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式合作学习的动画团队创作研究 RESEARCH ON THE ANIMATION TEAM CREATION BASED ON THE TOPIC COOPERATIVE LEARNING

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梁洁梅 王岩岩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策略在动画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积极互赖关系、跨年级纵向合作机制等多角度分析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动画专业教学的优势,并依据动画专业特性准确设置学习主题,制订多元化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构筑合作学习教学反馈平台。

关键词:合作学习 动画设计 团队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1-0076-02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in application of animation teaching,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anim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and cross grade vertic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tion, we can set the learning theme accurately, set up a diversified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build a platform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feedback.

Key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 Animation design Team creation

引言

随着国际上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入与探索,作为发端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策略,众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视日益加深,因此,合作学习得以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推广。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高度结构化的小组为主要合作形式,组内成员通过沟通、协作、互助等方式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能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及学习效率。研究表明,与传统的个人学习、竞争学习相比,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自尊心、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动画创作特性及制作工艺决定了大多数动画影片需由团队协作完成。在课堂上倡导学生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团队创作,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动画专业制作基础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更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的问题解决上。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互赖关系的基础上,学生逐渐适应动画团队创作的模式。动画合作学习在动画专业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主题价值的评测、学习成绩的评定等多方面都能体现出卓越的功能价值。

一、动画专业的合作学习困境

(一)教师未经过系统的合作学习理论的培训

部分动画专业教师并未接受系统的合作学习理论的培训,部分教师根据自身创作动画时合作的经验以及研读相关合作学习的教材、著作等进行教学任务设置、分组安排等,无法保障任务设置的多元性、合理性及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灵活性。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的关注度,对自身身份定位不明确,未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扮演好观察者、引路者、协调者等多重身份,无法合理、高效把控合作学习局面的良性发展。

(二)学习方式的惯性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低年级学生以个体学习、竞争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惯性思维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合作初期,缺乏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表现出参与度较低、学生之间凝聚力不强等特征,并导致合作学习后续分工方式不明、目标不明确等不良影响。

(三)评价体系灵活性不高,反思不足

课程评价体系灵活性不高,对于短片创作课程而言,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动画创作成果的评定上,对于学生的实际参与度等合作学习的多重因素评价不足。另外,缺乏对具备不同合作学习经验学生的评价体系。在课程结束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不足,也缺乏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的平台。

(四)缺乏跨年级、跨专业的多维度合作学习

在目前本科动画教学领域,关于合作学习的开展范围有局限性,开展的方式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高年级教学阶段,以小组合作创作动画短片为主要的合作学习途径,以班级内的成员为主要参与对象,跨年级、跨专业的多维度合作学习未成气候。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不宽泛,未能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提供足够的合作学习方式选择空间。

二、合作学习应用于动画专业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互赖关系

传统的动画教育是以动画理论、常识学习及美术基本功训练为先行内容,针对每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展开的教学活动,动画创作具体实践环节在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份额较高。动画对于学生创造性、协作性要求较高,协作可整合不同个体的创意和能力,如擅长编剧的同学需要了解镜头语言的同学协助,从而实现故事情节的画面呈现。相较于竞争学习、个体化学习而言,合作学习在整合优势资源、互相促进、互助等方面有较大优势,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赖关系。

(二)跨年级纵向合作机制整合学习能力梯度

动画创作环节课程学年分布跨度很大,低年级学生制作技能尚未成熟,高年级学生无法分配足够的时间用于创作。跨年级良性合作能整合学生资源,低年级学生在动画制作技术上的难题能得到高年级学生的高效解答,低年级学生的加入,能提高制作效率。跨年级合作是一种纵向合作机制,能优化动画创作团队的人员结构,并有效激发合作双方的内生动力。

(三)基于异质分组的有效激励机制

异质分组倡导以不同个体特质的成员成组,组员过于同质化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与角度往往趋于雷同,缺少互补性观点,从而很难做出突破性的决议。另一方面,同质化分组容易导致优秀学生聚集成组,加剧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动画创作是一个冗长、繁复的过程,部分成员容易受专业水平、性格等因素影响,遇到挫折后易表现出消极情绪,具备较高专业制作能力或性格外向的同学可以适时给予弱势同学鼓励及帮助,有助于增进成员间的凝聚力,提升成员自信心,从而较大幅度提升整体小组成员专业制作水平的平均值。

(四)利用社会技能优化团队互动与沟通

创作团队内部在资讯上能够上通下达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但对外部资源的调用会使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进行气象题材动画的创作实践中,缺乏严谨的气象学专业知识背景成为创作小组巨大的障碍,小组内成员通过沟通、联络、组织等社会技能,聘请相关专家、气象专业学生等作为知识顾问,从而有效解决创作障碍。

三、合作学习方式在动画团队创作教学中的开展

(一)根据阶段性目标准确设置学习主题

动画实践教学依据动画制作的工艺次序线性开展,所以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学习主题的设置应符合所处学习阶段的目标。在制作工艺没有巨大变革的前提下,动画创作工序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学习主题之间要保持承前启后的关系。倘若这种线性被打破,将造成学生对动画实践知识的认知紊乱。

