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上海”设计展及其价值 “SHINE SHANGHAI”DESIGN EXHIBITION AND VALUES

0

上海师范大学 王卓然

韩国国民大学 潘荣焕

摘要:设计展无疑是推动设计行业不断前进的有效方式之一。“晒上海”设计展以其“独立实验”的设计理念、“自由开放”的运作思维,以及“联合研究”的合作方式呈现了“设计师应具有独立性”这一核心价值,以此为设计从业者寻求独立设计、自主创新之路提供样本。

关键词:晒上海 概念设计展 独立设计师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030-02

Abstract:Design exhibition is a best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dependent research ideasopening mind in business and seamless cooperation model are the core values of Shine ShanghaiConcept Design Exhibition. To study on the core values as a sampleit is to find the way for the designersindependent design and creation.

Keywords:shine shanghai concept design exhibition independent designer

引言

一般来说,设计展览都是依据展览主题,挑选已有的产品和设计进行展出,“晒上海”设计展(以下简称“晒上海”或“晒”展)是一个年度设计展,它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的参展作品都是参展者在当年为展览而做的。这个展览汇集了诸多行业知名设计师,包括:产品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广告人、摄影师、媒体人等。展览旨在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实验探讨的方式去尝试设计创新概念产品。

一、“晒上海”设计展缘起及现状

“晒”展始于2009年,当时正值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前夕。特许产品办公室召集了一批本土设计师,希望设计一些带有上海元素、体现上海精神的作品。由此,设计师们各展所长,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作品并未能进入世博会,而最终设计师们决定自己办展览,展示这些作品,于是就有了第一届展览,主题也就定为“上海”。

2009年至今,“晒上海”系列展览历经九载,举办八届。每年都集合了上海不同领域的一线设计师,约20位左右。经过大家认真研讨之后,选定设计使用的核心材料或者工艺(工艺提供方或材料支持方合作),再根据材料属性和材料心理,确定一个与核心材料相互贴合的概念主题,以主观且独立的实验研究与概念产品形式呈现,这样既展现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又呈现了集体性的实验行为(如图1)。

“晒”展因其每次(年度)所选择的应用材料或工艺的不同,都会为当年的展览活动单独确定一个主题名称和内容,以较为准确的表达展览的目的和意义,比如:晒上海3,名称为《真实的谎言》,因为以“水晶”(人造)作为主材料来设计产品;晒上海4,名为《不朽》,探讨的是“不锈钢”材料的耐久问题;而晒上海8,称作《老饕》,尝试用珐琅材料制作与餐具有关的器物(如图2)。

二、“晒上海”设计展的价值

“设计师最为核心的价值就是独立性”,这是“晒上海”系列展的核心精神。展览,或确切地说是一种行为,其主旨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实验探讨的方式去尝试设计产品。对这一行为的价值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一)“独立实验”的设计理念

从展览自身的定位来看,该系列展览的是对设计观念的探讨以及用产品呈现观念。“设计师最为核心的价值就是独立性”,这是对设计所具有独立的价值的一种思考和认识。设计者本身具有一种推动力,或是独立研究性,可以从自身经验的角度去研究设计,去探讨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因此这个展览是具有学术性、批判性和思想性的。同时,它还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它不同于商业设计展,或品牌展。它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见第一部分),使不同领域的设计思维产生碰撞与融合,形成交叉,并且有效地促进了相互交流、评价、学习及合作。

每年在计划展览之初,参与的设计师们(自由报名,但最终以完成作品并通过集体学术评审为准)会共同研究和讨论此次展览的主题,展览主题,是以所确定合作使用的材料(包括特征、属性、意义等)或工艺(流程、方法、效果等)为依据,深入思考和挖掘其所蕴含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等要素,最终产生与之相贴切的名称。

屏幕快照 2018-01-19 上午10.53.34.png

之后,每一位设计师依据主题和需要呈现的产品方向,开始进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设计研究中。由于每个参与者都是以个人身份参与其中,设计者之间都是平等的设计关系,大家竭尽所能地诠释主题、挖掘内容,积极地去思考和设计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概念产品。行业背景的不同,更加深了每个人对于活动的参与度,并且对“主题”的理解和见解都具有各自的不同的视角,极大地增强了设计的实验性和产品的多样性。 

设计者以个人独立的身份自由参与,所有参与的设计者都是平等的,同时,对待所有的概念及产品也是平等、客观的。通过定期的集体研讨会,对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评审和总结,对不符合设计主题,或是不能准确表达设计思想以及有效合理运用材料和工艺的概念,都会指出并予以批评,甚至淘汰。我们以学术和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呈现的作品,我们需要的是作品的深度和意义,同时对作品呈现的效果及材料的运用也极为重视。

