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玉翠赏凤池——浅析清代满族女性头饰

0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刘 洋 赵梓涵 丁 园 苏鹏远


摘要:
    有人说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从生理上讲,头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位,也是视线焦距的中心。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佩戴头饰的历史。在我国,头饰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它像镜子一样映射着时代的变迁。通过追寻头饰,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本文侧重清代“满族”女性头饰的特点与自身蕴含的文化使其独具魅力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浅要分析了以清代满族女性为对象的头饰文化,通过文献、图像与实物的相互比对,着重从头饰的工艺技术,样式风格,文化内含等方面进行论述。简要概括以头饰为代表的清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与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总结清代女性头饰设计的艺术特征,凝练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
清代 满族 头饰 美学

Abstract:
Someone said the word "beauty" in Chinese characters is actually a man wearing headdress. Physically, the he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center line of sight of the focal length. In the world, almost every nation has a history of wearing headdress. In our country, tires are almost throughout the entire history. It is lik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pursuit of tires we can feel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five thousan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Dynasty "Manchu" female headdress, contains the culture which makes its unique charm and rich cultural content, takes Qing Dynasty Manchu women as objects of headwear culture.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mutual comparison of images and objects, emphatically from the tire technology and style, the culture is embedded, etc. The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Qing Dynasty handicraft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represented by tire and its inner connection of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ets a conclusion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Qing Dynasty women tire design.

Keywords:
Qing dynasty Manchu Tire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 TS9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069(2015)06-0095-02

    满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少数民族第四大的民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纵观对清代满族的研究,虽然在各个遗嘱种类中呈现出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对满族女性头饰的研究却未做深入探讨。清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它汇集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集合了各个朝代的优秀文化于一身。这些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财富为女性头饰的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同时,有着娴熟工艺、变换风格、寓意丰富的满族女性头饰也在民俗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辉。
    头饰作为世界范围内女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类物品,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体现社会文化现象与观念的同时也体现了审美品味与反映着社会的等级、风俗和礼仪。头饰艺术同样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这些美轮美奂的头饰,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头饰文化。在我国灿烂悠久的物质文化中,头饰占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社会科技,礼俗和审美观念的综合体。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满族作为上层统治民族,其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觑。清代满族女性头饰是清代满族女性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文情怀,已然凝结成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葛铠先生曾这样讲:“艺术设计向深层发展时,不但与科技和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必然与史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文化学的分支产生交叉。”
   
所谓头饰,是借助于金、银、珠、石、等各种材料,通过点翠、钩丝、缝制等工艺手段,装饰于人们头部的装饰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把它作为头部饰品的总称。从使用对象来看,有男和女之分,本文探讨的是以清代为主的女性群体上,以代表贵族阶层的满族女性为依托进行分析。清代贵族女性头饰大致可分为冠饰、额饰、发饰、发型、耳饰、项饰六大类,本文着重于前三大类。

    

    1 冠饰
    冠饰,这里主要是指清代礼仪类冠冕和其装饰。清代满族女性冠饰分为:朝冠、吉服冠、钿子和凤冠。
   1.1 朝冠
    朝冠是清代女性冠服中装饰最繁杂、使用等级最高、最为庄重的冠饰,是出席重大礼仪所穿戴的礼冠。其整体造型多为圆形,冠檐上倾,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冠顶、冠胎和附件三部分。根据等级的不同,饰以不同数量的各色宝石、凤毛、孔雀、金簪等装饰。而吉服冠与之的区别则在于其冠顶的饰品有所不同,装饰相对简单,另外,在冠顶底座上的不同工艺手法及其装饰花纹也区分了佩戴者的等级。
    1.2 吉服冠
    吉服冠是清代官帽的一种,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清代皇太后、皇后吉服冠,材质熏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皇贵妃、贵妃制同。一品命妇顶用珊瑚。其下二品命妇则顶用镂花珊瑚,三品命妇顶用蓝宝石,四品命妇顶用青金石,五品命妇顶用水晶,六品命妇顶用砗磲,七品命妇顶用素金等。
    1.3 钿子
    钿子又称钿花,是用金、银、宝、翠、玉不同材质做成的花朵状的装饰品。礼服钿是这中的代表,其形上穹下广,以金属丝或者藤条为骨,上覆盖一层黑色织物。戴在头上时,冠顶部微微向后倾斜,冠前、冠后再加上珠玉流苏装饰,摇曳端庄。常服钿则略显简单,但构造相同。

    1.4 凤冠
    凤冠也是礼冠之一,因其冠常常以凤为饰而得名。清代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2 额饰
    额饰就是额头的装饰品,最早起源于印度。印度额饰色彩绚丽、种类繁多、造型极富民族特色,以古典华美复杂和夸张闻名于世。经过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的女子,也会佩戴类似的饰物。而这样的饰物称之为“眉心坠”或者额饰。相比与印度额饰的雍容华贵,眉心坠无疑会给人一种雅丽清秀之感。中国古代女子肤如凝雪,玉质柔肌,笑靥如花,眸盈秋水,白居易《长恨歌》中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叫人为之动容心醉。在两眉之间添上眉心坠,似聚集天地之灵气,放于世间,犹如从容淡然的姿态,秋波流动蕴情意,知性的轻柔女子。到了清代,额饰额饰以佩戴类型为主,主要体现为皇宫贵族里使用的金约,材质广泛造型自由,不再在额头上绘制图形。
    2.1 金约
    金约,顾名思义它的主体材质为金子,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时佩戴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形似圆形发卡,看起来很像“紧箍咒”。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皇太后、皇后的金约后垂珍珠5串,以青金石等玉石作为分节点,将珍珠分为上下两段,谓之五行二就。此外,皇贵妃、贵妃为三行三就,妃为三行三就,嫔为三行三就,依次递减。

