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任文东:经济型的设计原则是中国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发展方向

0


任文东,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哲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英国皇家艺术研究会RSA会员,英国南普顿大学客座教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外审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担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任文东教授认为,环境设计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研究,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舒适度的同时,更注重传达对环境空间设计的美学信息研究。在设计学教育中,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实践和理论应该大力加强,应借鉴美术学的教学与创作模式,并应用到所有艺术设计教育中,其中教学和学习以学生的个人才能、兴趣和个性为基础。教育学生学会综合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在当下设计教育中应该大力予以倡导。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学科特色。

任文东:环境艺术设计在修改后的目录里称为“环境设计”,属于艺术学学科门类的设计学类,是以设计的手法进行空间创造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它是一门新兴的设计门类,也包含非常丰富的学科构成,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等重要学科。主要是由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主干内容组成。

通过学科的广泛构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设计这一专业具有相当规模的跨学科包容性。另外,它具有十分严谨的学科系统性,包括人机工学、材料学以及声光电等。从专业涉及的广度来说,环境设计应该是设计学学科里涉及面最广、系统性要求最强的一个专业。与此同时,虽然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自古即有,但是室内设计从建筑设计中脱离出来,对室内外空间结构布局、景观系统、饰面材料、采光照明、织物纺织品等设计因素进行独立的综合思考与科学合理设计,是后来的分类了。所以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侧重从社会学习心理学角度出发宏观地解决土地及建筑空间的问题不同,室内设计更多地涉及细节及微观的功能与美学因素研究,所以在尺度、比例、形式美、美感因素等方面更加被具体空间的消费使用者重视。故而,环境设计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研究,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舒适度的同时,更注重传达对环境空间设计的美学信息研究。




任文东水墨国际系列展,讲述中国故事

《设计》:在校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和素养?

任文东:我认为除了系统的专业技能和完整的人格及全面的职业素养之外,当下差异化个性化的设计能力养成显得尤其重要。

如今,数字革命、全球化和加速的技术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创造力是这一惊人变化的核心,它推动着创新,开辟了无尽的机会,并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呈现了新的视野。设计教育在产生这些创新背后的新思想和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只有认识到创造力在所有学科中的核心作用,设计教育才能做到这一点。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被视为创意教育的未来方向。在设计学教育中,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实践和理论应该大力加强,应借鉴美术学的教学与创作模式,并应用到所有艺术设计教育中,其中教学和学习以学生的个人才能、兴趣和个性为基础。他们的主观经验和审美优势应该受到鼓励并得到发展,这不能通过主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传统的教育规范性系统方法实现。我们应该倡导以创造性的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发展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挑战和测试他们遇到的知识、技术和想法。我们受到创造和发现不可抑制的需要的驱使,所谓典型的、传统的、集中的、统一的和在某种程度上规范性的教育系统,对创造性和创新型毕业生的发展完全适得其反。

另外,教育学生学会综合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在当下设计教育中应该大力予以倡导。

任文东酒店大堂设计,中国水墨与西式古典风格语言的对话

《设计》:如何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更新,以保持师资队伍建设的与时俱进?

任文东:首先是教师队伍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寻求标准,现今的教育目标必须是寻找差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经验传授,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要与时代共同发展。转变观念往往是最难的,但是又是必须的。其次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设计教育已经大不是课堂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使设计走向市场的项目性综合训练,教师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传授者,而是激发广大同学不断发现设计问题、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于设计市场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的担当者。

第三是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因为设计学本身是从西方学习引进的一项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外来学科,所以开展各类各种方式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地学习与引进外来的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教育机制与知识传授方式,对全面建立我们自己的环境设计教育系统体系、培养真正的中国设计师也是我们需要最终的重大任务。

还有一个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来说十分重要的认识,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全国首创与世界百强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4+0设计类合作办学 

《设计》:对信息时代的变革专业应该在哪些教学方向上做以调整。

任文东:首先,因为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简单的传播知识已经不再是设计教育的核心任务。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力培养。其次,教育的形式与空间正在由物理上的面对面交流逐渐转变为线上教育,特别是在如今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设计教育,我们正在,也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的全新的手段方式,更改、转变、修正并创新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知识的传授也由以前注重专业化系统性转变为现今的全方位与扁平化。再次,寻求教育教学内容的转型,是当今设计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说以实际项目为导向作为授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学会并培养发现设计问题,分析设计问题,最终解决所发现的设计问题的能力。

《设计》:在环境设计中需要具备怎样的创新思维?

