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RESEARCH IN DESIGNER TRAINING MODE WITHIN THE BELT AND ROAD CONTEXT

0

福州大学 吴绍兰 黄星源 晋漪萌

摘要:分析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沿线各国的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影响,以及亚欧非经济一体化的提速带来的设计业务全球化协作与分工的必然趋势,提出了这一趋势对设计人才的新要求,从构建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拓展国际化视野、搭建开放的教学平台、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 设计 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S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082-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effect that B&R initiative brings to countries in this area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an essential trend for design business to globalize its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Asia-Europe- Africa economic integrationwhich proposes a brand new requirement of designers.

Thusthe training mode for designers under B&R context needs to be explored at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 co-design education systemdeveloping a globalized perspectivesetting up an open platformand cultivat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tc.

Keywords:B&R Design Design talent Training mode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及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中亚等国时首次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全球化倡议。“一带一路”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的65个国家,陆地有三条路线,一是经中亚——俄罗斯——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南海——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南海——南太平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为2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9% 1】。“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也将日益加深。通过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通互联,建立与沿线各国的友好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与耦合。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其所倡导的开放式区域合作及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平等、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格局,将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合作。 “一带一路”的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亚欧非乃至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愿景,它对于挖掘区域经济潜能、推动投资与消费、创造需求与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增进沿线各国的文明互鉴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015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这份“一带一路”战略的纲领性中,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福建地方高校的重点院校和高水平建设院校、以及双一流为建设高校,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也将“扩大教育开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设计教育必须顺应“一带一路”的潮流发展,融入国际化教育的主流中。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设计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软实力——人才的支撑,人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发挥人才的效用。高校是人才的培养阵地, 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尤其是设计人才,是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设计的最新定义为 “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亚非欧经济一体化提速,商品、资本与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日趋自由与多元,随着各种经济联盟的建立和跨境经营活动的不断扩张,设计业务全球化的分工与协作以及设计人才的全球化流通日益凸显,海外设计服务的输入和我国设计业务的境外扩张显著增加,设计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对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应对国际设计项目的创新理念和水平;二是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三是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协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对沿线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新适应,这一背景下的设计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有大视野的协同创新能力,这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软实力保障。创新设计被喻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设计学科就是跨专业整合技术、商业、艺术、文化等提出策略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协同创新能力是设计人才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浪潮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国内传统优势面临挑战,未来的竞争取决于价值链上游的竞争,这种竞争需要我们全面提升人才的创新潜能。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要将TRIZ创新理论和方法引入设计课程的教学课程中,提倡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促使学生具备开展不同问题和研究的持续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以SRTP项目研究和设计竞赛带动学生聚焦学科前沿,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创新创业实践反哺课堂教学,形成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的良性循环。

此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区域产业特色,联合企业和政府,将实践项目引入设计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市场动态和产业需求,锻炼他们的设计执行力,体验政企工作作风。提升学生应对大型综合性设计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和关注市场需求的社会责任感。

(二)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和根本,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要通过引进、培养和分流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对于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高层次人才要有相当的占比。要建立中长期的队伍建设规划和保障机制,提高海外高水平人才在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补贴等方面的待遇。对于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专设一条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快办的快捷途径,服务应更加周到和人性化。要制定教师出国培养计划,并提供经费支持,以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除了采取引进和培养措施之外,可同时进行分流工作。如对于未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可以考虑分流到实验岗位、教辅岗位、机关、后勤等,鼓励用人部门接收分流教师。

同时引进国外优秀师资,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开设讲座。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素养和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国际化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国际化视野

“一带一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中国化的全球化”迈向“全球化的中国化”,建立中国与世界深入而全面互动的新途径,具有更大的未来担当2。高校要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学良好的校际关系,为学生多创造境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可采取互认学分的3+13.5+0.5学制、以及3+2的本硕连读模式,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

为确保学生境外交流学习的顺利进行,要求培养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管理等要与国际接轨,避免境内培养模式跟境外院校不对称,造成境外培养环节难以开展;从境外学习归来的学生带回的国外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内设置等,也为培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也转换为培养院校提升国际化培养能力有利的自身条件。

此外,可增加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来校留学生,让不同国度的学生融入到一个大集体中,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差异,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让学生从中学会相互尊重,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储备。此外,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创造机会让师生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并参与研讨,及时了解设计学科的国际发展动态,拓展国际化的专业视野。再者,要注意提高设计人才的外语交流能力,可增设多国语言课程供学生选修,一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应有意识加以强化;二是由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只有掌握民族的语言,才有可能进行直接的交流,并更快地融入到不同语系的国家环境中和更好地开展跨境设计项目。

(四)构建优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构建优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有效保障。应摈弃唯专业对口的单一方向培养的旧有模式,课程设置要兼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整合创新教育等多种模块,并注重模块间的协调与衔接。有效增进学科融合,提供丰富的 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发挥。

国际化教育要从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国际化办学实力。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联合国外高校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联合设计教学活动,如举办跨国、跨文化的教学、设计工坊和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相关院校开设在线课程,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构建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课程框架,优化课程结构,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享有国际化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五)提升人文素养

“一带一路”倡议被誉为是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的标志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地域开展设计项目的机遇日趋增多,需要正视的是“一带一路”沿线是典型的多民族、多信仰的集聚地区,涵盖四大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包含佛家、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一带一路”的项目合作将促进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设计人才有必要了解各民族的政治、历史、宗教、艺术等人文知识。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将导致其受众在偏好和禁忌上的差别,从而影响其观念意识和审美向度。设计学科应提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相关的人文知识课程供学生选修,并注意内容的多样性。

结语

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设计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对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的设计人才要兼具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人文知识等综合素质,以满足日趋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需求。

项目来源: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等著 . 读懂“一带一路”[M] . 北京 . 中信出版社 , 2015 11):39

[2] 王义桅 . 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2016 6): 48

[3] 新玉言,李克 . 崛起大战略——“一带一路”全球视野的战略全剖析 [M] . 北京 . 台海出版社 , 20161):176

[4] 王义桅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155):161-169

[5] 李艳航、刘纬鹏、苏向宇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J]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9):175-176

[6] 段胜峰、彭丽芳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J]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 2016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