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常炜:以工程设计之美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初衷

0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常炜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 文档整理:张帆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常炜,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常炜,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届知联会副会长及教育发展专委会主任,数字时尚与空间视觉北京市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和参与教学改革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奖、纺织之光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获桑麻奖,主要研究方向是服装服饰数字化应用、动画在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中的创新应用。

常炜教授认为,新文科与新工科的“新”在于学科知识的解构更新与再结构化创新以及学习行为模式、学习组织机制的创新,最大的挑战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而不落伍于变革的伟大时代。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在艺工深度融合中不断凝练特色,不断打磨让自身成长的发展方法论,探索面向未来的有效行动路径。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的教学特色。

常炜: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历史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时尚高校。学校秉承“与美同行”的校训,围绕服装服饰,以设计学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在服装服饰文化、服装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服装新材料和高性能服装、产品与数字化媒体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形成了独特优势。

学校坚持以设计学为龙头,24个招生专业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率达到92%,其中,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积极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四大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活动、神舟系列航天服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任务。学校积极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发挥北服时尚领域影响力,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同时,与多地政府部门、产业集群、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和创意成果转化,以时尚赋能高质量发展。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已有30年办学历程,自2017年单独建制为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艺术专业学位授予权,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2个本科专业,均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其中,产品设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现设置珠宝首饰设计、箱包鞋帽配饰系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虚拟时尚4个教学版块。学院发起并成立第一个以中国为主席国的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整合全球优势设计教育资源,努力推动中国时尚设计教育发展。

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1994年,2008年成为北京市首批特色设计专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以现代社会发展、现代设计产业发展和新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征为导向,发挥我校服装服饰学科优势,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特色化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坚实的工业设计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多学科协同创新意识,能够服务中国社会、行业、产业及首都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工业设计高级创新人才。专业出口方面强调跨学科整合,聚焦功能服饰穿戴、生活方式、AI与数字化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前沿关键领域,围绕智能化社会、时尚可持续等方向,研究未来的技术与生活链接的各种可能,以及如何将前瞻性的技术通过设计转化为消费产品等。

经过多年探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协会TIA十佳设计教育机构称号,教师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7项,师生获国际顶级红点至尊奖、iF、IDEA以及国内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红星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师生作品多次受邀参加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等展览。

《设计》: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方面的劣势?

常炜: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服务于国家、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以“新结构、新质量、新理念、新体系、新模式”的新工科模式为引导,着重在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艺工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创业融合特色办学模式。工业设计新工科改革是以提供优质解决方案为目标,以设计创新思维和方法为主导,实现工程实践赋能下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思政,以培养方案体系创新促课程教学改革,以协同创新促学科交叉和科研平台拓展,以科研和竞赛促教学相长,以全方位合作促学科高水平发展的多条特色建设道路。明确专业定位,加强专业建设,开展课堂改革,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解决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定位

工业设计专业定位

以服务国家战略、项目为依托,推进产教协同育人:近年来,我院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紧扣设计为人民服务战略,培养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以人为本、为福祉而设计、平等权利的社会价值观,以此作为思政基底,在学生感受我国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国家建设战略性、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新工科目标契合。在学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过程中,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共同参与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配饰研发及测试、内蒙古兴安盟设计扶贫项目及时尚内蒙古成果展、贵州丹寨非遗项目等,搭建科研促教学的重要实践平台。

工业设计作为艺术与科技的桥梁

工业设计作为艺术与科技的桥梁

聚焦学校“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将服装、服饰及艺术类相关专业特色融会贯通,彰显时尚特色教育及艺工融合的建校理念。工业设计作为艺术与工程之间的桥梁,在我校的艺工融合教学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工程技术、前沿科技经过工业设计解码转化为可被用户理解的、有使用价值的设计品;另一方面,艺术在工业设计的作用下加入技术扩展了边界形成新的物种。学校艺术资源、服饰特色、艺工商多学科背景,也促进了工业设计教与学过程的实用性、多元性发展,提供了运动穿戴、信息设计、文创设计等多方向出口。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

