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荣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设计学会副会长。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设计作品入围全国美术展览,编写的《品牌广告设计》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广告艺术教育杰出贡献人物、中国设计三十年贡献奖、中国设计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海报设计金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
教育部在“传统文科”基础上提出“新文科”构想,给我国“大文科”的整体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具有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等特征。新文科建设的改革步伐不仅是高等院校对新时代的积极回应,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自身深化文科学科改革,打造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精课等内涵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设计学科作为大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文科的设计体系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转型,体现在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而转型的成功与否体现在价值系统的建立和更新。设计学科的转型也是设计价值的转型,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语境下设计学科的设计价值观和设计系统尤为重要。
在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视角下,对标教育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发挥学校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将设计学科和工科、文科、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坚持传承创新与融合发展并重,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并重,构建集艺术、科技、时尚、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学科建设体系。北京服装学院在艺术与科技、设计学科与工科方面进行多年探索,延伸出一批具有独特创意的学科方向,例如有国家级“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面向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虚拟现实服装设计”学科方向,设计学与材料学融合的智能可穿戴设计方向,面向时尚产业“艺商融合”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方向等。
2014年APEC领导人及夫人礼服设计
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北服具备的艺、工、文、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特色鲜明,将对学科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设计学科反哺现有工科、文科、商科,并开辟出一批符合国家需求的新学科、新专业、新方向,实现建设新文科从实用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目标。
学校围绕服装服饰形成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艺工融合”平台,在服饰历史传承与创新设计、高性能服装设计、新材料产品与数字化媒体设计等领域形成高端独特优势。
学校拥有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服饰文化抢救工作的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织绣”、“皮革”两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在纺织考古理论和修复方面独具特色,拥有国内首个跨单位“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等实施“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工程”,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使服饰主题首次进入国家社科基金。
2019年北京服装学院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举办第三届“非常美”无障碍服装展演活动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承担奥运会、国庆70周年庆典、军运会、亚运会、“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等数十项国家重大活动服装设计任务,数百项创新设计成果在行业转化应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魅力,确立了服装服饰设计创新中心的地位。2014年APEC会议服装设计将传统与现代高度融合,建构了“新中装”设计规范,受到了各方面高度肯定。
学校拥有国内首家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拥有国际首个涵盖二维和三维数据源的人体体型数据库系统,是国内目前唯一建有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的高校。2019年获批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学校在高性能服装设计研发、智能可穿戴服装和数字媒体产品设计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完成了神舟系列“航天员舱内服装装备研制设计”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
2018年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发光表演服设计
近年来学校完成的重大科研和设计项目还有: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以及志愿者服装设计。
2014年APEC领导人及配偶服装设计制作工作。
学校与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研究院联合成立敦煌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一系列传承设计创新和学术研讨活动。
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培养博士人才,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进行修复抢救以及创新性的复原。这个过程了解古代传统服饰以及生活的礼仪、价值观、审美观,同时也会感受到那个时期织物的机理结构、色彩、图形、形制方面中华文化艺术独有的魅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以及志愿者服装设计
从修复到复原,目前复原的效果能达到90%以上。
学校参与“神七”、“神九”、“神十一”航天服饰设计工作。
平川奥运会,北京8分钟的发光服装设计,是我校教师带领研究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
2019年获批的科技部重点项目,研发冬奥高性能服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所涉及的306款服装。
国内高校唯一研究无障碍服装取得的成果。
通过艺工融合,使学校雄厚的科研基础化为设计艺术的支撑。材料学院研究纺织服装面料的科技基础实力非常强,有三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面料从源头到织成织物的系统性研究。
北京冬奥设计智能服装研发。
功能服装研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头盔以及智能变形材料的课程设计;为老年人研发的智能服装;因疫情主推的虚拟服装模特。
学校在学科建设体系中始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研究,以上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体现在产、学、研、用、集成式教学体系中。未来,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科建设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设置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院以及专项基金,打破学科专业限制,鼓励艺术、工科、商科和文科各专业组建跨学科项目团队,进行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人才之间的沟通,共同搭建创新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背景下项目团队的创意优势,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专业的学习平台。
神七、九、十、十一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
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将进行侧重性的支持,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修补,而是采取聚焦、优化、分散交叉的方式对优势专业、专业团体、创新人才进行有侧重的支持。首先,聚焦传统服饰文化传承、服装服饰创新、科技与设计应用融合三个学科方向。如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可以细分成为敦煌服饰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等,这些内容是当前探索时尚与设计领域不可忽视的瑰宝,蕴藏着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精神。而支持这些研究方向对应的专业包含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国画、公共设计等,不同学科之间通过优化、分散、交叉等方式进行深度建设;其次,优化体现在将学校现有的研究单位进行整合优化,发挥各研究平台的优势来支持与增强学科专业发展;再者,分散意味着知识获得渠道多元化,可以通过学科交叉让专业更为宽广。交叉指跨学科专业紧跟当下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时代要求,着力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宽广知识面,又有强烈变革思维的多元化人才。
在新文科背景下,要调整好艺术技术培养和综合艺术素养熏陶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创业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利用艺术设计理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维,另一方面将艺术思维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通过艺术教育带动相关学科教育的审美认知,同时将工科和商科的一些思维模式引入艺术教育过程中,赋予更多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通过学科观念、专业设计以及课程引导来促进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理性思维的提升,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兼具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审美精神的综合素质优异人才。
目前,时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其中最关键的挑战是如何降低时尚产业在社会和地球方面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时尚产业耗能占温室气体总排量的10%,占废水总排量20%,大于航空和海运产业耗能的综合。消费者对服装样式的喜新厌旧也给环境造成压力,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数据,在过去15年中,服装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而过早丢弃这些服装年价值就超过了5000亿欧元,这些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令人震惊。
2020年北京服装学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图为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人体模型团队研究成员在体育风洞实验室
在这样的现实态势下,时尚和纺织教育必须抓住机遇,专注可持续发展的时尚教育,培养勇于担当,关注人、社会、生态的时尚学子,使其毕业后能够通过设计、沟通和管理技能为行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聘请新技术,循环技术和可持续材料等领域的学术和技术专家,并在课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理念贯穿始终。
北京服装学院未来的发展思维归纳为四个字:停、看、听、行。
停:2020年新冠疫情迫使全球放慢了脚步,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机遇,停下来,放慢脚步,反思急速行驶潜在的漏洞。
看:看中国与世界一流院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针和教学经验的异同,看教育机构在疫情中的应急行动,看疫情时期中国和世界高校对教育的反思和总结。
听:听专家和设计师们在疫情后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思想更新,听他们对于国内教学实践的新认知,听技术对疫情后教育的重要作用。
行:结合此前的管理与教学经验,结合全球设计教育走向,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经济发展重大举措,制定北服的未来发展之路。
面对未来,北京服装学院将从新的视角构建教育目标,以新的姿态投入科技兴教,以新的理念引导设计创新,以新的阵容助推教育发展。在构建新型教育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以新的“name”参与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中,将各方资源向人才培养目标系统上做出嵌入式对接,并将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入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互动循环中,形成战略性协同的有机关联驱动阵营。在扣环式机制的集群拉动中,使设计教育与科技创新及经济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走向社会性全产业链价值驱动的自然循环中,助推设计教育与与时俱进的融合再造,实现其战略协同及链式驱动集成发展新格局,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
*转载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ISBN 978-730258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