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杨皓:为真实世界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0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杨   皓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主任,院长协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皓,工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主任

杨皓,工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主任

杨皓,工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主任,院长协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Schmidt-MacArthur Fellowship导师,帕森斯设计学院访问学者。她的教学和研究聚焦环境设计、体验设计、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创新等领域,致力于驱动循环经济转型的设计实践和设计研究。目前,她通过与地区管理机构、社群、企业的合作,探索以体验和交互为核心的环境服务体系设计,如何在城市转型和社区更新的复杂情境下促成可再生循环的生态系统。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杨皓:同济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正式成立于2000年。2007年我们开始从“环境艺术”到“环境设计”的专业改革,关注重心从环境中“物”的设计向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设计拓展。

环境设计专业成长于艺术学门类,但“与城市设计、建筑学、室内设计奖和景观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学科”(娄,2021)。虽然面向的问题领域和实践特长是在城乡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建立关联,但一直以来的学科定位模糊是无法忽视的。从那时起,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实践重心,是找到与建筑学、装饰艺术的差异,从设计学学科内涵出发,建立环境设计的专业范式和人才培养路径。这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前进的长期过程。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地区发展的要求,人才成长的时代特点,帮助我们最终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找到毕业学生将为社会做出哪些不一样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2015年以来,我们在“设计四秩序”理论框架下,推行了一系列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一个全新的环境设计知识、方法、技能组织框架和思维模式的集合,建立了从符号到系统的课程体系框架。我们从学科研究的视野和对象的关系角度,尝试定义我们的专业以什么方式做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将 “环境设计” 定义为通过整体的、以人为本的和跨学科的方式去创造和促成可持续的“生活-空间生态系统”,包括人和环境的交互及其过程中的体验、交流和场所的设计。

从这个理解和阐释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聚焦设计引领的创新,以设计思维整合商业、技术、人文,关注人类社会可持续性问题,创造激发人类潜力的场所。培养在智慧生活、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大需求领域,以“设计驱动的创新”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未来领袖型创新设计人才。2015发起四平创生行动,2017年首创NICE2035计划,逐步发展起一个三区联动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这其中的部分工作在去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设计》(第二版)中进行了介绍和阐释。


可持续价值导向课题与人才能力培养的关系图示

可持续价值导向课题与人才能力培养的关系图示

《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皓:我们的环境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立足于跨学科交叉点上的。当我们将环境设计的定义聚焦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设计时,学科的视野扩展了。如何认识、判断和优化这种“关系”,我们从功能的、工艺的、美学的视野,向经济的、人文的和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技术视野拓展;并且,尝试从复合的多学科视野下,对设计对象展开探究和构想。

在环境设计的具体实践现场,空间承载和促成具体实在和人类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可能性,这也使得具有“空间”这一属性的环境设计具有整合多元、差异化关系的能力;环境设计可以在空间、场所、环境心理学等基础上,用设计思维整合多学科视野对承载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城市、社区、乡村等对象,提出愿景、行动策略和愿景描绘。关系拓展了学科的视野和交叉的触角,并以基于空间的创造实现整合和连接。

具体来说,我们关注给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改变的场景,并且把设计重点放在三个关键过程之上。它们是,让社区积极参与设计和决策的过程;将项目在使用、建设、管理、运营等全周期过程中,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纳入全程考量;并且不仅在空间设计相关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协作,例如建筑、景观、室内、家具、展示和视觉设计,更重要的在于与商业、技术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与协作。

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学科下的专业交叉,例如结合服务设计、交互设计和媒体设计的方法与视野。设计创意学院活跃的、差异化学科实践背景的学术共同体,和立体T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专业交叉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是与设计学科之外的学科交叉,包括从研究和方法论层面与社会学和人类学交叉,从可持续问题和危机挑战层面与生态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合成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从科技变革的角度与人工智能领域学科的交叉等等。同济大学十四五规划的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一流学科群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开展有深度的交叉协同创新。

