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 张 英
摘要:传统的标准化、规模化时代已经过去,迎向未来的是基于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分析,较为全面的论述当代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运用文献查阅、书籍查阅等方法,得出的结论表现为:1.虚拟设计;2.服务设计;3.线上线下;4.人机交互;5.设计管理。总体来说,未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个体的、移动的、虚拟的,通过技术革新而带来的升级换代新模式。
关键词:当代设计 现状 未来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1-0048-02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tandardization, scale era has passed, facing the future is based on personalized, customized, intelligent new er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desig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design in the future, and us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book acces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one, virtual design; two, service design; three, online and offline; fou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ive, design management. In general, the future will be presented in front of us will be individual, mobile, virtual,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new model of upgrading.
Keywords:Contemporary design Status Future
前言
为什么乔布斯引领的苹果公司可以横扫天下,为什么哈特穆特·艾斯林格开创的的青蛙公司得以异军突起,为什么路易斯·威登创立的LV可以从名不经传的箱包商发展成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对于未来的预见性与前瞻性,巧用设计拯救自己的未来。由此可知,设计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代设计现状
对于多功能、高科技的智能产品,“外形”设计,已经不再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这一现象说明,现代设计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当代设计震撼登场:以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手段,以创造需求而非满足需求为目的,设计本质由外在形式转向内在功能。
(一)以“精神需求”为主导的当代设计
现代设计“形式追随功能”,其本质是塑造“形式”,只不过是“形式”受“功能”约束而已。在技术相对落后、功能相对单一的工业革命早期,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形式”本身,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功能”价值。然而,当代设计的“功能”要求,“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了,“形式”所具有的“功能”价值荡然无存,“美学”价值日益萎缩。设计不再单纯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功能),而更加注重人的自我实现、个性表达,满足个性化需求(精神),而非仅是形式与功能的表达。由此,设计由服务于“实用功能”迈向服务于“精神需求”,实用功能的重要性,正在边缘化,精神功能的崛起,使“设计制作”越来越趋向于“艺术创作”,实用物品小于精神物品。传统的手工艺时代,艺术和设计是融为一体的,到了现代,出现了艺术和设计的暂时分离,在当代,艺术和技术的区别越来越小,创作和生产的区别也越来越小,艺术和设计逐渐趋同。而设计的精神属性,不单单指设计学科本身,更多的包含行为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以“消费异化”为主导的当代设计
消费型社会的出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罗兰·巴特曾说:“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社会关系)”。纵观当今设计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消费社会的过度膨胀导致各种“异化”现象凸起,消费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过去的消费局限于强调实用与功能的物质性价值(劳动异化——生产决定消费),而今,消费从实用功能的物质性价值中解放出来(消费异化——消费主导生产),消费者和消费物品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消费需求的个性表达与批量化成为当今社会的内在矛盾。标准化、批量化的设计标准让人们失去了对于生活的情趣化和个性化的体验,在被“以一对多”商品化产品控制的世界里,创造满足个人需求(一对一)的产品才是脱颖而出之道。
(三)以“非物质化”为主导的当代设计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的世界中,先进技术的崛起,使得数字化水平不断高于机械化程度,促使标准化生产转向定制化生产,过去与未来产品的真正不同就在于产品从“规模制造式”转变为“移动式”。工业时代的产物是机械印刷设计,当下信息时代的产物即是多媒体、新媒体和跨媒体,传统产品的形态是环境,新产品将没有“最终”的概念,新产品将会是一个“系统”,随着使用和同周围环境交互而不断地进化。在由物理领域跨进数字领域的浪潮下,一个庞大的超级互联世界,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服务型”的增强,为我们重塑了更好的体验。“服务型”的后现代社会,“物质设计”全面转向“非物质设计”,即“虚拟世界”,表现为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情感化、体验化、人性化。虚拟化、数字化的产品,逐渐从“有形”向“无形”转变,从“硬件”向“软件”转变,从“物质化”向“非物质化”转变,最终“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转变,实体设计师跨界进入数字化领域,数字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着我们部分的物理世界,人类也必将享受全方位的数字体验,更多的进行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实体世界数字化。最终表现为非物质设计依赖着物质并逐渐地脱离物质的设计,非物质设计的核心便是APP的开发以及UI设计。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交互,颠覆了现有稳固的交互方式,使“交互方式”逐渐优化。
二、当代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现今是软件与硬件,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的时代。努力生产优质产品已经基本上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信息技术和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是加速的指数增长,人类已经从IT时代(InformationTechnology)走向了DT时代(Data Technology)。未来,数字信息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实体”,我们将生活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数字信息的大爆炸,使我们用更加前瞻性的目光去关注设计的未来,而设计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设计(线上非物质);2.服务设计(线下非物质);3.线上+线下(APP+人工服务;数字+编程);4.人机交互;5.设计管理。
(一)虚拟设计(线上非物质)
虚拟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是一项能代表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指设计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在沉浸或非沉浸环境中实时交互、可视化地不断进行反复操作,并即刻得到修改结果,被用户即消费者切身体验。未来改变人们游戏的方式——消费级的Oculus rift虚拟游戏设备,能够使得用户伸手触摸整个世界,摆脱屏幕束缚,拉近了我们与科幻大片中所描述的美好愿景,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活动,通过电子虚拟环境传递给人以视知觉上的信息内容,带给我们沉浸效能,体会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Oculus rift是一款专为游戏量身打造的头戴式显示器,提供的是虚拟现实体验,将电子游戏体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与游戏的交互方式超越了传统的键盘、鼠标和掌机界面,得到了更好的优化升级,同时游戏的沉浸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的结合,营造了沉浸式的拟真感,使传统平面屏幕所能提供的游戏感受,得到了呈几何倍数式的加强。而在未来,虚拟游戏设备的普及应用,将会促使一大批人从事卖游戏道具这一行业,这将注定是未来设计师们(艺术家)的大生意。
