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董治年:可持续设计是一种兼具理想主义色彩与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创新设计思潮

0

董治年,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方向博士、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艺术与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2012ASLA荣誉奖获得者。曾任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形象景观处景观经理,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文化活动部先进个人(奥运景观设计团队),基本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参与筹建深圳技术大学并负责大学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工作。专著 3 部《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可持续研究的设计》《智慧环境设计与智能家居设计》等、译著 2 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3 本《智慧环境设计》等,国际会议及国内论文 20 余篇(CSSCI、 北大核心 10 篇)。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生态可持续设计科研项目、独立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围绕“可持续+智慧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路径,综合规划、建筑、景观、工程、环境设计与新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开展城乡人居环境规划和运行环境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孵化和转化,旨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在可持续城市发展、艺术与科技、园区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材料、智慧装配化、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数字孪生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及产学研应用实例。

“面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体系是一种牵动与环境设计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整体思路,也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时的事情,其中必然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环境设计界所面临的。”

——董治年

《设计》:何为可持续设计观?可持续设计包括哪些方面?请分享下您对可持续设计的个人理解。

董治年: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可持续设计”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创新设计体系的简称。我个人认为,可持续设计观和可持续设计既有关联性,又有区别性,现在国内院校对这两者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或者说是片面的。

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评价体系的质的转变。由于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现代正规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建立第一个室内设计系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专业名称调整为环境艺术设计结束。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早期画家出身的工艺美术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我国早期的设计形式的代表,室内设计的专业开拓者们把当时工艺美术教育的主流方式,源于法国巴黎的以古典主义美术为母体的“布扎”体系移植进中国,“工艺美术”教学制度在取得决定性的统治地位后完成了一个以民族形式为主线、以渲染训练为具体表现的本土化的转换过程,并且从开始的个别散乱的教学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室内设计教育体系。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以算是一个后“工艺美术”的年代,一方面“工艺美术”的体系受到各种新思想的挑战,另一方面借助于“后现代主义”这面大旗,“工艺美术”的设计主张得以进行最后的抵抗。而在近十年才兴盛起来的对空间和建构的关注预示着“工艺美术”方法的终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原有的设计思想、设计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选择性,新设计代替旧形式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往偏重于艺术类、技法类课程,而对于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经济性内容、社会性内容、文化性内容、生态性内容往往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所以刚刚起步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不仅是弱小的,而且还是有生理缺陷的。近三十年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证明,我们的专业发展现状离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任务的环境设计概念本身还很遥远,最为明显的例证是我们的城市景观、建筑与室内装饰建设背离了既定的目标。毫无疑问迄今为止我们人工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室内环境)的发展甚至是以对自然环境的损耗作为代价的。例如:光污染的城市亮丽工程、破坏生态平衡的大树进城、耗费土地资源的小城市大广场、浪费自然资源的过度装修等。

环境设计的可持续设计体系正在改变这一既有现状,就是要求我们在当代环境生态学的指导下,将艺术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强调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这里的“机”应当是个广义的“人造物”的概念,而不单单指机器本身。环境设计的可持续设计系统的建立,根本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设计”,即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另一个是“设计什么”,即可持续设计的对象;最后是“怎样设计”,即如何将可持续设计应用到环境设计的对象中,利用本专业的各个层次的设计手段,例如形态、功能、结构、环境因素等去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设计方案。因此,将面向环境的可持续体系纳入环境设计的范畴后,环境设计就和可持续设计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持续设计”体系的建立作为一种能够牵动全球诸多问题的整体设计策略和发展战略,大大加强了环境设计学科的外延性和内拓性,使得环境设计也不再是狭义的以装饰美化为唯一要旨的造型设计,而是以可持续创新设计为核心,集生态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科技类学科与艺术学、人类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类学科等众多学科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设计。与之逐渐促进形成的各种创新型设计新思潮与新方法,更确切地说这已经不仅仅是环境设计具体设计手法上的创新,而是向更高层面的设计价值观追求的转变。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实践中多涉及哪些领域?

