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 罗 静
摘要:戏剧服装是戏剧的物化表现载体,一定程度上反映角色的性格、戏剧情感、场景渲染,是戏剧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越剧戏服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田野采风和记录整理等方法,对嵊州市越剧戏服的生产现状、戏服结构和缝制技艺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得出越剧戏服的生产现状仍处于传统前店后厂的模式,因自产自销而效率低下,劳动力偏老龄化,服装风格清丽雅淡,款式结构基本沿袭传统服装“十字形、整一性和平面体”的特征,缝制时通过引进电脑绣花机、拷边机、平缝机等以机械化生产为主,流程主要包括面料机器绣花、制版、裁样、制作各环节。
关键词:越剧戏服 生产现状 结构 缝制技艺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1-0084-02
Abstract:Drama costume is the materialized expression vector of drama,reflecting the character, drama emotion and scene rendering to a certain extent,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rama art form. This paper, taking Shaoxing opera costum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field tour and record sorting method, such as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Shengzhou Shaoxing opera costumes, costume structure and sewing skills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research, analysis of Shaoxing opera costume production status is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front shop, back factory, due to its homegrown inefficient,aging workforce, the clothing style is graceful , and the style structure is in the traditional of the heterogeneity and plane cross and whole body. When sewing,mainly mechanical production by introducing computer embroidery machine, reeled machine and sewing machine. The process mainly includes the fabric machine embroider, the plate making, the cutting sample and the production.
Keywords:Shaoxing opera costume Production status Structure Sewing skills
引言
戏曲作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品格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是当仁不让的传统文化瑰宝。越剧从民间说唱形式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戏曲,不足百年历史,却是跻身京剧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剧种,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融,传统戏曲表演特别是地方剧种逐步被越来越缤纷繁杂的娱乐活动取代,戏曲被迫陷入难续辉煌的尴尬境地,这使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作为其物质载体的戏曲服装,同样应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现阶段针对越剧及越剧戏服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基于历史背景下的戏服形制的发展和变革,或是以个例的形式探讨越剧戏服在材质、色彩、风格上的改良,或是研究越剧戏服与婺剧、昆剧服装的比较,而以实录的形式研究越剧戏服的结构与缝制技艺方面尚属空白,基于此,文章从越剧戏服的结构和缝制工艺为切入点,旨在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越剧戏服溯源与现状
