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编辑|冯信群:“在场”与“营构”——新时代语境下设计思辨和多元演进

0

ⓒ 编辑:李杰  李叶


冯信群,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艺术装饰专委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创意工作者协会时尚与品牌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委员,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组委会主任,SSDF中、韩、日设计论坛委员会副会长。出版著作与教材20余部,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和国内重大展览,组织策划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等多项国际艺术与设计展。

一、设计的时代变革——从三个维度思考新文科建设的设计应对

设计的时代变革需要基于三个维度来思考问题,首先是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设计的时代响应是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对设计带来全新的思考和挑战,艺术和科学的融合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辨;其次是在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社会性问题,设计应当如何进行模式的转变,比如从去年以来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带来的设计转变,疫情常态化之后的设计应对又应当如何转向与重构;最后是基于国内发展需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的时代思考,设计应当如何进行系统的探寻?当下,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设计协同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发展,还是国际合作都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设计的发展如何重新进行适应性系统的调整与优化,这些都会对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1.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给设计带来的不确定性思考

设计的时代变革需要围绕设计科学和设计方法、设计经济价值和设计管理、设计的创新和生产、设计的信息与智能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了当下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其中既包括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包括行为方式的改变,设计学科受诸多因素影响也正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设计的领域范围被不断被拓展,设计学科边界也不断被模糊,设计的边界产生诸多不确定性,新文科建设下的新设计发展归根结底是关于人才的讨论,未来的设计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与能力?

应当注重批判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当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建立有助于设计师个体的自我演化和自我精进的个性化发展路径,打破自身的认知局限,突破学科壁垒,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有助于个体保持对社会的清醒认识,在知识更新迭代快速的当下寻找精准补给,创造设计终生学习的能力基础。另一方面,用批判性的视角重新审视设计创造的过程,保证设计创新具有实验性、多元化和特色性的多维度发展,建立更多的开放性设计创新组织和协同平台,多元互动,和而不同,创造性地解决在地化设计问题,积累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经验,形成从知识到智慧的创造性转化。

应当注重主动设计的培养。当下的设计是更加综合更加跨界的设计,这需要设计师、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更真实、更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创新的过程中,助力社会转型,把设计变成一种创造美好社会生活的自觉行为。设计师也应当主动进行组织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主动地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并在时尚美学、跨界整合、战略思维和社会创新等方面进行提升。基于主动的设计来“知行合一”“转识成慧”“化智为资”和“塑新生活”,在实践的积累中沉淀个性化的设计能力建构,诸多的设计共创、共享、共融,能够推动设计的民主化创新进程。

这些能力的培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格外关注,比如,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艺指委”)在每年的年度研讨会、主任委员会议和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中均有所关注(图1),特别是在主办的设计赛事和展览的过程中(图2),作品的遴选非常注重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主动设计的创新,比如,基于乡村振兴的设计主动应对,基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动应对,基于传统非遗手工艺的保护与创新的设计应对,基于环境保护的能源再生与再利用的设计主动应对,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当下城乡协同发展中的设计问题等等(图3、4)。上海艺指委作为一个统一开放平台的教育协同平台,成立于2014年,是由上海12所艺术硕士培养院校联合形成的,目的是推动上海艺术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高各培养单位在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训练与实践基地维护、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能力。上海艺指委秘书处挂靠在东华大学,东华大学也是上海艺指委的主任单位。目前,在总结上海开展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展望未来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这些能力均被重点关注和探讨。当然,上海艺指委也正在着力探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的设计专业发展的系列性问题,比如在长三角设计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正在做出积极努力。

图1  上海艺指委2020年工作年会现场



图2  上海艺指委主办上海艺术硕士导师作品联展现场


图3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生作品获得世界可穿戴设计大赛最高奖



图4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生作品展示


2.面对疫情影响,设计的发展模式转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个体和社会都受到各方面的的影响,公共环境、日常生活、教育生产等都受到破坏。设计价值、功能和作用在疫情期间被重新思考,设计面对重大灾难面前能够起到哪些有效作用和特殊价值?东华大学在去年疫情期间所作出的设计贡献,如东华大学的防疫服装设计、防疫的口罩设计(图5)、防疫的公益海报宣传、大学生自发组织的设计公益实践活动、视传系学生为疫情地区儿童的设计美育等均体现出东华大学的设计担当。面对全球性的疫情灾难,我们也需要反思,需要总结经验,思考设计面对灾难的快速反应和精准实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生了很多设计模式的转变,包括线上的设计教育、线上设计的协同模式、线上会议讨论等。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疫情的常态化,建立“设计治理”的发展模式思考,赋能社会创新治理体系的变革,并开启设计师在社会创新、服务设计、体验设计和协同设计等领域的新模式思考(图6)。   