董治年:面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体系在环境设计中具体应用的内涵,基本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含义。

首先,是技术层面上的。设计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未曾离开过技术的发展,并且往往是紧随在技术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之后的。环境设计借助现代科技的进步,并不是因为面对人类过度应用技术而造成严峻的生存危机,就对技术弃之不顾,而是充分认识到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存在的意义,正如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说的:“技术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人类经数千年的积累,终于使科技在近百年来释放了空前的能量。科技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的应用,创造了20世纪特有的建筑形式。如今,我们仍然还在利用技术的力量和潜能的进程中。”(吴良镛. 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 建筑学报. 1999, 8.)自然环境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界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人居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环境与人造物的复合系统,环境设计必然要以“绿色科技”(Green Technology,缩写为GT)利用地貌与气候,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资源等尽可能减轻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或减轻环境污染。在环境设计实践中的设计对象也应当尽可能地将维护整个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主要的创新设计目标,着重运用Revalue、Renew、Reuse、Recycle、Reduce的5R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人类环境存在为人服务或使用功能上的全程性,从而达到环境设计整体过程的优化性。

其次,是文化伦理层面上的。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出版了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就设计的伦理道德层面而言,其概念本身包含着三大实施目标:社会公正、环境整合与经济效率,其中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实现,决然离不开文化伦理观的支持与创新。作为环境设计实践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概念、原则和目标,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观。不可否认,就现今中国的环境设计生存土壤而言,“可持续设计”作为一种兼具理想主义色彩与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创新设计思潮,往往在实施中“可持续设计”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的变迁而被曲解地应用。因此,强调可持续设计的文化伦理层面的教化功能,或许在中国环境设计发展中的作用性要远大于通过简单强调工作方法的调整,如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设计、节能设计等具体的设计方面的单纯技术实践。

面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体系是一种牵动与环境设计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整体思路,也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时的事情,其中必然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环境设计界所面临的。

在建筑界,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标志着建筑设计中节约能源、结合气候、材料、循环利用、尊重基地环境和整体的设计观等设计新思想的正式在可持续设计中的运用。如果我们把可持续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设计实践,那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同时需要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思考的设计方式来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从而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

对于中国的环境设计而言,可持续的概念虽然很新,但其实质体现的却是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自然-空间-人类”三位一体系统的哲学体系体现出的“人、构筑物、环境”相共生结合的环境创造活动。可持续设计不但具有科学性还兼具人文性,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就是体现技术与人文共生结合的可持续设计在中国的实践案例。校园设计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观念,强调自然通风、遮阳、旧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自然生态的乡土植物、构造上的雨水搜集系统等技术方法,形态上其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随着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这种新的生态价值观体现出的共生整体性正是21世纪作为人类生命的新纪元下可持续设计新形式。

《设计》: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艺术与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中心的教学/实践特点有哪些?涉及可持续设计的哪些方面?是否有所侧重?您个人深入研究可持续设计的哪些领域?

董治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于1996年12月共建成立。自创立起,研究院恪守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秉承深圳“敢闯敢试,兼容并蓄”的精神,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打造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艺术与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中心”于2023年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期间考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者结合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明确要求要艺术设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艺术设计和科学技术都是工程创新的原动力,通过两者交叉结合,实现艺术和科学深度融合,跨学科协同创新,已成为未来工程领域、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研发中心致力于聚焦数字创意、前沿时尚、软件与信息服务(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前沿智能设计、智能科技在智慧场景设计与工程营造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全球前沿理论、可用技术,打造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新体验与新理念的设计及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研发中心团队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环境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等多个学院的跨学科专家顾问团队、清华大学博士、海外知名大学海归人员等本领域国内外专家组成。

可持续设计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门专业课,而是一种指导任何设计门类、设计手段、设计实践的21世纪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通用指导方针和总纲领。