(一)越剧戏服的溯源: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县嵊州),其地处浙东中部,北连会嵇山,东接四明山,境内山奇水秀,土地肥沃,桑茶遍地。从地域文化来说,越剧文化属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越剧从一个地方性的民间小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概括来讲经历了沿门卖唱、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和女子文戏五个阶段,当今所讲的“越剧”及“越剧戏服”主要指女角和女子戏服。随着越剧的发展,越剧戏服也相应进行着变化。在“沿门卖唱”和“落地唱书”阶段,受条件所限,民间艺人通常穿着日常生活中的便衣说唱,谈不上戏服行制。到“小歌班”时期,演出形式开始出现草台表演,角色只有“小旦、小丑和生”,当时主要以男演员为主,着装为随身布衣和裤,女演员穿着布衣和花裙,或是袍子马褂,女角中的年轻妇女,喜着短袄长裤。当时社会上流行阴丹士林布,颜色有深浅,布质较挺括,是备受欢迎的“因陋就简”的布料着装。越剧戏服经过不断摸索,在“越剧女班”阶段,由于一大批越剧名角如“三娟一花”的诞生,艺人们开始关注并思考越剧戏服的发展,由此建立起“衣箱制”,越剧戏服初具模型。往后,随着时代进步,越剧的戏路需不断拓宽,抑或从其他艺术形式汲取营养,如以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同志所在剧团为首的几个越剧团,通过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演出一些较有时代精神的剧目,并在导演、表演、音乐和舞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越剧走上新的历史阶段。据此,越剧戏服突破以往的衣箱制,采用“专人专戏负责设计”制度,在服装款式、面料、色彩、纹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出现了改良靠、仕女装、百褶裙等一系列适合女性演员穿戴的服装和服饰形制。改革后的越剧服装,从我国传统人物画和民间美术中寻找借鉴,着重加强服装的历史真实感,尤其是女子戏服变化显著,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需要,设计各式各样的装饰附件,如云肩、飘带、玉佩、珠钗等,在纹样上摒弃过于繁琐、杂乱、浓艳的装饰,力求简练和素净之美,并尽可能结合人物性格。在配色上突破衣箱制常用的“上五色”和“下五色”,增加了很多中间色。在制作用料方面,大胆采用有利于演出效果不同质地的衣料,如丝绒、乔其纱、珠罗纱、素邹缎等,不再清一色使用反光性较强的软缎。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改革发展,越剧戏服已成为风格鲜明和形制稳定的戏曲服装
(二)越剧戏服的现状:地域性文化总是与该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传
承、自然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习惯等息息相关。离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便会缺乏观众基础,裹足不前无力发展。作为越剧诞生地的嵊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府扶持,越剧并没有因为多元文化冲击而备受阻碍,相反,由于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呼吁和发扬,越剧具有欣欣向荣的发展势态,比如在当地设有越剧博物馆、中小学开设越剧基础教育,拟建一所越剧艺术高校等都为越剧的发展添砖加瓦,另外,越剧戏服的生产已成为嵊州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本文的考察地嵊州市黄泽镇,越剧戏服仍旧沿袭传统前店后厂的家庭式小作坊生产模式,起家较早也小有名气的两家店名是“秋明”和“李能昌”,售卖的戏服品类包括服装、头饰、帽子、鞋履一一俱全。有些店的戏服生产车间设在临近的玉溪村,以“秋明”家为例,其服装车间以前店后长的形式设在黄泽镇,其帽子车间设在玉溪村,玉溪村集中了老年生产力,主要以纯手工的形式负责帽子的加工和生产。个别其他店家也在此生产自家越剧服装,以机械化生产为主。
二、越剧戏服的品类及特征
越剧戏服品类繁多,概括来讲主要包括古装衣、越剧蟒、越剧靠、越剧裙、越剧云肩、越剧盔帽、越剧靴鞋。越剧根植于江南一带,其剧种和戏服风格必然受到工整细丽、清新雅致的江南文化影响,整体来讲,越剧戏服清丽、雅淡,主要体现在戏服的款式、面料、色彩三大方面。
款式上,越剧戏服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人物历史背景和表演的可舞性,摒弃较为复杂和夸张的宽衣博袖,服装参考仕女画、年画、版画、雕塑等,注重造型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整体风格清新脱俗,秀丽细腻。面料上,越剧戏服的面料选用以质感轻盈为原则,以纺真丝面料为主,如乔其纱、珠罗纱、素邹缎等,体现越剧角色吴侬软语、涓涓清秀、富于意境的浪漫情怀。
色彩上,越剧戏服的色彩重协调、轻对比,多采用色相环上相间九十度内的同一色、邻近色和类似色,如紫色和紫红色、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绿色、紫色和蓝色等,明度和纯度适中,给人柔和、淡雅的视觉感受。
三、越剧戏服的结构与缝制工艺
(一)越剧戏服的结构分析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越剧主要以生活题材为主,叙述家庭伦理纲常,歌颂亲情爱情,其唱腔委婉抒情,表演重视真情流露而非严格按照程式规范,其剧目主要以古装剧为主。因此,越剧戏服遵循传统服装“十字型、整一性、平面体”的特征,有上衣下裳、上衣下裤或连身长袍的款式,前后衣身由一片组成,直筒(H形)造型,裙长或裤长及地,根据朝代背景和角色需要,领型主要有交领右衽、交领左衽、圆领、直领(对合门襟)等;落肩接袖,袖身较长,通常至指尖以下,于袖口处拼接半米见方的白色布料,作为袖子的延伸部分,称为“水袖”,(如图1)所示。水袖是越剧表演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视觉点彰显角色的含蓄与灵动。受现代工业化生产影响,越剧戏服的生产开始借鉴现代服装的结构设计,在保持基础廓形的前提下,出现省道,圆装袖等结构形态,一方面达到省料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服装造型更加合体美观。
(二)越剧戏服的缝制工艺
越剧戏服的生产分服装生产和饰品生产两部分,服装生产主要采用工业化机器生产,饰品生产以纯手工生产为主。本文详实记录越剧戏服的缝制工艺。
