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汗青:创新设计是知识网络时代的工业设计升级版

0

工业设计在中国,从概念的引入到成为助力国家产业转型的驱动力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我们又该如何探索创新设计在中国创造、设计智造、智慧生活和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新路径?带着问题,《设计》专访了我国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的奠基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荣誉院长、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汗青教授。


陈汗青.jpg

《设计》:您是我国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的奠基人,在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您认为有哪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对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陈汗青: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需进行必要论证的。我自1984年出任全国高校工业设计学会首届理事、1989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首届理事以后,一直在探讨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问题。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探讨如何适应国家需要,在我国工程教育领域增设工业设计硕士。自1999年向国家成功申请新增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目录,至今20年。在此前后,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已有不少里程碑式的事件。如1989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1991年国家科委批准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武汉市政府在汉成功联合主办的中国1991年首届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国家发文:艺术学升为门类、设计学升为一级学科等。这些都是设计学科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事件,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设计》:工业设计从发展初期到现在被人们所熟知,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当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如何? 

陈汗青:工业设计经历了一个从工业设计发展初期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德国制造同盟的“标准化”、包豪斯设计、工业设计、现代设计,直到涵括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信息设计、智能设计、创新设计的全过程。虽然称呼有别,但都关乎人对环境和生存的需求,都在围绕“设计创造美好生活”而展开。与传统设计相比,现代设计正从产品设计,转向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品牌战略、商业模式、生态发展、人文创意、信息交互、产业整合等要点的一体化服务,并形成由制造者、用户及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的扁平化设计方式。设计是无言的服务。设计的跨学科融合、生态系统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发展中的健康、医保、教育、就业、养老、居住、交通、环境,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用户、服务、系统乃至整个商业模式、分享性服务设计模式等问题是设计的重要热点。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产、学、研、媒、用、金方面共同面对协力解决。

当前新一轮世界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与我国“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和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特殊的历史性交汇。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设计是知识网络时代的工业设计升级版,是以开放、绿色、协调、共享和智能为特征的系统设计与集成创新,正在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机器人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

我国在创新设计方面短板明显,如对创新设计的社会认知层次与全球化现状不对称,地区发展不平衡,设计战略研究偏少,尤其是在国家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究方面参与度不高。如何借鉴国际经验与新科技,构筑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创新驱动体系,促进人类设计共同体的构建,已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关注焦点。

《设计》:中国设计一直不断接收着来自东西方设计的影响,也在接受着他们价值体系的评判,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设计体系?

陈汗青:这个问题很大,我虽曾思考过;但很难用几句话说明白。这里不妨借用我28年前,与时任武汉副市长、科委主任的郭友中和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陶景飏多次会商我国设计体系发展,由本人捉刀,二位领导审定,以《中心城市工业设计大思路》成文,发表于国家科委批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的’1991首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即该会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中。该文系统提出通过抓中心城市工业设计,构建我国设计体系的11点思路。这与当今強调的“中国创新设计体系”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为利于大家阅读、比较与思考,暂将我28年前写的原文放在以下带引号的段落中(其他为笔者今日管见),这或许对年轻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设计界探索中国设计长路的艰辛与我国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会有所帮助:

“1.要通过现有的宣传媒介让各有关方面真正了解工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使各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进而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规划措施,提高现有设计队伍的素质,充实设计力量,改善设计条件,在时机成熟时,建立工业设计院(所),组织市场与用户调查,进行设计信息的反馈。在引进产品制造技术时严格把关,注意引进设计及有关的试验技术软件,力求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有计划地加快开发与设计的速度,缩短试制周期,使生产单位尽快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 

“2.完善现有设计院校的专业建设,并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大中心城市的有关高校,建立专门的设计学院,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同时,完善职业性、技术性设计院校的专业化设置,通过夜大、函大、职大等多种形式,丰富设计人才的结构层次,加强专职与业余设计人员的培训,加快技术实施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鼓励参与产业开放项目及创新课程学习,建设以服务为目标、未来生活方式为先导、涵括设计创新教育集成与设计基础研究的教育体系,推进其特色发展及高校一流战略的实施。