形成具有未来指向的实践教学模式:面向我国制造业产业快速变革的现状与未来,形成具有指向性的“校内培养+校外实践”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具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工业、产品设计人才,强调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搭建校外实践考察基地、实习基地、核心课程引进校外专家、企业实题命题课程、学术讲堂、课程展及毕业展等模式来促进教学流程与效果。通过横向课题以及社会实践环节,增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力。

以专业出口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入不同教学内容的实践学习科目。为从事创新设计开发、研究、策划的企事业单位;为设计咨询机构输出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设计专业人才;为互联网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创新型,输出跨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与设计开放大学、杭州博乐设计、廊坊宏泰智领、iCL洋河创意设区等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平台。

与国内外高校、企业进行课程共建。将新技术、新材料、新问题、新需求引入课堂。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产业需求输入以及产业资源接入,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培养学生结合产业实际的设计能力、协同研发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先后与绿色和平、中国残疾人辅具中心、阿里云、菜鸟网络科技、杭州博乐设计、东乡本土绣坊、零点有数公司、洛可可设计公司、全球3D打印技术Stratasys等企业开展课程教学。开展合作课程及工作营,培养学生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先后与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化学系、工程机械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设计开放大学、浙江大学、柏林设计艺术大学等院校以课程以及讲座的形式开展合作。

《设计》: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常炜:依托我校艺、工、经、管、商、文等学科汇聚的优势,构建新兴交叉学科的教学范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开放式教学协作平台:

面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培养交叉创新人才,构建开放式教学协同创新平台,实施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实践。虚拟教研室网络平台,与国内外合作院校进行数字化学习、远程协同项目学习、非课程自主学习,进行共创式分享;国际设计教育协同发展平台,加入Cumulus、ico-d等国际设计教育和设计联合组织,广泛参与国际设计教育对话,并开展产学名师“设计大讲堂”百余次;工程创新实践平台,设立设计教育及理论、色彩、服饰文化传承、CMF、人类工效学、设计标准、运动科学等研究中心,提供设计共性技术的教学服务,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以及设计实践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因研究课题、方向而聚合、协作、共创,打破专业壁垒。

艺工融合特色课程体系:

建立设计学科通识课程群,针对艺术美学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核心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群,聚焦设计程序与设计研究能力训练;跨专业交叉融合课程群,面向前沿技术及整合创新能力训练;企业真题课程群,培养产业实践能力及企业家精神;面向未来和社会创新的方向模块课程群,包括可持续设计、运动装备设计、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等方向,根据未来趋势动态变化,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的创新人才。课程设计体现多元和交叉的特色,确保人才能力培养适合企业、国家、社会需求。

跨专业知识资源库:

行业育人资源库:提供行业专家线上课程资源以及校企联合线下课程资源,对本专业传统模式的课程进行补充,并促进学生夯实本专业知识、扩展多学科知识;通过多渠道获得设计前沿动态与趋势,联合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

课程成果资源库:线上课程成果、毕业设计成果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交流与提升,并通过学生上传、教师打分的机制,加强课程管理,形成创作、评价、交流的教学闭环。

交叉融合的校内外教师团队:

我院在课程、毕设环节采取行业专家联合指导、院内教师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具有工业设计、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社会学、车辆工程、信息电子、材料学等专业背景。两个专业在一些基础、核心、方向模块课程打通授课,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交叉指导,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机会协同工作、共同学习。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本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常炜:响应国家数字化建设战略,形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教学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标杆城市及首都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时尚设计高校与数字科技产业间的交流与共识,促进“数字”与“时尚”、“科技”与“艺术”间的双向理解与转换,促进工业设计教学内容与文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时尚可持续发展衔接,设置《智能硬件》《交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前沿技术课程,以及可持续、运动装备、生活方式等方向的专业出口课程,助力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拓宽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核心思路,聚焦艺工商融合的时尚教育体系。锚定“国际”定位,聚焦“消费”核心,把握“中心”关键,打造以“品牌+品质”为特色的时尚魅力消费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于我校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时尚之城战略合作,在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专业交叉学科的优势,从整合创新力、设计思维力、体验创新力、设计领导力、商业策划力等维度专业能力培养,共促时尚教育、时尚产业、时尚消费发展。

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及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培育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响应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从系统设计、服务设计的角度理解时尚可持续、能源可持续、文化可持续三者的关系,探讨教学、研究方法、传播机制及成果转化方式,立足北京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探索整合多学科交叉技术开拓未来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培育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交叉学科与协同创新实验室的产学研体系。面向新时代、新技术、全球化大背景,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框架,以技术融合、学科交叉、理论创新为途径,依托我校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共建虚拟教研室的平台资源,建立产品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实践教学与研究的协同发展,发挥资源整合后的叠加效应。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本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潜质与担当?

