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众审美趋势及成因解读 ——当代设计审美与批评研究

0

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徐云飞



摘要:当代大众审美呈现出又酷又萌及扁平化的趋势,其成因是多样化的。人类历史经历数万年的更迭,审美文化主要交织着感性、理性和神性的文化,正因为如此,审美文化总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哲学、道德、科学、经济等纠缠在一起,但二战之后,审美文化的变化之迅猛,并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多元但却保持着大体一致性的情况,其成因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大众审美 趋势及成因 设计批评研究


1 当今审美简况
    当今人们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环境优越,条件富足,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衣着体态,家庭房间的布局,人们对身边的事物是否美观变得更加在意,人们开始挑剔小区楼房造型如何,开始对广播主持人的脸蛋挑三拣四,开始关注身边一切和美有关的事物,审美文化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它建构着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完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当今审美文化受消费、技术、网络、影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审美概念已经变得多元化,它体现出一种大众文化产业,带有功能主义的色彩,以及全球平等参与的互动文化,并且由于网络资源共享的开放性拉近各国之间的审美文化差距,使得审美文化进入到现代性进程之中,而当代文化的特性又体现出流动倾向,所以当今审美文化是极速变化的,它已经不再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艺术,它甚至摆脱了对宗教、政治和道德的依附,多与科学、经济有着或显或隐的联系。

2 大众审美形成历史
    人类的审美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艺术不仅仅是人们生命中的精神世界,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容小觑的历史见证者。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真实而全面地记录着丰富多彩而又动魄惊心的社会生活,阶级意识形态的转变,新旧政权的更替。它向人类展示了400多万年进化过程中,人类追求真善美,利用自然改造世
界的伟大成就,也客观地再现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规律。
    图腾崇拜,无疑是人自身生命力的形式采取了超人类的生命力形式的反映,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在摆脱对动物崇拜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向人类自身生命力崇拜意识的转移,这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
    原始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观来考证,它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物质生产形式来定义。马克思曾指出:“非常操心的穷困的人对美好的戏剧没有感觉。”,“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不难理解人类的审美活动为什么必须要在解决温饱,并且达到一定稳定的基础上进行,
离开了这个思考前提,我们站在现代审美思维的立场去批判原始艺术势必将歪曲其原生的价值和含义,得出的结论也将是片面和曲解的。所以,原始洞穴中的壁画、雕刻等并不是审美活动的产物。

    西方审美文化要从古希腊谈起,古希腊审美文化的繁盛期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前半叶这一历史阶段。它是一个拟人化、人格化、神性与人性和谐统一的审美世界,将感性与理性、理智与情感、人性与神性有机统一的审美世界。到了中世纪审美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文学、圣画等,促成中世纪审美文化发展的主要精神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信奉以神为本的审美文化,它主张神权中心与来世主义,而不是以人为本。在中世纪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和艺术上,建筑多以教堂为主,绘画和音乐都是围绕着教堂建筑为核心展开的,具有浓重的象征色彩。基督教常把“光”比作上帝的隐喻,对光与色彩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中世纪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文艺复兴标志着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西方现代审美强调人的自由和理性主义。它强调科学的自由,人性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等正是那个时代审美文化的真实反映。从最初的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到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再到艺术与生活的对立抗争,最终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审美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看,从时间上看有农业文化时期的岩画、壁画、彩陶,有以青铜器为中心的夏商文化,有西周、东周到秦的诗文、书、画、宫、台。自秦而下,发展至明清时期代代有特色,例如明代以华为美,以新为美,以自由为美,到了清代则以典雅的复古文化为代表,特别是到了后期呈现出以怪、狂、俗为特征,朝代之间有联系而又相互区别。中国的审美文化在审美类型上呈现出以社会体制为中心的一种社会形式,还有以自然山水为中心并且反映自然之美的审美类型,有以艺术体系为形式的审美文化也有以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审美评价。从夏至汉是朝廷审美文化的建立、发展、转变和定型时期,先秦两汉是士人审美文化的酝酿期,魏晋是其产生期,唐宋是其发和定型期,明清是其扩展期,宋是市民审美文化的酝酿期,明清分别是产生期和转变定型期。中国的审美文化又受儒家、道家、屈骚、佛教和以李贽为代表的明清市民思想这五种思想所影响,显示了不同的组合,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且相互渗透,既形成种种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又以和谐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国审美文化的整体。

