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形态感知的关联性实践与探究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RELEVANCE OF DESIGN MORPHOLOGY

0

北京联合大学 何伟民

摘要:文章尝试从形态感知的角度,探讨加强形态教学训练效果的经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缘由的研究;剥离长期束缚形态感知训练的多功能束缚,从学术的层面,探讨纯粹的技术实践和训练的方向可行性,立足几何抽象化元素为依托,展开文化、社会、材料以及工艺等技术关联元素的关联研究,目标只有一个,适合当代设计造型发展的趋势,尝试建立新的形态塑造实践模式。

关键词:设计 形态 感知 关联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8-0054-02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form and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causes associated with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ical perception; stripping the multi-functional restraint of long-term restraint morphological perception training; from the academic level, practicing and training in the direction of feasibility, based on geometric abstraction elements to start the culture, societ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elements of the association research. The goal is only on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design modeling trends and tries to establish a new shape practice mode. 

Keywords:Design Modeling Morphology Relevance

引言

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从出生懂事开始就在感知周围的山川林木,鸟语花香的景色和事物,从小上课学习就被告知客观事物并不以我们的主观认识而发生变化;周围的事物也不以我们的喜好而客观存在的,而且从我们开始学习绘画就发现创作并不只是客观地再现自然。

自然形态包括我们能看到的一切可以看到和不可以看到的事物,我们这里仅以可见事物作为研究的载体对象;山川,河流石头,日月星辰这些形态都是自然界经过多年的演化呈现出现在的形象,我们称为自然形态。这些自然形态都是受到客观事物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没有对其形成产生影响;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人造形态,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周围,汽车,家电以及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工具衣食住行等形态大自然并没有直接给予我们人类,而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人造物。为什么我们谈造型要研究这些,因为有意义的形态不是空想出来的,开始造物也要向大自然学习,向前人学习,少走弯路,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意义。

一、造物与自然物的区别

这个命题需将讨论的角度需要定位一下,首先造物是为人服务的,以人的意志为塑造的,这个与自然物的定位不同,相比较而言,人的视野和目标是基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的,劳动和生产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生活。相对于自然物要复杂许多。但为什么造型创新还要仿生、还要师从自然呢?自然界对于人类不仅限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整个宇宙对于我们的所处的环境都是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大自然是个生态的环境,没有不能进化和消失的东西,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认知所限,所造之物不能完全与自然进化规律相一致,有些废弃物很久不能回归自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伤害,其实也就直接伤害到了人类自己。人们的过度需求导致欲望的无限膨胀以致最后发展的失衡。从自然界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其实是自然界最完美的产品,但是材料基础还没有达到生物智能的水平,包括现在的机器人、生物技术、信息智能以及动态结构单元,无一不是物理化学材料制造的产物,与自然生物制品还不是一个概念的。当今造型设计还离不开人造材料这一基础环节,尽管材料的发展已经很快了,但作为人造物,人们现在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生态化;既然设计还需要人造的材料,那么产品的设计就要以材料结构和工艺为基础,这也是形态塑造的出发点。

所以人造物和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生态的不同;今后人造物依然要向大自然学习,自然物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对于人造物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二、造型规律的认识与研究

(一)技术方面

造型设计师没有必要从微观的层面去纠结人造物质的过去和未来;虽然设计哲学宣扬设计师需具备五眼六通的功能;从以往经验来看,材料工程的开发者都会提前发现和解决这个社会普遍需要的问题,一个新材料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设计要做到是发现和应用推广;我们面对的是人而不是微观的世界。设计师更多应该是合理选择和极致化运用。这样的话,研究的纵深性也会好把握。当然选择材料和技术手段也需要横向知识面的一些支撑。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方式大都沿袭模仿的规律,那么规律找到了会对于丰富多彩的形式有约束么?规律研究是手段而目的是需求。规律对于艺术设计多样性而言也是一对儿矛盾,规律诞生出相同的结果,而设计的形式有时却出现结果形式多样化的局面。所以在体现交叉学科特点的同时也要展现应用和自身鲜明的特色。

