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成 颖
摘要:琉璃咯嘣作为山西传统玩具,不仅具有娱乐性质,还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独特的当地文化和历史积淀。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衰败。因此,如何传承和发扬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
问题。通过与旅游产业的相互影响和运作,实现对琉璃咯嘣的创新,是一种探索。
关键词:琉璃咯嘣 传统玩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110-02
Abstract:Glass Luo Mao as the Shanxi traditional toys, not only has the nature of entertainment, but also h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tains the unique local culture and history. It evol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s gradually declining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refore,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t becomes the problem we need to solve.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oper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 of glass Luo Mao is a kind of exploration.
Keywords:Glazed Luo Mao Traditional to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引言
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称谓。因其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所以传统文化工艺数量也是数不胜数。中阳的剪纸、平遥推光漆等传统工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咯嘣、平定黑釉刻花陶瓷、新绛澄泥砚、广灵染色剪纸、黎城布艺老虎等被列入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无一不显示着山西省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些在全国范围内闻名遐迩的美术工艺发展得十分缓慢,传统的工艺也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不受重视,甚至不为人所知,因此生存空间受到不断的挤压。由于一些老手艺人的离世和没有继承人等因素使得一些传统技艺也相继没落和失传,而琉璃咯嘣就是其中之一。
一、琉璃咯嘣的发展
(一)琉璃咯嘣的历史和现状
在儿时的记忆里,每逢春节或庙会,总能在街头巷尾听到咯嘣儿咯嘣儿的脆响以及手艺人悠长的吆喝声,这时你就会看到一群孩子围在挑着担子的手艺人身边争抢着,老人的脸上有着我当时看不懂的骄傲。时过境迁,我们找不到那位老人的身影,也看不到琉璃咯嘣的踪迹,但是那咯嘣儿咯嘣儿的脆响却一直记着。
琉璃咯嘣是自明清时期汉族地区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玻璃手工制品的传统玩具,它头大,整体形态呈扁圆形,中间部分呈细长管状,用嘴吹气,极薄透的玻璃材质在吹产生的气流鼓动下发了“咯嘣儿咯嘣儿”的声响,清脆悦耳。据资料记载,全国各地区都有关于琉璃咯嘣的手工艺品,但是究其源头都来自山西省交城县,甚至有“全省乃至全国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绝活,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琉璃咯嘣的手工艺品遍布全国各地,但是较为流行的区域是黄河流域,一些靠近河流居住的人们还把它当作河灯,用来祭祀河神,从这一方面来看,它又是典型的民俗产品,具有浓厚的区域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的节令供器。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琉璃咯嘣儿还作为人们广受欢迎的玩具存在,与对联、年画和剪纸等传统技艺一起成为北方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中的代表性符号。
琉璃咯嘣的造型形态可以分成单腔体和葫芦体这两种形态。单腔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锤形的。除此之外,还有葫芦形,盘龙形的,檀香壶形等形态,形态各异且大小不同,最大的可达一米。最罕见的是三尺以上的琉璃喇叭,它的声响类似军号,可以吹出嘹亮高昂的音调。说起琉璃咯嘣的手工制作,才是最难的。因为它是无法用机器制作的,只能用纯手工且需要代代相传的配方,也就是说琉璃咯嘣是一项口授的传统工艺。
琉璃咯嘣的手工制作技艺比较复杂,第一步要有坩埚炉,它是制作琉璃咯嘣的基础,一般都是手工匠人自己动手盘一个火炉。关于场地是没有限制的,室内室外都可以,火中间放置坩埚,坩埚里会盛放制作琉璃咯嘣的原材料。配制的材料有:废弃玻璃、纯碱、银石、硝 酸、钾、铜、硝、硼砂等。然后用大火将原材料就其熔化,匠人通过对火候的掌控,等到温度合适时,将熔化出来的液体蘸取到玻璃吹管上,由于自然下垂可以形成半透明状类似蛋形的玻璃空管,将蛋形空管的末稍部分吹成球形,再运用半熔半凝的技术将空管末梢的圆球再吹成葫芦形态,最后趁玻璃还未完全冷却,将葫芦底部在一个微凸的平面上进行按压,使球形的底平面略向内凹,待冷却后从吹管上割下就完成了。步骤似乎很简单,但是配置材料的比例以及烧制的火候等都是日积月累的经验,真正的精品,还是得传统老匠人出手。
现在,传统的琉璃咯嘣工艺已经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这种带有情感温度和儿时回忆的玩具也越来越少见。由于这项传统工艺的独特性,纯手工制作的方式限制了它的空间和发展,同时也彰显了它的宝贵。在山西省交城县,掌握这门传统手工艺的匠人已经寥寥无几,而高世俊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制作的琉璃咯嘣现在已经走出了三晋大地,畅销海外。经高师傅研究之后的琉璃咯嘣,不仅自创四方、莲花瓣、琉璃宝塔等形态,而且还为琉璃咯嘣配置包装,使之更加安全不易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带有危险性的弊端。
这就是琉璃咯嘣的现状,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时代里,我们的传统工艺却在退守。渐渐的,它被人们淡忘,逐渐在时间里消亡。正如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
(二)琉璃咯嘣的传承和保护
基于琉璃咯嘣的生存现状,它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了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习近平书记说过,“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传统的文化求发展,文化产业也要求发展,而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学会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种工艺和技术,更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它是中华民族坚实的文化基础。
时代在变化,形势也在不断转变。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这为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是要想真正的振兴传统工艺,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创新的意识。那琉璃咯嘣的创新要从它本身开始着手,首先就是创新材料。众所周知,琉璃咯嘣是一种节令性的玩具,它极薄的玻璃材料也是它不宜长期使用的原因。如果我们从材料本身入手,寻找一种优质材料作为玻璃的替代品,那就是从根本上打破了琉璃咯嘣的限制。一方面,消除了随时破裂的危险,降低了危险性,也提高了琉璃咯嘣作为玩具的实用性,可以用来长期保存。另一方面,使用周期变长,也可以发挥它作为乐器的另一特性。其次,琉璃咯嘣的体形规格可以有所创新。在原来基础上缩小尺寸,制做得更加小巧玲珑。这样不仅节约成本,也可以用原本的原材料制作成其他形态,捆绑销售,促成系列产品的诞生,使产品形态更加多元化。最后是琉璃咯嘣的外观。在实用与审美并重的当代社会,产品的外观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手绘元素十分流行,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在已经制作好的琉璃咯嘣外壁上手绘纹样。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消费者与琉璃咯嘣的互动,形成了一种情感维系。
