,还有一些颇具前瞻性的设计方案,在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活动中获得有多种奖项。接下来学院将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面向文化创意产业以产品、艺术、技术与商业为宏观背景,进一步推进项目驱动的实践课程,从艺术与科技技融合的趋势出发,应对新的市场需求开展专业团队的协同创新。培养学生在多元背景下对新的交流、交互和表现方式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在探索中国的文化艺术,了解未来生活方式和企业精神方面,保持既有感性的预见,又有理性的判断。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校企合作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型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练就属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供图“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