任何艺术及设计的理论、形式、风格的产生,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帮助,最终在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互促中随着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觉醒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到来才得以实现,并综合了工业革命以来政治、经济、科技、哲学、人文、艺术等各领域的优秀成果。所以,一开始就是作为多元文化融合与交叉研究下的产物而存在于当代的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艺术与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中心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我们21世纪环境设计学科是否将会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质性飞跃,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整体系统跨学科研究的确立与我国传统艺术学的现代转型同步进行的大时代背景下的,由于与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多是符合工业革命时代语境下讨论的工业化设计问题,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必然存在着诸如:当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研究方式日趋复杂带来的原有各艺术设计专业界限越来越不明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思想转型引发的设计思想在各活跃领域的体现,并对既有设计技术手段进行反向渗透;设计研究中强调团队合作自组织化程度提高了,需要本专业内部分工甚至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设计师一起开展合作性的设计研究等等,这些都将原来仅仅停留在美术、工艺美术、传统设计研究层面上的学科封闭性大大地拓展打破了。数字化、信息化为背景下的当代环境设计中的时空概念首先受到了冲击,并在“赛博空间”“虚拟现实”等具体的技术手段与设计理论影响下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往仅仅对环境内外空间的形态、材质、色彩等基于“物”的实体空间形式语言设计研究经过信息化设计综合了艺术、科学、工学等多方面知识的新领域,进而发展成为非物质社会需求下的对尊重环境本身的“服务”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的使用者,也不再成为环境空间设计被动的使用者,而通过时间、信息、网络界面等新因素的综合对原本单一静态的环境设计空间里加入了参与性、动态、多视点、交互性等全新的主动参与设计的特征。至此,环境设计才脱离开其以表面装饰为特点的学科研究瓶颈,而真正将“环境”概念,即当代可持续思想下以场所为载体通过人的感知体验与环境产生深入的交互而反映出的环境设计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个人研究领域主要是艺术与科技的多学科跨界创新设计领域,所以现在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全球化带来的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时代,各种学科的交叉融会成为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必然选择。跨学科作为一种 “合作研究”,是对人为设置的学科形成的限制的一种突破,环境设计作为本身就起源于跨学科的产物必然也会天然地吸收和集中本学科之外来自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艺术学、传媒学、管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相关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例如周浩明教授认为的生态环境设计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建筑室内外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符合生态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这就是当代环境设计在新的时代作为共生与交融的新成果和新思维。

具体的研究成果主要在我的几本专著里面,《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代表了我对共生时代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分析与未来展望,相对比较宏观;《作为可持续研究的设计——CHAOS的实践》是我原来工作室项目实践和竞赛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汇编,代表了教学科研的一些探索成果和方向;《智慧环境设计与智能家居设计》则是从技术和设计交叉手段对智能化设计和智慧环境的一些解决性探索。现阶段正在准备的是AI时代对大模型和AIGC数字生成以及元宇宙的一些思考,正在和国外回来的一个人工智能博士团队积极做这方面的跨学科研究,敬请期待。

《设计》:在您的研究领域中,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是如何体现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设计师应当如何传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

董治年:具体在我的专著《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前半部分基本是论述这个的,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阅读下,欢迎交流。简单说,从地球的发展历史和人类的文明演化而已,绝对的“传统”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只有基于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当代”,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传统。

中国传统原生态共生文化中体现出的对现实世界里可循环自然环境原初形态的系统性保留思想,将完整的生物群落和食物链放置在自身有机环境中完成,以保持物种、资源、生物链的平衡。具体体现在对气候、土地、水、植物、地形特征、视景、交通、构筑物、居所中体现出的与天气、气候和季节适应,应用或拓展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从而更多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地点和使用者的文化,建成环境和居住景观和谐融洽的理想山水环境模式。而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原生态共生文化思想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环境设计发展取之不尽的思想之源,作为一种保护,更大程度上应当是建立在一种当代环境设计对其深入再学习基础上的保护,这才是一种活化的文化保护与发展。

《设计》:您如何平衡可持续理念和设计审美需求?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目标?

董治年:合理的就是美的。刻意的平衡可能造成一种新的不平衡。

在文化伦理层面上,可持续设计就其自然属性而言,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作为环境设计实践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概念、原则和目标,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因此,相对“机械时代”,黑川纪章认为,我们21世纪的新时代将成为“生命时代”。所谓“生命时代”,就是正视生命物种的多样性所具备的高质量丰富价值的时代。机械本身不能生长、变化和新陈代谢,而生命却拥有惊人的“多样性”。环境伦理学中提到的几个基本问题:珍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珍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的生活,这三点都是建立在“非人类中心论”的基础之上的,即自然中没有等级差别,人类也是生物联合体中一个平等成员。将自然看做是机能性整体的自然观,是为了确定以大地共同体(或生物共同体)的整体性健康和完善的伦理取向,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其他一切行为纳入维护自然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中。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它如何帮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董治年:在文化与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中,设计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元化、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新范式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将发生的转变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表1)这就是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表1 从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发展过程中设计演变过程(原图见 董治年著《共生的设计-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

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环境设计体系构建,首先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设计处在的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的清晰认识。在反思高耗能的可持续发展指引下,这个问题对正处于彷徨与迷茫中的中国环境设计学科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中国的设计教育大都脱胎于传统的美术教育,在这样的语境下谈论由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直接舶来的“创意”概念,其结果是我们对创意的曲解与滥觞。当前中国大学的设计教学还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采用注重设计的外观形象、图面表现、缺乏理论推导等一味强调视觉冲击力的对西方设计教育的表面化模仿上,究其原因无非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设计“大跃进”心态。

《设计》:国际上有哪些可持续设计协同发展的案例值得学习借鉴?

