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王晓华: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艺术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

0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王晓华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晓华,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艺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创建者、学术带头人张绮曼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FI国际室内建筑设计师联盟成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家具设计研究学会委员、国家重点课题组专家、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环艺设计金奖作者之一。数次主持政府大型文化工程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内外设计奖。设计代表作:《榆林市阳光广场》《国家能源基地·能源文化广场》。学术代表专著:《生土建筑的生命机制》《穴居的文化基因》。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西安美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教学特色。

王晓华:西安美术学院是我国八大美术院校之一,它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开办于山西临汾的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1949年5月迁至西安市长安县唐代兴国寺的旧址,并改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贺龙元帅为第一任院长。后经数次变更,1960年5月正式被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所以,西安美术学院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此外,西安美院是国内美术学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第一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培养单位,特别是第三个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美术学院。

西安美院早在1986年就开始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级教学单位。西安美院建筑环境艺术系于2001年正式成立,现已发展成为西安美院规模最大的一个系,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高等院校中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办学水平和层次最高的艺术设计学科的院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业已建立起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艺术教育名牌专业,以及省艺术设计教育重点学科。西安美院环艺系现有在校本科生759名、硕士研究生94名、博士研究生5名,在办学规模上稳居八大美院之首。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来讲,在我国西部地区实力最强。

西安美院环艺系目前下设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艺术设计和风景园林四个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36名,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外聘博导1名、硕士生导师15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24人。在教学方面,我们本着“坚持立足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执着于当代健康环境的设计与研究,放眼于探索人类未来发展的复杂多变的环境质量需求”的特色发展理念,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和思想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

王晓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受学校所处的区域性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状况,带有明显的地属性特色。

“产”,对于环艺设计专业来说应该是指如何与市场接轨,或者如何去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适应市场运行规律,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环艺设计的终极成果就是将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落地项目的工程形式或产品形式(如家具、陈设艺术品等)投放到社会当中,以此影响广大受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属于一种具有文化艺术灵魂的环境物化过程。然而,这种过程需要一定的合法身份和程序,要与市场运行的许多关口去对接,而且必须以一种经济与责任相关联的契约关系来保障项目的贯彻和实施。说到底,就是一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运行过程。工程形式不但需要与业主打交道,使自己的设计方案得到业主认可;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与施工方不断进行沟通,以确保自己的设计意图不被曲解,因而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创造活动。在此背景下,“设计管理学”专业应运而生。

由于环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学”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不断与设计市场接触,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或人才培养方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不断参与设计市场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学术观点、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转化为一种源源不断的影响力,以达到促进设计市场艺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给市场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和思想活力。因为,一个成功的环艺设计项目可能会改变一个区域或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甚至会促使一座城市的产业更新或转型。例如,环艺设计专业目前广泛参与的对于一些废旧工业园区、传统民居街区或村落的改造设计活动,使其产生新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如目前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一个个网红旅游点。 

对于环艺专业来讲,“产、学、研”之间的关系便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上的飞跃。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发展,校正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准确度,调整学科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本人认为,环艺设计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在于精神文化的创新和创造方面,它的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完成本身就是一次“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并且是一次跨专业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是艺术、技术与学术的相互支持和促进。然而,在这三者关系中,“产”的样态会逐渐影响到“学”和“研”的关注方向及发展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属地特点。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地处北京,是国内唯一一所中央直属的美术院校,也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美院。所以,央美老师和学生所介入市场的项目规模、业务层次和信息来源等,都体现出其他地方美术院校无法可比的优越性。例如,国家一次次大型政治活动会成为央美人一展身手的大好机遇;再者,由于他们在介入市场的过程中项目类型多,涉猎专业面广,综合性层次高、富有挑战性,容易产生新的经验和观点,从而在学术观念上常常形成一种高地或导向性作用。与之相比,广州美术学院地处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沿海地带,而且在环艺专业发展前期就因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而迅速崛起。他们实践机会多、探索性强,接受新技术和新材料方便,这种优越的市场环境培养出广美人务实而灵活的市场意识和发展模式。例如,成功的“集美组”设计成为了广州美院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里程碑和院校品牌。

由于西安美院地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黄土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的西部区域、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在传统建筑文化、人居环境、生土建筑等方面的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在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中发挥出自己的地域特色。例如,在我国环艺设计专业创建者张绮曼教授的主持下,我们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的四校联合公益设计活动,设计作品《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成为这一届美展艺术设计学科中唯一一项金奖。这次活动,我们首次将环艺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放在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农村,迈出了探索中国新农村建设和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的第一步。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潜质与担当?