图5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东华大学“援鄂”纪念口罩——静“戴”花开


图6  关于城市空气净化与环境设计的学生作品


3.“大循环”与“双循环”格局下的设计系统探寻

当下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外“双循环”需要进行设计协同系统探寻。只有实现本土的协同,才能带动国内的“大循环”。东华大学以学科优势为依托,正在探索“乡土中国”—“美丽中国”—“时尚中国”和“乡村生活”—“城乡融合”—“美好生活”的双螺旋设计路径。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我们东华大学做出了有益的实践,进行乡村振兴设计实践活动。依托上海金山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我为乡村种风景”,以上海市金山区乡村空间和本土物产为设计内容,汇聚高校学生、青年设计师的微改造和小创意,以江南文化为特色,探索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与公共服务、乡土文明的和谐共生,顺应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本专业学生艺术实践创作的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机会和渠道。“我为乡村种风景”项目包括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展览、论坛讲座等系列活动(图7-10),通过设计赋能乡土设计,促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从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主题形象、创新乡土产品等路径进行村域综合规划整治、乡村文化品牌塑造,扎实推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要求。以系列性的设计项目落地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融会贯通所学知识,通过设计大赛培养和引导专业型人才,深入乡村区域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达到培养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提升综合国力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这项活动作为我们学校持续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和关注。

图7  第二届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我为乡村种风景”宣传海报




图8  指导学生团队参加乡村振兴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金山植物观赏园”



图9  “我为乡村种风景”设计作品走向乡村田野展示


图10  “我为乡村种风景”设计大赛总决赛路演暨颁奖仪式现场


进行高质量的国外考察和交流活动也是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重要举措。2020年,正值中瑞建交70周年,同时也是中瑞两国的文化大年,瑞士国家旅游局携手《漫旅Travel+Leisure》邀请我和国内其他五位艺术设计建筑专家开启了史上首次瑞士文化之旅。在瑞士旅游局亚太区总监包西蒙先生的亲自带领下,依靠瑞士便捷的铁路及城市公交系统,从瑞士法语区的日内瓦湖区到德语区的巴塞尔和苏黎世,一路探访了瑞士最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筑空间,以及苏黎世艺术大学和洛桑设计艺术学院等几所设计有关的大学,参加了Beyeler基金会博物馆之夜等非常有趣的活动,活动后期也进行了分享交流活动(图11、12)。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很好的国内外互动交流的渠道,也更深层次地反观国内设计教育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图11  冯信群教授参加由瑞士国家旅游局携手《漫旅Travel+Leisure》举办的瑞士文化之旅活动


图12  冯信群教授关于“中国艺术家眼中的瑞士”读书分享会现场


二、“大设计·泛时尚”——新文科建设下的设计学科发展思考

1.时尚再定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设计·泛时尚”

东华大学始终将艺术设计学科视为学校发展“一体两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构建以纺织为“一体”,材料和设计为“两翼”,创新学科为“引擎”的学科特色新格局。围绕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高质量教育发展”“未来已来”“变”(包括变革、变局、变化、识变、应变、唯变不变、主动求变等)、“回归艺术本性的创造思考”等问题成为新的发展思考,基于此,我们东华大学聚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学科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结合东华大学时尚学科生态链中的设计学科特色,积极引导时尚潮流,点亮美好生活,并致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设计·泛时尚”的未来学科格局与教育发展路径。在今年5月9日,东华大学举办了“时尚再定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设计·泛时尚’高峰论坛”(图13、14),邀请了全国近二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时尚再定义”为主题,按照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思路,面向时代需求,面向社会转型,面向人类未来,坚持生态文明,探索建立中国设计和东方时尚的新内涵,着重强调设计时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探索“大设计·泛时尚”的发展新格局和新路径,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当然,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关于“大设计·泛时尚”的思考也是在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总结提出的,比如我们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19届环东华时尚周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季展演活动,每届我们都会针对新的发展思考设置新的主题,比如我们今年的主题便是“生生不息”,从学院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来讲,既表明了学院用更广的视野去洞察艺术设计教育和教学的不同维度,不断提升和升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展示了疫情获得控制之后全院师生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的活力。围绕“生生不息”的大主题,每个系也有自己的小主题探索,比如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展览的主题就是“镜像”(图15)。此外,我们学校常年开展的“新锐设计师”“东华创意集成”和“汇创青春”等活动也是对“大设计·泛时尚”的持续实践。

