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林海:未来城市的发展思路是公园与城市融合发展

0


林海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副书记。

现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建筑装饰协会高级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广西本科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2018年度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度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林海教授带领老师们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与旅游相融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旅融合,才能让传承人通过手艺致富,进而从拫本上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推进文旅融合尤其要注重各地特色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呈现,其最终还是要通过环境空间来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那么新型智慧人居环境的构建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新型人居环境的构建,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人机信息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各种策略来承载和表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产业置于其中并成为新型智慧人居环境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针对当前文旅融合的迅猛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改变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并在人居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行文化遗产学教育,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在整体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评价策略等。最终服务当下的人居环境产业集群。

《设计》:在结合区域性特征的同时,学科发展有哪些主要方向?

林海: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立足区域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地方高校彰显办学特色具体体现。首先,区域性文化及经济特征决定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本地区的相关产业、行业的需求密切相关,如在广西十三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提到“建设北部湾特色文化产业圈、西江特色文化产业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特色文化产业带,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和特色文化城镇、街区、村屯建设,树立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地一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这就需要广西区内高校结合本地区文化发展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特征,加快对新型复合型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如动漫设计人才、展示设计人才、影视多媒体制作人才、产品设计人才、环境设计以及风景园林设计人才等。其次,区域性需求决定了地方高校人才的专业创作能力。不同的区域对于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各有侧重,因此在人才培养阶段就要将区域文化知识融入人才的培养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我校设计类专业而言,师生们在创作之时通常会对广西区内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进行描绘、刻画和创意设计。可以说,区域性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都对我校的设计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广西艺术学院驻百色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仪式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织绣普及培训班和广西编织技艺(竹、藤、芒编)普及培训班开班仪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百色起义九十周年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与工艺工作站成果展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织绣普及培训班和广西编织技艺(竹、藤、芒编)普及培训班开班仪式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织绣普及培训班和广西编织技艺(竹、藤、芒编)普及培训班学员成果

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创新设计青年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中国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

当然,我们在强调区域性特征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科发展的共性和未来趋势。就我校设计学科的发展而言,我认为应该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一是结合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人们对智慧型人居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风景园林、建筑、环境艺术等行业对具有高素质和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我们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建立跨高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层次协同育人平台,重视对广西本土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与研究,构建起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创作实践体系以及具有南方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场域。实际上,在该领域我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我校建筑艺术学院已经主办了四届中国—东盟建筑艺术高峰论坛。如2019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东盟建筑艺术高峰论坛暨第六届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创新乡村研究联盟国际研讨会”,此次活动以“智慧人居环境”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数十名专家出席,首场在线观众超过15万余人次,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紧随科技前沿,在艺术的背景下发展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相比,更注重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的应用,使传统学科与新工科相结合,解决现有社会问题。随着人居环境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以往工科范畴的问题需要注入艺术美学的视角,形成体现文化自信的特色人居环境,这就要求工科院校和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取长补短,融合升级,并制定学科融合、紧扣实际的培养方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对建筑、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艺术与科技等现有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进行跨界融合,打造工程与艺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地方院校合作交流等措施,打造多学科交叉工艺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终建构基于人居环境及相关产业为导向的工艺融合专业集群。

三是发展文旅融合领域。该领域是基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上,将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创新相融合。从2017年至今,我主持开展了8期“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项目”、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广西艺术学院站项目、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带领老师们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旅融合,才能让传承人通过手艺致富,进而从根本上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认为推进文旅融合尤其要注重各地特色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呈现,其最终还是要通过环境空间来呈现当地的特色文化,那么新型的智慧人居环境的构建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新型智慧人居环境的构建,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人机信息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各种策略来承载和表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产业置于其中并成为新型智慧人居环境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针对当前文旅融合的迅猛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改变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并在人居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行文化遗产学教育,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在整体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评价策略等。最终服务当下的人居环境产业集群。

《设计》:在专业教学上您有哪些特别看重的培养方向?

林海:设计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研究和教学的方向主要是风景园林设计,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之时综合考察生态、环境、功能、成本、材料、构造、绿化、植被、地质、水体等因素,在工作方式上强调系统性、通融性以及协调与控制性。可以说,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正因为如此,我在专业教学中,尤其强调“行知合一”,看重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

风景园林设计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指导他们针对具体设计项目开展田野调查,让田野与课堂互为补充、相互作用。在田野考察中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以保证学生研究资料来源的原创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直面问题的能力。另外,我院积极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并推进与大型设计院所、社会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人才。比如我院与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建立的设计学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让实习与就业结合、院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使我院学生的学习做到“行知合一”。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能力及其综合人文素养是我在专业教学上最为看重的。这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获得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之外,还与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人文素养决定了该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但是较深人文素养的获得则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我历来提倡学生要博览群书,多深入民间开展田野调查,感受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必须要了解当下最新的设计前沿。要求他们的设计思维不仅具备一定的历史思想厚度,而且要具有人文关怀和对未来的思考。

中国——东盟建筑艺术高峰论坛暨查西南乡村可待续发展联盟会议

《设计》:您认为国内青年设计师缺少哪方面的素养?如何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去提升?

