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覃京燕:智能设计“治未病”引导未来大健康

0


覃京燕,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首届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首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负责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门。北京科技大学的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专业)、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统金属工艺)负责人。全球首开《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本科生课程及慕课,负责的英文版慕课《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novation Design》获批教育部首批国际版慕课。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7项。论文130余篇,著作10部,国内外设计奖项30余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等15项。

《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续设计、交互设计、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与信息设计、机器人设计、可穿戴计算及无人驾驶车等AI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一直是工业设计学科点的重要领域。所研究的特色项目中,很多是跨学科的融合创新,请问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有何建议?

覃京燕:2002年,我听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做交叉学科研究,于是在2003年成为清华在全国的第一批设计学领域的交叉学科博士生,接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三大院系联合培养的交叉学科的学习,从事信息艺术设计学科的学术研究。在200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发表文章:“新经济下的信息设计教学模式初探”,专门论述设计学科领域里的交叉学科如何发展的教学问题。2011年至2012年,我在剑桥大学,跟随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领域的Alan Blackwell教授和心理测量学的David Good从事交叉学科创新教育与绿色IT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研究,并成为CRUCIBLE剑桥大学国际交叉学科创新网络联盟的第一位中国学者。2012年回国,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本科硕士导师和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计算机领域的博士生导师,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设计计算和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工作。2015年,我连续举办两场“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国际展览暨论坛,邀请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专家60余人,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与创新设计两大方面,共同探讨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到2020年为止,已成功举办9届大会。2018年,我在延安进行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延安研修班的学习,特别在会上向中组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们提出“中国应当大力提倡交叉学科的发展创新”的建议。时光过去16年,2020年,教育部新增了“信息艺术设计”和“智能交互设计”两个交叉学科专业,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成立了交叉学科部。自此,在许多先贤师长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迎来了交叉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需要考虑“刚需硬核”两大方面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加持之下,世界的“设想未来、计谋天下”的方式同步在发生颠覆式的改变。设计,恰恰就是“设计美好健康未来、计谋可期可爱天下”。最终达成全息交感的智能生态文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的“刚需”,来自对当前引发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的“刚需”,也有一些来自于对过往经历体验的群体智慧和文化文明的传承热爱,更来自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生产制造、教育学习、医疗健康等各方面的憧憬与愿望期盼。在这些“刚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本身,还需要了解各个领域的需求,需要掌握各个设计实施领域的生产方式和规模生产的规律,深入分析各个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领域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设计的“硬核”,来自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系统知识的扎实的学科基础,设计领域有自身的学科发展规律,当我们在和计算机学科、物理学、数学统计学、机械学、脑认知科学、生物化学医学农学、心理学等理工学科交叉的时候,不应该忘记本学科的创新设计的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评判与评测、设计技术实现与输出等内容,在面对如人工智能等新的设计样态及对象的时候,如何找到基于本学科发展的“硬核”内容与科学发展规律。当我们在和哲学、文学、语言学、音乐、舞蹈、戏剧、书法、诗歌、体育等文学艺术体育学科交叉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设计学科本身的差异性与自成体系的思维原则,包括:设计哲学、设计思维、设计流程、设计工具、设计语言、设计表达等内容。

设计师,本身就是既有情况的“破局者”,同时还是未来可期的“创造者”,既需要在起心动念战略谋划之时就要介入到整个创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理工科的逻辑偏爱者认为的“意识流”的想法付诸实践,更需要将个人的设计想法通过同理心和规模效应,在通用、普适、稳定层面,将美丽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并普惠人民大众,这些又都有别于纯粹的哲学与艺术。设计,既有逻辑性的一面,在审美和高感知以及探索创想“未来”的部分,又充满了情感,甚至有一些方面还无法找到过去的佐证而显得“无道理可言”。设计学科从诞生之日起,交叉学科就是其基本的“生命遗传基因密码”,需要左右脑无缝连接,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需要我们相向而行。

