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毕璐璐
摘要:公共设施设计理论体系在现代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支持与推动下不断突破与完善,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及学科交叉的视角,围绕人、设施、环境三者的关系,重新审视城市过街设施设计并加以梳理,提出了针对城市过街设施的创新设计概念,秉承设计以人为本、以环保为主导的可持续性设计的理念,试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型道路,不方便地形,大型广场的交通拥堵问题,并将生态能源与科技材料融入设施设计之中,建立绿色出行体系。
关键词:过街设施;模块化设计;创新设计;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8-0062-02
Abstract:The design theory system of public facilities has been constantly broken and improved, under the highly developed technical support and promo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point of view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cosm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examine and hackle the design of urban street facilities, the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design for urban crossing facilities.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leading sustainable design" concept, it try to alleviate the small road to some extent, inconvenient terrain, traffic congestion of large square, integrating ecological energy and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into the facility design, so as to establish green travel system.
Keywords:Crossing facilities;Modular design;Innovation design;Green Trav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城市过街设施与交通现状调研
(一)城市交通现状总揽: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拥堵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障碍。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了时间上的延误、经济上的损失,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庞大无谓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面对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人车抢道的现状,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据调查,城市居民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动车、外来人口激增、道路资源(过街设施)增长滞后、公交系统不发达、停车系统匮乏、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无明显界限、交通事故频发等;故此,合理分配道路资源、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建设立体化交通设施等措施的设立迫在眉睫。
(二)过街设施现状调研:公共设施设计理论体系在现代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支持与推动下不断突破与完善,其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也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进而拥有城市枢纽的美誉和社会的主导地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公共设施设计的立足之本,亦是设施设计诠释新命题的设计基点。城市过街设施作为主客体跨越障碍的通道,回归设施设计本身,具体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彰显了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的思维创新。在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环境里,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交通出行需求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人群密集形城市聚集区域,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尾气排放、噪音污染、道路拥堵、交通瘫痪、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交通恶性循环与人们内心对便利出行的渴望形成强烈的反差,矛盾激化、冲突增加。
(三) 街区问题实例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私家车持有数量的不断提高,沈阳市道路交通问题愈来愈严重,人车混行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持交通顺畅,保障行人行车的安全,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有关部门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2016年11月15日上午10时许,在沈阳马路湾202医院前端三角地带,我驻足了三十多分钟,只见人群在机动车流中冒险通行,一些行人过街时左顾右盼、见缝插针,人车抢道、人车混行现象频繁。据观察统计,人车混行的状态几乎每两分钟就到达一次高峰,由于此地没有任何过街设施和安全指示,极其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为人车通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图1、2、3)。
人车混行危险大、各行其道才安全。通过对人群的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于此地带的过街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人们在过街时最为看中的是安全性与便捷性,大多数行人认为应该建立人性化的立体过街设施,现实需求与研究价值的不谋而合,可见为保障过街安全并且顺利快捷的到达目的地,立体化过街设施的设立势在必行。
二 城市过街设施创新设计概念的提出与应用范围的锁定
(一)过街设施创新设计概念的提出
1.生态能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就城市过街设施设计而言,利用生态能源对噪声、尾气等污染加以合理化控制,不仅可以节约设施建设成本,还能够大力释放生态效应,降低环境污染率,加大交通设施的环保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能源优势转化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从这一设计理念的内涵来看,其不仅顺应中国传统的人文观念,而且更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状况的需求。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设计体系和通过设计引导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均有积极的意义。
2.公共意识行为由被动受控转化为主动吸引:公共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对过街设施的设立视而不见,无视规则制度的存在,冒着危险肆意在车流中穿梭,或许个人效率有所提升,但却扰乱交通秩序、给交通安全带来威胁。鲁迅先生曾言,“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五千年中华迈向现代社会的关键节点上,“立人”之要在于培育公共精神、涵养公共文明,城市过街设施的创新设计致力于人性化功能的体现,承担着文明“诠释者”的社会使命。我们期待的伴有城市化品质的生活与优质的城市过街设施的设立有着微妙的联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社会行为习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及自我约束能力,使得过街设施的设立不仅是冰冷的陈设,更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风景。
3.人车混行的交通状态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绿色出行体系:绿色出行是现今社会极力倡导的交通方式,绿色出行的交通模式体现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等方面。过街设施建设是解决人车混行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道路畅通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道路畅通又是绿色出行的核心: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交通拥挤,提高出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促进环境友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建立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从行为心理学原理出发,绿色出行便于减少出行距离的心理落差,营造到达感并兼顾交通功能,构建真正人性化交通模式,为出行者提供了更多样便捷的交通选择方案。[1]
