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隈研吾作品中建筑与环境的表达

0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汪碧竹


摘要:
    隈研吾(Kengo Kuma)是当今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其作品在当代建筑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力。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隈研吾同样着眼于建筑与自然的交融,在当中寻觅建筑物与其所在地的丰富及牢固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隈研吾几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的分析,解读其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并且探寻其在设计创作中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
隈研吾 建筑 环境 自然

Abstract:
Kengo Kuma is one of Japan's leading figures in structure area. which he thought is not only about the building itself, but also more focused on build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His works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rea has a unique personality and influence. As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begin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architecture design, Kengo Kuma also focuses on the fusion of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in order to search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building and its loc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several different stages of his master works for the sake of searching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Keywords:
Kengo Kuma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Nature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069(2015)06-0093-02


一 关于隈研吾
    自2000年开始,隈研吾这个名字渐渐为世界建筑界所熟识。他的作品从日本本土扩展到中国等其他国家,并多刊登于著名建筑杂志的封面。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 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院,随后赴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于1年后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又设立了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隈研吾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中突出的一员,能很好地解答中国建筑师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困惑。

二 那些“消失”的建筑
    (一)龟老山展望台
    龟老山是日本爱媛县今治市大岛上的最高峰,原来的山顶在瞭
望台建起来之前就被水平切掉了。在设计该观景台前,隈研吾意识到观景台自身所存在的矛盾——因为环境优美,所以要建观景台;建了观景台,环境就会遭受破坏,不管观景台的形态多么优美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为了消除造型体与观景台的矛盾,龟老山展望台设计得看起来像是山谷中的一条狭长的裂缝。这是颠倒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观念,因为任何观测平台的特征就在于矗立于自然环境中。
    (二)水/玻璃
    水/玻璃的设计中采用除水面边缘的处理,让水流不着痕迹地溢出,使人仿佛置身于与热海连接的空间中。其地面被控制成平坦的水面,尽管水深仅15厘米,却因为有了贴深绿色花岗岩的水底,使水底的存在感在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水/玻璃在平面设计中,客厅及其连接部分的设计启发则来源于日本传统能剧的能剧舞台,它借鉴了能剧舞台的空间感受,把规划的重点落到地面。因为只有保持来访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地面,才能更好地控制其视点不会是俯瞰,若是俯瞰,便没有了与大海连成一片的空间感觉。
    (三)马头町广重美术馆
    马头町广重美术馆是为了收藏安藤广重作品而建造的一所美术馆,里面收集了安腾氏4300多幅浮世绘画作。广重的浮世绘作品因其运用自然元素,对自然及其变化的视觉表现而闻名。隈研吾就是受此启发,在这个项目中试图将广重绘画的基本方式转换为建筑语言。在广重美术馆的设计前期,受广重绘画特色的影响,即使用垂直的线条描绘雨,于是隈研吾以杉树百叶作为建筑与环境的媒介。这样,杉树既表现了广重绘画的多重性,又很好地与环境融合。(图1~图3)
    (四)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位于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脚下的当代建筑博物馆。竹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了土地结合的部分,在堪察了基地周遭环境后,隈研吾尝试将长城特有的就地构筑的方式运用到此设计中,他保留了坡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小心翼翼地将分段的细长平面依地面高低置放上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
    整个房子结构上还是钢筋的,只有室内和卧室部分是混凝土实墙,墙面是大面积通透的落地玻璃。从屋外到屋里,甚至推拉的门窗和卫生间的脸盆,都尽可能使用竹子。竹屋的外部,由大片的竹墙围合。在门窗位置还设计了可推拉的竹墙。拉上竹门后,阳光会透过竹墙的空隙洒进屋内。竹屋内部空间也用了一些竹墙和竹柱来分割、联络或装点。(图4)隈研吾认为,与土地结合是好建筑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所谓的结合並不是将基地整平后再让建筑孤立其中,而是有美国建筑大师萊特( 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那般“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感觉。