任文东:首先,设计学本身就是跨学科的。设计学是一门理、工、文相结合,融机电工程、艺术学、人机工效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当今社会设计问题的产生,往往不是孤立地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出现的。环境设计学科的许多重大挑战,都需要协同多学科的深度协作,跨越传统知识结构的歌和运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才能加以应对的。所以创新求变,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养成在环境设计中,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设计实践都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设计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涌现量最大、换代最频繁、更替频次最高的专业之一。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与装饰材料在技术革新的不断进步中被持续研发出来,具有多功能、外观视觉冲击力强烈的众多科技材料。与此同时,材料的不断更替,使相关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也随之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而转变的基本动力就是创新的思维能力,总之,虽然创新在现今各行业领域都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创意创新意识在环境设计这一特殊行业显得尤其重要。

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学生的思维角度,完善学生的设计视域。设计创新思维可以进一步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单一方法与模式,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对其今后的设计工作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认识与发挥自己的创意能力,是能否成为一个成功设计师的重要条件。只有在理念上有新的创新,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在成效上有新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思维。

《设计》:您主持了众多国内外的国际设计论坛、展览和赛事,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哪些帮助?

任文东:近年来,随着一流大学建设和国际化战略的全面推进,国际设计论坛、展览和赛事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专业性强、学术价值高的国际学术会议、展览和赛事,密切了学生与全球一流学者、顶尖研究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的联系,将有力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为学生在学科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助力。

首先,将会大力提升设计学类学生设计创意思维的格局。国际学术会议、展览和赛事是学生获取国际前沿设计信息、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些活动内容补充了学生国际化学习资源,使学生们学会在更大的格局中思考专业设计问题。

其次,拓展设计视野。通过参与系列活动,拓展了学生们的国际化文化视野,通过深度解读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进一步提升专业创新与设计反思能力。

另外,增强文化交流能力。学生通系列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在学术互动交流中广交志同道合的中外朋友,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交流能力。

2019年4月,我们成功举办2019创新设计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Design and Education)。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来自英国、法国、荷兰、日本、比利时、韩国等8个国家15所高校及机构的20余位设计领域专家学者集聚我校,围绕“创新设计”主题,带来系列精彩报告。

教育部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致词演讲

副校长任文东致词演讲

嘉宾报告现场

会议通过校园网直播平台向全球同步在线呈现了会议盛况。央广网、新浪网、搜狐网、大连电视台等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另外,成功举办“Unusual Message”国际设计交流项目作品展。来自中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围绕设计主题展示了矛盾和超现实主义图像在创造性意向呈现上的可能性。

    “Unusual Message”作品展现场

“Unusual Message”国内外学者与学生现场互动交流

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举办毕业设计展

《设计》:请您与我们分享三个设计项目。

任文东:1.大连星海广场(景观绿化设计)

大连星海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为大连市的地标性建筑。

广场总占地面积为176万平方米,重要草坪占地面积为85万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77.3%。星海广场景观绿化设计以古典卷草纹饰为造型元素,不仅提升了城市景观文化品质,也体现了大连浪漫之都的城市魅力。

大连星海广场(景观绿化设计)

2.大连地铁站厅设计

大连市地铁一、二号线是大连首期地铁线。主笔设计的地铁中山广场、海湾广场等站厅,地处大连金融和商务中心,为大连地铁重要站点。设计通过对大连城市文化的理解与重构把大连地域历史符号运到地铁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其中许多形式符号采用大连日俄殖民地时期的古典建筑风格符号。整体设计力求彰显大连城市建筑文化的独特异域风情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大连市地铁一号线港湾广场站

大连市地铁一号线中山广场站

3.大连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

大连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是向国内外宣传展示大连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大连城市建设、历史变迁、城市现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视觉窗口。

大连市城市规划展示中心

《设计》:请您与我们分享几个设计观点。

任文东:1. 停一停,让设计的灵魂跟上来

能够进行有目的的逻辑性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种群动物智力情形的重要标志。设计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重要特征,是人类善于深入思考的结果。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的设计制作过程不但改变了自己的视觉审美习惯,而且影响和改变了思维的逻辑与方式。设计是有目的地理性的创造活动,它的本意是“设想”与“计划”,故而设计是一种需要深于思考的高级活动。

由于设计这种智力行为的特殊性,勤于认真思考便显得十分的重要。如果设计者整日疲于应对工作而无暇静心思考,那设计的品质一定会降低的,因为频繁重复的低层次工作是产生不出新颖的创意来的。

不注重思考会使得人们匆匆行进而忽略了前行的目标,甚至误驱了方向。事业有成者大都十分注重用心地深入思考,他们的成功之举也均为深思熟虑的结果。据说比尔·盖兹(Bill Gates)有每年定期花费相当的时间进行独立思索,而后进行研发设计的习惯。日本著名建筑师安滕忠雄(Tadao Ando)在他的几部著作中多次提到独自旅行中的最重要的益处就是可以独立地进行深入思考与反省。

