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顾孟源 马兰茜
摘要:当前社会对古建筑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日益重视,但仍存在着对于古建筑在现今社会下的地位认识不够清晰明确,或因保护不当而造成古建筑及其文化的损失等问题。认清古建筑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探索古建筑保护的创新形式变得十分紧迫。通过古建筑空间功能再设计,特别是推动古建筑向博物馆功能展示空间的转型,让古建筑得到保护的同时服务于现代社会,这样做有助于增加媒体、大众对古建筑及其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使古建筑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焕发生机。
关键词:古建筑 创新保护 空间功能再设计 展示空间 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150-04
Abstract: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of the society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for the statu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modern society under the clear or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cultural loss caused by improper protection etc..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forms of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Design through the ancient architectural space function, especiall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buildings to the museum display space, so that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protected and service for the modern society. It helps to increase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on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d cultural, and make the ancient buildings live in modern society environment.
Keywords:Ancient Architectural Buildings Innovation protection Spatial function redesign Exhibition space Museum
一、古建筑保护现状
古建筑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公共建筑,在我国泛指建国前的建筑,也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对于古建筑(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划分是有定义区别的,相应的保护措施也不尽相同,国外对此方面界定则相对模糊。本文着重讨论古建筑创新保护形式,其观点和结论对历史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适用。
(一)国内外保护情况
国外关于古建筑的保护的实践开始较早,发展至今,各国均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保护法令和管理机制。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保护运动就是针对“城市更新运动”对古建筑和历史遗迹的破坏所进行的研究。我们的邻国日本,也从同时期开始形成了比较完善成熟的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的古建筑保护机制,这其中由以京都古建筑群比较典型。历史上,由于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其整体古建筑风格和特点与中国相近。因此中国在具体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也与日本相仿,其保护经验对我们自己的古建筑创新保护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我国的古建筑保护系统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了自己的遗产保护科学理论体系,对新旧城关系,城市规划与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理论等问题做了相关探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古建筑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
(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处,其中建筑类遗产40万处。在现有的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保护不当和再利用缺失两大类。
除了自然原因导致的古建筑损毁,保护不当方面包括理论或技术欠缺导致古建筑损坏和某些政府为了政绩“拆古建新”等问题。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损毁严重,历史文化街区完整性和真实性遭受破坏,这是无法避免自然原因的古建筑损毁。然而人为的保护不当造成的古建筑损毁则让人不能容忍。以北京古城墙为例,北京原先的古城门十六座,如今只剩正阳门、德胜门,由于保护理论空白与保护观念欠缺,大部分被扣上了城市建设中"没用包袱"的帽子,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拆毁。
对于再利用缺失方面,传统的古建筑保护形式如整旧如旧的修缮性保护或整体迁移的集中式保护,虽然对古建筑进行了保护,但是保护手法相对单一,保护认识过于孤立,对古建筑后续的发展利用重视不够。不少文保单位修缮好之后,空置不用,在风吹雨打中再次残破不堪、亟须维修,某种程度造成了古建筑文化资源的浪费。保护和利用是文化遗产领域历久弥新的话题,如何灵活保护和合理利用古建筑,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发掘其潜力,已经成为现今社会所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
上述问题深刻反映出现今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诟病,也使走古建筑创新保护与合理利用这条路成为必然。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我们对建筑遗产的利用存在‘不够’和‘不当’两方面问题。”这其中的“不够”,就是指将建筑遗产进行“冻结式保护”,没有考虑使用,使其陷入“维修—空置—衰败—再维修”的怪圈。古建筑的创新保护,就是要求摒弃以往僵化单一的保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多元再利用再开发,将古建筑保护带入“保护—开发—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二、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形式