 我们曾经走过了最为艰难的设计领域交叉学科的岁月,当年我的论文,清华大学请了三个领域的专家评审,有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有设计学科的专家,还有做文化和博物馆领域的专家,专家会因为论文的几个标点符号以及几页页码没对应正确而给出非常严苛的评价,因此那时候做的交叉学科的论文,不仅要满足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要求,需要有算法和推导,同时还要有设计学科里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来验证,更加需要开拓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彼时只谈海量数据)、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物联网(彼时只谈PC互联网)等新的技术影响之下设计思维的范式的改变,以及在从未有过的领域里的创新性应用,这种应用甚至是一种颠覆式的革新应用,必然会对自己学科的原有思维范式会有很大的冲击,但很多交叉学科领域,恰恰是强强学科联手,对于国家战略性的前沿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恰恰需要多种学科交叉互助,在系统层面做全面又深入的创新。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交叉学科的设计领域,扩展到了更大的领地,应用更加广泛,正如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一样,和二三十年前的计算机介入设计领域何其相似,甚至更加猛烈,比如无人驾驶车的设计、机器人的设计、智能城市的设计等等,而交叉学科的发展境况并未改变太多。尽管有更多优秀的其他学科领域加入设计学科的发展中,但遇到超出自身学科认知范畴的研究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时,仍然会频繁遭遇到退审论文或者干脆以格式引注规范等问题,而不是深入理解交叉学科的设计学科的研究角度,给出论文不通过的评语。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更可怕的情况是,许多并未从事交叉学科的设计领域实践和理论思考的人,并未用实践检验想法的正确与否,而是从习惯思维出发,给出不符合事实的评价。由于人工智能等科技已发展到深水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学科而言,科技引领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将人文艺术设计学科远远抛在身后,在创造规模经济价值方面,让人文社会艺术学科集体失语。由于忽视社会科学文化、人文艺术设计文化,许多科技伦理、德育三观、审美意识、科技美学美育等问题更加凸显,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在这两年特别重视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交叉创新的重要原因。

设计因为需要设想美好未来,计谋可期天下,设计所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巨大的全息交感的复杂生态系统,需要勇敢面对未知,唯有联合众多优秀学科,才能更好面对未来。好的设计师,是设计人类未来前途的设计师,是设计地球和宇宙生命形态的设计师,是繁荣生物文化思维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师,是团结艺术与科学、自然与人文不同交叉学科联盟的设计师。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摒弃学科壁垒的偏见,更加主动理解与自身不同的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中虚心包容不同的认知智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包容联合,互相尊重,才能对交叉学科的任何一方,皆有裨益,达成共赢,开拓未来,探索未知。

《设计》:您开设的“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是新工科、新文科和新设计本科生大类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主干基础课,是21世纪最具前沿和重要性的计算机科学与设计交叉学科必修课,您能否谈一谈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

覃京燕: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当年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起在全球同步开设“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课程,这些和我们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分布在全球的世界设计名校和综合大学名校的爱徒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剑桥大学、RCA、帝国理工、CMU、佐治亚理工、伊利诺伊理工、ACCD、Parsons、罗德岛设计学院、米兰理工、代尔夫特大学、筑波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全球的研究生爱徒们,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分布在全球微软、谷歌、Facebook、德国西门子、奔驰、宝马、日本NTT等世界500强等企业里的爱徒们,都给予了非常好的支持和分享。2018年,我曾经八天环游地球,到了英国、德国、美国三个国家22个地方,针对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和全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设计领域的交叉学科的学术界及产业界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得到了全球范围内朋友们的支持与共识,大家都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对创新设计的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

