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胡沈健 焦梦菲 杨 琛
摘要:集装箱建筑作为一种预制装配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筑逐渐被推广使用。由于受其固定尺寸、集装箱自身材质、形状的限制,导致成品建筑形式单调、外表皮雷同、缺乏个性化。文章通过对集装箱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类比分析,深入剖析集装箱材质美化以及建筑组合的案例,归纳总结了集装箱建筑的美学原则,赋予集装箱建筑与时俱进的全新审美语意。对今后集装箱建筑的单体及其组合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集装箱建筑 组合形式 文化 美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028-02
Abstract:Container structure as a prefabricated high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buildings, is gradually being promoted.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is in the middl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ecause of Container Buildings are limited by its fixed size, the container material, shape constraints etc. It is lead to personalized of design, which lack of monotonous of style, form of finished products and outer skin of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the analogy analysis of container building and modernism architecture and by reference to relevant research on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magery Thinking elaborates on container structure of Architecture form the “shape” and “pattern” perspective and also analyzes the case of container material beautification and building combin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from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the container structure. It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of container construes for the design of monomer and its combin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Container Building, Combination Form, Culture, Aesthetics
引言
建筑作为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其形式、色彩等个性化设计,映射出不同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审美语意。集装箱建筑作为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新兴”建筑,由于其受尺寸和形状的限制和“国际风格”的影响,大多集装箱建筑十分注重人们对功能的需求,导致风格雷同、没有个性且缺乏美感。因此,设计师要挖掘集装箱建筑的形式美,结合地区发展,将地域文化符号、色彩等经过整合与创新并结合环境,为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集装箱建筑而努力。
一、集装箱建筑溯源及发展趋势
建筑是由人类历史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传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涵。集装箱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的展现来自于建筑形式,“形式”来自于西方美学体系,从词源上来看,一个是指可见的形式,另一个则是指概念的形式;“所谓形,则指以严谨的数学规律加以限定的建筑的形,而式,则是指西方古典时期树立的典范与标准。”1任何一种审美观点和艺术形式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给予人美的视觉享受,人总是喜好追求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建筑作为美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推陈出新以及建筑理论与时代观点的发展,建筑的形式和审美要求也必将一次次地发生改变。集装箱建筑作为一种新“产品”,具有低碳环保、本低的特点逐渐被推广使用。但是,集装箱的个性设计与美学价值一直被人所忽视,更多的是对其功能和结构的研究与改造。“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 ,它以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为基础的同时,也要将文化内涵融入集装箱建筑中,使其具有视觉和精神享受的功能,集装箱建筑作为建筑的分支形式,也应同样如此。
中国的集装箱建筑研究与应用较晚,2002年,“快速安装集装箱式建筑物”被注册专利,这是率先提出以集装箱和集装箱部件为主要构成单元的建筑物的理念。目前,中国的集装箱建筑逐渐被推广用于办公空间、商业展区和住宅建筑,但建筑风格及形式多为简约的国际风格,缺乏设计主题和本土文化要素。随着近几年国家倡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涌现出一批体现地域色彩的中国风集装箱建筑,从而赋予“方盒子建筑”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全新的审美语意。
二、集装箱建筑的案例分析
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使集装箱建筑的形式多变而富有层次。在我国古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发展中,建筑空间的理论思想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建造房屋,墙上必须留出空洞装门窗,人才能出入,空气才能流通,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户牖”给人带来方便,“无”发挥着房屋的作用。”3虚空间作为建筑的调和形式,是链接建筑实体与自然景观的过渡空间。(如图1)所示,位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的西餐厅设计,通过悬挑、架空等手法,为集装箱与外环境提供了过渡空间,既亲近自然,扩大了活动空间,实现了自然、建筑与人的协调,又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另一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形似于故宫的“四合院式围合形式”,建筑的排列要适当留白,增强建筑布局的韵律和节奏。以故宫为例,故宫是由方正的单一建筑组成,它的规模与布局气势恢弘,序列层次分明,建筑围合之间的空地恰到好处,既调整了成组建筑的节奏。又满足建筑门前集散的功能需求。集装箱建筑的长方体形状与中国故宫的单体形状极为相似,因此,设计师可仿式达意,通过扩大集装箱建筑的组合规模,将不同朝向的集装箱进行围合布局,留一部分人们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将集装箱建筑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从而达到意境美的环境效果,这种方式适用于集装箱社区规划。
