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类网络公益广告浅谈

0

防灾科技学院 房庆丽


摘要:
    本文通过防灾减灾类网络公益广告特点、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防灾减灾类网络公益广告发展展望。


关键词:
网络 公益广告 网络公益广告 防灾减灾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etwork public service advertizing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velopment prospect that the Internet public service advertizing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y be helped by network media.


Keywords:
Public service advertizing Internet public service advertiz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etente


中图分类号: J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069(2015)05-0136-0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事件,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为此,国家制订了中长期的减灾规划,同时还加强了国家公共安全事业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以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及参与度,普及各类救援技能。
    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的主要宣传渠道是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摄影展、电视宣传、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程度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这些传播渠道形式的覆盖面窄、普及性差以及宣传力度弱,主动接受程度还不够深入,时效性也不强,极大地妨碍了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如何将这些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公众,成为摆在每一位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0年9月,国际webmaster协会(中国)率先提出网络公益广告的理念, [1]此举开创了网络公益广告的先河,同时也开启了防灾减灾主题公益广告发展探索的一个新方向。


1 防灾减灾主题网络公益广告的优势
    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特点,将防灾减灾主题的公益广告同网络有机结合,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模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覆盖面广、表现形式多样、灵活的实时性和低成本性、可测评性等优势。

    1.1 网络技术的介入丰富了防灾减灾主题公益广告的传播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广告的设计和表现形式由最初的平面、静态形式,发展到现在的三维、动画和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利用成熟的网络广告技术,将文字介绍、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融于一体丰富防灾减灾主题公益广告的传播形式,更加吸引受众,增强受众对信息的控制度。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公益网页;或在知名网站投放Banner、 Button、视频等防灾减灾主题公益广告; [2]还可以利用针对性强的电子邮件广告,向自然灾害多发区发送特定的防灾减灾公益广告;通过微博、博客或手机发送防灾减灾公益信息;利用交互功能强大的RichMedia设计投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小游戏,这种得天独厚的网络传播形式,打破了传统公益广告的制作模式,采用动态影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空间、虚拟现实等多种形态,使公益广告的趣味性增强,吸引受众乐于参与其中,其直观生动又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又推动受众深入地接受理解了广告中所传达的公益信息。
    1.2 防灾减灾主题网络公益广告具有优越的互动性优势
    防灾减灾主题公益广告借助网络媒体以多种形式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使受众在接到讯息后会对传播者产生反馈。防灾减灾主题网络公益广告在通过传统媒体向大众进行传播时,受众是否接受了信息,对信息的理解程度有多少,是否发生了思想上的变化或行为上的转变,传播者对这些情况一概不知。因此,传统的传播模式无法对传播活动的结果作出准确的评估,也无法提供传播活动继续开展的依据,而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恰好弥补了传统媒介缺乏互动与反馈的缺点,解决了单向线性的传播弊端,让信息传播成为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传播者根据网络用户的点击率和受众作出的反馈,就可以了解受众对这则防灾减灾公益广告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等。这种互动性的防灾减灾公益广告比传统广告形式更能提高受众观看的兴趣度、持续度和长久性,是网络传播的优势所在。
    1.3 防灾减灾主题网络公益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泛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范围空前扩大,同时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倪宁教授做的受众调查显示, 94.9%的受调查者希望在媒体中看到或者听到公益广告, [3]利用网络进行防灾减灾公益广告传播,不但可以满足受众对公益信息的渴求,其传播范围的广度要远远超于传统传播模式下的公益广告。将网络广告技术与防灾减灾主题的公益广告相融合,防灾减灾公益信息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信息的影响力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灾害性问题也将会受到更多网民的主动关注,更好地促进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 国内防灾减灾类网络公益广告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网络推动了公益广告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网络公益广告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而涉及到防灾减灾类网络公益广告更是稀少,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益意识淡薄,社会公众参与度还不高,数量太少,的作品,切忌设计师个人借题发挥,故弄玄虚,标榜自我的创意,应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易懂易解的作品才是公益广告的初衷与目标。
    防灾减灾网络公益广告的投放应明确目标地域、目标人群和投放时间。针对地震多发地区应投放防震减灾内容的网络公益广告,根据该地区的风俗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惯等进行内容设计。从某种角度讲看,一则成功的广告基础就是广告中含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并且表达得合情合理, [5]设计让人乐于接受学习的防震减灾内容和形式,是公益广告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恰当的投放时机选择恰当的广告内容,通过长期频繁的投放达到宣传教化的目的。对于地震以外的其他自然灾害多发区,也应本着这个原则,做到投放目标区域明确,设计作品符合该地区人群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投放时机和投放时间范围。
    另外,还应加强防灾减灾网络公益广告发展环境的顶层设计,重视防灾减灾网络公益广告发展环境的优化与完善,建立防灾减灾网络公益广告发展的长效机制,组建专业的组织机构加强相关引导和管理;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作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既懂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又懂网页制作的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专门人才,保障防灾减灾网络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


QQ截圖20150814140831.png


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 JY2015B15)。


参考文献
[1] 汤劲. 我国网络公益广告发展趋势探讨[J]. 新闻界,2006,03:96-97.
[2] 郭东. 网络广告的形式和特点分析[J]. 企业经济,2005,08:107-109.
[3] 倪宁.广告新天地——中日公益广告比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51.
[4] 段元美,抗文生,王学兵. 网络公益广告传播的新理念[J]. 当代传播,2007,05:72-73.
[5] 庄杨. 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 现代交际,201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