覃京燕教授在2018年提出的新型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范式与目标


谈到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最初始的问题是明晰“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物质环境的健康,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如健康的食物、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物理空间环境,而对于信息的健康和能量的健康,这些大健康的概念,则还处在探索却无法忽视的阶段。比如特别提一下信息网络环境的健康,我们亟待正视信息的不透明与不公所带来的大数据偏见及大数据伤害,也需要抗衡人工智能为少数垄断者服务的智能强权与隐私引发的AI伦理及霸凌问题,我们需要正视无人驾驶车、机器人、AI虚拟人、智能空间设计等所带来的人机融合智能共生共在co-presence的新型人机社会契约关系,我们需要去除网络暴力以及虚假信息,用区块链技术等保护知识产权,让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皆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人民服务,谋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众福祉等等,建立健康的信息网络环境。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能源的健康,面对国家应对发展与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中国本着对全人类的未来健康负责的态度,自发设定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用人工智能进行能源的优质分配使用,建立供需精准匹配关系,用人工智能模拟仿真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对环境的伤害值,由此设立绿色信贷与绿色基金,在5G、6G的发展之下,用人工智能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发明新型绿色能源,应用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车的设计中,优化健康的生存环境,用人工智能分析监管网络欺诈等不健康的种种行为,不仅关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能忽视虚拟货币、网络经济等新型虚拟经济带来的经济健康发展的挑战,用良好的商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的经济动力“能源”,我们更要关注急剧变化的技术物质社会环境,带给人类心理无法健康维护与保持美好幸福感的失衡的心理问题,在AI伦理和科技伦理方面,构建起更加健康的心理。我在2018年提出的新的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中,特别谈到了:人类除了需要有健康的水源、空气、食物等自然环境以外,人类也需要健康的精神食粮和健康的信息网络环境。无论如何,“健康”的范畴很广,在物质、信息、能量方面有健康的概念,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文明等各个方面,都会面临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大健康”问题。

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最大的方面应该是用人工智能“治未病”。以智慧医疗为例,第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算法驱动的工具,进行病症精准识别,可以完成“望闻问切”的某些功能,比如能够仅用普通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的画面,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皮肤可能出现的病变情况,分析病情,提供准确的信息,采集眼睛图像用计算机视觉做糖尿病早期检测,用特殊光照身体内脏,判断癌症病变等。第二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依托海量病历的大数据智能分析,通过训练深度学习系统的神经网络架构,模仿临床医生的思维方式,整合拍摄的图像和年龄、性别等其他元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使用中,系统可以根据症状排列出可能的病种,从而帮助患者进行快速分诊、诊断和治疗,智能分析预测病症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预测判断,并提供近似病理解决治疗方案的参考,给医生做辅助判断。针对糖尿病、老年性黄斑变性、贫血、心血管疾病、皮肤病、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做出预测。第三方面,人工智能控制的手术机器人,可以代替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治疗,给医生担任医疗助理,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器手臂的精准度可以精细地剥葡萄皮。这些手术智能机器人,能够代替医生缓解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生理疲惫。第四个方面,随着收集病人的生活习惯数据、家族病史数据、以及人种数据的增多,可以为当前没有生病的人预测未来可能生病的情况,另一方面,当病人数目极大增多,如2020年席卷全球至今的新冠疫情,人工智能充当了管理分析电子病历大数据,并智能预测监管全球范围内的病情的核心工作。这些方面,都为“治未病”提供了机会。这些领域的健康设计,如何在一开始即从设计的设计,也就是说“元设计”入手,理解光的人工智能如何有助于疾病健康状况的判断,关注人类的具身认知和感质(又称为感受性,qualia)的用户体验的设计和健康服务的设计,精准匹配健康维护与治疗方案,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与充满大爱能量的幸福感,从而减少和避免由心绪不宁和情绪不佳所带来的疾病诱因的发生,从而达到通过引导与转化设计,达成“治未病”的效果。

《设计》:作为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以及学术带头人,您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您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覃京燕:中国的设计教育需要在高精尖领域的基础教育和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加强系统知识的构建,并亟待建立起不同应用领域的纵深领域里,在专业级、职业级以及通用原理公理层面的探索研究,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库,形成公共的教育资源,同时尊重彼此学科的独有性与知识产权,并不因其冷门或者无法为社会马上创造立竿见影的商业价值而忽视对其的教育资源的投入,设计领域更加需要执守“为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情”,用设计实践不断检验设计理论,做“为国计民生谋普惠福祉”的有意义的设计。

《设计》: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您认为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创新设计教育应如何开展?