常炜:具有未来指向性的整合设计能力培养。

今天,密集的技术创新导致全球产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复杂,而且还在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变化,而复杂的结果必然是交叉与融合。同时,人类共同面对能源、贫穷、健康、老龄等紧迫的问题,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想象。

学院发挥我校学科汇聚优势,构建聚焦能力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方案,以变革者为教育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梳理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以及如何实施的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力、先进技术洞察力、多学科协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企业家精神。

未来整合设计能力

未来整合设计能力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怎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对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常炜: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以“在场·平行·超变”为主题,包括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涉及箱包、鞋品、珠宝首饰、配饰设计、生活方式设计等5个教学版块。工业设计同学作品围绕“超变智能未来设计,时尚生活方式设计,可持续生态设计,人文关怀创新设计,虚拟融合共生设计”展开设计探索,呈现出艺工融合,畅想未来,深层次感受用户需求,从人文关怀角度理解与共情,以工程设计之美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初衷。

1)超变智能未来设计:畅想未来,在思维碰撞中迸发灵感火花,通过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展现多元、共享与个性化观点的表达。

2)时尚生活方式设计:体验之上,美学优先,传递美的凝聚力和产品感染力,通过审美雷达、时尚洞察以及情感厚度打造设计,让东方传统之美成为潮流点睛之笔。

3)可持续生态设计:将低塑变成流行,将可持续变成时尚,将环保从口号变成生活方式,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关注产品,更看重我们共同拥有的未来。

4)人文关怀创新设计:追求功能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平衡,深层次感受用户需求,从人文关怀角度理解与共情,遵循“设计为人民服务”初衷,设身处地展开设计,用心意与创意表达设计的温度。

5)虚拟融合共生设计:可扩展、可连接、可转化,用跨界元素生成内容,以沉浸式体验营造氛围感,身临其境,感官全开。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常炜:同学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历了疫情背景下的诸多不确定性,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在校园里,分处于全国各地,老师和同学们利用远程协同工具推动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指导。这种状态对老师和同学们一方面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远程协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同学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利用数字化、虚拟化的协同工具再定义“校园”和“课堂”的概念,让实践教学在更大的时空场景和更真实的实践语境中发生,将是我们教学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和教学主题?

常炜:毕业设计更多是同学们的舞台,在选题时,同学们提出选题和指导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实题性、研究性的选题这两种情况都是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学院并不刻意平衡,但学院对总体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趋势还是会有复盘和洞察感知的。

《设计》:您认为学生们在设计中应该如何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如何树立起基于文化自信的设计自信?

常炜:设计自信以及设计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从深层次来说来自于同学们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情感与责任,这也是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纲领文件中构建了“价值观—文化观—设计观以及由此引领的思维力—知识力—创新力”这样的“三观三力”能力培养框架,我们希望同学们有清晰的文化主体意识,与生养我们的大地有通达自然的连接,同时也能够打开视野格局,在观照人类社会共通性议题、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首先学会尊重、理解我们自身的文化。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何作为?有什么嘱托?

常炜:我在给同学们的毕业寄语中是这样表述的,“2018至2022,你们在场,真切地成长;2022至未来,你们超变,行动塑造可能”。当离开学校的时候,同学们生成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时尚与创意产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职业理想,生成了创新创业的工作计划方案,生成了自己新的梦想与目标,同时也有可能生成了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后的压力和困惑……“与美同行”将从母校的校训内化成为大家前行的精神风貌,行动将塑造每一位同学超变未来的可能。老师们祝福大家。常回母校看看。


毕业设计作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