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杨梅:新形势下设计人才需要“千里眼”、“顺风耳”

0

杨梅,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并在可持续设计、智能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健康设计、公共服务设计等领域展开设计研究、设计实践以及产业合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山东省软科学等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辑出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9部;设计作品获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近几年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杨梅谈到,在设计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教育内渗透时代的力量,如何建立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工作环境必然是更注重实际生活的、更具人文关怀的,设计教育环境是更贴合时代发展的,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更有条件也更有需求给学生们展示设计在“后疫情时代”中的影响,展示更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行业本身就是一直发展和变化的行业,会一刻不停地产生新的追求和目标。“后疫情时代”因其特殊性带来丰富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前所未有的挑战,期望新环境中的设计教育能够培养出与时俱进、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优秀设计人才。

《设计》: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有哪些教学特色?

杨梅: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艺术设计学科起源于2001年,设有4个本科专业。2013年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设工业设计二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通过动态调整获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3个专业方向,于2017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发展,2011年“虚拟设计艺术科技”获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2013年工业设计获批山东省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2019年启动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推动设计教育向国际化迈进。

依托山东科技大学的矿业背景以及青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优势,本校设计学科确立了“一体两翼、三线四型”的培养特色: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主体,以服务海洋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为两翼,引导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线协同并进,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国际型、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四型高层次复合人才。

学科致力海洋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助力矿区及矿业城市的“碧水蓝天”生态修复,重视海洋特色文化传承、海洋/矿山/农业装备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等现实问题,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舶来老街巷调查研究”、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符号”、“足球梦”等相关研究,以及白沙河环境风貌改造、海洋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中国海军博物馆、青岛海洋科技馆、海底隧道博物馆)等特色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秉承培育工科主导的综合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在其下进行多融合、开放式的设计专业教学方针。首先,因材施教,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进行教学方向的把控,在本科生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基础内涵、设计框架、专业技能的教学,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可行性、延展性、可拓性的高标准严要求的设计作品,同时进行更深层次学术造诣的探究,丰富学生自身对于设计的认知,更好的传输“中国设计,设计中国”的理念,要求同学们摆正学习观念,端正思想态度。其次,承艺探沿,开设传统染缬、陶瓷艺术、金属加工、皮革工艺、刺绣、木作等实践类课程,重视优秀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新应用范式。最后,知行统一,要求学生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闷头做设计是设计行业的大忌,只有在见得足够多,听得足够全,感受的足够深刻才能做好设计。引导学生在做设计时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切忌空想和想当然,从设计之初就注重框架罗列和结构体系的研究支撑,形成设计有所出、设计有所用、设计有亮点的好作品,同时开发学生对于新生产、新需求的设计方向,将“问题”进行可预测研究,进行前瞻性设计。

目前学生团队已完成多项设计实践项目:青岛礼物系列文创、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IP设计等。疫情防控期间参与“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主题设计等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创作活动。立足青岛、服务全国,对国家、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设计》:疫情给学院的教与学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杨梅:疫情给设计专业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授课方式上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线下授课模式转变为纯线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学校教育层面急需创新教学设计以及重构师生关系。设计专业的在教学上具有强实践性的要求,而线上学习的方式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例如《人文社会调查与研究》、《民族文化考察》两门实践类课程,往年都是带学生走访国内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地进行实地授课,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最后课程更改为青岛市内授课,对教学效果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受此次疫情影响,学院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新形势与新变化。首先,在疫情初期,学院整合教学资源,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建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效沟通渠道。在学生回校后,线下教学严格做好防范措施,并且主动与其他高校设计类学科搭建了在线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创新教学设计,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其次,邀请多名设计领域国内著名的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分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以创新思维应对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同时,学院也高度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避免学生因疫情及学习方式转变而引起的焦虑心理,通过举办线上座谈会,师生定期沟通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设计》: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您有怎样的想法?您尝试了哪些?体验如何?