(二)明确个人责任,避免不劳而获

个人责任是动画团队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每位成员都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并为此全权负责。缺少个人责任就会造成部分成员滥竽充数,对学习任务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个人责任观念薄弱的成员不仅不会积极创作,还会打破其余成员的心理平衡,从而导致实践任务的全线崩塌。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明确个人责任,能持续激发成员的学习动机,并促使集体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针对动画专业特性制订多元化合作学习模式

实践性学习环节内容相对固定,但学习方法则开放性较强。动画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以动画影片创作的某环节或整个过程为专题,鉴于动画学习构成的特殊性及阶段差异性,笔者将动画专业学生合作学习延展为“赛稿”式学习模式、小组式学习模式。

1.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合作学习范畴下的“赛稿”式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以组间竞争为主,组间竞争机制对学习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组内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方案的推陈出新,从而形成较优方案,这种竞争的机制恰恰激发了每位学习个体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组的竞争实力。以多个最优质方案组成的影片是全体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合作学习成果。

动画的制作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又有多个具体的创作环节,将“赛稿”式学习模式融入动画合作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从创作过程中获得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赛稿”的做法源于商业活动中的竞标机制,在“赛稿”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将每个环节设置成一个“子项目”,并为此“项目”制定一套评分标准及规则。教师依次对各子项目进行“开标”,由学生个体或小组提交设计稿作为参与竞标的方案。教师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及规则对各“方案”进行逐一评分与排序,选出当前环节的最优“方案”。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每位学习个体的积极性,因为人人都有“中标”的可能,这对学生掌握动画实践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效果及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2.小组式合作学习模式

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动画创作流程加以分工,组内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创作出一部高品质的动画影片,其学习利益也是相互依存与关联的,小组成员意识到他们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构建积极互赖的关系。每位成员所具备的学习资源、角色分工、性格特点等有显著差异,小组成员可在编剧、动画造型设计等各方面做出各自贡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协作一方面使学习任务模块化,另一方面使各自特长得以发挥。而学习任务整合后对加快学习进度、建立成员间的情感有显著优势,能提高整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明确学习目标。这种情感的建立可以持续延伸到课堂学习之外,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建设性作用是此种学习模式的副产品。

(四)构建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的积极互赖关系

在动画创作初期,成员之间缺乏创作及合作学习经验,成员的自信心、凝聚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促使成员间、师生之间积极互赖关系的建立。

1.分解小组讨论环节的步骤

小组讨论学习既可以是课前的教学任务安排,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组织。笔者根据实践教学任务的安排,在课堂上布置学生以“人与动物”为题,以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出可行性、创意性较强的动画短片故事梗概。在任务初期,学生表现出害羞或无所适从等状态,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引导,将小组讨论划分为多个子步骤,如提示学生整理思路、对该主题进行关键词列表等,从而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并促进成员之间的讨论。学生由初期的个体化学习转变为集思广益的合作学习。

2.教师的适度介入

新的创意亮点往往产生于面对面促进性互动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性格较为内向而羞于表现自己观点、或暂时没有好创意的同学,笔者采取单独聆听或个别启发的方式给予学生建议及鼓励。根据笔者观察发现,教师在学生遇挫时适时介入小组讨论环节,有利于沟通的进展。然而,教师的过度介入不利于学生之间积极互赖关系的培养,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教学以外的积极互赖

小组讨论完成后,由各组整理出较优的2-3套方案进行汇报,本组成员、其他小组成员以及教师可参与方案的点评及提出可行的修改建议,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有助于方案的优化。将优势的方案进行整理,可作为小组成员课后完成的内容,将合作学习拓展至课堂教学以外。

(五)构筑合作学习教学反馈平台,完善教学评价设计

受长期以来的教育氛围、学生性格因素等影响,部分学生并未养成主动反馈意见的习惯,师生之间互动较少。通过阶段性问卷调查、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可较全面了解学生的状态。与此同时,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也应该纳入到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中,如人际交往关系、自信心的提升等方面。师生之间反馈平台的建,能使学生的疑问、难题得以及时解决。同时,反馈意见的搜集、整理也是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的利器,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结语

专题式动画短片创作与学习个体的认知结构、成员之间积极互赖的关系、理性的小组反馈等息息相关。动画创作团队的组建以及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也建立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对合作个体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的预估以及适时的介入与引导之上。根据动画创作的多环节、线性开展等特性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个体化学习、竞争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模式,实现多种学习模式的互补,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完善自身对于动画专业知识的深层次认知,从而激发学生个体的创意思维碰撞,实现制作技术能力的互补,鼓励教师在确保课程进度以及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Johnson D W,Johnson R T,Holuber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 )[M].Edina,

MN:International Book Company.1993.

[2]Glasser W."Choice Theory" and students sucess [M].The Education Digest.1997,63(11人民).

[3] 王岩岩 . 动画在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J]. 设计 ,20173 :74-75.

[4] 王坦 .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J]. 教育研究 ,2002( 2): 68-72.

[5] 文健 . 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3 (6) : 75-78.

[6] 周越,刘佳佳 . 动画专业的创业模式实践教学研究 [J]. 设计,2016,29(1):118-119.

[7] 王畅 . 探析中外民族动画中配角的设计与作用 [J]. 设计,2016,29(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