覃京燕:2015年,我邀请了来自剑桥大学、ACCD、微软、英特尔、IBM、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游戏、洪泰资本等国内外演讲嘉宾60余人,举办了两场为期3天的论坛和国际会议,同时举办大数据用户研究工作营,剑桥大学为参加工作营的学生们颁发证书,两场国际会议的主题就是“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到2020年为止,这个会议已经举办了第九届,今年即将举办第十届。当今的高校创新设计教育,面对更加多元化的环境,需要设计师具备更加高信维、高感知、高交互、高价值、高颜值的设计素养,需要更快地领悟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并且快速学习转化为设计学科发展的有用的设计手法。我曾经提到特别急需的6种核心的能力,包括:直觉思维、环境掌控感知能力、情境预演信息集成能力、信息转化为知识创意的能力、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同时,随着各个国家在技术上面的差异竞争越来越胶着的时候,审美意识、文化认同、美学经济的差异更加突显,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更多产生了联动的影响,其影响也更加具有了涌现的特性。与此同时,深受从国外引进先进科技的影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转化为文化锐实力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焕发出了璀璨的生命力,然而比较遗憾的是,许多深信科学逻辑思维就是决定一切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使得学科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排他性,在面临新的科学范式变革之际,通识型的学科人才的培养,对于设计教育的影响更加长久,而需求也更加急迫。

设计师需具备的六种主要的能力


《设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是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创新设计?

覃京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设计,为当下的文化建设赋予了先进的科学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保护与传承,同时可以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IP的设计与文化品牌的设计。人工智能可以在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数字化的考古发掘、智能化的保护研究、信息化的馆藏资源各个方面有所作为。人工智能可以精准诠释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的信息内容,以及文物的内部构成要素与外部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信息解读与虚拟仿真的文物产生的中程理论进行情境预演,能够通过形象精细的视听语言,精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内容。人工智能能够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几个方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赋能,能够更加科学而生动形象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创造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学习与传承体验。这些相关内容的思考,在我2006年的博士论文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一直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设计方面,结合北京中轴线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科技冬奥项目等,在金属冶金和红色非遗等方面开展智能科技文创产品、智能红色文创产品的IP设计与品牌设计,如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兵偶设计,和天安门集团一起开发,受到了大家广泛的欢迎,北京晚报等媒体大量报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场景,将红色非遗进行再设计,建党100周年之际,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联合山东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手工艺传承人,用虚拟仿真平台设计红色革命角色“小小红军”,组织小学生们根据角色设计,完成“小小红军”的面塑红色文创非遗工艺品的开发设计;立足北京科技大学成功获批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金属传统工艺,与北科大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科技史A+学科结合,运用科技赋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学生的人工智能设计作品“动奥”获得2022北京冬奥会冬梦大使创意挑战赛全场大奖


新中国建国70周年国庆兵偶设计


 建党100周年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红军”红色文创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师生设计的2010年广州亚运火炬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标识系统设计


《设计》:您在绿色IT可持续设计方向有深入研究,请问您认为可持续设计方法对“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覃京燕:2011年,我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特别针对即将到来的大数据元年而开始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2018年,我在经过了十余年的信息设计、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研究与设计实践之后,考虑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给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新部分,特别从人工智能等角度,提出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值得信任的可信人工智能为例,其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如下7条原则:1. 人工智能需提供人类智能决策下的能动性和监督权,设计需提供人类决策的可达性与监督路径;2. 人工智能技术需提供鲁棒性和安全性的保障,设计需考虑稳健人工智能的一致性与连续性、数据内容的可迁移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原则;3. 人工智能需考虑隐私计算和数据管理,设计需根据信息进行级别设定与差异分类,精准匹配信息内容与分配数据管理的权限;4. 人工智能在机器处理数据层面的黑箱性向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两端的白箱性与灰箱性演变,以增强其透明度,设计需考虑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融合智能契约关系,以及面对用户与非数据处理层面的可解释性,以增强人机信任关系;5. 为避免人工智能带来的思维同质化、大数据偏见伤害及人工智能垄断性,设计需通过阈值容错性与非零和博弈关系的设计,达到思维多样性、智能算法非歧视性和智能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原则;6.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设计需关注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关联影响,关照自然和人为的生态系统的综合福祉;7. 人工智能需处理好所属权、分享权、使用权的三权关系,以及责权利的三者对价关系,设计需建立良好有序的问责制。

