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帆,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联合培养),一老一小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产业创新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可持续老龄化治理研究中心(世界幸福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代服务业评测中心康养首席专家。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产业创新生态和人才,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智治理等领域的工作。
目前担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婚姻家庭与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龙湖”特聘教授、韩国延世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等学术兼职,以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民政厅智库成员,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智库成员,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第一批第二批市民观察员,成都市民生工作市民代表等社会兼职。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5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各级政府和部门委托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CSSCI、SCI/SSCI重要期刊发表5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6本。5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部委领导、四川省主要领导、成都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设计》: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哪些板块和特色?您个人专注于适老化设计中的哪个方向?
杨一帆: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是全国第一批四个“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中国老龄协会首批“老龄科研基地”。作为全国重点高校中最早设立专司进行跨学科老龄研究的校级实体机构,研究院综合集成百年交大在科学技术、人文社科领域的优势学科, 独树一帜地彰显 “高起点、跨学科、 国际化” 的鲜明特征, 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团队,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 开辟学科改革与发展的试验田, 培育老龄产业创新技术和产品的试验场, 努力实现 “放眼国际、立足本土” “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 的发展目标。
适老化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内涵。然而,目前大多数对于“适老化”设计的认知,还停留于“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例如要求网站和App使用更大字体和禁止广告插件等。但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经验的视角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其所带来的不仅是对设施建设的影响,还有对经济增长、社会网络、区域发展等影响,伴随着全球化,甚至基于“人口红利”建设起来的国际贸易关系、贸易网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适老化设计,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从更整体的视角去认知,并站在历史的、全球的、治理的高度上,重新构建整个年龄友好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反思、探讨“适老化设计”的内涵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设计》:在谈适老化设计的时候,“有温度”一词经常被提到,您会选哪个词作为适老化设计的关键词?
杨一帆:适老化设计应当更加强调“人本的创新”。一切新建和改造所得到的,不应仅仅是建筑外墙、地面步道上千篇一律的丰富图案或者奇巧的智慧功能。停留在“面子”,没有深入到“里子”,反而丢失了原本追求的温度。
适老化设计的不足,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停留在“有就行”的传统视角,习惯在原有设计上做增量、做加法,这对刚刚步入或者尚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来说,有一定作用。但随着老龄化深度发展,数量上的,还有结构上的、质量上的,以及和少子化叠加的情况的发生,需要转变设计的思维,要在科学认知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老人在生命历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技能经验、人生体验的宝贵价值,探索颠覆性的设计创新。
《设计》:中国的老龄设计观念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积极老龄化的理念给适老化设计带来哪些新的启发和方向?
杨一帆:沿着不同的理论脉络可以梳理出不同的演变路径。比如,从重点群体到服务全民,从设施到服务,从无障碍到可及性等。以逐步深入认识“老龄化”为脉络,一开始,我们对于老人、老龄化都是从最直观的“身体功能退化”的视角来认识的,更多的是彰显“无障碍”的观念,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老年人日常出行活动中的障碍,比如斜坡、扶手、轮椅、防滑措施等。事实上,当前的很多适老化改造都是在这个层面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等理念出现,也对产品设计产生了影响,在这一阶段展现出的是“通用”观念,也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的主动应用,让一个产品能够满足老年的不同需求。比如,有血氧、心率、血压检测功能的智慧手环、掌上服务App平台等。当老龄化问题形成一定规模,在“就地养老”的理念以及“落叶归根”“安土重迁”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设计更加关注基于中国特有的城市社区的服务“可及性”以及“包容性”,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在社区维度同时实现,尤其是现在倡导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社区的整体设计让有着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实现在地养老,同时也能在日常出行范围内获得便利、可及的养老服务。随着对养老问题探索的不断深入,也深刻认识到对于其需求的关注和回应,以及对于老年人心理孤独问题的观照,随后便出现了“共享”观念,也就是要让设计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真正对老年人有用、有价值。
回归到最底层的应用实践上,要把被动适应性的政策调整转变为主动科学全面应对的制度创新。进一步理解,一方面,设计是将这种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以实施、操作的具体方案,真正将“积极老龄观”的内涵蕴含在每一项产品、设施、景观当中。也就是说,理念的落实离不开良好的设计。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反思适老化设计的内涵。从之前的总结看,适老化设计大多数还停留在设施、技术、环境的层面,囿于原有的应对框架,很难做到引导变革创新制度从被动补缺到主动回应。因此,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将设计作为引导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方式,推动社会整体观念的改变,让助老、爱老作为社会常态,而不是狭隘的对特定群体的关切和福利。
松台老年友好地图(浙江温州鹿城发布老年友好实景地图——浙江新闻网)
《设计》:养老服务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发展困境?设计能在当中起到怎样的改善作用?