4.过街设施由“冰冷陈设”转化为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伴随着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功能划分的逐步出现,不少设施形态变得单调乏味,死气沉沉。值得注意的是过街设施并不是孤独静止的陈列展示,应把设施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感受和实施;其设计应富于生机和魅力,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饱含人道主义精神去打动人,即设计中的以情动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样这门实用的艺术学科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使得公共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凸显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2]
(二)应用范围的锁定: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与设立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大型道路的空间开发与设施建设,但人口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小型道路的过街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通常被相关部门忽视,这一普遍现象必然导致高峰期的交通拥堵,并为公众带来严重的心里落差,也间接导致了公共意识和道德素质的下滑;为此,本文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公共设施设计与设计实践,提出了小型街区及道路、不规则地形的过街设施的创新设计概念,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构思。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型路段的交通问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交通设施设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关怀。
三 城市过街设施创新设计的选题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基点:“以人为本”作为当今设计界与消费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带有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色,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综合了设施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在设计中注重其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城市过街设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贴近行人的内心需求,满足过街行为舒适度,更是提出了顾全大局、层次丰富、人与环境互惠互利的设计要求。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日益拥挤的交通环境里,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设施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群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
(二)以和谐为契机的设计观念:和谐化的过街设施设计就是要求设计者将设计的重心从有形的过街设施个体转移到“人”、“设施”、“环境”三大要素之间两两相交的关系上,将设计的着眼点置于研究公共空间里设施单体本身,单体与系统,设施与人,设施与色彩、环境的配合关系。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寻求平衡,构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最大化实现设施的功能价值,满足人们对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演绎出具有时代特色、地域文化,又蕴含丰富情感和强大功能的和谐整体。
(三)以疏导为主旨的设施建设:城市过街设施作为设施化设计的一种,应突破自身设计范围,积极寻找并吸取其他设计领域的养分,以绿色环保的技术支持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基础,构建社会和谐氛围。同时,城市过街设施的建设还应以融汇人文思想为设施设计的发展方向,引导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疏导交通,缓和交通矛盾的现状,解决交通实质问题。通过对崭新的技术形态的驾驭,使公共设施设计领域得到拓展。
四 城市过街设施创新设计
(一)工业化、标准化的安装模式:城市过街设施设计要以多变的模块组合适应不同的道路形态,就此转变设施设计的工业化与标准化观念,使其具有综合归纳效用和相关可行性:工业化是指过街设施构件或单元模块能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设施安装组合的标准化适合于大批量加工制作;标准化一是追求过街设施设计为方便人们出行,建立绿色出行体系而建立的标准;二是达到行业标准或是国家制定的使用标准,通过全面性的考究,实现城市过街设施标准化的安装模式,完善交通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发展。[3]
(二)模块化、系统化的设施组合:公共设施设计模块化的概念是指造型相同或相似、功能独立并具有一定关联,整体的形态链条符合一定的几何连续性,经过拆分重组构造出不同的设施形态,延展出不同的设施功能,形态相同或相似的模块单体在设施组合中可以通过互换位置或更改排列顺序来实现整体性变化。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可以变化出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同时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于设施设计中可对设计资源进行简化整合,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宏观诉求。[4]
(三)艺术化、景观化的设计氛围:现代公共设施设计已不单单是孤立的单一化的产品设计,它已越来越融入环境的整体设计之中,是城市细节的体现,公共设施如果设计不当便会影响整个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公共设施设计越来越重视单一模块化设计后的规划与组合,每一个设计模块也不仅限于一种形态与色彩,而是形成一个系列,力求视觉效果多样化,在环境中起到调节作用,活跃了景观的氛围。城市过街设施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同时又要展现公共设施的艺术化与景观化。设计精美、品质优良、内涵丰富的过街设施不但能服务大众,还能提升城市品味,愉悦人的精神,增强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城市过街设施设计不仅仅限于满足功能的需求,而是用更加艺术化、景观化的方式来处理,使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打破常规设置概念,起到扩展景观空间,美化公共环境的作用。[5]
(四)无障碍设计的分析与应用:无障碍设计是社会弱势群体充分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保障人们正常方便生活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们道德素质,培养全民公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系统中,过街设施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交通权利,尤其突出对老、少、病、残等特殊群体的照顾,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如坡度不大的坡道,方便轮椅上下;对于受周边环境所限无法伸展的天桥则应安装垂直电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舒适的过街环境,还可以在天桥安装遮阳避雨顶棚,以免行人日晒雨淋,极大地保证了行人的安全。[6]
(五)持续性环保意识的推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公共道德意识也有了很大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公共设施的突破性发展是城市化品质进程可视化的体现,加快城市化建设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而环保意识的增强将对加快城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科学技术的前沿性及环保材料的必要性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满足丰富多变的时代环境对过街设施的功能需求,必须要以充足的经验积累和适时的观念革新为基础,以可持续性环保理念为内在要求,对城市过街设施内外划分提出鲜明的环保要求,使得过街设施的设计研发实现隔离污染、净化空气,教育引导等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聂大为 . 张滨 . 刘笑尘 . 绿色技术再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当代艺术表达 [J] . 设计 . 2016 . 29(1):159-160
[2] 吴萍 . 城市文化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 [J] . 包装工程 . 2015 . 36(6):17
[3] 薛文凯 . 陈江波 . 公共设施设计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16 :49-53
[4] 薛文凯 . 陈江波 . 公共设施设计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16 : 54-60
[5] 谭傲楠 . 李洪海 . 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J] . 设计 . 2016 . 29(1):74-75
[6] 薛文凯 . 陈江波 . 公共设施设计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16 :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