三 与环境相融建筑的构建方法分析
    (一)材料的选取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混凝土并不就是完美的。隈研吾的理论是将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等天然材料,结合水、光线和空气来创作建筑,隈研吾之所以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得以再生,离不开从小生活
在木质小屋,简单朴素,通风良好的木屋居住经历所给他的感受。他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自然素材结合来阐释建筑的自然属性。而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感很强的材料,触觉上感受不到木板的温暖,视觉上没有木板的通透, 这些都是它的缺陷。
    所以笔者认为在构建选材方面应该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每个地方都应当采取适于应对当地特殊历史文化的设计风格,盖出只有这片土地上才应有的建筑。好的建筑应该是从场地里面生长出来的,这种生长并不单是指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场地的某种联系,而应该是“表里如一”的。由于对建筑地域性的尊重,每个建筑的设计伊始,都应该去走访现场,与当地的人们交流,通过实地勘察寻找灵感,从当地的材料中寻找启发。自然的建筑应当是接地气的建筑,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就像从农村里爬滚出来的孩子一样,看似朴实,实则丰富。在马头町广重美术馆项目中,隈研吾考察现场的时候,发现当地盛产一种叫作八沟杉的杉木,所以他想创造一种像后山杉树林一样的建筑。在竹屋项目上,隈研吾同样选取了代表中国特色的竹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做法能有效地让建筑融于身后的自然环境之中。
    同样,在选材的时候需要有工匠精神,在马头町安腾广重美术馆项目中,隈研吾遇到了如何做出不会燃烧的木材的问题,几经辗转他找到了一个专门研究杉木耐火性的人,最终对杉木进行远红外处理才得以让杉木通过燃烧性能的检测。在长城脚下的竹屋项目中,为了避免竹子的开裂,隈研吾特地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植物学家,掌握了竹子成长到某一个时间适宜砍伐以及砍伐后经过加热工艺,能使它变得坚固的知识,最终,隈研吾通过学习竹子加固技术,建造出这一长城脚下的“竹子奇观”。
    (二)地形的运用
    隈研吾在日本泡沫经济爆破以后,来到了乡村进行自己的建筑实践。与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相连,隈研吾探索出自己与自然连接的建筑观并付诸于实践。首先在龟老山观景台这个项目,隈研吾把建筑的造型反转,在山顶挖出一道“缝隙”,把观景台“陷于”这道缝隙当中,路径由到暗明,由抑到扬,以楼梯和桥的设置,把观景的最高潮放置于山顶。这种反造型的做法,保护了山体的完整,连接了当地的景观,成为人们体验当地风景的绝佳场所。在龟老山观景台这个项目中,隈研吾放弃了纪念碑式的建筑,而选择自然的建筑。自然的建筑,是从特定的场所中生成的。观景台的建筑素材就是山,以山作为材料,与山顶打造 U 形框架,再覆土恢复原貌。于是,场所、表象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而龟老山这一场所,赋予观景台建筑隐藏的力量,突出的唯有辽阔的濑户内海与山景。
    另外,水/玻璃在设计时也借鉴了能剧舞台和日向邸的设计原理,能剧舞台最为重要的斜行地面,倾斜设置的挂桥利用透视构图法的技术制造错觉,制造出纵深感。能剧演员保持与地面的联系,拖着脚步从挂桥出场。这时,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上。隈研吾的水/玻璃就是借鉴了能剧舞台的空间感受,把规划的重点落到地面,从而合理地利用了建筑物在海边这一特性,使得人们有位于大海中间感觉,有效地将建筑和周遭融为了一体。
    (三)造型的设计
    结合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隈研吾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中,基本都会用一些“间隙”或者“栅格”来增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让人们能够在建筑内感受到外面的环境。 2013 年 7 月,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隙间”的展览,参展人正是隈研吾。在这次展览的说明中,隈研吾写到了自己对隙间的理解。他说这是他最重视的一点。如果物与物之间压得很紧密,挤在一起没有缝隙,就会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而且难以应对环境状态及方法的变化。有了隙间的存在,事物才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形成一种柔软又坚韧的感觉。隈研吾通过人被社会压榨着努力工作的状态,来说明隙间的意义所在。他希望建筑可以存在让人喘一口气的空间,能够在隙间的缝隙中自由变换。打破混凝土的死寂,让建筑展现出与人的身体相贴合的自然感。隙间可以令建筑变得自由。
    最初使用“栅格”这个概念是在水/玻璃的项目当中,用栅格的屋顶把太阳光分割成细碎的粒子,使自然光能够能柔和的打到水面上。那是水平方条向的运用,达到对光的一种调节效果。在广重美术馆中,在墙面的处理上运用杉木条的栅格化排列的手法,既在寓意上达到跟安藤广重浮世绘绘画的艺术效果,又在垂直方向缔造了隐秘的光影效果。在其随后的建筑创作中,栅格被多次运用,达到调节光线,渗透内外,以及调节视线等效果。
    同样从微观上来说,竹屋,一根根有距离的竹子依次排开,这种距离使整间屋子里充满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在室内的人能感受到室外的微妙变化,这使得屋子里最要的房间——茶室,充满了自然气息。从宏观上来说,正是山顶的一道间隙,才使得龟老山观景台能隐藏在周围的环境里。正是隈研吾这种对空隙的巧妙运用,使得他的作品能更贴近自然。

结语
    隈研吾以其特有的观念和不懈的精神,使他得以登上国际舞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们。在“负建筑”的理论中,隈研吾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中表层与实体的分裂,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建筑地位及形式的变迁,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民主主义对混凝土建筑发展所起到的推进作用,从当代社会品牌营销虚拟世界的发展中思考了未来建筑的可能性。隈研吾执着于对建筑本质的思考,深入探讨了建筑每一个细部的意义和逻辑,批判辨析建筑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用一个个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简单幼稚的实验性建筑突破传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在我亚洲沃土中成长的我国建筑师,应该学习全世界优秀建筑师们的精神,早日实现被全世界所认可的中国特色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隈研吾.自然的建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2]隈研吾.负建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3]隈研吾.反造型.朱锷,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隈研吾.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6——隈研吾/建筑构造细部.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5.
[5]隈研吾.让建筑消失.建筑师, 200312): 29.
[6]杨金莎.渗透性界面——隈研吾作品中的建筑表皮.建筑与环境, 20022): 159.
[7]隈研吾.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城市环境设计, 2010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