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王志鸥:“冰上”开幕式 用科技美学讲好中国故事

0

王志鸥,新媒体艺术家,黑弓Blackbow创始人。2022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奥林匹克主火炬设计师,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视觉总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客座教授;北京印刷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艺术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艺术分会副主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艺术与创意设计中心)特聘专家。

激光雕刻出冰立方中的五环,成为开幕式的记忆高光时刻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主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一朵雪花的故事开始,通过AI实时互动、裸眼3D、AR增强现实、数字影像等手段,让科技艺术与中国美学碰撞、融汇,也让世人一同见证了冬奥背后的中国数字科技力量。

这场震撼全球的视觉盛宴由总导演张艺谋执导,视效总监王志鸥带领黑弓作为视效总制作团队、北京奥林匹克主火炬设计团队,历时三年多打造,它是一次中国美学的创新,也是数字科技的一次盛宴。“这次科技美学表达方式也开创奥运历史,以前一提到大型活动大家印象中就是人海战术,这次开幕式正值中国春节,还是立春的节气,大家都在期待一个不同于既往印象的、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氛围。所以说这次开幕式实现了一次非常大的创新。”王志鸥希望通过这场开幕式,展示中国的数字科技创新,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在科技美学上的巨大进步。

从倒计时立春环节的“数字科技分形美学”,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到被怀疑是不是电视特效做出来的“冰雪五环”……除了设计和制作开幕式所有的视觉和视效,黑弓还设计了很多环节的核心装置。雪花导视牌、雪花火炬台,以及“一鸽都不能少”的和平鸽都是由黑弓设计完成的。

鏖战三年,黑弓用科技的力量和创新的观念,通过更与时俱进的、多维度的表达方式,将足够优秀的中国文化内核展现给世界人民,让世界人民以全新角度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的设计语言。让大众不仅仅是单纯地了解文化本身,更能够参与其中成为一部分,在我们创造出的这些视觉奇观里得到共鸣与共情,打造全世界人民的集体记忆。

“冰立方人型”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以水墨动画风格呈现冬季运动


《设计》:为什么公司取名“黑弓”?

王志鸥:这个名字取自后羿射日的那个“弓”,每个作品就是我们的“箭”,一箭一箭地射出去。后羿射日的含义就是希望公司去挑战一切不可能。我们的LOGO就像一个大括号一样。

《设计》:冬奥会开幕式的“视效总监”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内容?

王志鸥:我是黑弓的创始人,黑弓也是这次的视效总制作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筹备工作中,我们团队主要负责开幕式视觉创意、视效设计和视频制作三个部分的工作。自2019年9月黑弓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频创意以来,共完成核心视觉——雪花导视牌、雪花火炬台的图形设计950多版,核心装置编程70多版,设计效果图7000多张,视频总制作数据量约400T,多媒体视频汇报方案30多套,涵盖开幕式的创意、风格和汇报方案和数字内容的制作。从筹备到最终演出前后连续创作三年多,经历了几千版的方案修改,人工智能、5G、AR、裸眼3D、云计算、16K显示、数字孪生以及仿真等数字技术被大量应用。

雪花装置宽为 14.899 米,内部有 96 个中国结的小雪花,周围加上了 6 条橄榄枝,每一个都是发光装置。如何让它既像雪花那样晶莹剔透,又能让内部每一个点位像雪花一样发光,是我们的重要课题。我们现在看到的雪花内部闪烁的钻石光,实际上是用分型这种编程方式实现的。我们做了一个数字编程的算法,把这些算法映射到雪花装置里面,让它的光每一秒都完全不同,既有雪花的绽放感,也有橄榄枝的浪漫。

我们还根据特定环节,开展专项研讨会、专项设计、专项测试,配合编导完成彩排及联排内容,以各环节形成以项目管理、视觉设计、多媒体设计、装置设计、动画制作、现场协调等工种为构架的研究小组。每次的提案我们都制作成了可视化的动态脚本,所有的节目我们都要做舞美、道具和空间的设计,然后还要把人物表演做进去。到2021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一个多小时的开幕式的每一秒都出来了,里面的舞美、表演、空间都是1:1还原的。以至于导演经常说我们这里是开幕式指挥部,所有的编导、主创、技术各工种的工作人员先来看一遍我们的动态脚本,就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开幕式表演篇章《致敬人民》


