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国外服装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ENLIGHTENMENT FROM FOREIGN GARMENT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0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李 正 王伊千

摘要:伴随着全球范围第四次产业转移,我国服装制造业转出地已经由OEMODMOBM为重点进行战略过渡。我国各地服装类高校应借鉴发达国家先例,结合地域产业阶段,明确学校输出人才的定位,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跨学科交流。学校应通过教育与产业发展密切配合,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供给,寻求新一轮的产学研共赢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产学研 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88-02

Abstract:with the fourth industrial transfer worldwideChina's gar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from OEM to ODM and OBM. China's gar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raw on the preced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combine the regional industry stageclarify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chool's output talentsadjust the setting of the specialized coursesand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The schools should closely cooperate industry development with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multi-level and diversified talent supply for the society to seek a new round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Settings;

一、现实背景——国内外服装产业变迁及现状

自二十世纪初产业转移开始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四次服装产业转移。

20世纪初到30年代,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资本输出,由此拉开了序幕;直到二战结束后,纺织业开始从欧洲转移到日本;第三个产业转移发生在60年代至80年代,美、日、欧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纺织和服装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此时,服装产业慢慢打开亚洲劳动力市场,影响深远;90年代直到如今,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还在一直消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

其中,自21世纪以来受到新技术革命加速发展的影响,中国东部已经逐渐向中西部转移重化工、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等。中国成熟的轻纺织行业在2010年后已经面临人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悄悄面临产业的优化升级,为欧美发达国家代加工的企业已经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部转移,中国服装转出地的代加工企业也开始向原创设计、自主品牌进行升级换代。

二、产业转型影响下的国外服装类高校课程研究

(一)历史变迁

随着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和服装产业链越来越细分,制造业转出地往往寻求更为高效的运营体系——服装业发展由OEM模式变型为ODMOBM模式。即选择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境外生产成衣,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规格制定、品牌创新升级、管理与制订营销策略等脑力密集性工作留在本地。所以在此产业运行背景下,产业转出地侧重管理、策划、营销,转入地侧重设计、工艺、技术。作为产业转移的输出国,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专业更加精细,也更关注创新产品设计。

(二)不同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特性

虽然从大体上来看,产业转出地的服装教育侧重营销与管理,转入地的教育侧重工艺和技术课程,但是发达国家各院校根据自身所处本国的市场状况和民族文化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设置风格。

例如,世界著名时尚发祥地——法国,其服装产品的艺术审美性备受重视,法国的服装教育的专业设置也结合了当地文化特色;而在英国,服装教育专业十分精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前卫的设计理念和探索、大胆的实践行为;美国由于成衣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服装高等教育领域着重培养具有商业意识的成衣设计师;日本服装教育相比起其他发达国家,仍然侧重技术领域,这与日本民族注重“匠人文化”大概有一定联系。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文化服装学院自1994年建立以来的单元制课程结构,在时尚工科专业中设立了成衣设计、纸样技术工业采购等专业方向,这些在欧美院校中是比较少见的(如图1)。

1-1.jpg

1

三、启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已逐渐发展完善,但在我国服装产业亟需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服装设计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需求。以国外服装教育体系为参考模式,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服装设计教育应做如下改革:

(一)结合地域产业阶段,明确学校输出人才的定位

纵观国内外服装类院校改革历史,各个国家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均以服装设计、服装裁缝为主,在经济发展时期才增设流通、配件、纺织品等相关领域。随着生产职能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产业划分越来越细,教育界才开始细分专业方向。

现如今,我国的服装创意产业正处在百花齐放的阶段,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所服装类乃至艺术类院校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由此笔者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在数量的发展,而在于有的放矢地发展,不同定位的学校之间需要达成彼此配合的默契。

大学首先需要结合地域性服装市场需求、地域性服装文化,从而决定占据哪个产业领域,以及哪些种类的学生会因此受益。如: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产业转出地的服装类院校应侧重设计规划营销,二三线城市作为产业转入地应侧重设计工艺的课程设置。

大学应该尽可能清楚地向将要入校的学生们说明这一点,向他们毕业后即将输出的企业说明这一点。从而周边企业才能清楚哪些

大学毕业的学生最能适应他们的业务。服装类院校彼此之间应该有明确分工,并围绕地域产业阶段建立相应的与相吻合的教学模式,生源和人才输出才会有分层,最终形成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大师和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均不耽误。