有趣的是,在多年的活动中,一些设计者始终在积极参与,虽然每一次参与都是相对独立的(材料和主题都是不同的),设计作品也各不相同,但是却能够看到设计者在主观上保持了一种或风格、或方式、或思想地连续性,比如设计师杨文庆对生活文化方式的考虑,他在“晒2-平凡的非凡”中设计了一副可更换筷子头的“新筷子”,在“晒4-不朽”中设计了一组传统白炽灯造型的灯具,在“晒9-乐乐”中又重新诠释了儿童时代所玩的“摇鼓”,这几件作品虽然材料内容不同,却都投射在生活文化的背景上,延续不断。

屏幕快照 2018-01-19 上午10.53.45.png

(二)“自由开放”的运作思维

“晒上海”概念设计展所生成的展品,再设计归属上应为设计者独有,但也可以与支持方共有(达成协议),因此,最终其可能向三个方向进行延伸:第一,概念产品的商品化,进入到消费品流通环节;第二,概念产品艺术品化,突出某些产品所具有的艺术品特征和价值,并通过操作艺术品的方式,进行拍卖,或限量销售;第三,原创设计概念及可能性的储备,将其作为原型产品进行保留和陈列,进而不断深化和研究新产品。

从展览模式来看,设计师都是以独立身份参展,是非官方性质的,是设计师自发形成参与的设计行为活动。以学术研究及表达对设计问题的思考成为展览的核心,并以产品(独立作品)的方式予以呈现。展览行为是非商业化的,但不排斥对于适用于生活的优秀产品及商业概念的开发。展览本身就具有一种展示的属性,好的设计概念一定会激发商业的关注和价值的产生。展览自身就自发地孕育了商业行为与模式的产生,这是一种自然而客观形成的“自由开放型”商业思维。

(三)“联合研究”的合作方式

“晒”展触发了设计师与制造者的直接对话与合作。每一次进入到制造阶段,材料提供者,亦或是工艺提供者都会与设计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紧密的协助设计师完成作品。这对于设计的双方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直接沟通使设计过程更加有效,使问题更加凸显,大家不断交换意见,共同完善并完成设计。

设计者可以亲身体验到自己不曾涉及到的材料及工艺领域,这样对设计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从认识材料到完成制作大概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并且要做出一个既能与材料紧密结合,又能充分表达主题的设计。与此同时,许多日常的工作还要去处理,无形中增加了设计的难度。从主题讨论会开始,就进入了一种深度思考的设计研究状态,需要充分调动经验,不断地对材料加深理解,与制造方进行深入交流,以获取对专业材料与工艺使用的认识,并在短期内要熟知这一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标准。带着这样的状态生活,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设计中去,其实这样的状态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样的主题性设计,也是对设计师素质的一种考验,可以激发设计师创作欲望以及关注焦点的能力。最终设计师需要将材料的使用方式充分地与主题相融合,以一种互为表里的状态呈现出概念产品,也就是找到主题与材料应用的契合点,最终形成产品。与此同时,对于合作的另一方,制造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情,首先要同时为多个独立的概念设计提供解决方案,而且更困难的情况是,当设计者并不熟悉和了解行业,如何尽可能满足其方案的设计条件,实现方案,这需要制造方有足够的经验和办法,甚至其也要进行实验性尝试,深度考验了制作方的耐心和专注。

屏幕快照 2018-01-19 上午10.53.55.png

三、启示与展望

“晒上海”设计展是一种推动原创概念的实验性、研究性行为,这样的行为方式可以为设计创意行业带来一些启示。首先,设计的原本是要有自由的思想以及愉悦的心情,今天面对商业化的来袭,大部分设计师已经失去了对设计本真的意识,商业化的要求限制了其自主行为的能力,设计成为了附庸,甚至是某种噱头。正如策展人之一的侯正光先生所形容的设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晒”展所要表达的设计观念就是要从设计本身出发,理性而又富于激情地面对设计,去呈现设计回归到思想表达的层面,去完成设计师心中的设计。

其次,商业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商业成功,因此,现今的实验性的设计活动几乎无法存在。“晒上海”在多年的举办过程中,也不断地被商业领域的同仁称作是“自娱自乐”,然而探寻中国设计成功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纯粹地从设计角度进行思考,是每一位设计者都想尝试的,所以这个展览活动更像是一个实验田,让大家能够充分的进行自主设计。而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所表达的、所呈现的实物或概念才更加真实、有趣、富于想象力;同时,正是因为实验的原因,作品会有缺陷、会被质疑、会受批评,但不失为一种探寻发展之路,这些评判也应该成为这个行为的一部分,被记录和留存下来。

再次,展览中的现场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每一位设计者都会到现场,为观众作深入的讲解以及互动,那便是展览所希望达成的一种“自交流”状态。在设计过程中,是设计者与设计者、设计者与制造者的专业交流,是充分和有效的;在展览中,是设计者、制造者、观众以及媒体之间的交流,是直接的、具有良好互动的;而展览之后,展览参与者之间有会相互评价与分享。这样所形成的自由交流平台,良好而可持续。充分的自发交流,会增加很多跨领域的合作,培养了广泛的行业基础,也积淀了产业的厚度。当然,优秀的设计作品会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到后续的开发与生产中,或进入到商业及文化的流通中去,而这是一种由设计力量所引发的效能,其价值远在商业之上。