“冰”在开幕式上作为重要元素贯穿全程,从热场环节开始,整个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冰面”,《立春》《构建一朵雪花》《构建雪花》……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冰”的元素。而与平时在数字动画内容中见到的所有“冰”不相同,为了满足导演对冰面“真实、晶莹、通透、以假乱真”的要求,黑弓从冰的材质、光泽、纹理等方向进行了研究。

开幕式全程多环节使用当下最顶尖的裸眼3D技术,将三维影像投射到表演区域,实现在主要观看位置的沉浸式体验。所以除了“冰”本身,当其他物品出现在“冰面”时,还需要考虑其在冰面呈现出的倒影、光的折射等因素。黑弓研究了大量的冰、雪、水等材质的物理属性,结合光影屏的发光特性与裸眼3D的透视效果,通过不断的测试、调整,实现了逼真的冰雪效果。

开幕式表演篇章《立春》


《设计》:在此次冬奥会开幕式的视觉设计中,对中国元素的应用是如何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王志鸥:从大家的反馈来讲,我觉得这次整体的审美透露出一种自信。中国传统的晚会在视觉冲击力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充分了,我们这次要做的是减法。张导常和我说的一句话也给我很大启发,“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要把语言做到极致,才能有我们自己的美学。

在运动员入场环节中,根据总导演创意要求,对地面及竖屏内容也进行了专项设计,完成纹样设计200多套。针对纹样我们成立了专家小组,比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给予我们诸多宝贵建议,对纹样背后的文化基因、风格要素等开展详细考究和专项研讨,确保纹样的规范使用及应用场景。并根据现场彩排情况,不断优化与灯光配合效果,对材质设计、光效设计等都进行多次优化迭代。

场地中央向世界人民呈现的是汲取中国东南西北各地传统文化元素创作的纹样窗框及门楣。表达了以“中华之门”与“吉祥之窗”热切欢迎世界各国运动员来客的期盼与愿景。不仅展示了民间的智慧创造,而且传递了交流联通的开放视野。

 “吉祥之窗”选取了如北京——步步锦拐子纹式窗花、北部地区——海棠凌角套方式窗花、西部地区——海棠云纹式福庆槛窗等中国东南西北各地窗样元素,通过打散重构、融合冰雪元素进行再设计。“中华之门”选取了如北京——古今建筑与曹氏风筝、河北——武强年画、北部——蒙古族图样、南部——安顺蜡染等以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各地传统纹样元素进行设计。

“雪花导视牌”的创意从最初的为每个参赛国家和地区设计一种雪花,到最后每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用同一朵雪花。设计方向从最初根据雪花基本形态进行创作,到结合中国白描的艺术风格、各参赛国家和地区地标建筑、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纹样等作为设计元素创作,每次提方案都要做几十个不同形态的雪花。

开幕式表演篇章《构建一朵雪花》


《设计》:跟张艺谋导演合作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志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不是我们第一次与张艺谋导演搭档。国庆70周年晚会、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等活动中我们就已经合作过。这5年我们跟导演一直创作下来没有停过,平昌也是用这种科技美学的方式,把整个演出全部用动态脚本设计出来。当时动态脚本给到机器人、表演组、制作方等各个角度,然后大家都在异地操作,在昌平的彩排基地,我们只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就合到一起了。数字科技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让作品风格与众不同,让跨越各个工种的工作非常顺畅。所以张导从上合峰会到国庆70周年到冬奥会,都带着我们这个团队,一直紧紧围绕科技美学的创新内核开展工作。

张导演选择了黑弓我觉得也是对我们年轻团队努力的一种认可。最初我们做了很多版的提案,导演看完之后觉得我们还挺有想法的,水平也不错,才把老外PK掉了。导演也是挺有魄力的,顶住压力给中国年轻人机会。