(如图2)所示,位于中国海南省澄迈县的职工宿舍楼,占地400多平方米,古朴自然,颇有风韵。4应用徽式风格“阁楼四合院”的围合形式,底层加柱廊挑空,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的完整过渡,通过集装箱之间的围合、挑空和架构设计,扩大了灰空间的使用面积,增加了活动空间,人与集装箱的亲密体验是通过一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建筑物实现。该案例将徽式民居的建筑风格融入集装箱建筑设计中,建筑的构造虚实相生,将实体空间与虚空间相集合,赋予集装箱建筑传统的文化内涵,丰富了集装箱建筑的空间形式,是传统美学与新兴模块化建筑形式的创新,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建筑新形势。
色彩可以直观的表现建筑物风格和特点,它的形态及色彩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建筑的表皮与机理获得更好的形象效果。集装箱建筑在城市建筑群中具有规模小、可移动性强、变化多样等特点,大多以“点的形式出现在建筑群中,除用于施工队、抗震救灾等临时建筑外,也于住宅、创客等,因此,它色彩可以是灵活多变,充满温馨和趣味性的色彩组合,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色彩,谦虚的消隐与环境,而是追求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彰显其别具一格的个性。(如图3)万科集装箱售楼处,该建筑选用纯度和明度较高的红色作为主色,红色也是中国的传统色系之一,用白色加以点缀,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集装箱建筑的个性与趣味性。集装箱建筑个性化的色彩运用,不仅提高了外观造型的表现力,同时,也关乎于人与建筑互动的情感交流,愉悦心情。
集装箱建筑要与环境相融合。“互塑共生”是建筑与环境存在的关系。建筑不仅是空间围合的“屏障”,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维持在一定的空间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备受大众推崇,集装箱建筑设计应与环境有机结合,利用环境,甚至“谦卑的”融入环境中,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即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
(如图4)所示,WFH house是由丹麦哥本哈根的建筑设计事务所Arcgency设计的绿色集装箱房屋建筑,位于中国无锡市,虽然是单层建筑,为了实现最佳的光照环境,室内主体空间空间采用双层层高,其余部分为正常的单层层高,在主体空间的两端,都有门窗设置,可以通向周围的环境以亲近自然,感受温暖的阳光。
WFH house的屋顶设计有绿植覆盖,俯视建筑时,实现了和周边环境最大程度的融合,质朴自然而颇有生机。采用低碳环保可持续理念,与传统建筑相比,整栋建筑的建设周期短,不使用时可以拆解回收部件;与其他类型的低碳建筑相比较,WFH house更具有成本优势。
三、本土集装箱的语意形式
首先,本土集装箱建筑设计应注重功能性与美学价值并重。集装箱建筑是建筑的一种极端概括的表现形式,它同样具有功能性与美学价值。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迫于解决住房问题,导致对建筑的需求局限于以成本为基础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忽略了集装箱建筑美学价值的存在,使得极具特色与个性化的建筑形式淹没于现代主义的“方盒子”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以文化内涵的和人性化设计为切入点,通过集装箱的序列空间排列、组合及留白等形式,运用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人性化设计手段,打造中国特色的“集装箱建筑”新功能与美学形式,赋予它本土文化内涵的审美语意。
其次,集装箱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集装箱建筑不仅仅是给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也反映出人文自然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信息,建筑的区位条件,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与审美意识等相对稳定的因素,展现了建筑文化的魅力。集装箱建筑是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建筑材料与形式新陈代谢的创新性结果,它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多为形式简洁的国际派设计风格。如今,集装箱建筑在我国得到推广,充分说明国人对集装箱建筑形式的认可,并对集装箱建筑的改造与应用十分支持,因此,设计师对集装箱建筑的改造与创意设计不仅仅物理上的排列和组合,应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将集装箱建筑与本土建筑语意相融合。
此外,中国的集装箱建筑十分注重与人文自然环境的结合,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映射出不同地域的审美语意和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北方的古建筑群,是恢弘大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南方则是儒雅精致,朴素清秀的私家园林式建筑;还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居等,因此,设计师可以吸取其中的美学要素使集装箱建筑与地域、人文、自然环境相结合,将传统建筑的形式、符号、色彩等装饰方法进行意象思维再创造,赋予集装箱建筑全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因此,作为“舶来品”的集装箱建筑不能仅仅局限于功能与技术的进步,设计师也应该重新思考和探究新的的审美语意,打造本土化集装箱设计,使集装箱展现东方美学的文化魅力,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集装箱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也是审美语意表达过程,通过色彩、符号、材料、肌理等设计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对传统与现代,不同语意表达的整合、思考和提炼,借助设计的媒介全方位的传达出物质与精神的设计语意,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工业化和标准化并不等于没有个性和缺乏美感,设计师应充分挖掘集装箱建筑的形式美,同时也要结合地区发展,将该地域文化符号、色彩等经过整合与创新并结合环境,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集装箱建筑。
总结
文章通过对集装箱建筑形式、色彩、符号及环境协调关系等形式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集装箱建筑符合当代人的美学价值与功能价值的所在,并对其语意内涵进行多角度的诠释:首先,工业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单元设计模块,体现了集装箱建筑的功能之美;其次,现代集装箱设计的色彩、符号和地域特色的融入,增加了其形式内涵的审美语意,使集装箱建筑独具个性,阐释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之美;另外,集装箱建筑设计与意境营造相结合,实现人文与自然的互动,达到了功能与意象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东乡武、岩崎琳 . 日本低层工业化住宅的历史与现状 [J] . 建筑钢结构进展 , 2012 (06) :1-7+56
[2] 王辉 . 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形”与“式”探寻——西方建筑美学形与意(一) [J] . 世界建筑 , 2011 (09) :100-103
[3] 陈怡恂 . 集装箱建筑风格延续、空间设计与改造技术探讨 [J] . 福建建材 , 2016 (06) :38-41
[4] 王蔚,魏春雨,刘大为,刘扬 . 集装箱青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 [J] . 新建筑 , 2011 (03) :29-34
[5] 李瑞 . 单体集装箱在多功能空间中的设计应用 [J] . 艺术与设计(理论) , 2012 (08) :97-99
[6] 曲媛媛 . 模块化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研究 [D] . 苏州大学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