2022毕业设计线上展虚拟展厅中环境设计作品的展示

2022毕业设计线上展虚拟展厅中环境设计作品的展示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杨皓:设计创意学院致力于与在地社区开展长期合作,促进地区的可持续转型。环境设计专业两个最主要的“产、学、研”实践,一是2007年开始的“设计丰收”项目,扎根乡村开展城乡互动,如今已进入2.0阶段;另一个则是2017年在娄永琪的倡议下发起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区。这是一个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实验,旨在用足大学的人才、创意、科技、资本和转化支撑,打造未来生活方式的原型。

学院2013年从大学围墙内搬到现在的地址,置身社区之中。时任院长娄永琪说,我们和社区的合作要考虑十年、二十年的长期愿景。今天已经差不多十年。这十年来,我们以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开启了与社区合作的序幕,逐步将不同主题的生活实验室和共创中心开在社区里,将教与学的空间、场景和日常生活的街道、社区编织在一起。NICE2035全面支持大学的知识和创新向社区溢出,在社区设计、为社区设计和由社区设计的协同创新生态初具雏形。

社区虽小,但却包容了复杂生活系统的方方面面,各种设计和创新原型都能在这里找到切实可行的实验条件,在生活场景下洞察真实的用户和需求,聚焦真实世界的挑战;社区又可以足够大,共同愿景和开放创新模式吸引和联结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促成跨学科整合和逆向创新项目,创造新模式和新经济,使社区成为创新的源头。

无论“设计丰收”还是“NICE2035”,都给毕业设计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创新实验生态,为学生开展深度的在地研究和设计行动,创造了丰饶的土壤。这些长期项目是连接课题的实验需求和在地社群的纽带,也为各种协作创新活动提供场地和服务支撑,实验的成本和风险被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学生在这里学习观察和干预城市系统中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与交互,在社区生活层面进行居民参与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开发,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落地;同时,课题和研究项目提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体系,会催生新的社区设施和社区愿景,有利于行为的转变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形成,为企业与其服务的社群,基于可持续愿景,建立更紧密的连接。这些设计实验行动也成为社区更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联合开展跨专业协同设计项目

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联合开展跨专业协同设计项目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怎样的潜质与担当?

杨皓:今天的大学生无论在视野、行动力、个人未来愿景方面都展现出不一样的样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与学需要关注并予以回应。在课程中,我们倡导可持续价值导向的设计观;身处转型时期的这一代青年人,对实际社会系统状况与已有研究实践进展之间的差距,他们也有更为批判和冷静的思考,也更迫切地渴望通过亲身实践,寻找自己的答案。

举例来说,我们今年的毕业生张之弦同学,在课程实践阶段就体现出强烈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在身体力行的设计行动过程中寻找问题答案的行动力。她将个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毕业设计课题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尝试找到了自己的设计行动方向,沉浸到议题相关的场景和社群中,获得难能可贵的洞察和扎实的设计依据。

青年人群的这些品质有机会转化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潜能,前提是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回应他们对知识和视野的要求,创造更广阔的连接,帮助他们接触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途径,并且为他们的创新实验提供支撑,包括但不限于资源链接、孵化和引导。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和基础教学开始从专业引导转向创新战略引导,教学方式从以专业为边界教授知识技能转向注重真实世界问题引导的探究式学习,人才培养强调洞察力、批判性、领导力、系统思维和行动力的综合。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够以行动主义方针在城乡领域建立社会影响,以推动可持续转型。能够认识不同设计路径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和影响,在广泛开展空间实践的同时,建立自己的行动方法论和行动策略,成为创新行动小组的领导人物,有扎实的技术手段,也能与多利益相关者展开协作。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和线下展示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分别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杨皓:设计创意学院的毕业设计是在三个本科专业之间打通的,课题组可以面向三个专业招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研讨、协作和共同学习;最终,每位同学发展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并独立产出成果。来自环境设计专业的课题主要聚焦城乡互动、智能可持续生活、媒体公共空间等几大领域。今年的毕业设计最终成果,我们可以用以下四组关键词组来概括:元宇宙/日常空间,社区更新/可持续生活,设计行动/社群共创,文化体验/媒介复合体。