狭义的博物馆定义可以理解为国际博协2007年对博物馆的定义,即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广义角度来讲,一切收集、典藏、展示和传播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都可称之为博物馆。古建筑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成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载体之一,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改建成博物馆或拥有博物馆职能的空间。在对比了现有的一些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再设计改造的案例后,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再利用方面。
(一)商业利用
商业利用是目前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中最为广泛同时亦是争议最多的方面。诸如由古建筑改造的民宿酒店,博物馆中的餐饮空间、专卖店,以及历史文化商业街等都属于古建筑博物馆商业利用的范畴。
苏州“平江路方宅”是将江南一古建筑改建为主题民宿旅店的改造方案。方宅位于苏州平江路钮家巷33号,是一处典型清代苏式传统民居建筑,占地两千余平米,由香港商人王敏刚出资3000万元租赁方宅使用权,进行全面修缮保护和基础设施改造,并开设平江客栈作为名居旅店对外营业。由于修缮资金巨大,苏州政府引入外资,平江客栈也成为苏州首个利用外资投资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改造后的宾馆命名为“平江客栈—苑桥别馆”,突出了江南优雅、清秀的特色。小桥流水亭于楼阁环绕于民宿间,比较完整地还原了江南水乡的历史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列为“中国十个最不能错过的客栈”。游客在游览古城街巷的同时,居于古典民居之中,是从生活层次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体验,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古建筑的商业改造由于其使用目的原因对古建筑原始风貌改动较大,因此再利用中要更为谨慎,改建应尽可能做到古建筑作用目的上的沿袭,避免“突兀的改建”。2013年初,拥有600年历史的北京市级文保单位嵩祝寺及智珠寺被改造为高档餐饮会所的消息就产生了很大争议。两座古寺虽然保存下来,但过于浓重的商业改建风与古寺清幽宁静的环境显然不相符合。智珠寺的商贾气息与古寺的清幽氛围十分不和谐,而紧挨着的嵩祝寺更是改为高级私人会所朱门紧闭。古建筑是公众文化遗产,不应沦为私人享有的财富,抛开其体现出的古建筑保护中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在古建筑的商业改造要考虑改建的文化合理性和长期发展适应性,坚决杜绝此类跳跃式不和谐的改建。
(二)文化利用
古建筑用于文化教育空间的再利用改造是所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中最值得关注也是几乎最为合理的保护形式,这一形式将充分挖掘古建筑本身的潜质,发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古建筑画廊、档案馆、古寺庙、名人故居展览馆、大事记纪念馆、遗址类博物馆以及名目众多的主题性质的古建筑社区博物馆均在文化再利用的范畴之内。
我国拥有众多的历史名人,由这些历史名人故居改造的,介绍其生平或是相关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馆,是这些古建筑在现今社会再利用比较好的选择。张玉良纪念馆位于扬州东关街358号,由张玉良故居改建而成。(如图1)张玉良是我国近代著名留洋女画家,有“画魂”的美誉,因此该纪念馆不仅介绍了张玉良的一生经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小型的美术馆,其文化传播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掘。保护方面,笔者本人参观过张玉良纪念馆,其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了原有建筑的特征。整个博物馆利用民居原有的木结构框架,将原四合院天井加上玻璃采光天棚,增加了展示面积和整体采光。整个展线以天井为中心,既保持原建筑风貌不变,又能符合参观流线与内容链接完整性。改造表现出一种自然、淳朴、无过多修饰的内涵,正如艺术家本人在追求艺术真谛时的率真情怀,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国外也有相应改造项目,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艺廊就是一个及博物馆、画廊、艺术活动室职能为一体的综合展览空间。(如图2)建筑位于宪法码头上的霍巴特海滨校园,包含了丰富的遗址建筑,这座艺术综合体在古建筑保护和古建筑空间功能再设计上做得都非常出色。原始建筑空间被完整保留下来,改建后的空间也保留了外立面的红砖材质,但同时在内部将一系列诸如原木、石膏板等新的元素融入原有的传统泥面肌理中,创造了连贯的充满艺术性的博物馆综合体,也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平台。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古建筑用于文化空间的再利用是基于其原有空间作用的一种职能延伸,这是一种可以预见的有良好势头的发展方向,而且正朝着教育性、社区化方向发展。它也符合美国学者顾迪在《将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行政管理的原则》两篇专论中所提到的观点:即进一步强调博物馆必须致力于改革教育,开展积极的活动,使之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而且要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校外教学园地的观点。
(三)旅游利用
用于旅游等公共空间的再利用是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的又一形式,它与前两种创新保护形式有一定的交集,又存在着其独特差异。一般来说,众多的古建筑景点如家族宅邸、园林、历史文化名城,加上之前提到的一些利用形式如名人故居、古寺庙等都是古建筑博物馆旅游利用的体现。
旅游利用可以看做是商业利用和文化利用的综合表现形式,因此有着这两种利用方式的特点,又包含传播流动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但同时也增加了古建筑保护的难度与压力。2016年平遥古城游客量为156.37万人次,故宫博物院游客量更是超1600万人次,而位列苏州众多园林之一的拙政园单日游客量就为1.1万人次。众多的游客量不仅能带来丰富的旅游收入,更能将当地的古建筑文化传播到外界,增加古建筑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达到良性循环的双赢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人流量的巨大增加超出了某些建筑的承载能力,加上个别游客素质低下,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古建筑的损毁,承德避暑山庄的碑文遭“泼墨”或是长城墙砖上的“到此一游”划刻就是表现。古建筑博物馆旅游利用是把双刃剑,开发和保护并重,才能使其焕发生机,良性循环。
