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张世林
摘要:近年来,松花石产业迅速发展,市场上也急需优秀的松花石雕刻设计人才,而更多的优秀松花石雕刻设计人才的出现也会更好地推动吉林省松花石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所以,希望个性化教学有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能为培养出更多的松花石雕刻设计人才做一份贡献。
关键词:松花石 雕刻 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76-02
Abstract: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one industry,the market is in urgent need of outstanding Songhua stone carving design talent,and outstanding design talent in Songhua stone carving will also promo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nghua stone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which will make better transition to industrial advantages. Therefore,I hope that personalized teaching has a better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to train more people to do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gn of stone carving.
Keywords:Songhua stone Carving Design Teaching
引言
自清朝起,松花砚大放异彩,备受瞩目,被奉为大清国宝,专供皇家御用。随着清朝的衰败,松花砚也随之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经过努力终于使松花砚重放光彩。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松花石原料的开采业更加容易,这便催生出了品类丰富的松花石制品。松花砚目前已经成为吉林省特色文化名片。
清代松花砚是融合了当时较为成熟的粤派、徽派、苏派等流派风格,由清宫造办处制作。松花砚为皇家所独享,必须按照宫廷艺术的神韵和标准来雕刻,松花砚又无先例,不拘于某一种地方流派而集各流派之大成,给人一种端庄威严,华美富丽的感觉。而松花砚在重新被发现之后,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之下,更多更大的原料被发掘,这对松花砚的更新发展,对松花石雕刻从业人员也有了新的挑战。
为推动吉林省松花石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促进松花石产业发展,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于2010年开设了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2011年又建设了数控雕刻、超声波雕刻车间。生产的产品有砚台、茶台、印章、看盘、松花石工艺品,使松花石雕刻实训工厂实现了以产养教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开办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七年间,建立起了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了大量技能人才。现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3人,专职设计师1人,共培养优秀毕业生600余人,培训业内人员2000余人。
现有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松花石实训车间,主要设备包括40个手工雕刻台(每个工作台配套了角磨机、吊磨机、牙钻)、两个毛料打磨工作间、3台(大中小)切割锯、12台数控雕刻机、4台打磨抛光机、6台立式铣床、8台超声波雕刻机,设备总投入二百余万元。
建设了多媒体教室,画室,计算机设计室,手工雕刻实习车间,计算机雕刻车间,超声波雕刻车间,毛坯加工车间。设备投资二百余万元。2015在学院建设成立松花石雕刻大师工作室,2016又建立了松花石雕刻师徒工作间,现设师徒工作台10个,师傅工作台设置3个以上摄像头(不同方向)的多媒体设备,使徒弟能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观看师傅的雕刻技艺,更直接更准确地传授技艺。
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和师徒工作间,使师生艺术作品质量、内涵提升等方面有了新突破,使学生的雕刻作品在短时间有了质的提高, 为吉林省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开设的课程有:素描、泥塑、美学欣赏、雕刻、松花石鉴赏雕刻、计算机(雕刻)设计、松花石艺术品营销、电动工具使用与维修、数控雕刻基础知识、砚雕艺术与制作、书法和中国篆刻技法等。
从专业开办至今一直从事松花石雕刻教学和实训指导工作。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员需要有不同侧重。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
开设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由于学员的特殊性,采用学制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学员个体差异性很大,主要有学习目的性的差异、有年龄阅历的差异、文化基础及专业基础的差异、接受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差异、在校学习时间的差异等[1]。
一、学习目的性的差异