越来越多的课题围绕着社区和社会创新展开,积极地参与到本地的城市更新行动中。地方管理机构、企业和设计实践家也加入进来。我们把社区作为新环境设计理念和方法论的实践现场,社区和邻里为更加贴近生活的设计关照提供了土壤,也引导学生基于对差异化群体的洞察,建立设计策略、采取设计行动。借助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我们将人类看作具有潜力的、生动的个体,而不是大数据下被类别化的刻板功能对象;同时,我们相信,变革过程中,不止需要设计洞察、策略和方案,更需要敏捷的方式采取设计行动。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日益复杂,无可避免地置身于跨学科的情境下;我们也发现,需要更多引导学生去探寻现象和行动背后的为什么,鼓励关于城市如何随时间演变的多种解读方式,并在差异化碰撞中激发创新的活力。

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在于,数字视野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是持续发展的主题。这些年的课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探索,从数字技术支持的空间服务创新、数字艺术的空间叙事、智能交互场景研究设计到元宇宙概念下的复合媒体空间设计。课题从概念创新到技术实现都有所涉及,但它们之间共有的、相互关联的设计价值或者突出的设计问题,还有待仔细考察和审视。

我们希望通过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课题,在环境设计跨学科整合设计的框架下,以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为核心,展开对多种设计实现路径和方法的探索。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毕业设计的线下展览。和其他专业方向展览现场相对一致的规格设定不同,环境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对各自的一小块展览场地进行策划,通过展览叙事的手段,引导观众深入与作品对话。在受到疫情影响将毕业展转到线上,最关键的要求是不变的,那就是通过叙事设计,将毕业设计项目的深度思考、迭代过程、所获得大量数据的面貌和整理工作,将设计的为什么和解决方案是如何生成的呈现给观众,并激发对话。因此,线上展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仍然在探索更多手段的可能性,学生也在更新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技能,研究那些在实体空间中用模型、装置等直观表达的内容,如何在线上情境中呈现。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杨皓:在设计创意学院,无论设计研究还是教学,我们都非常关心能否对社会产生真正的影响。无论studio课的课题,还是毕业设计,都强调为真实世界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下进行设计活动。

这就使得企业在教学活动或环节中的参与,至为重要。企业作为城市转型过程的关键参与者和利益主体之一,我们的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洞察企业的真实需求、痛点和潜力,和他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机遇。但是,这样的合作课题,并不能简单称之为“企业项目”,它与过去由企业直接出题的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学院和企业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企业的关键挑战和核心问题,结合课程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课题;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企业的资源,一起给予学生输入知识,接触最新的实践工作现场,学习了解供给端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设计探究提供充分的支撑。这样的过程也给学生带来更高的获得感,过程中的协作、接触和直面社会舞台,以及每一点创新都能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和反馈。课程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能力,也对达成全方位育人有巨大的帮助。

每一个和企业合作的课题都是量身定做的。这在课程的前期,需要大量的研讨活动,包括多方协同的研讨和课题设计。很多课题在前期有长达一年的沟通,最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而对于已有合作基础的情况,也不断检视先期合作的过程、产出和目标,探讨未来合作如何向前更近一步。

合作课题的成果,与其说偏概念设计或者企业项目,我们更偏重影响变革的前端策略及其设计。世界正面临巨大的危机,我们身处大变革的进程中,过去行之有效的认知、做法和模式被证明,在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冲突、困难、障碍时,是无能为力的。实现突破,我们首先需要培养问题意识,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重构问题的能力,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具体实在的体现之一。在复杂变革情境下“重构问题”, 寻找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和撬动改变的途径和手段,是设计驱动创新的突出特征,也是我们产教融合的重要目标。

《设计》:学生终将要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何作为?有何嘱托?

杨皓:前面也提到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可见的贡献,在领导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个目标可能并不是在毕业时就实现的,开创事业和为变革而设计,需要巨大的勇气、坚韧的意志和持续学习与协作。我们能做的,是在学生早期求学阶段就埋下成长和追求卓越的视野和种子,借助学院的学术网络和产学研平台,协助学生逐步建立长期的个人成长路径。希望他们能拥有充实的人生,并且不忘初心。用设计创意学院的院训与他们共勉: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