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启明,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建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建筑艺术展区评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提出“人在建筑之前”的建筑设计理念。认为现当代建筑更应该以人为本,其设计不应被以往所谓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所限定。人是发展变化的,不仅印刻有历史,而且也肩负着未来,只有将与人的活动和需求相对应的建筑空间置于建筑形式之前,才有可能有艺术作品的产生。对应于“子社会”的到来,提出“子建筑”的概念。所谓的“子社会”是指基于网络经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生存状态。认为“子社会”生存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 “子建筑”出现产生巨大的影响。强调理性认识在建筑创作过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仅凭借感性认识是不可能冲破以往的风格和形式的,而且在这种状态下还特别容易引发赝品的滋生。为了摆脱窘境,有意识地建立理性认识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基于理性认识的抽象所形成的感性意象(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才有可能使得艺术创作步入正确的轨道。简而言之,艺术的创作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具象到具象的过程,而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象的发展过程。
观点提纯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何谓文化先进?将许多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合力做到更大可谓文化之先进。相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刚,文化是柔性的,刚柔相济,才有了合力断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我们国家一个鲜明的特色支撑,也是我们国家保持长期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更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一种先进文化。”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届美展的建筑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挑战?
程启明:习近平总书记在10年前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的高原和高峰之问,发人深省。何谓高峰?我理解的高峰是由社会所支持的,不能与时俱进就谈不上高峰的建立。建筑艺术的高峰的建立也同样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建筑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随社会的变革而发展,迅速而鲜明,影之于形。由此而言,建筑艺术创作,即高峰的建立,也就离不开对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何为当今中国?人云,中国恰逢百年之大变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进动力十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认知方面来看,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强国等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和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发展形态方面来看,伴随着网络技术日渐广泛的应用,社会分工不断被“子化”,以往相对封闭的、内向的、大而全的社会形态逐步被更加开放的、扩展的、串联式的,由“子、链、网”构成的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基于供应链、互联网的“子社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去年年底,在北京举办了世界第一届“国际链博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这绝非一个一般性的商贸展会,而是一个宣言,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来看,当今之中国已经为新建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农业社会时期,有了传统建筑的产生;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有了现代建筑的产生;时至今日,面对具有网络气息的“子社会”的到来,难道就没有新的建筑与之相对应吗?我们有责任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种思考和高峰的建立有必然的关联,其回答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会有所支持。“古今中西之争”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之争。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别的。何谓文化先进?将许多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合力做到更大可谓文化之先进。相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刚,文化是柔性的,刚柔相济,才有了合力断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我们国家一个鲜明的特色支撑,也是我们国家保持长期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更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一种先进文化。
具体到十四届全国美展建筑作品的征集和评选,评审委员们深感责任重大,从征集文稿的商定,到每一次评选,委员们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都希望所评选出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艺术事业的发展以及高峰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学术讨论,但在关于高峰的认知方面,大家的意见基本上还是统一的,这也是确保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基本保障。
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培训基地,设计:吕品晶、曹倩、阳威、张义峰、程飚
《设计》:作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建筑艺委会秘书长,您如何看待这一国家级展览在设计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对此次展览有何特别的期待?
程启明:全国美展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五年才举办一次,门槛很高,入选艰难,竞争激烈。许多美术工作者都希望通过这个舞台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渴望自己凝结有民族情感、社会认知、艺术理解的作品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梦想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专业认可。全国美展的确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同时也是一个成就艺术家的摇篮。
对于这次的建筑艺术展我是充满期待的,希望参展的作品能够具有鲜明的超越性和实验性。之所以这样说,道理有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强调超越性和实验性,可以有效地将艺委会的工作与行业协会的工作加以区别,这也是成立建筑艺委会的初衷。如同其他设计艺委会一样,相对于行业协会的存在,说清楚专业艺委会成立的价值所在十分必要,否则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在美术家协会成立专业艺委会了;其二,强调超越性和实验性,有助于作者将自己的思考深刻至理性认识,这是与美术的精神相对应的。现当代建筑艺术与传统的建筑艺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摆脱形式教条和感性认识的局限,已成为新一代建筑艺术家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设计:田琦、翁钰展、张茜
《设计》: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建筑艺术展区的筹备情况,包括参展作品数量、覆盖范围、主要亮点有哪些?
程启明: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建筑艺术展能够在四川美术学院如期启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密切关联。这是继第十三次全国美展后所举办的第二次建筑艺术展,无论是从作品的质量方面来看,还是从投稿的区域和数量方面来看,较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建筑艺术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入选作品涵盖了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公共文化建筑设计,也有旧建筑改造利用设计,还有乡村文化建筑的设计。
说到亮点,有以下几点值得强调。一是思想性比较鲜明。思想是作品的灵魂,特别是现当代建筑作品的设计,思想是创作的原点,从入选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呈现都比较鲜明,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回答,还是对时下社会需求的回答,通过作品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理想追求;二是在形式语言表达方面更加注重对唯一性的强调。形式唯一性展示是对超越性和实验性的直接表达,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基于感性认识来看展览的观者,这种唯一性的塑造更容易激发出他们对作品的认可;三是设计更加精确。精确是品质的保证,但精确也绝非一味地追求细腻,而是将细部、构造、材料、色彩等做到恰到好处。
一滴水图书馆,设计:何崴、陈龙、王梓亦、孟祥婷
《设计》:作为美术展中的设计展,美展建筑类作品的选拔有怎样的特点?
