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黄红春:“艺术为基,学科融合” 培养具有空间建造能力的艺术家

0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黄红春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兼环境设计系主任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兼环境设计系主任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兼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公派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成渝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基地领衔专家。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设立于2018年。2018年,伴随川美学院制改革,学校将原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与原建筑系的建筑学、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合并,形成了人居环境学科专业群,同设于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之下。

三个专业的并置,打破了学校原工科、文科专业相对独立设置的局面,给三个专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机遇。

环境设计专业在三个专业中建立时间最久,于1990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经历了“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回顾专业在历史上取得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等系列成果,既是专业几十年发展的教育教学成果积淀,也是专业团队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内城乡建设中的实践成果积淀。这使得环境设计专业无论在西部地区的行业发展还是在川美设计学科建设发展中,都显得举足轻重。

近年来,随着设计教育与设计行业的发展,川美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转变和迭代升级。2017年,与川美设计学院教学改革同步,实行了“1+1+X”的工作室制培养模式。2018年,学院制改革专业合并,三个专业的并置,使得我们不得不更为深入地思考各专业发展的特色与区别。从课程体系上采用了“1357多维立体倒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元课程树”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专业并置的利好。2020年教育部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此背景下川美环境设计专业依托建环学院文科和工科并置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了“艺工融合,跨界创新”的交叉学科建设思路及专业建设规划理念,探索艺科与工科、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环境设计方法,以及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机制。提出了“艺术为基,三元并置”的特色教学模块。以“艺术为基”,是突出艺术院校的“专业本底”,“三元并置”是将“艺术、数字、绿色”三大优势教学整合成教学模块,跨越学科专业界限,置入不同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培养特色人才,回应社会重大发展方向和需求。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1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1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2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2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3

2022本科毕业设计展览现场3


展览环境

展览环境

《设计》: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红春:环境设计专业本身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专业,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专业群建设中,本身隶属于设计学科的环境设计专业,有着来自大设计学科的学科背景与知识体系,同时又与隶属于工科的建筑、风景园林专业有着许多共同的知识板块,这造就了环境设计专业与相关学科交叉协同的特质。

近年来,在本学院“知识共融,资源共享”的教学管理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进行了系列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

首先是建立了“1357多维立体倒金字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三个专业优势,采用了灵活的、满足人才个性发展、动态适应社会需求的“1357多维立体倒金字塔”的人才培养模式:1是三个专业打通的基础通识教学;3是三个专业(风景园林、建筑、环境设计)的分专业教学;5是扩展的对应5个(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人居环境学科和专业相关的能力培养;7是对标行业分类的适应性人才培养(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通过知识体系分类共享,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培养掌握环境设计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具备当代艺术视野的环境设计专门人才。

其次是建立了纵横布局的“课程树”知识谱系与“特色教学模块”,即融合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纵向交叉而又相对独立的“课程树”知识谱系。充分扩展学科边界,向内艺文融合,向外多科交叉。向内融合包括向美术学、艺术学、设计学、城市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延展,向外融合包括向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相关学科延展,形成纵向阶梯式上升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横向课程知识的贯通。提出了贯穿各阶段教学的“艺术+、数字+、绿色+”的“特色教学模块”,即以“艺术”为基石,以“数字”为支撑,以“绿色”为导向,以“服务腹地”为根本,加强核心能力,培养特色人才。

凝视·异轨新媒体艺术展览空间

凝视·异轨新媒体艺术展览空间


纵向交叉的“课程树”知识谱系与横向贯穿的“特色教学模块”创新了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布局。同时强调服务社会需求的教与学,做到“基础课程交叉化 + 特色课程模块化 + 主干课程专题化 + 综合课程实战化”的特色教学。

为支撑“多维立体倒金字塔”的人才培养和交叉共融的课程体系,川美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整合三个专业的师资,形成了交叉互动的教学师资组织,建立了“特色教学模块”和“跨界融合的工作室制教学”。

设置“特色教学模块”,整合三个专业师资,成立跨专项研究室,置入各阶段课程之中,全面强化理论、技术、审美、造型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形成三个专业师资共享的教学组织结构,达到在课程知识点上打通基础课程、分享专业课程、共享工作室课程的教学目的。

凝视·异轨 无影长廊

凝视·异轨 无影长廊

“艺术专项课程研究室”利用川美艺术学科的优势,建立艺术+的课程板块置入各阶段课程,加大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艺术造型能力培养,形成与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对比的优势;“数字专项课程研究室”,专项研究数字化空间生成的技术与艺术,将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中,提升运用数字技术工具展开空间营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绿色专项课程研究室”,回应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和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川美绿色设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将绿色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有机穿插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形成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实验工作室毕业设计作品

环境艺术实验工作室毕业设计作品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地处西部腹地,川美师生的艺术创作无论在建校初期,还是艺术、设计同步发展的当代,都是以西部的地域环境为创作实践对象。近年来,川美建环学院秉承川美“高素质、创新性、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建环学院“设计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在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社会服务实践,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和认同。

