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基于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人才培养的视角 RESEARCH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PATH OF TEACHING PRODUCTION UNDER THE NEW MODE OF NETWORK + EDUC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TALENT TRAINING IN FIVE NETWORK EDUCATION COLLEGES IN SHANGHAI

0

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杨明刚 周 研 韩宜男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不断深化升级调整,社会经济对设计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在“网络+教育”的新模式下,应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阐述“网络+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了“网络+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设计人才培养 网络+教育 新模式 产教深度融合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1-0111-03

A b s t r a c t: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constantly deepened, upgraded and adjusted,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new pattern for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design talents. In the new mode of "network + educa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jointly design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n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new pattern of "network + educ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in Shanghai five network education college, an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explore a new mode of network and education path under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choice of.

Keywords: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Network + education New model   Deep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th choice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意识的崛起,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的现象愈发突显[1]。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十三五”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方向,对中国人才教育培养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探索一条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各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在新形势下需探索的问题之一[2]。与此同时,网络新技术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3]。同样的,它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更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网络+教育”即在此大环境下产生,又可被称为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使传统教育模式趋于开放化。

一、“网络+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合的设计人才培养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产业间的局限,促使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4]。随着我国院校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局限性的显现,其培养目标应深入融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接[5]。在此背景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市于2016年8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16〕10号)“互联网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服务业态,打造上海互联网教育品牌需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产业,支持互联网企业开展教育和培训。”其深层含义并非仅仅是网络技术在设计教育上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应用网络技术建立各种设计教育、学习平台;而是网络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及现行教育中的优点推动设计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高效的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全面人才。

(一)“网络+教育”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育”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教师网络教学或者学生的在线学习,而是让网络服务于教育,使教育现代化、数据化、智能化。这期间以学习者为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提供自主、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从而完成系统教学和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图1)所示。与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将教材、教案和课堂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以及往往注重灌输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等现象不同,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网络+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方式、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模式均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6]。

1. 教育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网络+教育”的新模式下,教育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传统的单一式教育方式向多元化形式进行转变。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移动终端教学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高校可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由此可高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水平。

⒉ 教育资源——从封闭式专为开放化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期间涉及的教育资源多集聚于校园中,诸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等区域,这仅仅只能满足在校学生的教育需求。基于此现象,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凭借其强大的存储性、共享性以及便捷性等优势,快速的存储海量的知识信息形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信息库,且这个信息库的规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断地扩容。学习者可以应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各种网络题库、在线答疑等交互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可自由支配时间对全球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⒊ 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互动

随着网络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互联网便捷的沟通功能日益体现出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教师不再是单向知识的灌输者,“网络+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者与教师的沟通更自由化,通过在线互动交流随时答疑解惑,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⒋ 学习方式——从被动走向自主

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日益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进行独立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网络技术对专业课程进行引导式教学,发散学生对遇到问题的求解思维,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聚焦,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目标,确立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本体为主的目标。

⒌ 教学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客观地对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既能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在线参与度,又能让教师看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习者的真实感受及真实需求,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真实、科学、客观的数据依据,真正做到将评价定量化,因材实教。在这种全新模式的渲染下,传统教育模式中因区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坚持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前提,善于发挥网络技术的优点,探索“网络+教育”模式下,如何完成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实施的优化路径,让更多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成果在设计教育领域落地,让网络与设计教育实践为产业与设计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高品质的设计人才。

(二)产教深度融合的内容及特征

随着教育体系结构的改革,应紧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关注国家、市场和企业对设计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学习结构,高效快速的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以确保学校在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共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是将教育教学、生产技能、素质培养和科技研发等于一体,不仅能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还能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发展[7]。作为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发展的指导政策,产教深度融合相对于浅显的融合而言,是实质的、深入的、紧密的融合,是产教融合的升级版,实现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的新型模式,(见图2)。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教师团队的教育素质及企业和国家的创新性核心竞争力。其基本特征如图3所示。

⒈ 系统性:产教深度融合是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有机组合的形式,是双系统的有机统一,整体实施涉及政府主导、院校指导、企业参与等因素。

⒉ 多元性:院校和产业在产教深度融合实施的重要元素,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高校的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产业效益共同参与,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之知行合一的最终培养目标。

⒊ 动态性:高校设计人才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需紧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随时间动态演进的过程。