图1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设计·泛时尚”高峰论坛宣传海报



图14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设计·泛时尚”高峰论坛现场


图15  第19届环东华时尚周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传系毕业季展演活动——镜像


2.回归艺术本真,在物象、心象、意象的感悟中激发个体设计潜能

当下,由于国际社会思潮充满激荡和挑战,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带来社会文化新的深层思考,社会个人精神和信仰也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迷失,因此,创造文化自信就更为重要。新文科的提出是基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求。新文科的发展目标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构建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基于此,新文科与设计学科的关系就有了明确的关联:第一,创意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紧密的天然黏性,设计学科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新文科建设的繁荣,新文科建设能够为设计学科提供丰厚、特色的文化基础。第二,新文科建设和设计学科的发展首先的共通之处就是以中国视角创造中国智慧,都需要植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来创造新时代的文化,创造有影响力、有感召力、有塑造力的文化,形成国家民族的文化自觉。第三,新文科建设和设计学科都需要创新,创新可以通过与外在创新基础的融合而产生,创新也可以通过激发个体潜能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的感悟和修为就尤为重要,坚持“心、手、眼、脑”的训练,完成从物象到心象再到意象的艺术过程,能够很好地激发个体的创新能力。2020年,由我带头组织的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汇聚约 180位国际国内优秀水彩、陶艺艺术家和新锐青年,进行艺术创作、大地乡村艺术展览、艺术峰会论坛、作品交流评比、艺术运动会等多项活动(图16-18),更有“万人开幕式”的宏大活动场面。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水彩陶釉作品都是根据在地化的人物和情境现场创作的,最后这些作品又留在乡村,在当地街巷进行开放式展览,这样就与当地发生了艺术的故事和关联,艺术乡间,记忆留痕,形成极致体验感和现场感的生活美学系列作品(图19-21)。此外,这些艺术活动对激发青年设计师的原生创造力、体悟生活美学、提升创作热情、实现经验共享等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田野考察、艺术交流和在地创作的过程中感受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和环境之美,倡导艺术身体力行的艺术创造,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把“美丽中国”的设计创新“画”在祖国的大地上。

图16  2020年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乡村大地艺术再造季活动现场


图17  第七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乡村大地艺术再造季在地创作现场


图18  中外青年艺术家在冯信群教授的5G生活美学体验馆前进行交流


图19  水彩陶釉作品融入乡村生活美学体验设计,让艺术走进乡间


图20  冯信群教授的乡村人物故事系列水彩陶釉作品



图21  冯信群教授艺术作品转化生成的文创设计衍生产品


3.新文科建设下的新设计需要“守正创新”与“分类推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新要求。新文科与设计学科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首先是培育时代新人,培养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时代人才,这些人才肩负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声音的传播、中国理论的创新和中国未来的开创。新文科与设计学科的发展都需要守正创新,需要深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作为设计学科而言,需要振兴中国传统的设计智慧,进行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智慧转化,“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有出路”,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出路就在于融合,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与技术、学科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产教、产学一体。在新文科建设中,分类推进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艺术作为其重要的四个组成部分担负着“化人、美人”的重要作用,设计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分类推进,值得思考的是,设计学科在国家“四新”教育(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和新医科)建设中其实大有所为,因为新工科中的学科交叉、新农科中的乡村振兴、新医科中的五术(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培养中所提到的艺术、新文科中分类推进的艺术学等都是设计学科可以发展的着力点。设计学科的发展可以围绕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三大抓手”(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来进行,遵循规律、协同育人、模式多元,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以国际化视野,构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设计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图22)。