历年来,建环学院都以“在地的改变”为主题展开毕业设计教学。毕业作品全部以实际项目为选题,强调“实题实做”的同时展开“空间艺术视野下的设计创作教育”探讨。

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强调服务国家及地方发展的战略,号召“与时代共振”,突出“一线实践”。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紧扣时代脉搏,持续聚焦西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和“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培养兼具艺术视野、人文素养以及思政融合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本科毕业设计作品

本科毕业设计作品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怎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和线下展示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各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黄红春:今年建环学院持续以“在地的改变”为主题展开毕业设计教学。

在选题特色上,首先是与时代共振,突出“一线实践”。毕业设计选题紧扣国家战略,解决重庆问题、服务双城经济,持续聚焦西部地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服务“西部地区”及“成渝双城”发展。

在组织特色上,尝试打破专业及学科边界,以当代艺术思想为引领,创作包涵“建筑学、风景园林、环境设计”三个专业,展开实践主题教学探讨,横向融通“建筑、风园、环艺”之间的学科边界。

特钢啤酒吧

特钢啤酒吧

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强调以“艺术为本底的跨学科毕业设计教学”思考。教学中尝试打破专业及学科边界,以当代艺术思想为引领,横向融通“建筑、风园、环艺”之间的学科边界。在跨界融合中强调实验性、前沿性的创新思维与方法,将当代艺术与空间、结构、材料等融合,创造具有当代艺术人文价值的空间设计,培养具有空间建造能力的艺术家。

以“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工作室为例,2020年,环境设计专业在四年级工作室教学阶段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工作室,旨在探索回归“艺术”本体的空间设计方法与教育思想。以“空间艺术创作”为导向,以综合性解决空间问题的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教学贯穿一整学年的工作室教学,其实践与教学思想也代表了“以艺术为本底的跨学科教学思考”。


研究生毕业设计 作品

研究生毕业设计 作品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暴露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黄红春:今天,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在中国有着上千所院校开设的专业,面临着社会变革和专业转型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原有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另一方面,相关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形成的专业竞争对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的挑战。此外,互联网、新兴技术和科技带来的社会与专业变革势在必行,环境设计专业如何与之接轨?川美环境设计在深厚的专业建设背景下,提出“艺术为基、学科融合”的专业发展主张和思考。即:“以艺术为本体的空间环境设计”主张和“多学科协同与跨媒介协作”方法。

1、“以艺术为本体的空间环境设计”主张

关于“以艺术为本体的空间环境设计”是艺术院校背景下的环境专业发展的一种思路和主张。从这两年毕业设计来看,川美环境设计教学在不断探索艺术的观念性、现实性、技术性与空间设计的融合。“观念性”是强调空间设计中艺术观念的整体贯穿,从设计思维、方案创意、图纸表达到最终展示呈现,均运用艺术方法进行统筹。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功能关系、感知体验等方面充分使用艺术进行驱动,强化艺术与设计的融合。“现实性”是融合当代艺术观念,在艺术空间的探索实践中,聚焦日常生活、当代文化、社会问题、城市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拓展艺术空间体系创作的深度和广度。“技术性”是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综合实践,如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媒介、影像、信息等方法的运用与理解,探索空间实验的未来性、前瞻性和诸多可能性。

2、“多学科协同”与“跨媒介协作”方法

“多学科协同”即打破专业界限,强调对环境设计专业边界的探索与拓展,注重传统环境艺术创作方法与当下新观念、新文化、新技术、新知识体系及社会形态等内容相融合,在学科协同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于相关专业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美术学院体系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新的可能性。

潮玩工坊分析总图

潮玩工坊分析总图


潮玩工坊

潮玩工坊

“跨媒介协作”即将当代艺术中跨媒介思维、方法贯通于环境设计对象的空间结构、功能关系、感知体验等方面,通过多维与综合的创造性启发,对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发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思维模式,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新的“样式”。

回归“艺术”本体的教与学,并非简单地回到“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而是站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站在艺术院校下设的环境设计专业视角,探讨艺科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探索创新的环境空间设计与教学,以期给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供川美思路。

景观工作室毕业设计 作品

景观工作室毕业设计 作品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黄红春:今年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以服务地方的重大及民生项目为依托,以探索新文科语境下的环境设计创新发展为导向,聚焦“城市更新”战略展开的。每个工作室除了对应专业方向,还提出了各工作室的教学主张。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联合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展开了校地、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由专业教师及校外专家共同组成课题组。

例如,景观工作室以“九龙半岛滨江铁路沿线片区的城市更新”为选题,提出探索“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空间再生”的设计;室内工作室以“菜市场、疫情服务中心等系列城市民生项目”为主题,提出“新民生、新形态的社区更新与人文复兴”设计探讨;实验工作室以“沙坪坝特钢厂工业遗址片区城市更新”为题,提出实验性、前沿性的创新思维与多维方法探索。


毕业设计作品分享


毕业设计作品1

毕业设计作品1


毕业设计作品2

毕业设计作品2


毕业设计作品3

毕业设计作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