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汪军:实现“碳中和”的理想城市模型——分布式城市

0

汪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英国城乡规划学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智慧低碳城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绿色低碳设计、城市可持续规划、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改革项目、上海市设计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学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碳中和城市》《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China Low-Carbon Healthy City,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Practice”,“Low-carbon Cit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等多部专著;参与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包括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50137-2011》《城市规划学科标准专业词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评估指标体系》《雄安新区规划标准》等;主持(参与)了“北京市中心城区碳达峰专题研究”“西宁市城市低碳发展专题研究”“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发展专题研究”“晋中市甲醇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昆明市环滇池生态控规研究”“滇池西岸地区生态管控研究”等近百项城市规划设计项目。

《设计》:何为可持续设计观?可持续设计包括哪些方面?请分享下您对可持续设计的个人理解。

汪军:可持续设计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设计观,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去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和可持续性。以建筑为例,可持续的建筑应该包含从建设到拆除的整个周期,而不能仅仅看建筑的运营阶段。在建设阶段,包含了建材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以及从生产地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施工建造阶段,包括各部分分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各项措施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运行阶段则包括建筑在日常运营中消耗的能源,如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电梯、燃气等,所产生的碳排放;而在拆除阶段,包括人工拆除和使用小型机械设备拆除时所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拆除后的废料回收处理阶段的碳排放。

再拿产品设计来说,可持续产品的设计从全周期考虑,涉及绿色材料选择设计、绿色制造过程设计、产品可回收、可拆卸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绿色物流设计、绿色服务设计、绿色回收利用设计等多个领域,产品在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还要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

因此,就我个人理解,只有在全生命周期里去看可持续的设计,才是真正的绿色和可持续。而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看,可持续设计在每一个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要素,这些要素有时候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矩阵。


可持续设计的全生命周期矩阵

《设计》: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有哪些?在可持续设计方面是否有所侧重?您个人关注可持续设计的哪些方面?

汪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早在1984年就开办了设计类的相关专业,办学历史迄今已经接近40年。学院目前是国际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也是“上海市设计学四类高峰高原学科”的平台之一。学院设有工业设计、风景园林、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6个本科专业;并设有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设计艺术、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5个硕士授予点及工业设计博士授予点,已经建立了横跨工学、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完整教育教学体系。

我们深刻理解设计教育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实体产业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学院在各项事业建设中,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积极参与到“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上海建设“世界设计之都”战略中。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目前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快速迭代,如何从打通学科壁垒、快速响应时代、构建弹性知识体系、实现融合创新等角度入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华东理工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中,设计学科更要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大学的整体学科资源,打造艺术与科学互相支撑的教育融合体系,形成“科艺融合”背景下的设计人才教育体系。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结合设计行业的未来导向,我们逐渐聚焦“智能与可持续设计”的学科发展主题,并形成“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信息生态与数字设计”“资源环境与绿色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等几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近五年来,学院先后获批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三门国家一流课程、十三门上海市一流(重点)课程;学院教师在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硕果累累。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晨园)外景

《设计》:城市可持续规划及生态低碳城市在哪些层面与可持续设计相关?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汪军: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世界能源组织在研究中估计,城市中各类活动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80%,因此,城市的生态低碳将直接决定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而把城市这个巨系统进行解构后,就会发现可持续设计将无处不在,例如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可以通过城市规划进行设计的,城市能源系统是可以通过能源规划进行设计的,城市的道路网可以通过交通规划进行设计,城市的建筑可以设计,城市的景观也可以设计。以上这些分系统的设计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所以这就是城市可持续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复杂性,这些不同的系统不仅要做到自身的低碳,还要实现整合起来的低碳,这才是生态低碳城市应对的主要挑战。

在我今年出版的新书《碳中和城市》(图3)中,提出了一种实现“碳中和”的理想城市模型——分布式城市,并从空间、交通、能源、水务、垃圾处理等领域论证分布式城市的合理性。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理论建立的城市空间模型,是对生态低碳城市的一种全新的阐述,讲的是城市中的各个系统模块既是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些模块可以弹性地增减而不影响到城市的稳定。

《碳中和城市》封面

同时,借这本书还想表达的一个观点:“低碳”并不是我们城市发展建设的目的,而是一种实现手段,通过这个手段来解决城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和防范城市未来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地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和全面地看待城市的可持续和低碳问题。

《设计》:现代设计师应当如何传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

汪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城市生活总给人一种喧嚣的场景,而文人大多向往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理想生活境界。即使是生活在城市中,也要说出“大隐隐于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人间”这样的心得。可能由于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文化占据主流的原因,文人们喜欢把城市形容为“樊笼”,而乡村生活才是自然和值得向往的。而乡村恰恰是可持续和生态低碳的!如果要举一个实际例子的话,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应该是最恰当的了。“桃花源”中“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说明这里虽处于群山之中,但是土地平整,适合耕种,经济是可持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说明田地被有序地分隔,道路纵横便捷,交通是可持续的;又因为居住建筑相对分散,因此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说明居住是可持续的;同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说明男女都在田中耕种生产,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男女平等的思想,老人与孩童都很悠闲自在,当一个社会人人平等,老人、孩童这两个群体都很快乐的时候,这个社会一定是可持续的。

这些不就是我们今天的可持续规划和生态低碳城市所追求的吗?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在我们团队今年完成的山西晋中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规划中,在延续晋中传统城市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形成甲醇经济的“一核一带三轴”新空间布局,即一个示范核、一条集聚带和三条支撑轴,作为全市域打造甲醇经济示范区的空间载体。目前,该规划已由晋中市政府正式向全球发布,标志着这个传统能源城市正在向未来的绿色能源转型。

晋中市甲醇经济示范区规划图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它如何帮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汪军:1987年,世界与环境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正式向世人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一定义就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概念。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将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经济与科技等领域。在自然领域,可持续设计将助力于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生产与更新能力;在社会领域,可持续设计将增强社会的持续发展、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在经济领域,可持续设计将在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净利益的最大化;在科技领域,可持续设计将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系统。可持续的设计将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深入到各个领域,也将会助力人类不断优化自身的生存环境,取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