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 于乃浩
摘要:在景观设计愈加追求生态性的背景下,资源范围广,易取得的,低成本的竹材料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青睐而被应用于景观中,但目前竹材景观小品的运用仍依赖于竹编工艺和对已有景观的模仿。文章以原竹材料景观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资料搜集和分析,提出了竹材料景观小品的构造单元和单元组合模式。基于现有的搭接构造工艺,基本单元的组合研究有助于竹材景观小品的创新运用,为设计师提供竹材料小品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为现场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竹材料、景观小品、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8-0160-03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pursuit in landscape designing,the low cost and accessible bamboo materials are applied in landscape building. However, the landscape sketch designing used to rely on the semi-finished weaving products or mimicking those existing landscape.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al unit and the unit combination models of bamboo material landscape sketch are put forward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a lot of date and cas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joint craft, the research on units is helpful to the innovative use of bamboo landscape sketches, which provides designers the basic idea of designing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actice.
Keywords:Bamboo materials,Landscape sketch,Formation design
前言
目前国内外竹材料景观小品的应用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竹材自身的材料特点和工程特性,如根据竹材受热弯曲的特性制作各种艺术造型的竹编景观。二是将竹材与其他材料进行组合。例如将竹与不锈钢等现代材料结合增强其稳定性,既能够实现设计的功能目标,又能够实现其生态意义。三是将竹材进行再次加工提高其物理、化学性能,如竹复合板等。根据使用范围,竹材景观小品主要应用于观赏型、功能型、景观装饰物三大类。本文主要探究各类原竹材料景观小品的构成与应用。
一、竹材小品应用研究意义
许多优秀的竹材小品尚被应用在竹博园和竹建筑的展览中,而没能被应用在实际项目建设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众对竹景观认知度不够,另一方面是设计师对竹景观工艺没有深入了解,在设计中不敢使用竹景观小品,也没有设计实践的经验。当前,“工匠精神”要求设计师深入现场进行设计实践已经成为趋势,文章对竹材景观小品构成的探究将为竹构景观小品的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供借鉴意义。
二、竹材料小品特性
(一)工程特性
1.强度:竹材质地轻盈但强度大,不同品种和生长年限的竹强度有所不同。竹材的抗拉抗压强度也明显优于木材,竹材的静弯曲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数值一般为木材的两倍。[1]
2.密度和可塑性:竹材的密度根据品种不同有一定区别,一般来说密度大的竹种,其竹材硬度大,抗压强度高,弹性小,如刚竹、毛竹等。而密度小的竹材硬度小,抗压强度低,弹性大。如慈竹、撑杆竹等。[2]
3. 干缩性:竹材干缩率较低,在径向、弦向表现出相异性,弦向干缩率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3]
(二)景观与生态特性