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需要培养创新意识,也要大胆地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之前不限环境的要求相比,处于生产环境严格要求的当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制作琉璃咯嘣的生产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环境对于产品的影响,从而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市场经济作为主导的当今社会,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需要面向全社会。如果没有市场经济意识,那再成熟的产品,再独特的工艺都难成气候。所以,传承和发扬琉璃咯嘣这项传统工艺,我们一定要更新时代观念,有长远的眼光,努力面向大市场和全社会,不断拓展和改进营销手段,促进琉璃咯嘣这项传统工艺的最后成果转化,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增添活力。
除此之外,琉璃咯嘣逐渐退守,除了这些外在因素,还有手工匠人青黄不接的原因,所以要积极培养琉璃咯嘣的手工匠人。人是传统工艺传承和发扬的基础,过去是采用一对一或小规模的教授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因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传统手工匠人的培养机制,为传统工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可靠的人才储备,为振兴琉璃咯嘣这项传统工艺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
二、琉璃咯嘣创新的实际应用
结合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相较于其他产业来说却能不断增长,那传统手工艺与旅游行业的结合是一种可行的尝试,也是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赢的举措。
首先,琉璃咯嘣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如果要与旅游业产生交集,那它的本质也就发生了转变。1.旅游商品,是指旅游地区或城市有当地色的商品。琉璃咯嘣作为传统工艺和民俗玩具是极具区域特色的产品。2.旅游工艺品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工艺性、礼仪性、实用性和纪念意义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3.旅游纪念品:是指标有区域性地名,或用产地的人、地、事物特征作为商标的商品。琉璃咯嘣的原产地在山西省交城,甚至有“全省乃至全国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称号,那么作为纪念品是极具代表性的。
其次,琉璃咯嘣也可以与地域特征和民俗表演相结合。说到底,也就是在固定场所进行的手工演绎,带领游客参观游览老手艺人的制作环境,制作过程,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我们这项独特传统手工技艺,与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互动性,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这不仅是对琉璃咯嘣的发扬,同时也让游客们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在无形中进行了普及教育,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琉璃咯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这类带有文化内涵商品的发展。
再次,身处科技发达的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用电脑技术对琉璃咯嘣进行数据管理,使它们变得具体化,通过文字、摄像、录音等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保存手段进行实质化的保护,并且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从而达到良好的、长期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像社会展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呼吁大家加入到保护和传承它们的队伍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国家应该加强宣传保护工作,让全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意义。文化部门更因该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法律,宣传琉璃咯嘣的历史价值,让更多的人增强对琉璃咯嘣的保护意识,形成全人民全社会都关注像琉璃咯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来。在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厘清保护利用和继承发展的关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要符合现代文化的审美观,在加强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认识优秀文化的价值。在省内各地旅游景区进行定点销售,努力将琉璃咯嘣纳入晋商文化的范畴,作为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打入市场内部,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琉璃咯嘣的发展。
结语
琉璃咯嘣作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山西省历史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若想它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亡,就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传承保护。琉璃咯嘣的保护不仅仅影响着山西省这片养育它的地方,对其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我们在传承保护道路上也要借鉴其他优秀的案例,立志将琉璃咯嘣的传承和保护做到最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我们坚信,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琉璃咯嘣会再次焕发属于它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芦吉惠.千年老技艺代代相传—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流程 [J].科学之友.2015.(3) .150-160
[2] 郝慧芬.冯军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创设与内部转化-以吕梁市为例 [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15.(31).92-95
[3] 王媛.让老手艺焕发青春风采 [Z].山西经济日报.2015.(3).1
[4] 谭红丽.山东博山琉璃响器 鼓珰探究.[J].设计艺术.2014(4) .55-59
[5] 郭永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为例.[D].中国现代
化研究论坛.2009.337-349
[6] 郭冰蕊.试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以交城县琉璃咯嘣.滩羊皮手工艺为例[J].沧桑,2008(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