由上述三个利用方面可以发现,在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中,应该以历史保护原则为前提进行合理利。要考虑古建筑的承载力,可以通过限制参观人流或游览时段等办法,避免古建筑掠夺性开发导致的古建筑破坏,避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由于当今古建筑创新保护形式越来越朝着综合化发展,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上介绍的商业、文化、旅游空间利用形式往往开始集中出现在一处古建筑或建筑群遗址中,因此更应切合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做到整合考虑。
三、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
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利用的各项方面及其利弊在上一节中已有讨论,考虑到古建筑历史保护原则,目前,博物馆性质的展示空间功能再设计几乎是对古建筑博物馆的空间利用的最合理实践。本节将着重讨论古建筑博物馆展示空间再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我们将以德国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为案例进行分析。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原始建筑有141年的历史,最初的建筑是1876年的一个军械库建成,1897年改建为展出军事器械的军事博物馆,之后作为纳粹、苏联、东德等时期的博物馆,现在重新改建为统一的德国军事博物馆。改建项目由著名犹太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主持设计,于2011年完工,占地面积将达到约21000平方英尺,将成为德国最大的博物馆。
(一)外部空间楔入再设计
顾名思义,外部空间楔入即在原有古建筑空间基础上“楔入”、“插入”或“加盖”新的空间,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就属于此“加盖”类型。外部空间楔入是一项颇为大胆的再设计类型,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再设计空间存在特殊文化表达诉求外,更为实际的因素在于原建筑不能满足展示空间展陈面积的需要而做出必要空间延伸,同时“楔入”的新结构有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和保护古建筑。此类设计在旧址类古建筑博物馆上应用最为广泛。
里伯斯金对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的最大改动,是将一个锐角箭头形状巨大混凝土钢铁结构体的扩展部分(为行文简洁,以下总称新结构体)插入原建筑空间内部。(如图3)新结构体由原建筑中部靠左侧的位置斜插进来,连接了主体建筑和后部的小型方体建筑,这也是改建的最大亮点。新结构体为博物馆增加了30%-40%的展览面积的同时,更呈现出一种非凡的戏剧性的震撼效果。正如里伯斯金所说:“我并非想保存博物馆外观,再无形得延伸其后面的空间。我想见一个稳固的隔断,从根本上隔绝空间,插入这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军械厂,展现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维持博物馆的外观和仅在后面增加看不见的扩展部分,不是我的想法。”外部空间楔入再设计,一般对楔入的新空间分两种方向性要求。一种是完全仿造原建筑风格加建新空间,类似对古建筑“整旧如旧”添加空间;另一种是在符合古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楔入全新风格(多为现代主义风格)的空间,这种更倾向于对古建筑进行“破与立”的整体全新规划。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改建则的空间楔入即属于后者,它是现代主义风格新结构体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原有建筑的结合。新的楔入部分应该与原始立面产生新的和谐,给人以启迪和反思。或是使人联想到古建筑曾经的辉煌,亦或引出观者对全新风格空间的艺术内涵的思考。不同风格的融入,应以相关美学法则和当地历史文化为背景,所以两种风格的具体设计在色调、形体上的跳跃性不宜过大。新结构体的加入也必然会改变古建筑的整体外部立面,这一定程度上会打破原始建筑的对称性和平衡性,但整体视觉感官并不应给人突兀的感受。楔入结构的立面一般应位于原建筑立面的中心点或黄金分割点,与原建筑立面应产生几何关系上的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空间楔入并不适合所有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除相关历史文化因素为重要考量外(在下一节将着重介绍),还需考虑建筑力学、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美学等一系列问题。实际操作时需谨慎处理。
(二)内部空间的艺术分析
外部空间加入必然改变古建筑的内部空间形态。古建筑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艺术分析,往往基于对古建筑相应文化基础和历史经历的反映,即对某种文的化表达与诠释。建筑的文化表达是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应用中文化表达应置于首位考虑。即改建设计应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诉说历史信息,传达文化诉求。
“玻璃尖”是新结构体顶部设计富余出的一个尖角前凸空间,这是一个30米高的观景平台,可由馆内空间可以通达,在这里可以观看到德累斯顿的全景。(如图4)“玻璃尖”直指二战中德累斯顿遭受的轰炸的方向,观者行进至此便会不自觉地重新审视历史。正如里伯斯金说:“我希望创造一个大胆的扩展结构,一个根本性的变异体,它要穿透历史的殿堂,营造出全新的体验。建筑将使大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暴力,军事和城市命运之间的纠结。”“玻璃尖”被赋予强烈的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这样改造的文化意义在于尖角部分不断地提醒着这个城市,也让人们不断地反思战争,珍视和平。试想,如果这样玻璃钢结构生硬地出现在我国江南园林中,则即不美观合理,更没有任何意义与内涵,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文化表达在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展陈方面里伯斯金也做了相应调整,他将博物馆之前按时间编年史线性的展览流线改变为按主题的块状展览模式,突出了暴力、战争和人性的主题,进一步发人深省。这些都是通过内部改造传达出的一种历史情感体验诉求。