竹材在华东、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材料容易取得,且竹材料体量轻盈,运输方便,施工难度较低同时易于拆卸,因此竹构景观小品的造价也相应较低。此外,竹文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如竹材所象征的高雅气节,常受到庭院主人的喜爱。而竹材丰富自然的颜色和极具乡土气息的肌理则能很好地适应乡村景观。在生态特性方面,竹材是可再生资源,建造能耗相比于钢材、木材等都要低,作为有机物也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是典型的可持续性景观材料。
三、竹材料小品构成
通过整理国内外现有竹景观小品的应用形态,笔者认为原竹材料景观小品构成可归纳为竹杆、竹篾、带枝竹三种基本形式以及七种肌理单元。相同或不同的基本形式和肌理单元的组合、搭接可形成具有不同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组合单元,这些组合单元经过进一步的创意处理可形成具有不同观赏、使用价值的竹构小品。
(一)竹材料小品的构成单元
1.三种基本形式 :竹竿、竹篾、带枝竹作为三种基本形式有着不同的工程特性。竹竿指原竹经砍伐后形成的自然形态,其保留了竹材自身的刚性、强度、韧性,可用于结构支撑或排列成墙。竹篾指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有着良好的韧性,可自由弯曲,主要应用于竹编工艺,在我国长江以南区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其中以浙江东阳、嵊州、安吉、四川等地为盛。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竹编工艺应用范围广泛,精致的竹编产品可应用于景区标志物编织,景观装饰物等。在近年来的浙江、福建、成都等竹制品应用历史源远区域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竹编常被用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营造。乡村中常用的竹家具、竹制渔牧农耕用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生活气息和场所精神,如竹篓、竹筏等。带枝竹是指凤尾竹等干茎较细的竹类经去叶处理后直接应用的形式,如大量的带枝竹组合在竹雕塑中可以模仿鸟类羽毛的造型。[4]
2.七种肌理单元:在景观中,“肌理”从形态构成学角度考虑,可包含质感、纹理、图案的组织关系三层含义。而肌理单元在竹构景观中则是竹材经过不同方式的解构、剖切后形成的,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基本单元(如图1)。
圆柱单元最为常用即原竹的自然圆柱形态,其强度较好,形态完整,在景观中应用广泛,通过搭接工艺可形成多种组合体态。
半圆柱单元可形成碗装容器,盛放水、种植土等,在景观配饰和庭院小品中使用可形成种植景观或竹水景别有韵味。
纵剖单元根据所剖位置不同可形成多种剖切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单元体,其展现了竹内部肌理的同时,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
横剖扁平单元可形成环状体,其体量轻盈,通过拼接组合可形成不同的图案组织。
斜剖单元在端部形成尖锐体,能够穿透一定强度的物体,常用于基部固定、榫接等用途。
(二)竹构单元的组合与应用形式
在实际竹材景观小品的应用中,大多为上述基本单元的组合应用。在组合应用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对单元组合的变形扭曲、排列组合、造型处理等方式(如图2)。
1.排列组合:此类应用方式最为常见,通过竹构单元的组合,可形成不同体量的组合单元。不同形式组合的单元组合经过剖切、美化、填充可形成不同功能和艺术性的景观小品。
此类组合还包括构架的搭接,部分小品体量较大,接近景观建筑,但又需保持轻盈体态,一般使用较厚的竹篾编织搭接框架后用薄竹篾填充,形成半开放的空间。如位于浙江省临安县太阳镇双庙村用于“稻鸭共养”农业模式的鸭寮,采用原竹片弯曲成为一个竹拱,然后将多个竹拱交叉并置成为“茧寮”的结构骨架,再在骨架之上编织竹篾作为围护。内部有饲养分区,隔而不断,让空间更加富有层次,从外观上看,“茧寮”是一个有虚实变化的半椭球体,竹篾的自由排列使内部空间在光线下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如图3)。
2.变形扭曲:竹竿形式的单元自身具有良好的韧性,且经过烧制冷却后可以完成定型,而竹构单元排列后进行扭曲变形也可形成具有特点的组合肌理。如四川成都竹园中的竹伞厅和竹波浪景墙。在中心使用竹杆捆扎组合作为支撑后,竹制伞厅的外侧使用了弯曲的竹竿,通过横向绑接固定完成外围的支撑,扭曲的竹竿给伞厅的外立面带来了优美的曲线,增添了艺术效果。(如图4)竹波浪景墙在竹竿组合排列的基础上变形,竹竿顶部统一固定,竿体按一定角度向外逐渐突出,在剖面上形成曲线,使景墙表面极具张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如图5)。