“3.造就具有现代化工业设计素质的骨干队伍,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基本素质和能力,设置工业设计师职称。工业设计师所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包括设计能力(设计方案、模型和现代技术工具的使用)、创造能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构思、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合理现象进而开发创新)、调研综合能力(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知识更新能力(善于学习和了解新技术、新方法、新工 艺、新成果)、协作能力(要以求实协作的态度,发挥群体优势)”。发展设计师内动力,扶持中小企业;开展设计理念、思维、能力培训及国计民生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及资本,促进创新与创业孵化,深耕创新中国的国际化平台,以适应新时代、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需求为标志的新经济。

“4.强化设计管理,完善设计标准,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广现代工业设计理论方法与程序,贯彻执行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更新设计手册,发布设计公报,建立系统的设计数据资料库和情报网。”

“5.发挥专业设计队伍的专长,建立国内外中心城市工业设计研究网络,开展国际间的设计协作。借鉴建筑设计院的专业化建设经验,有步骤地设立中心城市的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善设计—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机制”;进而合理布局与有序培育若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高端智库、服务网络,系统实施国家的设计创新行动纲领与引领计划,以适应国家及区域的发展需求,适应先进制造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需求。

“6.运用经济及行政杠杆推进工业设计,进一步制定新产品开发政策、专利与生产许可证法规,以及特许减免税等优惠和奖励办法,鼓励效益高、消耗低、利于节汇创汇的社会急需产品或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使多领域创新活动融于一体,形成新产业链、供应链,改变其割裂状态,并推动企业进军海外;“同时要制定和实施相应法规,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提高企业更新换代能力;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7.委托中心城市工业设计院、所 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设计、共同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现有产品,对设计不合格、经济效益差的产品,由主管部门下达限期停产或转产通知。在严谨、 慎重安排试验项目的前提下进行联合设计,对量大、面广的系列产品,高精尖产品,提供协同攻关设计”,提供影响全局的研究与预测报告,重点支持关系国家与人民切身利益的关键领域、环节与核心技术的发展。

“8.加强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发挥中心城市学术团体和相关部门的联合优势。发挥各专业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举办高质量设计研讨会,“开展设计竞赛评比和设计咨询工作,促进地区行业与企业内外的技术渗透,鼓励探索共同的开发项目。”

“9.奖励优秀设计,表彰有关人员。建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对推进设计有成就的个人、单位予以鼓励。宜由中心城市经济、科技、计划主管部门,联合主办一年或二年一度的百项优秀产品设计大赛,以此表彰先进,推进全市工业设计总体水平的提高”;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促使企业重视设计创新、转型提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全流程设计研发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奖项、示范工程相关顶级成果。

“10.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展评活动,广泛宣传与普及工业设计知识,并使国内外人士通过产品认识企业,认识工业设计”,认识中国好设计;以社会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推广中国的价值观、生态观与美学观。

“11.加强技术开发、工业设计和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协作,通过发展性研究有效地促进开发、设计工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工具、生物技术、生命工程、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材料、数字创意相关, 特别是与国之利器开发相关的设计产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直至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完善研究开发与设计的关系,将会使工业设计得到实质性改善。加强工业设计研究与实践中的技术反馈,针对性地提出基础研究课题,将使生产技术更快地转化为市场力量。”

设计历来是在矛盾与限制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创新。大数据开启了重大的时代转型,成为未来设计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设计产业的重要基础。设计表现出三个新特征:一是"人人参与设计”成为可能。二、“大开放”、"大数据"促进全球智慧设计。创新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一带一路”是推进国际化设计合作共创分享理念的新平台。三是设计学跨界融合迎来新的增长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设计生态化、智慧设计及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动力、系统和方法。

探索创新设计在中国创造、设计智造、智慧生活和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新路径,从政策设计、法律保护、创意驱动、管理模式等多领域注入新活力,构建“国家创新设计核心平台”。创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设计体系。

《设计》:您认为设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从哪些重点去关注?