董治年:从詹克斯的“宇源建筑学”开始,包括联合网络工作室的“流动力场”,格雷格·林的“动态形式”,NOX的“软建筑”,FOA的“系统发生论”,伊东丰雄的“液态建筑”,卡尔·朱的“形态基因学”等等,无不体现着世纪之交的当代设计现象的变幻纷频。从分形几何学、非线性数学、复杂性科学、宇宙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理论、协同学、遗传算法等科学理论中探讨当代设计的理论、方法、形态和空间,从而产生出各种形式的层出不穷:连续、流动、光滑、塑性、复杂、混沌、跃迁、突变,动态、扭转、冲突、漂浮、消解、含混、不定,各种探索如涓涓细流,逐渐汇集成一条潺潺前行的溪流,让我们能探寻生命时代设计发展的轨迹。(图1)全新的形式变换、前所未见的空间形态以及多元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新世纪初出现了多元化的探索,设计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原则,成为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那其必然在新世纪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在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上改变机械时代以简单功能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逻辑,结合生态文明发展趋势,从当代多样可能性的科学观念角度探讨当代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建立全新的环境设计共生哲学观、共生空间观、共生审美观直到共生价值观为切入点的整体研究体系。

当代设计呈现出对探寻生命时代设计发展的轨迹(伊东丰雄设计的拖雷维耶哈休闲公园及Lwamoto Scott设计的水母住宅)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演变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哪些新的方法和路径?

董治年: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在科学、技术、个人与公共生活的许多领域的日新月异的变革,设计从研究的内容到研究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生设计理念的实现手段之一,技术层面的可持续环境设计研究也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认真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就其科技属性而言,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系统,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等发展方向,使科技在环境设计中释放了空前的能量。科技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的应用,利用地貌与气候,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资源等尽可能减轻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或减轻环境污染使得自然环境中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界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体,而人居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环境与人造物的复合系统。无论使用低技术的设计手段还是高技术的设计手段,在环境设计实践中的设计对象都应当是尽可能地将维护整个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共生设计理念的主要创新设计目标,充分考虑人类环境存在为人服务或使用功能上的全程性,从而达到环境设计整体过程的优化性。(图2)

无论使用低技术还是高技术的设计手段都是为达到环境设计整体过程与自然共生的优化性

卢西亚诺·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 在其著作《第四次革命———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类现实》中,直接把“人工智能革命”称为“第四次革命”。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元年,我们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艺术与科技创新设计研发中心现在的研究重点就在这个全新的领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成果和大家分享,敬请期待。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发展只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历史的重大助力而不是毁灭者。人工智能时代确实充满了机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各个行业都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创新。可持续设计不是小圈子的无病呻吟,更不是环保主义者的一厢情愿,是复杂的人类和地球的生存问题,是经济也是政治,更是民生。

人工智能将提升人类无限的潜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帮助人类解决无数的难题,让我们更快速高效地探索宇宙、海洋、地球和自身,这种探索将会开启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人类数不清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将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这些都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创新,具体在早期的《智慧环境设计与智能家居设计》一书中我有所论述,但生成式AI才是未来。

《设计》: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变的当下,可持续设计在中国如何走出自己特色的“美丽中国”发展之路?

董治年: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说过,如一种文化的最高价值坚持认为人必须征服地球,从而是他的道德责任,那肯定人们最终将获得完成这种指令的力量。并不是人已经证明具有唯一的神力,他们不过是发展到能灭绝伟大的生命王国,这是使进化倒退的唯一的力量。

“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基本原则。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方面构成环境与人关系系统的当代环境设计(Environment Design),应当也犹如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国的环境设计也正将在展现人类与环境共存的共生系统中找到自身的平衡和发展,结合生态文明发展趋势,从当代多样可能性的科学观念角度探讨当代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建立全新的环境设计共生哲学观、共生空间观、共生审美观直到共生价值观为切入点的整体研究体系并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基于当代跨界设计观的环境设计共生关系图例(来源《共生的设计-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 董治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