杨梅:新时代、新要求,针对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应用,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死板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对于设计的想法、需求,有方向的进行对学生的培育。

针对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应用,其中反响较好的教学方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分为时间、空间和事件的三方联动教学。第一步,由教师对整体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形成一定的概念思维,进行不同方面的探讨后进行思维发散,形成具备一定研究价值的导向问题,从导向问题出发进行接下来理论、实践的双重依据支撑,该部分可以采用线上教授的方式进行。接下来,将问题带入生活中,验证针对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在解决方案中的可行性,将想法与实际进行碰撞,在此概念构建期间会形成一定的设计壁垒,而消除壁垒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与实际的碰撞,在多方比较下才能推出更优的解决方案,呈现更好的设计效果。最后一步,回归课堂,通过对设计成果、学术研究的全面展示,发挥聚众效应,“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经过不断的打磨,在设计过程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但在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下会本能地回避设计的缺失点,只有以新的视角才能进行直面剖析设计问题,直指设计痛点,发现新问题才是推动新设计的动力。

在这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融合了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践法、探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和做设计是一样的,教师进行多向融合的创造性开发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呈现出更加优质的设计作品。

《设计》:在“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杨梅:由于这次疫情的持续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中,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都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设计师们的设计环境也随之产生了各样的变化。设计领域的教师和学生也不禁会对设计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从具体的设计工作与设计内容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是否能在时代变化中更加与时俱进?设计是否能更具人文关怀?设计是否能在社会变化中产生更多更积极的影响……

在设计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教育内渗透时代的力量,如何建立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工作环境必然是更注重实际生活的、更具人文关怀的,设计教育环境是更贴合时代发展的,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更有条件也更有需求给学生们展示设计在“后疫情时代”中的影响,展示更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的发展。

设计行业本身就是一直发展和变化的行业,会一刻不停地产生新的追求和目标。“后疫情时代”因其特殊性带来丰富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前所未有的挑战,期望新环境中的设计教育能够培养出与时俱进、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优秀设计人才。

《设计》:疫情防控的需要给智能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您认为是否为设计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设计学科教学、设计思维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杨梅:智能设计的发展就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设计师们希望通过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通过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智能化水平,从而使其能够更多、更好地承担设计过程中各种复杂任务,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提高设计师工作效率。

在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高效率工作形式,大范围快速的体温监测设备为工作人员繁重的体温监测任务减轻了压力,迅速实行的健康码有效地阻断了病毒的传播、控制了人流的穿梭,高效率的实现了核酸检测信息的统计等工作,为消除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智能设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高效率、高速度的检测应对与防范措施。全球性的、大范围的对于疫情防控的需求使相关的智能设计的需求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为疫情防控中特殊需求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疫情防控中物质、信息、能量多层面的特殊设计需求进行与时俱进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智能设计是一种特殊环境中出现的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智能设计仍然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索的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一种与科技相关联的、全方位的、系统性进行的发展模式,随着技术能够达到的程度和实践应用的程度进行设计内容的发展和探索,进而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设计。

一方面,设计学科教学仍要关注几大方面:首先是文化,文化一直是设计的根基。任何设计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定靠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的洗礼。设计师都应该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基础文化知识,都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其次,教学中仍要关注实践环节,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设计实践能力。要求学生们学会活用个人经验与社会集体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设计实践,让实践经受时代的检验,诞生优秀的设计成果。第三,设计思维的培养也依然是设计学科教学需要关注的一大方面,培养的设计人才必须具备本质性的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思维,能在设计工作中以创新理念提高作品的能力,为作品增添与时俱进的性质,能在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中一直保持着它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可能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提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设计教学和设计思维的调整都是在本身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的。而智能的概念是与时俱进的,智能设计的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具体的智能设计内容同样是与时俱进的,因此设计教学和设计思维的调整应该是抽象性地与智能设计方向的设计教学和设计思维的需求相融合的。

《设计》:如果将“后疫情时代”看作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您认为专业设计人才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哪些素质和能力凸显出重要性?

杨梅:随着疫情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出现,各行各业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化学反应。伴随时间的发展,所谓的“后疫情时代”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设计发展趋势,这也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专业设计人才一直是社会设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从传统的工业时代到计算机时代,再到疫情催化下加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人才做出改变。疫情发生前,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要求就在不断改变,传统的单一学科的设计被多学科共同发展的设计趋势所替代,这就要求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做好横向发展,还要做到纵向多学科联系起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设计师对于信息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可以通过实体交互,而且可以通过虚拟时空的建立来完成交互操作。在疫情发生后,疫情就像是催化剂,推动着设计从业者驾驶的巨轮飞速跨越信息时代的“鸿沟”,设计人才也面临着许许多多机遇与挑战。