当前的造型研究多从起点与出发点开始,也就是服务的对象和造型的思路为依据;产品的造型(艺术造型)出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1.有意味的形式。2.是为他人服务产品。3.为企业赚钱的工具。那么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前两项上,属于技术层面,后者属于商业策略研究范畴。设计形态的产生受实用元素所限定,是功能和审美的产物;往往条件是设计的出发点。而单纯的形式训练往往不受条件约束,这在设计实践中很容易产生不切合实际的作品,是作品而不是产品,因为商家认为产品的功能是第一位的。这无形中给设计造型的发展路线指出了“方向”,所以当今大多数产品设计造型的训练是以静态结构和动态机构功能为载体的“船”进行的,是在有条件约束中行进的舞者。如果在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求形态变化,基本上是很有限的。所以往往这样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新意,但这对于初学者的造形观念形成确实有一个树立设计理念的机会,从模仿和改良开始,这对于改良性的设计是个很好的方法。

对于创新面大的设计则需要更大的自由度;有时候我在思考,生态功能模仿和研究确实可以有限扩大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成就了造型的依据和形式转换基础,对于造型表面化的说法也不失为一种回应;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生活,单一力学物理或者化学的原理的语义特征是不能支撑广泛的信息时代的形态特点的,尤其是信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传统的比例均衡和拓展已经称为辉煌的过去了,创新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支点。设计造型多选择原理表现也是源于用户的需求,而比例的演绎拓展多了情感的任意性,常常不被重视了,但仍可也作为基本功的一个选项,毕竟约束越多,任意的程度就越小;产品造型是基于三维实体形态的功能展现;不同于纯粹的视觉艺术,它与材料是不可分割的,当今时代随着材料更新的日新月异,结构造型也就成为了即仿生原理和比例拓展以后的第三个造型研究的方向,这对于形态的个性化与用途细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类造型需要建立在工艺实践和认知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设计塑造,否则没有应用意义。原理造型和结构造型都是建立在静态结构的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此的动态原理造型则复杂很多,比如汽车的造型设计,动态的结构单元需要承受许多外力和内力的影响,这个需要材料的实验和的动态平衡结论来确定形态的合理性。而这个实验项目的随意性较小,多需要与工程人员的合作完成。教学实验的开展也有一定难度。还有一类造型就是陶艺,它受温度和化学颜料的影响较大,在了解烧制工艺的基础之前,也离不开长时间的静态的塑型训练。

(二)研究方面

常用形态的分类都指向原理、材料和结构的平衡;对于造型的深入研究需要从纵向给于深入挖掘的机会,停留在原理和结构表面上形式再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比如随意平面形态的多位拓展,形态寓意的联想,这既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又有目标性的研究和训练对于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准有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有工程技术性内容交叉,往往形态的研究不具备验证性和反证的结果并不被合作方认可,这也大大加大甚至阻碍了学科之间交互和认可的通道。批量化的生产使作品变成了产品,形态的逻辑性最终成为平衡矛盾的产物;但模块化学习和研究完全可以展现形态寓意的认知部分研究,甚至是无序化的演绎,产品只能作为结果形式的存在而不是各项模块研究的过程,只有这样,个性化研究才能在信息化和个性化时代的产品上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三、设计造型训练的有效途径

仿生的形态模拟与创造;常态的仿生模拟一般都是从原理出发,从实践的经验出发,发现这并不完全适合初学或者没有造型基础的学生,原理从感知分析到认知提炼都是围绕着缜密的实验数据得来,如此逻辑的结论岂能随意移植成为单纯的形态,这本身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另外,原理的移植和再造,对于新构想的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建立这样的意识关联性确实也需要设计师的灵感联想。前提是实施者必须是有经验的设计师,否则就会流于表面形式。即便是环境的不同,原理的移植也需要造型技术经验的支撑,否则就不能完整地支撑移植的效果。仿生形态造型模拟可以分几个层次阶段,单纯形态模拟与抽象,原理分析和归纳,选材再造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知识点都有不同的侧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而第一阶段是设计造型最重要的基础,因为“应物象形”这个阶段需要时间的积累,从感知到认知把握形态塑造的分寸。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实践有时候与视觉传达有类似的内容,设计仿生关注的面多一些,那就是归纳和几何抽象的问题,归纳整合的工作多一些。这对于后期的工业设计的应用有帮助。同时,两者的情感注入训练都是等量的,这也有益于后期的语义设计应用。针对上面的三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年级和造型能力进行选择。加强单纯抽象元素进行仿生模拟训练,提高元素造型的能力为后期的训练和设计做准备。