今年,展览仍然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开展,并逐步使这一文化创造行为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只有坚持以设计为主导方式,才能把设计提升到一个立国的根本,才会将创意推升至国家的战略。

城市品牌不仅是人们对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认知与印象,还包含了人们城市生活的体验及情感,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建立的某种关系。在未来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策略中,不应该一味单方面强调自身现有的特色、形象,给人以孤芳自赏、高高在上的感受。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传播领域都在考虑受众的共创与参与。同样,城市标志也应体现更多的互动创新形式。

四、广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思考

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从传统走向现代,注重传承与发展,以创新驱动未来。视文化为生产力,视品牌建设是文化构建的核心支撑,是对广州未来发展最准确、最有效的定位。

屏幕快照 2018-01-19 上午10.54.05.png

(一)广州城市文化表述与视觉符号提炼

城市视觉符号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播媒介,是城市视觉形象核心识别要素。城市视觉符号的提炼与设定,要总体把握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在进行深度挖掘的同时加以传承,并注入新的活力,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城市的文化象征意义。云山珠水是广州的面容、包容和开放是广州的心胸,千年商都是广州的门第,风云际会是广州的傲骨,香街十里是广州的气息,食肆酒楼是广州的味道,这些都是广州特有的城市文化品格(如表1)。

屏幕快照 2018-01-19 上午10.57.17.png

20世纪90年代的广州市徽,以变形汉字大篆“羊”字和稻穗构成金钥匙图形,象征着羊城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显示了广州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下半圆周是市花红棉,象征广州英雄辈出,欣欣向荣。(如图5)在第16届亚运会期间,广州城市形象围绕亚运主题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羊”作为主体元素与跑道、火焰构成了五羊石像的轮廓造型,广州的城市精神透过“羊”这一视觉符号具体化。(如图6)亚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广州的很多形象宣传意向延用亚运会会徽的五羊形象。

广州后亚运时代,一些城市节庆活动及公共服务的视觉形象设计,反映了广州城市文化认同与传承创新的一面。如,广州迎春花市主题为“美丽花城,幸福广州”,迎春花市标志以木棉花作为主体要素,标志象征着珠江边,朝阳下,花丛中,欢庆的人群托起广州的美丽和幸福。(如图7)“文明广州”的城市公共宣传标志,巧妙地结合木棉花与“文”字,造型生动,识别性强。(如图8)广州市旅游推广的标志,同样通过抓取了五羊石像的造型神韵,结合“GZ”及草书“广州”二字,运用书法笔触的方式进行表现。(如图9)可见,“羊城”、“花城”在广州人的心目中位置无可替代,木棉与五羊是人们心目中最为认同的广州城市视觉符号。

(二)更为开放、立足未来的城市视觉形象创新设计

如前所述,许多城市都在重塑城市视觉品牌形象,探寻一种现代的、开放性的视觉表述方式,紧密联系城市与市民、城市与世界的关系。新时期的广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关注的焦点,不仅是讨论选取哪些视觉符号要素作为广州的形象标志,更要考虑广州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标志。在设计之初,除了梳理、提炼城市现有的特质和视觉符号外,还应该尽量地去梳理城市发展的愿景,同时洞察受众的情感需求,考虑认同与识别,系统与延伸,既延续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又面向未来与世界。创新设计应寻求在一个大概念背景下,设计一种开放性的、可供灵活使用和延展变化的视觉图形,体现各文化符号之间的关联。笔者以为,开放性的创新设计能让以城市标志为核心的整个城市视觉系统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能够方便品牌的持续活化。

结语

纵观国内外的城市形象标志设计趋势,我们不难看出,开放、多元、人性化的创新设计形式更适应时代发展与审美需要。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不仅要强调自身的特色,也要注重与受众的关系,注重沟通与共创。

广州需要一个更为开放、立足未来、面向世界的城市品牌形象视觉标志,让更多的人与这座城市建立起多种多样的联系,强化广州的品牌形象,展现并传播广州的魅力,以提升广州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

本文为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广州城市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推广》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G96

参考文献

[1] 孙湘明 . 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12 :16

[2] 王峡 .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 [J]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5 (2) :179-181

[3] 梁凤莲 . 城市的拼图——广州市各区品牌文化研究 [M] . 广州:花城出版社 , 2013 :4

[4] 杨静 . 广州城市品牌形象构建初探 [J] . 价值工程 , 2012 (29) :283-284

[5] 蒋丽 . 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践——以广州为例 [M] .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 , 2013 :185

[6] 梁凤莲 . 广州构建区域品牌文化的策略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J] . 城市观察 , 2011 (3) :40-46

[7] 陈冰玉 . 郑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探索 [J] . 设计 ,2016 293):44-45

[8] 李晓宇 .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J] . 设计 ,2016 29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