王晓华:现在的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们的父母基本上属于“七零后”。从2000年到现在,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发展大见成效的阶段,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此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显得从容而大方,乐观而大度。与此同时,国家搞活经济,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使人们在经济上拉开了差距,因而使这一代大学生的攀比之心较为明显,追求平等待遇的欲望较高。另一方面,自幼饱受经济困扰的“七零后”父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为这代孩子创造下了比较宽裕的物质条件。在一切为了孩子,两家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社会风气下,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显得个人中心主义意识浓厚、内心脆弱,难以经受委屈或挫折。 

“00后”大学生的生长过程也正逢我国经济转型、打破铁饭碗的体制大改革时期。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大潮中,就业多元化,职业选择余地大,个人发展随机性强。因此,这些“七零后”父母亲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使其养成了急于求成、想法多变,不执着于单一长远奋斗目标的心理。不像我们八十年代的美院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宗教般的狂热追求,整天做着大艺术家的梦。再从教育成长过程看,这一代大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直追逐名园、名校,尖子班,以及参与五花八门的竞赛,在养成了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争强好胜的荣誉感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遇事沉默,不愿与大人沟通,好似看通一切,内心却纷繁复杂等性格特点。

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期也正值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风起云涌之时。网络发达、信息大爆炸、交友广、眼界宽、生活快节奏,微信圈、网络游戏、明星效应、快餐文化等这些社会氛围,在养成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想象力丰富、喜欢猎奇、善于自我表现等性格优点的同时,却又使他们的内心远离了社会现实,独处于一种想入非非的幻想世界,正如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网络和游戏语言。于是,他们形成了看待问题表面化,学习知识碎片化,注重短期效应和回报,想法多而缺乏定力等性格缺陷。

总之在我看来,“00后”大学生性格上的优点和缺陷同样突出,一样明显。他们虽然传统意识淡漠,但接受新鲜事物异常神速;他们虽然看待事物片面,但却无所不知;他们虽然急功近利,但做事却直截了当。也许,这就是现在的大学生所共有的时代特征。所以,我一方面希望自己培养的大学生要保持生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为社会和大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坚持生态文明设计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做一个对社会未来发展有担当的优秀环艺设计师。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王晓华:我们每年辅导的毕设选题,一般在前期都要经过一段与毕业生沟通和筛选的艰难过程,主要针对当下热点问题、社会与艺术价值方面的考量,辅导他们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兴趣关注点,寻找可能的突破口和特色,并以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自主选题,多元化和各具特色是我们一贯的选题指导原则。一般来讲,每年的毕设选题可分为主题性室内空间、主题性建筑环境、城中村改造、城市景观改造、湿地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址开发和利用、新农村建设等多种类型。这种多元化选题的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论,从而引导他们习惯多维思考,以此培养环艺设计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这两届毕业生无法外出进行针对性的田野调研和考察,许多关键性辅导环节只能选择在线上进行,因而在题材选项上受到了很大影响,作业深度也受到极大限制。可能正是这一原因,这届学生在选题上的关注点比往年集中了许多,并主要呈现出两大倾向:一个是有关元宇宙话题的概念性设计,也许由于全世界陷入延续三年的新冠疫情,恐惧、压抑和不自由的居家隔离生活成为人们内心逃离现实世界的一种强烈欲望,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可能迎合了大家的心理需要,所以今年对于这一题材感兴趣的学生较多;二是受疫情影响,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以绿色概念为主导的康养和疗愈性建筑环境设计更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线下与线上展览各有利弊。线上展览具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具有保留时间长、可重复播放,受众面广等优势。但是线上展览由于受到浏览方式的影响,页面版式设计必须有侧重点,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细小入微。所以,页面展示内容要主次分明,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另外,版面设计要生动灵活,时尚性强,能很快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等。可以肯定,这种可以跨区域和社会阶层的大众化媒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将我们的设计成果展示给社会各界阶层、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争取最大化流量的基础上,获得最广泛的关注和了解。

 《设计》:您认为学生们在设计中应该如何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如何树立起基于我们文化自信背景下的设计自信?

王晓华:从“国际化”与“本土化”概念的所指来分析,范围很广,但两者并非完全独立,泾渭分明。从某种角度来审视,两者之间可能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比如,生态危机与新冠疫情如今成了全球化问题,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或国家来说都属于本土化问题。所以,设计选题中许多东西本身就属于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相反,如果我们运用“本土化”的思维方式去审视或解决“全球化”问题,就属于“本土化”过程。然而对于环艺设计来说,一般概念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大多是指形式语言的表达,文化形象的塑造。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协调这两者的关系时,首先鼓励学生要关注“本土”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运用本土化的文化理念、材料工艺、形式语言等,去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艺术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 

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树立本土文化自信下的环艺设计中,主要是从本土文化理念、美学思想、文化形象、语言形式、装饰文化符号以及空间文化图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辅导。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什么作为?有什么嘱托?

王晓华:首先,我希望他们保持一种平和而开朗的心态。在当下这种竞争激烈、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中,首先要学会随时随地调适心态,以适应外部环境;其次,希望他们能够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懂得服务于社会才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为此,我想由衷地为他们送上一番嘱咐:希望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因为你们的设计灵感、艺术才华、精神和物质财富都隐藏于这些大爱之中,需要你们依靠自己的诚实、勤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