陈汗青:改革开放以来,我与同仁一直在围绕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探讨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培养设计人才的系统性、应用性、规律性,发挥优势,凝练方向,协同推进设计人才培养。在1998年全国工业设计教指委于大连召开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上,我以论文”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特征论”为题发言,次年又应邀在南艺设计教育研讨会上做了同题发言(下述引号中内容即当年该院学报的同名论文选段),再三强调创新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设计的核心要素。“设计的涵延不断拓宽,其本质与领域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创新设计己成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这“向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提供了新机遇,把设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推向了中心位置,赋予了神圣的使命。这将是国际上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领域,对设计教育来说,其意义深远。”我当时呼吁“建立以设计创新为中心的设计教学体系,按照创造性原则组织教学,是当务之急,也是设计学科存在、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设计教学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环节。……中心目标是使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强化创新意识,学好与创新设计相关的知识,具备创新设计才能”;具体提出了重视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面向国际化、面向信息化等“八点指导思想”和“组织教学的八项原则,十个基本环节”。强调“今天世界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创新设计的竟争,创新设计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又可称为‘创新的世纪’,‘设计导向的世纪’”“离开了创新设计这个目标与使命,离开了创新设计的知识框架及其教学体系,设计专业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甚至不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实现合理生存与持续发展方式的设计创新,是设计专业的本质特征,其直接目标是使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形成创造意识,学好与创新设计相关的知识,具备创新设计的才能。”“重视建立、健全创新设计教学体系及其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反映了20年前我在培养人才方面关注的重点,及对创新与设计本质的主要思考。

《设计》:您在2016年向武汉理工大学“汗青艺术馆”捐赠了100多件艺术作品。哪些作品或艺术家对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感情?

陈汗青:这一方面是武汉理工大学领导的推进,另一方面是向学生与社会观众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好环境的需要。我把自己珍藏的吴冠中、白雪石、阿老、周思聪、卢沉、姚有多、杨应修、杨永善、陈汉民、刘巨德等名家与九大美院多数院长的作品及本人的艺术品等148件赠予了武汉理工大学。学校以此推进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及设计艺术学科建设。其中不少作品或艺术家对我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感情。这里先谈一下恩师吴冠中的油画《梨花呤》。

1970年中央工艺美院师生集体下放到北京军区农场时,我和吴冠中老师等三人被分配睡在同一土坑。当时感受最深的不仅是大师在艺术上对学生的高要求,更重要的是人格上的熏陶。恩师经常关心我……。此后,恩师多次向院里推荐,聘请我为教学助手,给了我十分难得的随恩师带学生写生,“零距离接触”的学习机会。1984恩师精心挑了一幅他在北京军区农场附近的写生作品《梨花呤》,作为赠予我的结婚礼物。吴先生精心挑的这幅作品寓意深远,从心底祝福学生的爱情似青山碧水崇高纯真。

《设计》:您曾在采访中提到,要把恩师吴冠中的精神传递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呢?

陈汗青:吴老在新中国成立时放弃法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民族艺术的发展,虽在文革遭受寃屈,他依然爱国敬业,艺术作品中充满对祖国的热爱。他相信后代和大众会喜欢自己的作品,并能对设计、艺术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吴冠中先生这种爱国情怀、立德育人、崇德尚艺的精神,值得永远传扬。《汗青艺术馆》将会同众多艺术馆、博物馆起到以文载道、以文育人,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的作用。正如中国高教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等肯定的这“是设计教育界一件大喜事。标志着高校教育与艺术收藏的完美结合,无偿捐赠,以新的公益方式对艺术教育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提升大学文化品位、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高文化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您对正在通过设计创业,以及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人有怎样的建议和期许?

陈汗青:1. 我们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好,无论现况如何,都要胸怀远大志向,瞄准目标,坚持践行,百折不饶。2.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勤奋学习,好好向老师学,向大师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伴学,且终身学习,系统消化、综合、集成。这些做好了,又有好奇心与想象力,发展就会跨入坦途,与时俱进。3. 视野要宽,格局要大,要与团队肝胆相照,说到做到,协同创新。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可网络联系;对自己严,对别人宽,要能吃亏;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合力推进,才能成为人才,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