程启明:毫无疑问,作品的评选始终是将艺术性放在第一位的。与国、油、版、雕等艺术门类的重点在于形而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建筑艺术不仅关注形而上,而且还要重视形而下。但出于对超越性和实验性的偏好,评选过程中对形而上的思考还是特别加以了强调。之所以这样考虑,理由有两个方面:其一,能够比较重点地突出美术特色。换言之,就是更加注重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和引导价值;其二,形而上的思考在超越实现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而上的思考更容易将认识提高至理性认识的层面,有了理性认识,才有可能通过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推动引发意象的产生,具有超越性的意象是一切艺术创作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为了确保评选的公平和公正,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无论是初评还是终评,委员们都严格按照组委会所设定的评审程序进行推进,整体过程进行得顺利圆满。
《设计》:从本次参展作品中,您观察到了哪些建筑设计新趋势或新方向?这些趋势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有何影响。
程启明:从入选作品方面来看,不论是旧建筑的改造,还是承载有传统文化的新建建筑,大部分作品的形态表现都比较轻松,几乎没有装饰,也不拘泥于手法和风格,不纠结且现代感十足。相对于形式被传统建筑形式所束缚的设计,顺势而为的设计应该是设计走向成熟的一种彰显。今天的建筑就应该用今天的语言去描述,这是由建筑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今天的建筑只有用今天的语言记录了今天的生活才会具有历史意义。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在感慨历史建筑的伟大的同时,还谈论了汽车、飞机和轮船,尽管对历史文化充满了敬仰,但他还是喜欢坐汽车、飞机和轮船,这是人的真实,也是建筑的真实。他的建筑完全是用时代语言进行阐述的,历史文化只是积淀在他的血液中。走了40多年,我们终于对现代建筑有了亲近感,为了将现代建筑设计得更好,今天的中国建筑师也应该更多地去看看和想想高铁、电动汽车和宇宙飞船,由此可能会让人对时代的发展和建筑的设计有新的理解。
《设计》:深耕设计教育多年,您如何看待当前建筑设计教育体系?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或加强?
程启明:往大里说,和建筑设计相关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的问题,一个是空间的问题。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建筑教育体系:巴黎美院的布扎体系和包豪斯的现代教育体系。巴黎美院的布扎体系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前,其特点是将形式置于空间之前,建筑空间的存在相对被动。如果结合社会发展进程来看,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合逻辑的。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人相对于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是不自由的,必须依赖于经验并按部就班,否则的话就会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细读建筑历史就不难发现,成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建筑的建造基本上都是因循了这种模式,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建筑设计和建造之初就会受到历史样式和风格的规定。
对照于中国的建筑教育,应该说受布扎体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借助计算的支持,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面,人逐步从被动走到了主动,到了包豪斯的时候,就有了将空间置于形式前面的迹象。从那时起,所谓的样式及风格就变得没有那么固化了,空间渐渐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角。从思想层面来看,这种转变的发生完全源自人的自信和自由,由此才成全了现代建筑在形式上千姿百态的变化。可能会有许多人对传统和历史建筑崇拜有加,但如果将形式把握和空间把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其实就会不难发现,其实空间把握远比形式把握来得复杂。形式可视,有许多样式和风格可以直接借鉴,基本上在感性认识层面就可以完成;而空间则不然,空间不可视,不进入理性认识的层面就难以对其进行把握。何谓空间?人乎?建筑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非来自所谓的建筑艺术,抓不住人,何谓抓住了社会?人的身上有历史,有当下,也有未来。
太行·新宇美术馆,设计:王冲
《设计》:请结合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看法给青年建筑师和建筑专业的学生一些意见和建议。
程启明:我经常会拿“作茧自缚”和“破茧成蝶”这两种现象与建筑设计教学相对应。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认为“作茧自缚”是一个完全不好的过程,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没有“作茧自缚”就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专业归属。但涉及艺术创作,“破茧成蝶”则就变得十分关键,不破就不可能有立。于是,一个关于“进出”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何时进?何时出?从目前国家的教育体系架构来看,“进”与专业,即本科教育相对应,和学习及获取知识紧密关联。在这一过程中,大概率是会形成崇拜的,借助于崇拜的引导,学生逐步对建筑的生成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出”与学科,即研究生教育相对应,以冲破崇拜以及通过研究进行文化建立为目的。从艺术的生成规律方面来看,没有文化的支持,艺术创作实际上也就无从谈起。现实中有许多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接受同样的教育,具有同样的生活经历,但发展的结果未必是一样,有成功者,也会有不成功者,可见,成功与否并非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作家不是因为他认字而成为作家,重要的是他有支持其写作的文化。建筑师的成长与之同理,也必然是文化性决定了其成败。有一个现象不知是否会有人在意,大学毕业时会发两个证,一个毕业证,一个学位证。为什么?因为两个证具有不同的功效,毕业证证明你有知识,学位证证明你有文化。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时也会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但这时拿学位证远比拿到毕业证艰苦得多,有些人甚至最终也拿不到学位证。由此也可以看到文化建立的不容易。相对于求知的学习,目标在于文化建立的研究是更难的,一则需要有意识地将关于建筑的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以冲破在感性认识阶段所形成的表象控制;二则需要具有批判精神,不断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三则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展望,以明确努力的方向。
文化是基于研究才能建立起来的一种约束,是一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人才有可能自由,才可能会“破茧成蝶”,才可能会站得高看得远,才可能会萌发高峰建立的信心。希望青年建筑师和建筑专业的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这将有助你的艺术创作。
浦城美术馆,设计:范尔蒴、李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