张导的工作方式也很有意思,当他说你的一个问题,他会先用两个小时说为什么你错了,然后再说半个小时他想怎么做,最后再说半个小时怎么改。他在指出你问题的同时,也会给你提出建议,明确地告诉你方向。我觉得导演最牛的一点就是他三年前脑海里想象的画面,最终真的实现了,他对于画面美学各个细节落地执行的把控力是非同寻常。

开幕式结束后,我在导演走之前跟导演拥抱了一下,导演笑着对我说,这次开幕式一鸣惊人了。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很久了,之前在国内业界也是比较领先的,现在做到世界领先了。

雪花微火火炬亮相


《设计》:所有的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王志鸥:只能选择一个的话,那就是“冰雪五环”,一来是它的难度最大,再者它也是整场的记忆高光时刻。

开幕式全程多环节使用当下最顶尖的裸眼3D技术,将三维影像投射到表演区域,实现在观看位置的沉浸式体验。所以除了“冰”本身,当其他物品出现在“冰面”时,还需要考虑其在冰面呈现出的倒影、光的折射等因素。我们研究了大量的冰、雪、水等材质的物理属性,结合光影屏的发光特性与裸眼3D的透视效果,通过不断的测试、调整,实现了逼真的冰雪效果。

“五面裸眼3D”“激光”“水墨动画”“水”“冰”……五环破冰而出由多种视觉效果组成。同时该环节需要配合 10m × 7m × 22m 的“冰立方”大型升降装置、155m ×75m 的地面屏幕、57m ×20m 的巨型瀑布屏、激光跟踪,以及一系列物理装置,是一个大型多媒体互动装置,也是开幕式中唯一一个需要多种机械装置配合的环节。

运动员代表点燃雪花微火火炬


以激光与视频的互动为例。首先,庞大体量的视觉内容使得激光需要跟踪的最远距离需要达到132米,这在尺寸有限的场馆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激光需要分组对应不同的视频内容并能够放在场馆内合适的位置,以“接力”的形式完成整个环节与视频的互动。黑弓在激光的布局上与灯光老师尝试了两个月时间最终确定为由32根激光勾勒影像内容,达到了激光追踪的所需条件。

其次,由于激光是“接力”拼接而成的,无法直接从视频内容中获取激光所需点位数据,为保证激光与视频内容的精准互动,黑弓与激光老师用激光打出视频内容所在的区域,然后一帧一帧手动调试校对。而哪怕片子有几毫秒的变动,也会影响激光的位置,因此每更新一次片子,激光就要重新对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冰立方的尺寸相对较小,可以由固定的24台激光机完成,于是黑弓通过编程的方式,研发了一套从动态三维格式到转出激光可读取的点位数据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快速的效果迭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容精度,满足创意更新需求。

如何避免激光投射物理表面形成的光点与视频内容脱节,将他们融合为一个视觉语言也是一大难点,黑弓尝试了激光追踪人物、线条、文字、冰立方边缘等多种形式,最终确定了以发光的冰线为主要追踪对象,让激光的物理光点像刻画发光的线条一样结合视频内容出现,最终激光与视频内容完美的融合呈现。

制作的视频不仅要进行拆分精准投放到各个屏幕以保证内容的完美呈现,同时还要有效的衔接各种互动。其中,冰立方是一个由五面LED屏包裹而成的长方体“冰盒子”,为了体现“冰”透明晶莹的质感,我们需要在每个LED屏上做出能透视其他四个面的效果。

以“冰立方人形”为例,冰立方的正面需要可以看到左、右、背面以及底面四个面的影像内容,黑弓在冰的透明质感以及人形在五面穿梭做了大量尝试,最终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五面裸眼3D”视觉效果。

激光在“冰立方”上描绘出运动人形及冬奥会历届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名,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以水墨动画风格呈现冬季运动,视效团队研究了中国书画的笔韵和技法,以传统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

这不仅是科技对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解构与重塑,也是将“笔墨精神”与“奥运精神”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借以数字科技对中国传统水墨独特的理解。

小雪花导视牌


《设计》:北京冬奥会这个项目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王志鸥:继续学习,继续挑战,继续做作品。接下来的创作重点在筹备即将落地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洛阳·洛神赋沉浸式剧场”和“夜游智珠寺·YUAN元”等,进一步探索数字科技对中国文化的新模式、新体验、新表达。

《设计》:经过这个大项目的历练,你们做设计的流程是不是缩短了?出作品更快了?