越剧戏服的缝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面料电脑绣花、制版、排料裁剪、缝制、熨烫后整理五个步骤。
1.面料的电脑绣花:越剧戏服面料以纺真丝薄料为底,采用电脑绣花的工艺,通过设计输入花纹图案,利用各色丝线按照编程程序绣制而成。图案主要以写实的花鸟鱼虫为主,也有卷草、云纹、菱纹及现代感强的几何图案,形制上喜双数,成对出现,具有民间传统祈福纳祥之寓意。通常一排机器由同一电脑控制,选择同质不同色的面料为底,绣制出同一花色,制成的衣料为同款不同色,(如图2)所示。
2.服装的制版:越剧戏服的制版采用现代服装制版技术,一些发展较成熟的加工厂将长期保留下的基础服装版型进行整理归档,形成自家特有的小型版库。在生产过程中,当遇到类似版型的服装,即调用母版进行调整、式样和修改,从而得到新的服装样板。相比企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种家庭作坊式相对简陋粗糙,版型较为简单,尺码适中,一般分成上衣类、裙类、裤类三大类别,有些作坊引进CAD或ET等软件进行制版和放码,简化工序,便于操作。
3.排料裁剪:在排料裁剪时,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合理套排的原则,在保证丝绺顺直的前提下,首先裁剪衣身、袖子、裤片、裙片等大部件,然后才裁剪如飘带、披肩等小部件。排料时讲究对称裁片的裁法及大小片的合理套排,保证边角料的有效利用,达到省料的目的。由于图案纹样是戏剧服装的点睛之笔,在排料时还要充分考虑图案的朝向、位置是否恰当,确保裁片拼接时图案的完整性与美观性,(如图3)所示。
4.服装的缝制:越剧戏服因其结构简单,缝制工序也较简单。以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小生”衣为例。此款小生衣为圆领右衽结构,全夹里,由衣身、小襟和袖片三部分组成,(如图 4)所示。
缝制时,首先分别将面料与里料的衣身大片与小襟正面相对进行拼接,将落肩袖与肩头正面相对拼接,形成独立的面料大身和里料大身,然后将小生衣的面与里正面相对,沿门襟、下摆、袖口进行平缝,分烫缝份后,将衣身里料朝上,沿袖中线对折,四层一起辑缝袖底缝和侧缝线,翻转衣身至正面,熨烫平整,大身缝制完成。制作襻带时,将襻带布正面相对,留1cm缝份沿长度方向缝合,然后沿宽度方向一端按净尺寸对折,沿边车缝辑牢缝份,用锥子翻转至正面,即为宝剑头效果的襻带外观,这种快速高效又拙朴的缝制技巧充分体现出服装缝制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民间智慧。将制作好的襻带零部件以来去缝的方法与衣身缝合即可。此外,有些装饰性强的服装有领口缘边设计,将领贴边与衣身领口毛边对合,扣烫领贴边里料的缝份,并将衣身领口夹在领贴边的面与里中间,沿1cm缝份将三层布料辑缝。
5.熨烫后整理:将缝制完成的服装熨烫平整,缝头及衣身表面服帖,无极光无水渍现象。
结语
文章在浅析越剧及越剧戏服溯源的基础上以记录、整理和分析的方式介绍了当今越剧戏服款式结构特征及缝制工艺流程。越剧是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地方性剧种,其发展受地域文化限制。由于传统戏曲行业的不景气,越剧戏服的发展除了依托自身外,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其作为文化象征和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的同时,更有向外扩张的发展空间。总体来件,越剧戏服在发展过程中,合理定位,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围绕戏服本身和其延伸产品两方面往“由俗趋雅”方向发展。如前所述,越剧戏服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服饰风格,服装在款式和色彩上较为成熟雅致,但在面料的选择和配饰材质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面料较为单一,可尝试更多材质的面料,结合不同季节、不同角色做到“宁穿破、不穿错”;在配饰的材质上应该更精致化,重视细节,做到较为精致。在延伸产品上,目前围绕越剧戏服展开的产业链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当地越剧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二是越剧服装及配饰的生产,这两者主要受地域限制,除了在戏剧界及当地传播外,没有真正实现走出去的目的。当今旅游业是快速链接各地经济文化的产业,政府不但要注重地域性文化发展,还可将越剧文化植入旅游业中,通过开发越剧服装及配饰、越剧常用道具等旅游纪念产品,将其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 陈娅玲. “越剧”之名由来简论 [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3,16(2):16-17.
[2] 郑甸 . 话剧对近代越剧改革的影响 [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20(1):99-102.
[3] 高义龙 . 论越剧的剧种风格 [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2(3):2-6.
[4] 沈勇 . 论越剧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J]. 文化艺术研究 ,2014,7(1):105-110.
[5] 谢继来 . 浅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 [J]. 思想广场 ,2012,8:71.
[6] 陈巧稚 . 浅析戏曲服装的创新性设计 [J]. 戏剧之家 ,2016,07:34.
[7] 李彦 . 浅析戏曲服装的创新性设计 [J]. 作家杂志 ,2011,6: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