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蹤雪梅:徐工工业设计的中心是以“人、环境”为中心的创新设计

0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蹤雪梅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博士,高级工程师

图片

蹤雪梅,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博士,高级工程师。负责工业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研究,目前担任国际标准化工作组专家、全国土方机械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未来工程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徐州市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先后承担江苏省重大创新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1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论文7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质量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联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IF设计奖、红点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江苏省工业设计金奖、好设计金奖、红星奖金奖等60余项国内外知名设计类奖项。

在2021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授予全国“十佳设计行业组织”荣誉。

在2021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徐工工业设计中心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授予全国“十佳企业设计中心”荣誉。《设计》就此专访了徐工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蹤雪梅。

徐⼯作为中国⼯程机械⾏业排头兵,始终坚持以设计创新推动产品创新。2009年5⽉,徐⼯为实现⼯程机械产品⼯业设计⽔平的全⾯提升,整合全徐⼯优秀资源,以江苏徐⼯⼯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业设计中⼼为主体,以其他⼆级公司⼯业设计所为辅,成⽴徐⼯⼯业设计中⼼,徐⼯集团⼯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任中⼼主任。

徐⼯⼯业设计中⼼,以整合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艺与智能化、信息化相结合的创新设计为主体;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产品质量为⽬标;以为制造业提供⾼端综合设计服务为⽅向;在产品全⽣命周期和设计全过程开展⼯业设计。具体包括设计研究、前瞻设计、⼈机⼯程、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可视化设计、驾驶室安全设计、空⽓动⼒学分析、CAID协同设计、⼯艺实现与产业化,以及市场服务等。

同时借助⾼端⼯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端⼯程机械及核⼼零部件创新中⼼核⼼能⼒,为设计研究⼯作提供相关技术⽀持,包括振动噪声分析、结构优化设计、材料分析、⽆⼈操控技术、智能制造等。借助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将⼯业设计与产品研发、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有机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主品牌形象,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升企业国际竞争⼒。

徐⼯⼯业设计中⼼始终抱着开放共享、协同⾼效的态度,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术交流、⼈才培养等⽅式,联合带动⼯程机械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2015年被授予“国家级⼯业设计中⼼”称号,并已连续两届复核通过。当前徐⼯⼯业设计中⼼正朝着打造国内⼀流⼯业设计创新平台,推动制造业由低端向中⾼端迈进的⽅向努⼒奋⽃。

图片

徐工研究院园区

《设计》:请介绍一下徐工工业设计中心2009年初创的契机,以及2015年获批行业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以来,徐工设计中心走出了怎样的创新开拓之路?

蹤雪梅:徐工是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要始终引领行业进步和创新发展,2009年在江苏省工信厅的支持下开始建设“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工程机械相关的实验检测能力,同时也成立了工业设计中心,希望通过设计创新引领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2015年中心获批行业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徐工工业设计不断在学习、思考设计对于工程机械这样的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及其位置,我们改变了工业设计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漂亮肤浅的外表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在徐工工业设计的中心是以“人、环境”为中心的创新设计,通过设计重塑企业产品领导者形象、统一设计标准、引领产品创新、降低研发制造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徐工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设计》:请介绍一下徐工工业设计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蹤雪梅:徐工工业设计中心以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简称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以各事业部、分子公司工业设计所为辅共同组建而成。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下设徐州工业设计所、上海工业设计所、欧洲工业设计室、美国工业设计室、巴西工业设计室等。目前中心共有100余人设计团队,80%以上为硕士研究生,主要开展产品设计、人机工程、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应用、虚拟设计等工作。


图片

xc918- ev装载机,获得红点奖、iF奖

《设计》:设计中心的成立,给徐工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

蹤雪梅:徐工构建了面向市场和竞争的三层创新体系,分别为以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产品创新与智能制造技术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标准为轴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全球化为目标的科技管理创新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以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为一体的新形态。中心的成立有效支撑了徐工技术进步及产品品质提升,推动徐工产品实现高端突破,持续提升产品快速响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设计》:徐工工业设计中心目前侧重于做哪些方向的创新研发?

蹤雪梅:徐工工业设计中心始终致力于我国高端装备的设计创新研究工作,研究侧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人与环境、机器关系的研究,包括产品的驾驶人员、购买人员、维修人员、装配人员、服务人员等,研究不同的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研究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发展下,新型人机关系的全新变化和发展趋势,设计出行成为业领导者的全新产品。

图片

水平定向钻,获得红点奖、iF奖

《设计》:为保持设计创新能力,徐工工业设计中心有哪些战略部署?

蹤雪梅:首先我们坚定的认为要保持设计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有开放、包容、协同、共享的理念和管理机制。在研究的深度上,中心与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外部培养的方式,不断提升员工在细分领域下的技术研究深度;从研究的广度上,中心鼓励员工跨界、跨领域思考和学习,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资源,广泛与国内高校的专家老师、制造企业的设计首席等沟通交流,不断激发员工协同创新活力。同时我们也计划将已取得的部分技术创新成果,进一步的以标准转化、软件平台开发的方式实现外延输出,并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组织开展高峰论坛、技术培训等活动,实现并带动全行业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片

电动挖掘机,获得红点奖、iF奖

《设计》:在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徐工工业设计中心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蹤雪梅:徐工工业设计中心高度重视产学院合作和人才培养,并制定了明确的产学研管理办法和“133”传帮带、导师带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制度。我们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多家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建了如清华大学未来工程机械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创新设计战略合作暨产学研合作共建等平台,打造出了高校与企业中心项目共研、专题培养的全新模式。同时,中心积极鼓励员工公费在职攻读博士,为高端人才在安家购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我们鼓励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的“赛马”机制,让年轻人充分展露才华。目前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我们已完成了60余类产品的设计研究工作,攻克了产品家族化设计、人机舒适性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公司标准10余项,获得国内外专利120项,包括发明专利32项,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20亿元,取得奖项荣誉40余项。

图片

压路机,获得红点奖、iF奖

《设计》:请介绍下“X-创造者”挑战赛的发展历程。升级后的大赛主题为何定为“用科技守护生命”?去年增设的应急救援产业命题收到了怎样的作品?获奖作品后续将如何实现成果转化?

蹤雪梅:徐工的设计比赛是在王民董事长“全球公益、精准公益”的倡导下组织策划实施的,从2016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X-创造者”挑战赛是第三届大赛,大赛的主题是“用科技守护生命”,是在充分响应国家“大安全”“大应急”体系建设,以及当前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设计、技术与应用场景如何有序结合的问题下所提出的。大赛以205万总奖和1000万的产业转化基金池金,去年首次设置应急救援产业命题,吸引了来自中国、巴西、菲律宾、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978名参赛选手、团队,大赛设置了最佳创造、最具创意奖、最具潜力奖、优秀指导奖、董事长奖学金等奖项。目前徐工针对优秀作品,对接设计师成立项目,积极推进成果转化,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看到我们最新的研发转化成果。

图片

挖机,获得iF奖

《设计》:徐工工业设计中心未来五年/十年的规划是怎样的?

蹤雪梅:设计不只是要关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去创造出更好的延展人的能力的全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设计本身技术、手段、工具的外延与升级。随着中心体系的不断成熟、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未来十年设计重点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双碳、智能制造等方向开展创新设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