林海: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当下青年设计师的工作方法与思考方式跟我们之前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可喜的进步,但在众多高新技术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年轻设计师们也表现出了不足之处。

首先,青年设计师在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融入设计表达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青年设计师们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拓展创作的视野,着眼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只有秉承传统,才能增强传统艺术与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能力。作为设计师,应当具有“情怀”。这种情怀包括人文情怀、道德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如何让设计作品打动甲方、打动使用者,以及引起观赏者产生情感共鸣,“情怀”无疑是一个必备的要素。设计作品要做到有“情怀”,设计师就要重视提高自我文化修养、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在设计中发挥“同理心”,让设计充满“温度”。

其次,年青设计师要加强对设计理论的研究,做一个研究型的设计师。作为当代的青年设计师,一方面要“强基础”在设计上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要“增学养”,设计师也应注重学术修养,如果一味的关注设计实践,奔波于各个甲方之间,流水线作业,就很难有静下来沉淀自己的研究方向,思考学术前沿的时间,其作品往往也就有欠缺深刻内涵的表现。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很难有“厚积薄发”的潜力。因此,设计方案应具备研究性的特征。对设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往往也会提升设计师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使设计师能够迅速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理论和实践上提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方案。

广西涠洲岛湾仔村建筑改造方案

《设计》:在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让设计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

林海:不同的设计领域和设计作品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亦不相同,如智能手机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就我的研究领域而言,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设计学科的不断跨领域融合,使得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等以人为主体的学科内容,这些学科揭示了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模式,对我们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非常直观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首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往往注重环境内微气候的营造,即通过利用空间的形状、空间关系、空间组合、空间围合等空间形式营造丰富的视觉空间层次,从视觉感受方面给人心理层次上的关怀。同时,兼顾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习性、行为方式的特点,对空间进行具体设计,如利用不同形状的空间进行组合和穿插,对空间进行连续性设计,增加人们移步换景的视觉感受;利用植物构成符合人们坐憩停留行为需求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对空间内微气候有调节作用。根据空间的引导性和识别性,在满足人们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也就是利用空间大小、形状对空间内微气候进行合理化营造。

其次,我们会合理利用空间界面的功能性,满足了人的视觉、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在空间的边界设计上,从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感受两方面考虑,如人们在边界驻足观望时所需要的停靠立面,不但从行为上为人们逗留提供可以依靠的物体,并且在心理层次上给人们一定的安全感。

第三,通过我们的设计形成适宜的空间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空间使用者使用空间时是不会机械的排列空间尺寸的,而是要有一个适宜的、满足人们使用心理需求的空间距离。同时利用这个适宜的空间距离完成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行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空间的划分来界定人们在空间内的领域感和私密感。同时,建立人们的行为标尺,保证人们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总之,通过对特定空间的把握与设计,营造出适合人们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风景园林设计,从而引导和规范人们在特定空间内的行为模式。


罗坡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设计》:广西的风景园林设计有哪些地域特色?

林海:广西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在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下,可以从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这二个方面来表现。也就是说生机盎然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进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宜居的环境美,更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师要熟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立足广西的区域文化场域,了解风土民情,才能设计出极具地域特色的符合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园林景观。由此来看,广西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依托广西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重点突出山水旅游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广西山水资源最好的广告语,在广西境内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貎是广西特色的旅游名片,山水景观既是广西地理特征,又有很深的地域文化意味。因此,自然山水资源以及山水文化构成了广西独具地方特色的风景园林发展基础。

二是北部湾渔家滨海景观资源特色明显。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北部湾经济区以海湾文化为核心,形成了涵盖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都市文化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圈。如北海市2010年获批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立了北海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地区依托优势的海湾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滨海景观、休闲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也是广西风景园林设计的一大特色。

三是少数民族村落文化遗产资源显著。广西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关系和谐稳定,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无论在民族传统建筑、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音乐等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是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都体现了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也是广西风景园林设计不可忽略的元素。

四是吸收和采纳东盟国家文化元素。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广西日益站上了国际化发展的大舞台。因此,在广西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出现了借鉴和运用东盟国家风景园林设计元素的现象。例如我院通过举办东盟建筑艺术高峰论坛暨西南乡村可持续联盟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与东盟地区各建筑类高校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这也对广西风景园林设计及其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思路与机遇。