新旧材料的混合使用是内部空间艺术特色的另一反映。里伯斯金巧妙地将新结构体与原始建筑有机融合,将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内部风格进行了新的规划。内部空间因外部空间加入而形成新旧交融之势,原始的花岗岩方砖墙柱和西方传统的拱顶结构被完好保留,现代的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等材料也被应用进来。在新旧结构结合部位,原始的自然开采的花岗岩与新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传统C形拱顶结构与现代折线形的石膏板展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使得内部空间有了一种复合性的独特风格,增加了别样的趣味。(如图5)玻璃的开阔性透明性和砖墙的刻板性不透明性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显示了民主社会的透明与宽容,后者则代表了极权主义的独裁过去。上世纪90年代初东西德国迎来统一,而在这之前,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一直被用作旧时代的军事博物馆。这种融合式的设计形象地映射了德国民主推翻那一段不光彩独裁历史的过程,这使得整个改建工程代表了一种重塑,从而被赋予一种新生的意义。正因为有德累斯顿相应文化基础和历史经历的支撑,才使这种融合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的内部改造看似破坏了古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即“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是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但如果我们详细就读原真性定义就会发现,这其中并不存在矛盾,改建恰恰反映了建筑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战前的德累斯顿并不是这座城市的全部历史,它经历了战火与分裂才走向今天的统一。现在的德累斯顿继续进行着重建,它的许多历史性建筑现在恢复了它们在战前的原貌,对战争的如实反映与正确审视因此变得更为重要。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的再设计充分反映了那段二战历史,反映了悠久古城毁于战火的伤痛,这种被赋予了“反战”寓意的设计在这样一个军事战争为主题博物馆内被放大,充满了讽刺与警示意味,也极具时代性。艺术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应时刻注意对历史的保护与记忆的传承,这是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中文化表达的真正内涵,也符合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利用形式中文化教育利用的内涵。
(三)自然采光再设计
光是渲染空间氛围,烘托展品特点的重要手段,光环境设计在古建筑博物馆设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其中自然采光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节能环保方便维护的优势赢得众多青睐。目前,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明补充的照明方式,正逐渐成为博物馆照明设计的主流。
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原始建筑部分采用一般的侧窗采光,新古典风格的拱形窗体光线摄入量有限。新结构体则以高侧窗采光和顶窗采光为主,提供了大量的自然采光。与此同时,阳光透过外部条状的钢结构,还在室内形成刀光剑影般的光影效果。(如图6)古建筑博物馆中自然光的特殊美学功能在于自然光对观者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融于观者对历史展品的感受和历史史实的体会,这是人工照明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光可以真实还原古建筑的历史风貌,营造一种原始的真实的馆内氛围,从而增强观者的历史体验。不同形状的自然光影效果会增加这种体验感,同时也成为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此外,自然采光在节能环保方面较人工照明有巨大优势。自然光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投入,在维护保养上也比人工照明容易。在运用自然采光时,要注意阳光中紫外线对展品的伤害和眩光对观展视觉效果的影响,因此要做到对自然光中紫外线的过滤和对自然光进光量的控制。
古建筑博物馆由于建立在古建筑或古遗址之上,其照明设计上往往不能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施工,这就限制了人工照明的大面积使用,因此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更需要注重对自然采光的运用。
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是对古建筑展示空间运用再设计的分支,其中的外部空间楔入再设计,内部空间的艺术分析,自然采光再设计,是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也是应首要考虑的方面。我们以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其他相似案例中依然受用。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依然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以历史保护为第一要义,把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功能再设计与古建筑实际情况相结合。
结语
从博物馆空间再设计的角度看古建筑保护的创新形式,是以更细化、更针对现今古建筑创新保护问题,更符合古建筑创新保护未来发展趋势的视角审视古建筑保护问题。与此同时,将古建筑保护再利用和现代博物馆建设两大方面问题结合思考,一方面回答了古建筑保护再利用相关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当下“博物馆热”的问题有所启示。用于文化教育空间的古建筑博物馆空间再设计,作为今后古建筑创新保护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对古建创新保护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古建筑保护的创新形式与空间功能再设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纪明 . 开放式博物馆的三个美学问题探研 [J] .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1 (9) :205-206
[2] 李星星 . 建筑个性如何在城市中展现 [J] . 美术观察 ,2013 (3) :16-17
[3] 杜佳佳 . 博物馆应与旅游景点在竞争中求同存异 [J] . 艺术科技 ,2014 (1) :125
[4] 薇拉(编译) . 破与立德国德累斯顿军事博物馆 [J] .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2 (6) :18-27
[5] 邓宽宇 . 小型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及其空间功能再设计——以蒙山茶史博物馆为例 [D] .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2014 :6-10
[6] 阳慧 . 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研究 [D] . 湖南:湖南大学 ,2015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