作为设计师,我们似乎已把静心思考逐渐淡忘在一堆堆的图纸当中了,在我们的服务对象与受众艺术素质相对有待提高的今天,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似乎也有“多余”的嫌疑,所以设计逐渐平庸,较少深思、缺乏反省,甚至从不总结成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通病。我们也似乎都忽视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当我们的行动过于快速或者说过于匆忙时,应暂时停顿下来,总结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纠正偏差、肯定优势,以便更好地前进。

中国人讲求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可见思考对指导行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思考是一种过程性行为,作为从事实用艺术设计的设计师只有不断反复实践这种有益的过程,才能使得我们的专业水准有所提高。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认真思考,还应善于多思考、常思考,哪怕是对旧的事物的重新思考,也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思考的方式是多样的,譬如梳理式思考、集中式思考、单向深入思考与多向广泛思考、针对性思考与联想性思考等,方式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制定前瞻性的工作计划也需要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思考进行规划是确定高质量、可实施的工作方案极其重要的过程。

实践证明,成功的设计师一般都具有超人的深入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他们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思考未来,对每一项具体的设计案例都会倾心深思,寻找所有的可能,求得最佳的创意,与此同时,不惜推翻与否定,以追求更加完美的设计解决方案。安滕忠雄(Tadao Ando)曾经说过:“在大量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人们在无意识的过程中,‘思考的自由’被剥夺掉了。”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认为:为了制作出优秀的产品,设计者需要进一步去思考,自己设计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好,真的可行,还是说,要停下来?这里的判断也是设计者的思考所在。

贝聿铭(I·M·Pei)先生在谈对卢浮宫新入口的设计构思时,曾经感叹道:“在卢浮宫我想设计玻璃金字塔时,第一次非常强烈地意识到了历史。当时一边思考历史一边思考建筑。说真的,我有一种思考历史太晚的感觉。”

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201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百人榜分作领导者、艺术家、思想家和偶像四个组别,其中每组25人。而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被列为思想家的第一名。这一耐人寻味的结果足以让我们再度反思: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学会思考、勤于思考、深入思考是何等之重要。

著作《停一停,让设计的灵魂跟上来》

获中国室内设计优秀著作奖

2. 经济型的设计原则是中国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发展方向

“经济型的设计原则”,一是符合中国国情。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我们的基本国情体现出的现象是不容乐观的。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财力,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没有必要去倡导“浪费型”的设计理念,从而误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造成消费偏差,所以经济型的设计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这一理念应成为中国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进行一切环境设计工作的前提与设定条件。

二是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本质原则。环境设计的本质要求应该为:通过合理的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耐用、愉悦心境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所以,我们的设计不能一味追求炫耀型的消费与设计,而应强调其实用性与美学原则。我们不应该因为一味追求“好看”而忘记或者远离基本的实用功能。实践证明:一项优秀的设计并非使用昂贵高级材料的成果。

三是适度设计。设计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均是在为某种“场合”创作一个实用的“背景”。无论在文化的、商业的还是居住的、公共的等形形色色的场合中,人们需要使用的主体不是(或不仅仅是)设计而是空间,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强化背景,从而忽视了以人为本、为人设计的基本设计理念,进而使得空间的使用者感觉四壁拥挤,甚至“无地自容”了。设计的适度和适度的设计以及对“度”的把握是当今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师专业设计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准的体现。

四是环保的观念要求实行“经济型的设计原则”。越来越多的事实已证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切不能以牺牲环境及过度地开发与使用资源来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而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地使用资源,以便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期持久的利用。在环境设计领域,应以“绿色”作为选用材料的理念。例如,更多地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建材,尽可能地大规模使用天然材料的无污染替代品,而减少对天然材料的消耗与依赖;再如,通过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形成无污染的施工过程,等等。

五是 “经济型的设计原则”要求最合理地使用装饰材料。控制、高效地使用天然材料;大力倡导环保型复合材料;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地(国)材料;恰当地使用“贵重”建材。“Less  is  more”更要求我们在设计中运用“减法”来营造合理的空间与环境。

另外,通用环境设计也契合“经济型的设计原则”。通用环境设计应该是适用范围较广的、可更换或重叠其使用功能的空间场所设计。由于其强调的是使用的通用性,所以,设计作品达到相对广泛的功能效用,且尽可能地顾及不同的功能场所及使用目的。对于环境设计来说,通用性设计是可以实现室内设计多功能的一种手法,它能使相同的空间承载不同的作用,并可变化使用。

当然,我们提倡通用设计,并不是强调设计的模糊与相似,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性质与具体场合来确定基本的空间设计风格,仍是我们基本而且有效的设计方法,但如果我们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多一点通用设计的考虑,我们的设计行为就会更科学合理一些。通用设计有益于构建节约型社会。设计要满足大众而非小众,“Design for all”是设计的真正价值追求。找出最大的包容点,正是通用设计之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