南宁缸瓦窑艺术村景观规划设计效果图

《设计》:如何从传统山水画的角度去阐释当下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林海: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天地、四时、万物都具有自身的内在美,这种美是不必言说的,人们需要遵循这样的美。实际上,中国传统山水画所遵循的也正是这样的审美观,即中国传统山水表现的不是浅层的表象之美,而是表现天地共有的大美。因此,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之中,画家把自然万物的本质、运行规律描绘在宣纸之上,把自然万物延伸于画面之内。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就是一个微型的自然,一个微型的宇宙,它所表现出来的秩序感和大自然的秩序是一样的。可以说,画家作画的过程就是在模仿大自然运行的过程,而画家本人则在模仿大自然之中逐渐感悟自然,进而修身、悟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之内造景,达到模仿大自然的秩序感和运作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山水画和风景园林设计在本质上是异曲同工的。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历来有“因画入园”的理念。中国文人寄情于山水,并将其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使得古典园林成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生活环境。因此,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布局手法、创作范式等对当下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首先,当下风景园林的发展受到山水画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启发,人们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试图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人居环境,人和环境没有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像是传统山水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人是自然或环境的一部分。其次,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营造之中,将传统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融入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这也是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古今相承的特点。当下,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提倡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理念传统山水画意境观念的体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意境的向往。

广西当代文明学艺术创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成果展示

《设计》:广西在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林海:近年来,广西在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广西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有新突破,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2014年以来,广西共建设了19个非遗传承基地。广西启动传统稀有剧种剧目抢救性保护记录工程试点工作,对广西传统稀有剧种之一的丝弦戏进行抢救性保护记录。积极推进“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推进自治区级侗族文化(三江)、苗族文化(融水)、瑶族文化(金秀)和桂派戏曲曲艺文化(桂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在边境8个县区建设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在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方面,广西完成宁明花山岩画本体三期、兴安灵渠秦堤防渗加固、富川瑶族自治县马殷庙等一批国家、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实施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合浦汉墓群等大遗址保护工程。

我们也利用自身的教研资源,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运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方面我们通过乡村振兴规划与非遗技艺产业接轨,在建设智慧人居环境的同时,重视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进行了“罗坡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设计”“姑辽村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等一系列实践项目。另一方面不断开展非遗培训班、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建设广西艺术学院驻百色传统工艺工作站等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这些人才培养的实践,带动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提升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带动精准扶贫,活化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7年,我主持了南宁缸瓦窑艺术村的景观规划设计。该村落位于邕江畔,村落整体依靠地势从高往低,从南向北,从陆地向邕江边依次布局,整体南高北低。缸瓦窑村历史底蕴深厚,并拥有独特的手工产业,文化遗迹数量较为突出。201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将缸瓦窑村列入广西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中。面对该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我以保护当地的文化原生性为前提,主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重塑景观特征。在整理出村落原生规划格局后,总结主要建筑朝向,布局形态,前庭后院的村落环境特征等一系列的资料,同时注意到村落中有许多高龄的古树,主要是以芒果树,龙眼树等果树为主,然后通过整理村落发展的历史碎片,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合适的村落肌理,建筑格局等,融入现代的构成手法,但依旧保留运用原有的建筑肌理,乡土材料等。新的建筑设计也与原有旧建筑风格一致,保持村落原有风貌——仍旧以平顶红砖墙面作为建筑外立面。新的建筑设计也要具有现代艺术风格——材质上融入艺术表现张力强的现代材质:玻璃、钢材、文化石等;造形及结构上以简洁、利落的线条,开阔、留白的空间视觉设计为主,满足相关艺术家、艺术行业从业者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的实际功能需求。新的建筑设计要保持村落的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的细节或功能结构上融入缸瓦窑、缸瓦屋、香火龙、红色文化、民族民俗等特色设计。缸瓦窑村中独特的红色文化,以革命烈士林锦云故居为主,在后续的设计中也对旧建筑进行修复、保留等考量。

其次,景观自然空间的调整与恢复。结合缸瓦窑村原有的场地自然特点与空间特征,研究团队提出在景观层面进行“一轴、一带、四片区”的理念。通过村口大树入口空间为起点,像江边进行半开敞式景观空间的设计,形成整个方案中最明显的景观轴线,通过在轴线的尾端,与沿江景观区进行衔接。同时,把沿江区域打造成滨江生态景观带,进行横向的开敞式景观空间打造,在整体方案上,进行景观序列的转折。通过纵轴和横带,链接周边4个主要片区,形成以线带面的景观空间结构。同时也进行针对性的去污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育等设计策略。争取做到降低污染程度,缩小被破坏的生态范围,扩大环境优良的自然生态区域,进行村落生境的恢复。