    3 发饰
    在发饰上,并没有特别突出礼仪等级,而是更多地从实用和装饰功能的角度来呈现其价值。清代满族女性发饰主要由簪、扁方、钗子、步摇等部分组成,清代满族女性头饰基本上是传统汉族女性头饰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其造型、图案、材质等都与前代有着一定的区别。
    3.1 簪
    在清代满族女性头簪的种类、造型、工艺、装饰纹样都到了空前规模,簪子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审美装饰功能。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用簪,
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用质地珍贵的材料做成精美的图案,专用于发髻梳理后配戴在明显的位置上。清代满族后妃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缺失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满族后妃的头饰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作为中国古代女性重要的头饰,根据造型和功能可以暂分为簪挺和簪首,其造型精致但不失其华丽富贵之感。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清晚期,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为了节约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但即使这样满族妇人头上也必戴绒花,意有荣华富贵之意。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也都头戴绒花。如: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些头花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3.2 扁方
    扁方为清代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从工艺上讲,清代初期,累丝较多,但清朝中后期则以镂空、镶嵌、点翠、烧蓝等工艺丰富了许多。晚清宫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长达一至二寸。清宫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绿如水,有的则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这种珍贵的翡翠制作的扁方,戴时贯穿横扁簪的发簪中,那翠绿色的玉色与漆黑的头发,强烈的对比色调造成特殊美的效果。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相当于汉人妇女发髻上的扁簪。它不仅具有单纯的装饰作用,还能控制发髻不至散落。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初是把真发分成两把,依靠扁方固定。到了晚清两把头改成以青缎制作,安在头顶上,与真发梳成的头座连接也依靠扁方。制作扁方的材料有玉、翡翠、玳瑁,还有的为金胎镶玉、镶翠或镶嵌其他珠宝,或金凿花、银镀金等。因此,扁方作为固定女性发型的重要头饰,在清代满族女性头饰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3.3 钗子
    钗子也是清朝满族女性头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以金属材质居多,满族皇室多以金银、玉翠、珠宝、玻璃、宝石等材质制作。制造工艺上有镀金、累丝、锤炼、镶嵌、镂空、点翠、烧蓝等。装饰纹样多以动物、植物及花卉为主,不拘泥于传统的对称和散射。装饰题材以吉祥寓意为主,如福寿连绵、双喜等。
    3.4 步摇
    步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饰物,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步摇是在战国时期。步摇,也称流苏,因其行步则动摇,故名。由于步摇材质多为黄金,所以后世称之为“金步摇”,清代步摇可以说是汉代步摇的继承与发展。古代有“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 步摇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清代满族其一般形制为蝴蝶、凤凰或带有翅膀类的,有些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清代步摇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制作新工艺方法。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有一件“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凤身用翠鸟羽毛装饰,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
    清前期满族女性头饰是建立在对传统满族头饰的继承上的,满族入关后随着统治地位的趋稳,具有满族特色的清代冠服制度也逐步确立起来。同时,满族贵族女性的发饰不断与汉文化相互影响,互相促进。“银镀金点翠嵌珍珠珊瑚福寿万年耳环”与故宫博物院的“银镀金海棠嵌珠耳环”,它们的造型和装饰都有相似之处,同时采用了具有浓厚汉族传统文化的福禄寿装饰,这无疑是清朝满汉女性头饰相互交融的有力证据。
    清代满族女性头饰集成了中国古代数千年头饰文化的造型、装饰、工艺、材质的特点。设计元素丰富、工艺技术发达、装饰纹样繁琐,它所承载的信息量与蕴含的文化内容不仅满足了头饰实用作用,同时也更多折射出了人文精神。它们不仅仅解决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物质问题,更是对生命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结语
    从对清代满族女性头饰的研究中,我看到了中华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时之美,是历史积淀的美。通过对清代满族女性头饰的研究看出清代头饰文化中,头饰固然花样繁多,绚丽多彩,但在实际的佩戴中,从材料的制作上面可以体现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朝冠是清代女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朝冠是冠服中装饰最繁杂、使用等级最高、最为庄重的冠饰,是出席重大礼仪所穿戴的礼冠。另外从佩戴时令来看,可以体现封建的等级制度中严苛的条框,头饰固然美丽多彩,但是任何美丽的东西都不会脱离现实而存在。清代满族女性头饰的魅力和韵味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缩影,它们不仅仅解决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物质问题,更是对生命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参考文献
[1]辽宁大学历史系《天聪朝臣工奏议》,沈阳:辽宁大学,1978.
[2]陈娟娟,清代服饰艺术绪,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
[3]李心峰,中国三代艺术的意义,文艺研究, 2001.
[4]郭成康,也谈满族文化,北京, 2000.
[5]王朝闻,《中国美术史》,济南,齐鲁书社, 2000.
[6]孙机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7]李之檀,《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9]唐叙阳,王金华,《中国传统首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