(二)服务设计(线下非物质)——“ofo共享单车”
卖产品的,有“产品设计”,卖服务的,有“服务设计”。未来的设计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而不是技术导向的设计,而这种设计,就是“服务设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和情感体验。所谓“服务设计”,就是非物质设计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本质: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流程的制定。未来,对“服务”的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因为购买体验(体验的进化便是服务设计)比购买产品更让人高兴,
它能让人产生更大的满足感。共享交通工具作为服务设计的一种应用形式,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状况,当下的ofo就是典型的“服务设计”案例,作为国内首家“ofo共享单车”,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工具,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校园共享单车服务,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同时协助高校回收改造废旧自行车,解决“僵尸车”问题。服务与产品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解决之道,通过ofo共享单车,为广大用户全方位的提供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自行车出行服务,达到了商业、环境和社会的高度和谐,共享单车也最终回归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充分解决了当下用车紧张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技术与人的连接、技术与城市的连接,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人文交通的典范。
(三)线上+线下(APP+人工服务)——阿里巴巴“未来医院”
“线上线下相结合”(“O2O”线上Online+线下Offline)已经是当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体商业与互联网并不是相互对立,彼此分离的状态,而是逐步走向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如今医院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变革,常规医疗实践已经在被颠覆,传统药企的转型已迫在眉睫,未来医疗时代(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即将到来。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即是让每一位患者成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产生一些个人的医疗数据,个人将越来越有能力驱动自己的健康,摆脱对医生的依赖,这将是一次医患关系的重塑。数字革命为传统医疗带来了巨大冲击、移动医疗将奠定未来创新医疗服务的基础。
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数据能力,实现了互联网+医疗的全新模式,依托于支付宝钱包打造智能就医平台,目的在于优化患者在医院的就医流程,提高自身的就医体验,也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线上进行挂号、候诊、缴费、取报告,线下进行问诊、检验、诊断与治疗,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更好地为医患病者提供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对于医患病者而言,在线上选择服务再到线下享受服务,使“服务”全面升级。
(四)人机交互(交互设计)——重塑更好的体验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在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信息时代的主要设计趋势,指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通过网络和电脑技术,使得数字化世界和现实世界彼此融合,人类进一步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数位人。在人机交互方面体现最多的应是可穿戴设备的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运用,例如运动健身数据助手、医疗健康传感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无形中改变着人与设备、人与环境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以谷歌智能眼镜为例,它是一款用于“拓展现实”的眼镜,可以说是目前比较酷炫的可穿戴数码设备,虽说当下最为成熟的智能产品便是智能手机,但是,谷歌眼镜显然已经具备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能够被作为手机的第二块“增强现实显示屏”来使用,其特殊之处在于通过将信息直接映射在镜片上,解放双手的同时,带来了新的交互方式,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查询信息、收发文件、进行自拍或者导航定位,无须双手参与便可轻松实现,为人们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软件应用体验。
(五)设计管理——“UNIQLO”、“ZARA”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绝对原创消失,原型设计终结,挪用设计兴起,从产品设计到设计管理,设计管理的兴起,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设计管理做到位的公司或企业,将比同行有更多的可观前景。所谓设计管理即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研发与管理,把握市场动态与消费者认知,并由此转换在新产品中,影响和改变用户生活。优衣库(UNIQLO)、ZARA作为全球快时尚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在同行业中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得益于自己的战略性的设计管理体系,形成各自自上而下的运作机制,对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其中,企业品牌形象战略的运用,为其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企业快速掌握流行动态,及时收集信息并转达总部,进行产品研发与加工制造,不断根据消费者反馈,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消费者需求,随时与工厂保持密切的联系,最终完成设计任务。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设计—生产设计—运输设计—仓储设计—零售设计,这样一条垂直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了各自快速的市场反应,这也是它们快速占领市场的绝对优势。而在今天,设计管理比服务设计更具价值。
总结
我们说,设计是关注未来的,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虚拟设计、服务设计、线上线下、人机交互、设计管理,这些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会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交叉融合,为世界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发展契机。未来在服务和消费领域,将会诞生更多的新型企业,虚拟社会中,将会比现实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DT时代将会再一次颠覆这个时代。设计的终极目的,将是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而作为实际的操作者,掌握知识的设计师也将必须跨越学科的界限,进行跨界设计(知识信息化、学习跨界化),同时其伦理观和道德观在工作中的作用也应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Follett . 寺主人.译.设计未来.基于物联网、机器人与基因技术的UX [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9-30 46-51 238-240
[2] 埃里克·托普 . 未来医疗 . 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 [M] .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302-304
[3] 唐纳德·A·诺曼 . 设计心理学.设计未来 [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58-59 74-75
[4] 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 [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26-30 50-56
[5] 乌尔里希·森德勒 . 工业4.0.即将袭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M]. 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42-43 49-50
[6]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 . 前瞻设计 . 创新型战略推动可持续变革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