杨一帆:目前养老服务领域问题的产生、存在,都离不开“未备先老”的大背景,实际上是养老服务的数量缺失以及结构失衡。一方面,当前的养老服务供给并不能有效覆盖当前的养老服务需求,比如说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尤其普遍,连最基本的养老服务设施都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就是结构的失衡,现有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很难精准回应老年人的需求;虽然部分市场主体提供的服务可以围绕个体有效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配置优质的服务,但往往价格昂贵,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设计的作用,就是要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方式,参与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之中。具体而言,在设计内容上,需要从产品、设施、设备逐渐上升到对于流程和机制体系的适老化设计,需要用系统性思维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整合,让现有的规模化社会部门实现年龄融合。而这套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基于对不同老年人日常活动、基本需求的规律性总结,建立个性化的资料档案,以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在设计的要素上,需要发掘产品与老人之间的触点,可以是一个交互性强的屏幕,也可以是一个防走失、防跌倒的报警装置等。根本上,就是要让这样的触点以及触点所构成的流程,能够与老人的日常活动适洽。
老年人与机器人对话陪伴插画(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黄龙锟自制)
《设计》: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老龄群体在生活中将面临哪些实际问题?哪些需求是容易或经常被忽视的?老龄群体切实需要的是怎样的设计观照?
杨一帆:必须承认,老人或者说人的老年阶段尤其高龄阶段面临许多困难。
首先是生理上的功能退化、疾病与医疗问题。老年人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带来了经济上的紧张甚至困境。
其次,在社会层面有家庭照顾问题以及代际隔阂问题。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妇女职业化、离婚率上升和年轻人口的高流动性等,都使得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功能严重受损,特别是空巢、独居和失独老人缺乏家庭照顾的问题尤为严重。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大多已经过时,而学习机会和资源的下降使其难以掌握现代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与年轻人的沟通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造成代际隔阂。
最后,还有宜居环境和社会隔离的问题。老年居住环境中常存在安全隐患和物理障碍,使老年人面临伤残风险和融入社会的限制。同时,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或失去劳动能力后,社会交往的圈子常常会大大缩小,晚年生活往往与孤独、寂寞相伴。有研究显示,孤独与老年抑郁有着密切的关联,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相比较而言,最容易忽视的是代际、社会隔阂的问题。其他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社会网络以及基本的生理常识“可视”“可感”,但是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社会交往需求,却往往因为难表达、难理解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固有偏见,被老人的家人、社区、社会所忽视。
显然,设计所要观照的内容日益多元化。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发现问题,要探索通过设计让老年人的需求“可视”。通常,服务的缺位都产生于对老人需求的忽视和误解。比如老人在家中跌倒,半夜发病却无法及时告知社工,或者,一些情感需求无法向自己的家人表达等。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让老人的需求可视化、可感知,同时也能架起沟通的渠道,让老人敢于表达需求,这也是设计服务流程服务系统的重要考量。
《设计》:进行适老化设计的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哪些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开展适老化设计之前,设计师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杨一帆:适老化设计有着较强的学科交叉性,结合了各专业领域不同的方法与知识,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景展开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一个开展适老化设计的设计师而言,老年学的知识肯定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学素养和社会治理的思维方法。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要作为环境或者社会网络营造的一个部分,参与到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当中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老人社会心理层面的需求、空间场景的营造、社会网络的强化、社区治理问题等,设计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专业的设计师在做准备工作阶段,除了厘清设计目标、关键要素、必备信息等基本要素,还可以借鉴“社区设计师”“养老生活顾问”这样的角色。概念原本是应用于社区治理领域。借鉴其思路,让设计师真正对老人的生活有了解、有参与、互动,能够切身体会到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和不便,站在老人的视角,从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完成设计的构建。
四川成都蜀园社区的“社区设计师”引导老年人做检查(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皓杰拍摄)
《设计》:当70后开始成为老年群体的主体,会对适老化设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杨一帆:最重要的是,尊重并理解他(们)的生命历程和轨迹:恢复高考、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等等,这些共同经历构成了一代人的共同特征。具体而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70后相比于前几代人,普遍有着受教育程度高、较强的“晚婚晚育”婚姻观念以及健康素养较好等特征。同时,在经济收入上,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高、防风险意识较强。在社会层面,70后老人的社会公平意识也要强得多,更重要的是,也更加重视自己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的提升。所以,对于这部分老人来说,其养老需求相较于前几代的差异性会更加明显。
总体上看,这一代人具备强烈时代特点和鲜活个体特征,有思想、有品位、有爱好、有主见、有追求、善社交,更加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爱好的培养。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及范围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同时物质生活又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他们这一代人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丰盈,让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关注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注重从兴趣中发现自我,从爱好中获得自我成就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视作是一种新时代的生活理念,以及幸福感的必要构成要素。
四川成都蜀园社区老年兴趣生活馆(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皓杰拍摄)
《设计》:近期的新闻报道称,调查显示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这种趋势会给适老化设计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影响?您认为未来主流的养老模式是怎样的?