图22  冯信群教授的设计学术分享会现场


三、海派文化与海派设计——新文科建设下新设计的在地化思考

1.基于海派文化特征的海派设计体系建构研究

海派文化的诞生是在中国传统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古典与雅致的基础上,融合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上海特有文化现象,最终形成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特点(图23)。20世纪开始,上海设计的萌发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国货运动等关联紧密,为上海设计带来良机。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下的工业现代化为上海设计创造了又一契机。改革开放后,上海设计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碰撞,并不断提升“上海制造”的品牌效应。我们需要深耕海派文化,发掘价值,重塑海派设计形象,构建更多元的海派地标设计,注重时尚力量的融入,再造上海设计辉煌,“上海制造”曾经笑傲中国,但当下“上海设计”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海派设计”需要被系统地研究、梳理和革新,构建基于海派文化的海派设计研究体系。重塑“上海品牌”其本质是海派的时尚文化特色凸显并且被全球认同的过程,这过程要站在符合人类命运发展共同体的高度,比如要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17个方面的要求,符合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要求等,在全球性视野的基础上反观海派设计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并不断拓展时尚的维度,增强设计的力度,增加文化的厚度,讲好海派设计的中国故事。我们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相关实践探索,我们积极服务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设计研发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专用服装(图24)。我们已经已连续25年承办“国际时尚论坛”,建成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公共服务平台,连续8次与纽约等时尚之都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参与由上海市政府发起的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系列活动等(图25),积极参与上海国际时装周活动(图26),连续多年开展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培优支持计划,并每年举办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作品展(图27)。

图2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广告画(右图)和上海石库门建筑(左图)(图片源于网络)



图24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身着由东华大学设计研发的航天员专用服装(图片源于东华大学官网)


图25  在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高峰论坛上的交流与分享


图26  东华大学积极参与上海国际时装周活动(图片源于东华大学官网)



图27  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作品展


2.海派设计需要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顺应上海城市发展语境

海派设计需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2020年,东华大学邀请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的艺术设计院校,成立了“长三角艺术高校教育联盟”并发出《长三角乡村振兴设计教育联盟倡议》,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长三角设计院校的创新共享、互利共赢、协调共进、决策共谋、资源共融和效果共评,实现设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通过联盟的共同建设、持续优化,打造成为我国区域联合教育创新共享示范平台。梳理各个高校共同的利益追求和相同的战略目标,共商共建乡村振兴设计长效合作机制,提升长三角经济带区域设计教育整体竞争力。

当下,海派设计的发展有很多新的城市语境,海派设计的发展需要与上海城市发展的未来相适应,与上海“十四五”规划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些语境也是海派设计发展的契机和未来结合方向,如“三都”“四品牌”“五中心”“五个新城”建设,设计、时尚和品牌的“三都”建设是与海派设计有最直接关联性的,比如,围绕“三都”建设我们东华大学积极举办设计之都的系列活动,以时尚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助力上海的本土设计打造品牌等(图28)。此外,东华大学积极开展非遗研培项目(图29),一方面可以助力优秀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在非遗中汲取灵感,融入海派时尚设计。围绕“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展开海派设计的对标研究。“五中心”建设中的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等也都为海派设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可以扩大海派设计需求和消费市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海派设计提供的技术支撑和科艺融合共性关键平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则为海派设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谓的机遇,因此需要综合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发展目标来寻找海派设计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策略。此外,海派设计的发展也需要结合城市语境构建优质的时尚设计营商环境,提升腰部以下中小企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龙头企业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辐射集聚力,“锻长板、补短板”齐头并进,逐渐从政策引导、载体建设、人才建设、活动建设、市场培育、文化传承、产城融合等方面来立体化、系统化、生态化地思考海派设计。



图28  2021年东华大学时尚设计周国际插画活动现场



图29  东华大学非遗研培项目艺术总监冯信群教授赴贵州进行学员回访


最后,我想说的是,时代不断的变革,社会越来越多元,每一位都是新时代设计的“在场”者,都肩负着未来设计“营构”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