再次,产业置入与文脉延续。立足于缸瓦窑村的手工业文脉研究基础之上,在新的规划设计中,将其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基本商业以外,主要引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新兴手工艺产业,多媒体艺术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等业态。将缸瓦窑村原有的传统手工艺产业进行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扩展、延伸与转译,将缸瓦窑村打造成一个以艺术生产创作为主体,以传承发展广西特色手工艺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创意基地;一个致力于整合跨界资源,结合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还原古埠繁盛面貌的旅游休闲村,恢复其自我“造血功能”,令缸瓦窑村再次焕发活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当下做好广西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坚持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抓住文化旅游契机,积极实施文化产业路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拓展对外传播的辐射面,形成社会效应;提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服务水平,将非遗发展成为文化体验产品,吸引游客,最大限度地让游客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体验之中。其次要将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将地方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中。以地方性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带动新农村建设,以留住浓浓的乡愁。新农村的建设意味着新生活、新秩序的建立,在新农村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提倡智慧人居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民族技艺在新型人居环境中活化起来,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匠心承韵广西非遗传承人教学成果展

《设计》:如何看待地域文化与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林海: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独立性是地域文化的一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这一点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影响,所以才出现了各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应当充分地尊重自然、发扬传统、理性传承。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上看,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环境元素也是要相应的传承下来的,但也并不是一味地完全保留,而是在其中找到适当地元素,进行再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待部分 不符合时代、不适合当地居民居住和生活的传统元素就要进行适当地改进,使其符合当代设计文化的场域,在立意以及环境设计的系统架构上注重发挥时代特点,发挥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人民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通过融入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韵味,一方面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空间的使用需求,还可以实现审美意境的营造。总而言之,对于广西的传统民族艺术、民族文化元素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深刻理解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并与现代观念相结合,让保护与创新并进,实现广西特色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见人、见物、见生活”,服务于广西现代化建设。

《设计》:各地在积极开展休闲旅游规划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自然风光与人工造物之间的平衡?

林海: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开发与旅游景观设计可谓如火如荼。广西有着非常好的自然山水资源,因此这方面的建设也非常多。在高校中,风景园林与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休闲旅游规划设计的方案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做一些实践项目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自然风光与人工造物之间的平衡通常是设计者不可避免的设计问题之一。

休闲旅游规划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的系统性规划,一方面需要打造以健体休闲为功能的综合旅游区,以求达到游客消除疲劳、回归自然、增益健康、放松心情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为游客提供必需的住宿条件、餐饮设施来满足休闲旅游度假者的基本需求。同时,还要提供健体休闲和娱乐设施以及各种旅游项目用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工造物之景同样重要。

自然风光具有的是自然美,这种美主要依赖自然物的自然形态,而人工造物则凝聚着这一地区的人文属性,在人工造物的表象下它可以承担这一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等。自然风光决定的这一地区人们的人居环境,进而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该地区的人工造物。在形成了人工造物后,人类透过人造物改变了自然风光的面貌。由此看来,自然风光和人工造物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却又常常相互交融,和谐统一。因此在休闲旅游规划设计中,自然风光和人工造物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风光满足游客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而人工造物则可以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只有当二者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自然风光与人工造物之间应建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旅游规划框架,通过可承受的环境资源开发,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该框架的着眼点也是在保护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因事合宜地进行人工造物为基础,尊重设计地块已有的自然风光,顺应原有的地域肌理,同时把握与提炼地域文化传统,使地域文化在休闲旅游规划中以及设计进程中以人工造物的形式延续并发展。

《设计》:请您分享一个目前关注的行业话题。

林海: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和公园城市建设是行业内较为高频的关键词,前者是新时期广大乡村的发展方向,后者是为后工业时代“积劳成疾”的城市提升所开出的“药方”,二者的虽然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每座传统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拥有包括山水风光、气候资源、历史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活化乡村,不仅能让村民收获经济利益,同时也能让村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人们也能收获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未来的城市发展思路将是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发展。目标则着眼于城乡绿地系统的优化布局和公园体系的完善与建设上,提高公园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与人居生活品质,从而形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新时代城市景观风貌。由此也能进一步也能够带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升城市第三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公园城市的建设应该要有乡村振兴的田园情怀。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仍然明显。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以回归“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在广大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休闲旅游中心、郊野公园等多类公园场景营造,满足城乡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使得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改变了乡村空心化等问题,传统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挖掘与保护,也使得更多的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