除了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思考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目标以外,我还提出了大数据相关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1、提供大数据量的数据采集、存储和计算的方法,提供可生长性扩展性的数据容器设计;2、针对大数据的种类和来源多样化特征,提供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模态多通道多维度的数据流动方式的设计,通过大数据信息可视化及可视分析的设计,提高对大数据的理解;3、通过建立数据和信息网络图谱,延伸至知识图谱、文化图谱、社交图谱、智慧图谱的设计,提升数据资产的大数据价值;4、通过运算方法和速度的提升,构建精准匹配关系,设计更加顺畅快捷的数据搜索查询和数据推荐交易方式;5、设计元数据与活数据处理机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赖度,提质增效数据的质量。

综合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可持续设计方法的思考,我在2016年推出了17个可持发展目标的新内容,并在2018年进行了公开发表,包括:消除数字贫困、解决数字饥渴、健康的数字环境、量子教育、身份存在感多元、干净的三大空间、分享时间认知冗余数据资产、实体虚体经济游戏机制、原子+比特打印新造物观、动态非零和博弈、绿色IT与生活美学、值得信任的AI与三权分立融合、球土化人机社会新契约、数字化生存生态多样性、文明共同体、物质信息能量三大流对价恒流、信望爱联结万物互联、未来已来一切可能正在发生。这些内容分别在2016年、2017年、2020年,与联合国相关领导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尤其以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恰恰印证了我在2018年发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性与迫切性,目前,欧美与中国等国家,都纷纷意识到了大数据偏见与大数据伤害、AI伦理与工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垄断、算法经济、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等各方面,带给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挑战,并且通过法律等形式,颁布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里,除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事尽其理、环尽其知、心尽其感”,更加需要回到本质层面,关注人、事、物、境各个动态关系的非零和博弈关系,以及平衡、均衡、制衡、协衡和永恒的时空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覃京燕教授设计的智能服装设计作品获得2016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参与设计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智能访客系统设计

《设计》: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聚焦“大健康、大食品”方向的跨学科特色发展,您可否对武汉轻工大学学科建设、设计实践等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覃京燕:“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健康的山水、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感情、健康的生理、健康的社会、健康的国家、健康的地球、健康的人类,都是以健康的食物为最重要的基础。大国的种子,经历上万亿年的风吹日晒,而今被人类掌握了播种收获的技巧,又与各地文化融合,成为具有不同饮食文化的食品。食品科学随着食材的不断拓宽,产生了上至太空、下至深海、有机与无机、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多种环境孕育的丰富多元的食物种类,而食品加工、食品的智能物流更加改变了人类赖以食物生存的样态。食品如何在当前的大批量生产MP与大规模客户定制MC并存的时代,在人类与食物之间建立稳健的信任关系与生理心理的相互影响的隐秘的关系,构建安全健康普惠普适的食物生产链、供应链和饮食文化消费观,都值得设计师的投入参与,可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企鹅医生智慧无人健康小站


中成康华专业版智能健康工作站


人工智能艺术治疗-心情画集


无人驾驶车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

《设计》:基于“健康中国”的主题概念,您可否分享一下对于这方面的思考?也可以简单介绍下您在这方面指导的设计项目或作品,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展示一下作品。

覃京燕:“健康中国”的主题非常好,深刻把握到了国家领导和人民百姓对健康的殷切期望与全民期待。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团队,在平常时期和如新冠疫情一样的非常时期,都非常关心全民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通过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方式,进行智能诊疗设备的设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设计的无人驾驶车消杀车,即是对非接触式消毒等作业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除此以外,我们更加关心抑郁症、焦虑等亚健康心理问题,进行了艺术治疗和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尝试。艺术治疗和诊断心理病症的设计案例,还获得了RoboCom世界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和亚军的奖杯,而智慧医疗等方面的设计,也获得了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和中国创意设计红星奖。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中,我们的设计项目“基于社交网络的用户焦虑和压力分析与积极干预”项目也获得了优秀奖。

人类健康是一个终极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构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祝愿“健康中国”山河永固、国泰民安,“人民健康”康健身心、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