松花石雕刻近几年才随着松花石产业的发展在长白山地区兴盛开来,学员年龄跨度非常大,年龄小的只有15岁,年龄大的60多岁。很多年纪大的学员之前就从事松花石行业,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比较欠缺,想通过学习对自己砚台雕刻和设计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年龄小的学员大部分是家长认为松花石是朝阳产业,非常有发展前景,所以替学生选择的专业。因而这部分年纪较小的学员对松花石的学习不像年龄大的学员那样存在潜在动力。针对这部分学员,就需要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对学习欲望和热情。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是站在学员的角度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对松花石雕刻产生兴趣,让他们对松花石雕刻学习不再认为是任务,而是让他们主动地去喜欢上松花石雕刻。如多点评一些雕刻名品、名砚,多提问题,加大学习中的互动性,在雕刻实训中,每一阶段少刻,但一定完成作业,如松树、房屋、小桥、山石、小船等逐项单一雕刻实训,使其不断地看到自己雕刻的成果,在学员自身的优势方面,可以着重夸奖,树立信心,在其弱势的方面,要加强鼓励,提高学习兴趣[2]。
二、有年龄阅历的差异
培训的学员年龄差距很大,针对其年龄、阅历不同,对于不同的学员,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可以将没有学习兴趣的学员和相同年龄、阅历学习兴趣浓厚的学员安排在一起学习,因为他们的年龄、阅历相近,比较有共同语言,方便沟通交流,可以让先进带动后进。二是可以将爱好学习松花石雕刻的不同年龄、阅历的学员安排在一起学习,因为他们的年龄、阅历不同,年纪大的学员因为身边有年轻朋友可以更接受新鲜的事物,年纪小的学员可以在学习雕刻的同时增长自己的阅历,使他们在学校不仅仅只学习到雕刻的知识[3] 。
三、文化基础及专业基础的差异
学员在入学之前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的差异很大。有的学员只有初中学历,对中国诗词知之甚少。有的学员本身就非常精通绘画和设计。还有的学员一直从事松花石行业,对雕刻有着深入的理解,而有的学员则是第一次接触松花石雕刻。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他们的不同差异设计不同培训方案,遵循“缺什么补什么”,掌握他们真正的需求,对造型基础好、文化基础强的可以直接进行松花石和松花砚台雕刻实训,在雕刻实践中穿插讲解雕刻理论和砚雕要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快提高他们的雕刻水平,达到培训目标。对造型基础差、文化基础弱的学员,要多坚强造型设计训练和文化基础学习,增加素描、设计、工艺美术基础课学习时间,夯实基础建更高更牢的大厦[4] 。
四、接受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差异
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与动手能力都有差别,这是在任何的教学过程总都是难以避免的。针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勤讲多讲,同时在雕刻实训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再进行讲解。接受雕刻实训后,再返回课堂回复理论培训,加强记忆理解。对待接受能力强的人,可以一遍成型,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加快学习进度[5] 。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员,就要多示范,同时将他们与动手能力强的学员结成帮对,让他们互相学习,在雕刻实训中,反复练习,一个雕刻题材精通后再进行下一步训练。对待动手能力强的学员,可以逐步增加新的雕刻内容,多涉猎一些雕刻题材,多接触一些复杂的雕刻技法。在基础训练成熟后,可让其进行独立设计,独特创意雕刻,同时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员进行雕刻创新[6] 。
五、在校学习时间的差异
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的学员实际情况不同,有年纪小的学员,属于学制教育学员,在学校住校,全程参文化课与实践课的学习。但部分年纪大的学员,属于培训学员,本身有工作,没有大块的时间在校参与学习,这部分学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参加培训。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有些平时需要工作或者没有时间全天在校学习的学员,要求其尽量参加全部的理论学习。在雕刻实践阶段,在校学生可以全程接受老师的指导,而对于没有时间的学员可以部分参加学习培训,其他时间可以在家里设置小型的工作室,进行雕刻练习。但是雕刻作品必须带到学校,由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多进行分析改进,这样才能使学员的雕刻技艺有显著的提高[7] 。
结语
综上所述,开设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所招收学员的特殊性,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个性化教学。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性化教学的成果也是显著的。近年来,松花石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也急需优秀的松花石雕刻人才,而更多的优秀松花石雕刻人才的出现也会更好地推动吉林省松花石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所以,希望个性化教学有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能为培养出更多的松花石雕刻人才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炜 . 艺术类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模式探索 [J] . 设计 . 2016 (23) : 104-105
[2] 赵国珍 . 从传统文化基因看中国现代产品设计 [J] . 设计 . 2016 (18) : 144-145
[3] 丁伟 . 放大的设计 [M] . 中国建筑出版社 . 2015
[4] 朱雅萍 . 松花石概况及前景 [J]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0 (22) : 89-90
[5] 张意轩 . 轻工工艺品对外贸易快速增 [N]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
[6] 沈艺春 . 做成“工艺品”的“两型一化”工程 [N] . 国家电网报 . 2016
[7] 王彬雪 . 程琳传统造物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J] . 设计 . 2016 (18) :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