四、结构理解是造型的关键

结构形态模式的选择是取得效果的关键,可以脱离特定功能,提炼出几个模块进行实践。以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分开进行。静态结构模式:造型训练需要从一种材料开始,不仅是连接上,还需要在比例和审美元素上综合平衡连接效果,开始训练阶段可以弱化工艺的选择,只要表达出结果,采用的制作方式作为次要评价。比如,板式连接,立方体连

接,直面与曲面的连接,线性连接等;这些用计算机操作的话可能很容易实现,但前提是需要有构思结果才容易上机操作。前期训练方式是样式选择和认识积累,不受功能条件的过度约束。动态的结构模式:其实就加上一个功能性的动态机构元素,它需要在运动使用中体现他的价值,要求与前者基本一致。说明确了,就是用机构原理去造型。它不能是静态受力的方式,要有运动形式,比如齿轮运转和连杆运动等。现在有用乐高模块外加电子控制单元来制作动态单元训练,但这过于流于形式和趣味性,对造型的功能运用度和认知原始创新的目的不足。趣味性虽然可以降低学习入口的门槛,但逻辑性与实用性的深度是不足的。而过于依附机构的状态可能也会舒服造型的设计创造。在现实中实践中,我还是比较认可提取静态和运动的原理进行二次造型设计,这样比较符合造型实践模式的设计,也比较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

五、材料的寓意和运用

功能性和审美性的表达,对于设计形态的是否成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今信息化时代,材料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工艺常常伴随着新材料的产生。对于工业设计,造型的实现是不能脱离工艺技术的支撑的。当然手工艺或者半自动技术也有其点缀的作用;现代加工技术的日益完善,对于造型的实现给与了空前的自由度,前提是必须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表现能力。传统的手绘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加工精度的要求,其仅仅作为想象和审美的训练手段。对于基础手段实践方式的训练,可以任意展开工艺的选择和想象,从材料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入手,结合其功能和审美进行针对性单元训练,逐步整合称为功能和审美的整体训练。材料的差异导致各种寓意感受千差万别,即使抛开功能作用,审美感知作用的造型表达也是千变万化的,需要在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中建立起准确的判断能力。

结论与思考

造型的关联性意义: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造型的关联性似乎离不开功能和技术,但是作为造型学术研究,关联的只有审美的积累以及与其相关的材料,工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多余的选项;形态设计毕竟只是产品实现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立足于审美经验的数量积累,融合了文化,美学和材料工艺的元素的组合,作为基础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定深度和量的积累,开始融入其他限定性元素,将会使初学者迷失方向;综上所述,设计形态的感知需要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拓展审美深度的内涵;文化社会与技术工艺的关联是实现的保证,抽象模块化的研究始终将是与现代化设计和生产的桥梁。现在,理工与艺术院校机构均开展设计及专业的建设,但对于包豪斯的造型理论的延续和发展,100多年来已经有了不同的认识,时代不同了,技术发展了,审美的风格和样式不一样了,但核心的目标没有变:“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1] ,而不是内容。美国学者乔治桑塔耶纳在他的著作“美感”中从各个方面来解释美的本质,而这个本质是隐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在当我们给与关注时,它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它存在于生活中并以此为载体,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生活形态有自然地和人造的两部分,当然也包括可见与不可见的,它们必须通过我们可以接受的形式来呈现出来,所以形式是审美的唯一载体,我们研究它,抽象出可用于表达的技术元素是我们形态设计关联和实践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主编 . 中国 . 综合造型基础 [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9(7) : 2

[2] 包海默等 . 中国 . 产品设计造型基础 [M] .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 2012 (02) :2-3

[3] 克莱夫·贝尔 . 英国 . 艺术 [M]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1984 (9) : 14-16 

[4] 陈苑等 . 中国 . 产品形态综合构造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3 (6) : 1-2

[5] 盖尔·格利特·汉娜 . 美国 . 设计元素 [M]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3 (8) : 28

[6] 乔治桑塔耶納 . 美国 . 美感 [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2 (12)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