1)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互动重新引起重视

疫情使得人与人的距离变得飘忽不定,表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病毒拉远了,但是在某些程度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接近”。机器人、智能、网络等各种各样的渠道在疫情时期大放异彩,这些都有意无意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设计人才在设计疫情防控期间作品时,有意无意会将其与三者之间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设计师已经或多或少抓住了这些机遇,并将其当作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这么看来,无论是社交、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在历史的漩涡里焕发了新生;因此设计人才在完成艺术创作时要尽可能把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拥有一双“千里眼”,只有能在时空中发现人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差”,才会很好地在未来时代站稳脚步。

2)更加理性的消费方式

后疫情时代作为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国际与国内社会互相擦出比之前更激烈的火花。设计的新阶段发展也离不开国内外社会的碰撞发展,疫情带给社会的还有更加理性的消费形式,这也在设计领域给予设计师一项重要挑战,既要考虑多变的国际社会形式,使其作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消费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满足消费与设计的“正交”发展。经济社会离不开消费,实体经济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打击,但是现实实践表明经济不能脱实向虚,实体经济依然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设计作品也要虚实结合,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要。设计人才要有一对“顺风耳”,聆听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其与作品巧妙结合,在后疫情时代推动社会稳步向前。

作为设计人才单纯的用手来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拥有灵活的双眼与灵动的双耳也颇为重要,因此通过这次疫情,从根本上改变设计师的思与悟,才能使其在新时代中站稳脚步,满足社会对设计师方方面面的要求。

《设计》:疫情给您带来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杨梅:其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在疫情开始后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教育工作已经不能在疫情中良好运行。在网络发展良好的地区,线上教育的转变不是那么困难,但是线上教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或多或少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挑战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线上教育中暴露的各种问题也使得教师要提高教育规划能力,提高危机意识,不断完善教育缺陷,打破教育壁垒,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沟通来适应后疫情时代。

其二,作为设计工作者来说,在疫情下,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被打破,暴露出现代设计的种种缺陷,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社会运作模式,无不表现出对疫情的妥协。疫情终将过去,但是设计在疫情中获得的发展必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工业设计师还是平面设计师,都在疫情时代展现了完好的韧性,我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同时也参与其中,无论是昙花一现的设计作品,还是不可磨灭的设计影响,都注定在时代的发展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类在经历每一次社会发展都要延续之前旧的社会模式,同时重塑更加可靠的新的社会关系,作为设计师要学会在新社会中学会调动资源分配,了解社会与设计之间的无意识与有意识的互动,充分发挥设计在社会发展的“启明灯”作用。

其三,疫情给我带来最大感悟是跨越式的设计环境与阶段性的设计发展的关系。社会不止一次对设计工作提出了质疑,设计能否经受住社会形势的快速变革?设计能否适应经济与消费形式的快速转变?设计能否弥补结构与骨架的快速调整?但是这次疫情很好地证明了在设计环境的跨越式转变下,不管是传统产品还是新产品,都在看似快速变化中阶段性的稳步向前,设计远不止创新这一点,强有力的韧性才是设计发展的跳板。适应新的设计环境,推动社会变革下设计发展也是我们设计工作者与生俱来的意识。

《设计》:请给“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学子提一些建议。

杨梅:抗击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疫情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也就是生态危机问题。生态对于整个人类群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更要明白设计专业应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只是针对此次疫情,更是要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献计献策。

注重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做到学以致用。设计专业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思想的火花要靠实际行动落地,光有想法远远不够,设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专业,需要设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既要有想法又可以让想法转化为现实。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与时俱进。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意的想法同样重要,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由无到有的过程。创意想法需要培养和强化。学生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包括主动参加一些优秀设计展、了解优秀设计作品、参加设计竞赛、多实践等以及接受新思想等方式来开阔思路得到启发。

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设计学子未来从事设计活动,设计的产物作用于社会。“后疫情时代”到来,设计学子经历过疫情时期后,应该从自身专业出发,为社会各群体、各领域贡献力量。发挥设计专业的作用,解决疫情带来的问题,造福人类社会。“后疫情时代”需要解决的不止疫情问题,更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任重道远,设计专业的学生自身应该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有害资源排放、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的设计原则。在日常用品的设计中注重通过设计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做贡献。

《设计》:请分享几件学生的优秀“抗疫”设计作品。

E+公共应急口罩设计 设计者:杨文园 指导老师:杨梅


公共自感雾化消毒机 设计者:刘  宇  杨文园 指导老师:杨梅


护舒保 设计者:王怡妍  杨文园 李劲松 指导老师:杨梅


可伸缩式医用防护服 设计者:王怡妍 指导老师:杨梅


家用呼吸机情感化设计 设计者:李晓桐 路竟宇 指导老师: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