二、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上海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就教育部批准的六十八所高等学校中上海地区的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五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依托自身条件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通过全面推行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实现教育信息的远程传递、教学以及教育与资源共享。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七项指导意见。”其中,产教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之一,愈加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广泛引起各界学者的讨论与践行[8]。这为上海地区开展网络远程教育铺平了道路,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由此,在“网络+教育”新模式下本文针对上海地区的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五所网络教育学院有关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并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及特点产教融合培养设计人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各种贯穿产教融合培养设计人才理念的模式得以体现,通过对5所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进行浏览、搜集各院校培养模式,从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教学模式、校企合作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通过调研可知,目前上海这五所网络教育学院根据各自特色已明确其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积极践行产教融合的发展需求,寻求企业与学校的项目合作,但多数学校的教育模式还较为传统,多以面授为主,辅助与信息技术的介入,产教深度融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还紧需探索与发展。

(二)上海五所网络教育学院设计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⒈ 内因: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校企深度合作的决定性标准即为院校培养设计人才质量的好坏以及院校自身条件的优劣。目前,根据调研结果,从学校自身条件分析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原因如下:

(1)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所学专业知识不能直接服务于企业。

(2)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双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不统一,各自较多关注自身的发展需求。

(3)硬件设施较差,不能充分锻炼师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较低质量的满足企业设计人才需求。

(4)教师自身设计知识库需不断更新,紧跟市场的需求,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改善,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

⒉ 外因:国家及企业参与性颇弱

在网络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以顺利开展,但日前仍存在如下问题:

(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政府部门虽然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也积极支持加快产教深度融合,但当前在制度上缺乏法律保障,难以确保产教深度融合的顺利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模式较难得到规模有序的发展。

(2)企业参与性不高

从企业角度思考,校企合作最大的利益点即为可大大缩减招收员工的成本,更加精准化地找到所需人力资源。但目前存在情况多为需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前期阶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企业自身资产流失,故目前多数企业不愿高风险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三、探析“网络+教育”新模式下产教深度融合设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伴随着时代的需求,基于以下五点依据: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二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与生产实际相贴合,有效地解决影响设计人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三是适应两化深度融合,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四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五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作为重要前提,探析“网络+教育”新模式下设计人才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

(一)明确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的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化的制定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激励学生的创新活力,利用信息化实现设计教育的升级,为我国设计人才的就业创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二)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政策,推进“订单式”设计培养实现工学结合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政策,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实现工学结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向院校发出用人订单,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学校进行设计理论基础的学习,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社会服务等锻炼,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三)实时开展产教融合试点,推动企业与学校共建设计人才培

养基地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产教深度融合试验点,推动企业与学校共建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创新与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服务,实现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有机融合。

(四)推进企业深度参与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和设计教学评价学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企业的人才需求,则学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需由企业进行检验。加强校企合作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变性,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让企业全程参与其质量评价,则会大幅度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建立健全设计教育教学标准,强化设计教育实训融合规划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内容,更新行业、职业的最新标准和岗位规范,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强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融合,普及推广以实际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根据国务院有关“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在保证学生学习设计理论基础知识以外,学校应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学生自身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设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结

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产业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产教深度融合是在“网络+教育”新模式下,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动势。在此过程中,校企合作是践行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社会需求设计人才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在建设校企合作策略时,依托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积极配合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提高我国的创新竞争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 WJY2016011)研究成果

之一。

科研项目:本文系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校教〔2016〕46号,项目编号:ZZ1626010)研究成果之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设计学 IV 类高峰学科重大领域专项基金“产业转型背景下品牌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DA17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艳, 王振国. 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海南大学经管学院为例[J].高

教学刊, 2017(1):68-70.

[2] 张俊竹.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5, 1(28):88-91.

[3] 宋红伟.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J]. 信息通信, 2016(2):154-155.

[4] 刘唯. “互联网+”时代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 2016, 3(04):380-388.

[5] 陈静. 媒体融合趋势下应用型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工学院2013级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

[J]. 新闻研究导刊, [N]2017(01):274-275.

[6] 王毓婵.“互联网+教育”内涵解读与发展路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 36(3):150-153.

[7] 国海,钟德仁,王培章.“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J]. 长春大学学报, 2017(2):43-46.

[8] 张健. 产教深度融合的逻辑因由与实现路径[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 36(6):1-4.

[9] 杨明刚.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探索[J]设计.2017(04):123-125.

[10] 杨明刚.华东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研究[J]设计.2015(0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