3.造型处理:造型处理是竹编景观和竹雕塑的主要构造方式,竹编景观大多依赖经验丰富的竹艺师傅,将竹篾编织构造成生活器具、装饰品等。竹雕塑则利用肌理单元的搭接,按照一定造型构造成雕塑,常用于景区标志物的构造。如安吉竹博园孔雀雕塑, 雕塑身体采用一定长度的竹杆组合,按照孔雀形状进行绑接处理,在尾部则采用带枝竹的大量组合作为孔雀尾部造型,生动形象(如图6)。
(三)竹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
竹材景观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是丰富竹材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的重要手段,如金属、玻璃、塑料、陶瓷,碰撞出不同材质间的层次美感,更加丰富、多元化,而在目前景观小品中主要应用有以下三方面。[5]
1.竹材与水结合:原竹材料有着中空的特性,尤其是柱形,半柱形可用于通过水流或盛水容器。如日本园林中竹洗手钵,利用竹的管状结构接入水源,水从竹内部流出用于洗手或落入斜剖的竹管排出,流水之间形成水景小品。(如图7)此外,竹材还可用于景观水车、竹筏等生活性小品的构造。
2.竹材与景观照明设施结合:竹编工艺和景观照明的结合应用方式主要以竹编产品与景观灯具的结合,如杭州西溪湿地的竹编景观灯,迪士尼乐园的竹雕灯等。灯源透过竹编形成的镂空处可形成斑驳的光影,别有一番韵味。另外,利用竹子柱体中空的特点也可将竹竿制作成景观灯具,如贵州的贵州茅石镇中关村人行桥,将景观灯安装在竹竿端部分,电线布置与竹竿内部。竹竿自然的排列在景观桥的两侧,与桥身和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形成具有自然气息的现代景观照明设施(如图8)。
3.竹材与种植材料结合:竹材自身可作为种植材料,但也可通过搭接形成具有艺术造型的花钵和种植容器(如图9)。
(四)竹材搭接与构造工艺
在竹材景观小品中,各竹材单元的连接方式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建造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如图10)。
1.捆绑法:捆绑法一般使用韧性和力度比较好的棕绳或蔑笆,对相邻竹材单元进行连接,但此类方法外观粗糙、稳定性和耐久性都较差。棕绳在使用前可经过油浸,并结合铁丝使用,可增加韧性和连接稳定度。[6]
2.钉接法:钉接法应用最为广泛,将螺栓或通过打钉器将钢钉打入竹材单元之间完成连接,该方法隐蔽性高,但由于竹材纤维容易纵向劈裂,钉接法容易影响竹材单元的工程强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榫接法:榫接法通过竹材加工制成的榫头与榫眼结合,依靠竹材自身的摩擦和相抵固定,虽能最大程度展现小品自身构造,别具韵味。但其应用受到工艺的限制,稳定性不佳,在现代竹景观小品中常与钉接法结合。
4. 钢结构连接法:钢构连接法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方法,有着稳定性好,易于拆卸安装的特性,且生产安装更容易采用标准化的尺寸和工艺,常用于竹材与地面、以及重要的节点之间的固定。在大型竹景观雕塑或建筑中,常在与钢构相连接的竹材端部灌注混凝土,再通用螺栓、钢筋挂钩、金属箍、卡扣等与基础连接。[7]
总结
竹材料作为具有较强文化适应性的乡土材料,具有良好的景观特性。目前市场上原竹材料资源丰富,而竹材景观小品构造形式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其构造单元和单元组合方法的了解有助于设计师进一步发挥创意,将竹材小品应用于不同的场景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季正嵘 . “竹构”景观建筑的研究 [D] . 上海 : 同济大学 . 2006 :17-19
[2] 李鹏 . 竹材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调查与研究 [D] . 浙江 : 浙江农林大学 . 2014 :10-11
[3] 苟锐 . 马泽群 . 游憩景观公共设施的竹材设计与应用方法探讨 [J] . 设计艺术研究 . 2015 . 5 (5) : 98-99
[4] 游明芳 . 竹材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IU凤凰山森林公园“嗜山竹海”景区为例 [D] . 长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015 :32-33
[5] 许懋琦 . 浅议竹编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J] . 设计 . 2014 (09) : 155-156
[6] 李鹏 . 竹材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调查与研究 [D] . 浙江 : 浙江农林大学 . 2014 :10-11
[7] 周文韬 . 竹材及其衍生材料在景观中的运用 [D] . 重庆 : 西南大学 . 2015 .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