王志鸥:不会。我觉得我们得像匠人一样,对创意有敬畏之心,不能走经验主义的道路,不能因为我们做了这种世界级的作品就缩短我们对创意的打磨和研究。我觉得我们的创意和作品会做得更好,但还是要保持对于每一个作品的极致打磨和研究。

冬奥会开幕式当晚


《设计》:你认为现在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应该重点学习哪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王志鸥:我觉得他们现在的创作难度比我们以前更大了。如果以运动来比喻创作的话,以前的难度聚焦在是能跑100米、1500米还是马拉松,更像是十年如一日的素质训练。现在在这个基础上,还得学习对新工具的驾驭。就像从跑步的人变成飞行员,不仅要求身体素质,同时要能熟练掌握飞行技巧、洞悉环境变化。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数字科技领域的一个现象。你既得有美学基础,还得掌握软件以及很多新的技术,还得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最后把它给完美地实现。也就是说,你要掌握的东西更多了,要跨学科去研究的东西更多了,你需要去驾驭的能力更多了。你要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突破,你就要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做出相应的提升,最后才会产生裂变。

所以我觉得,新一代的学生第一要学好软件,学好技术,就跟以前我们学好绘画一样,美术和技术这两个基本功都要学习;第二是不停地做作品;第三是要创新,在作品中创新,在作品中学习,不断地迭代。我觉得这才能使数字科技领域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

90后视效创作者与艺谋导演合影


《设计》:你日常如何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

王志鸥:我会看别人的作品,进行深度阅读,看一下这个艺术家是谁,他以前做过什么作品,这个作品用了什么最新的技术,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他这个作品放在那儿,大家看到的亮点是什么,我看的亮点是什么。我会想,艺术家和工作室是怎么把这个作品从无到有做出来的,他们写作文的节奏、原点是什么。比如说,我看到一个机械装置激光和灯光的编程,我就想,最早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然后他拥有了什么,他这个项目是放在哪儿演,他的衍射、编程等东西为什么跟别的团队做出来不一样,我会分析它背后的美学逻辑、创作过程和商业逻辑等。然后就会继续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去做?我怎么能做出一个跟他不一样的。经常这样的思考,你就会发现,你自己有很多的创意,创作的能力在提升。

《设计》:你跟年轻设计师合作有什么感触?你给黑弓选人的标准是怎样的?

王志鸥:他们眼界宽了,看到的东西更多了,学习的机会更多了,选择的机会更多了。我觉得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的确非常优秀。要加入黑弓,首先要契合黑弓团队的创作理念:要敢于挑战,不断创新。这种初心最重要,其他都可以考量,但如果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工作、一个职业,我觉得是没法跟上我们的脚步的。我们黑弓核心团队都很有使命感,希望能成为世界最高科技艺术水平的代表。

张艺谋总导演与黑弓创作成员合影


《设计》:你如何评价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上科技美学的呈现?

王志鸥:科技美学能成为中国在艺术领域领先世界的一个契机。这次开幕式我搭建的视效团队也邀请到国内许多出色的视效从业者、艺术家,包括还有像北京印刷学院的师生加入进来。这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视效团队向世界交上了一次满意的答卷。这足以说明中国也有许多杰出的设计、艺术领域的从业者。对科技美学的理解也是比较领先的,至少并没有落后于别人。不像以前传统的油画、电影等领域的话语权一直在西方人手上。

我们数字科技的基础、5G和人工智能,以及经济的发展,都给科技美学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便随着文化自信提法的兴起和新时代的新语言表达,就需要在现有的舞台上,用自己的语言把中国风描绘出来。我们一定要把这次美学创新的机会抓在手上,就像当年的文艺复兴一样,这是我们中国新时代下的一次文化创新的最好的节目,冬奥会很好地画出了这一笔。

黑弓有幸参与历史、创造历史、见证历史,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带领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个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平台,以“数字科技”为载体,以“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为立意,用科技美学向世界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历史会镌刻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也将感受到冬奥背后的中国力量,感受到冬奥背后的数字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