杨一帆:当老人更加倾向于在地养老,相应地要通过设计让老人感知到服务“可及”。对设计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下,整个养老服务空间是相对有限的,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观察老人日常出行需求,精准把握规律,通过设计对养老服务流程再造,寻找适应本社区的产品设计触点,构建独特的养老服务体系与模式。
从现有的情况看,未来“社区居家”将占大多数。为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企业专业化服务三方联动的“居家养老”模式,这是未来打造的重点;另一方面,还是要深刻认识到,服务供给的缺位、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以及新一代老年人重视生活品质、家庭情感、社会交往的特征等因素,都会让老人更倾向于留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设计》:国际上有哪些科学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值得借鉴?
杨一帆:国际社会对于养老模式的探索可以说很丰富,虽然国情不同,但有些措施和设计理念可以作为借鉴,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推出“乐龄公寓”计划,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养老,每个乐龄公寓的二层都设有邻里联系站,以供老年人参加活动、结交朋友。建屋发展局通常会将老人分配至距离子女最近的乐龄公寓,设计上比较有人性化考量。
荷兰“生命公寓”项目(荷兰生命公寓,不得不了解的康养项目!——搜狐新闻网)
第二个,荷兰“生命公寓”项目,主要由企业运营。公寓秉持四大核心价值理念:“Yes文化”,即最大限度满足老人们的要求;“自理自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老人们量力而行地自理自主生活;“私人订制”,公寓内所有设施根据老人们的身体、心理特点来制作,并且可以根据生活习惯和喜好改造;“公寓大家庭”,生命公寓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双方可以自由进出公寓和社区,享受公寓和社区内方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
第三个,日本建立了地方政府支持的“老年人才中心”,为老年人寻找兼职或临时性工作,并负责处理他们的工资、保险等事务。例如,为解决看护人员与需要被看护人员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日本很多养老机构会鼓励雇佣老年看护人员。曾有新闻报道,在茨城县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养老机构的看护人员中,55~65岁的人员有10人左右,65岁以上有8人,70岁以上有4人,年龄最高者为84岁。
总体上看,国际上先老龄化国家普遍更加接受积极老龄观念,更加推崇健康老龄化。微观上,老年人自身也更加看重老年生活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这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善加利用。
《设计》:如您所说,“我们现阶段的老龄化是信息科技大爆发、大发展时代的老龄化”,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智能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这些年,适老化设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些听起来似乎跟老年人“绝缘”的科技力量在实践中能为老年人带来怎样的便利?适老化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杨一帆:最明显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的主动融入,二是数字化治理思维的影响。智慧助老产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而且都结合了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支撑。同时,还能看到,在数字治理思维的影响下,适老化设计借助技术支撑,通过数据的传输、共享,模型的处理,能够实现围绕个体需求的个性化“私人定制”式的设计。显而易见,在这种个性化服务模式下,老人能够精准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同时也让服务更可及。
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住少子高龄化的多重影响,而非仅仅关注老人,要抓住智能、健康、绿色三大技术群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未来产业重大机遇,在智能照护、认知干预、无障碍环境空间等领域产生激进型颠覆性创新,把被动适应性的政策调整转变为主动科学全面应对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需要。
未来老龄社会的产业和公共政策需跃升到更高层面进行体系化变革,政府需要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与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家庭等各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逐渐形成新的超越年龄单一视角的、能够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