3 二战后大众审美趋势及成因
    ( 1)二战后大众审美趋势
    二战后大众审美呈现中性趋势,例如前些年很火的一个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当时的冠军李宇春的造型则是偏向中性审美,韩国电影《王的男人》中的李俊基,《冬日恋歌》中的裴勇俊,《花样男子》中的李敏镐等男性角色将中性灰调及美色倾城的视觉感受演绎到了极致,他颠覆了传统审美中男性强健的体魄外形、气质的沉稳干练、行为的勇敢果断等男子汉的特点,反而转向具有精致玲珑的五官、细致白皙的皮肤、含蓄羞涩的神情等充满着柔美特质的男性形象,使“中性美”开始逐渐蔓延。再如2015年上映的美国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形象,是一个体型胖胖的充气机器人,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本质获得了大家的喜爱,被称为“萌神”。又酷又萌的趋势占据了近几年的大众审美文化,而审美的中性化必然导致视觉产品的中性化,比如苹果和微软的扁平化设计,其摒弃装饰和真实感,以简洁、整齐的视觉效果,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和事物展示出来。现代的快速节奏生活让都市中的人们喜欢不需要更多思考简单治愈系的设计,色彩倾向于越来越灰,大众审美趋势呈现中性,色彩多灰色调发展。
    ( 2)中性审美文化成因
    关于中性审美的成因有很多研究结论,它与生理、心理、社会基础,功利,经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无论什么时代,其艺术表现形式都不是艺术家或是建筑师的个人创造,它是整个时代精神文化的艺术呈现,艺术家及建筑师只是比大众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精神,而艺术呈现的形式也是由千百万民众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看到的金字塔是由奴隶制时代奴隶主强力统治民众的产物,那么当今中性审美趋势是否由时代精神所导向呢?
    当代中性审美的成因不仅仅是科技带来的,而是由社会演变而来。它与时代精神相关但并不完全趋同。纵观古希腊艺术,无论是众神之王宙斯还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无论是农夫还是战士,无论妇女还是儿童,都无一例外地在艺术造型塑造上强调外形的强健,进而显示出对生命力旺盛的崇拜之意。我国出土的兵马俑,也证实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力的崇拜向人自身生命力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时代的感知体现在艺术材料、表现形式、内容含义、造型样式等,再如汉代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西汉时期艺术表现则呈现出尚义任侠,而到了东汉又表现为崇尚名节之风。二战之前的几千年基本上属于男性社会,大众审美必然是跟随男性审美,由男性主导,偏向男性强劲的力量追求。例如斯巴达,罗马帝国时代的形象。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男性力量的追求仍然是持续的,例如影视作品中史泰龙扮演的兰博的形象,再如影片《变形金刚》,但是《变形金刚》在出来了之一、二、三、四续集之后便不再出续集,因为它消耗掉了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出生人的审美,因为80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更倾向于中性审美。
    ( 3)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中性审美文化显著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虽然发生了微小战争,但总体人类一直在享受和平。致使人类由力量的角逐变成了智力的争斗,而智力的角逐就模糊了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包括二战后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提出女性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慢慢地让男女区别越来越模糊,男性的主导在逐渐退缩。再深入研究人类科技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不难发现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在指数级增长,原来用1万年, 1千年, 1百年要完成的经济科技增长指数,从二战之后,其增长速度相当于前面多少万年的GDP经济增长。人类在这样的速度下享受了60, 70年的和平,实际相当于之前人类几千年享受和平的时间,所以才会在我们今天这么短几十年的时间发生这么大的人类审美变化。而这样的审美变化在之间那么多年是稳定慢速改变的,因为之前一直是相对战争时期,人类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审美也会发展缓慢。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又享受和平,大众审美瞬间就会被颠覆。

4小结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审美乌托邦的失望,审美文化的至高地位开始动摇,不过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审美文化的人气指数又开始飙升。在我国人们的生存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更大的改变,人们对艺术及设计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铺天盖地的作品中也不乏差强人意的败笔创意,我们应该加强艺术设计审美的培养,提倡艺术设计批评,艺术及设计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QQ截圖20150828150834.png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 2011
[2]《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3]《设计创造价值——飞利浦设计思想》斯丹法诺·马扎诺著蔡军(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潘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5]《走向新住宅:明天我们住在哪里?》单小梅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