(二)团队合作教学,注重跨学科的横向交流

19世纪的法国考古学家列昂··拉波德有一句名言:“艺术、科学和工业的未来有赖于相互合作。”

以法国时装学院 (简称IFM)为例,对于服装专业,IFM全部开设60门课程,其中包括设计、技术和管理营销各20门。其中设计大类又分为理论和实践课程,分别是艺术史、设计原理、流行趋势,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设计组合管理;技术大类中包括纺织史、纺纱、织布、印染等;管理营销大类包括:市场学、商品组织、质量控制等。

在跨学科交流方面,IFM同时招收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和管理营销三个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行共同学习,且每个人必须选择三大类课程中的5门课。这样的规则使学生一专多能,具备跨领域视野,形成了有效团队合作教学的模式。

近年来,国内高校也开始借鉴这样的教育经验,将服装艺术设计和大学毕业的学生最能适应他们的业务。服装类院校彼此之间应该有明确分工,并围绕地域产业阶段建立相应的与相吻合的教学模式,生源和人才输出才会有分层,最终形成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大师和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均不耽误。

(二)团队合作教学,注重跨学科的横向交流

19世纪的法国考古学家列昂··拉波德有一句名言:“艺术、科学和工业的未来有赖于相互合作。”

以法国时装学院 (简称IFM)为例,对于服装专业,IFM全部开设60门课程,其中包括设计、技术和管理营销各20门。其中设计大类又分为理论和实践课程,分别是艺术史、设计原理、流行趋势,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设计组合管理;技术大类中包括纺织史、纺纱、织布、印染等;管理营销大类包括:市场学、商品组织、质量控制等。

在跨学科交流方面,IFM同时招收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和管理营销三个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行共同学习,且每个人必须选择三大类课程中的5门课。这样的规则使学生一专多能,具备跨领域视野,形成了有效团队合作教学的模式。

近年来,国内高校也开始借鉴这样的教育经验,将服装艺术设计和工程专业的学生打散分组,共同解决项目案例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我们都知道,在正式企业的合作中,设计师也需要和其他专业、行业的人打交道,跨学科交流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趋势。自由组合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分工合作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利于打破专业学科上的思维限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还搭建了艺术和工程之间对话的共同平台,组建资源互通、互补的强大人才队伍。

1-2.jpg

2

(三)结合“师带徒”的本土模式,实行实训工作室性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明确学校输出人才定位的基础上,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从“自己讲”过渡为“共同组织”。比如对于服装管理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每一讲内容,教授可以利用校外资源,聘请企业专职人员或资深教授出席,用“聊天”的方式打开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将课堂搬出教室,实地考察交流。

除此以外,本校艺术系教授完全可以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层层分级,在和校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组建工作室,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去寻求“什么是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答案。工作室可以有效利用三层平台(如图2)所示,以研带本、以老生带新生,资源流通,教学结合实践,紧紧跟随当地时装业的变化,学生一毕业,就能够很快介入企业业务,减少了适应企业节奏的成本与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落实“政、产、学、研、商、用”六位一体的服装人才培养目标,在战术上只有在坚持产学研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融合我国本土特色,带动学生进入社会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满足、适应产业需求。而在战略上不仅仅强调要适应服装产业人才需求,还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分层培养,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配合,以此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本文系苏州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课题“本科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57315103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 . 中国 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 [J] . 设计 . 201310:158-163 

[2] 高亦文 .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国际知名服装院校专业设置历程启示 [J].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Art Engineering and Creative Industry 2012:153-158

[3] 刘立军,乔南,胡玉良 . 从“破与立”谈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平台式教学改革”[J] . 服饰导刊 . 2013 (9) : 87

[4] 李当岐 . 我国服装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 [J]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2) :50

[5] 张喆 . 从法国服装教育看我国服装高等教育的改革 [J]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2) : 46-48

[6] 刘侃 . 国外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及启示 [J] . 上海工艺美术. 2016 (3) :15 

[7] 金枝 . 从国外服装教育议我国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 [J] . 广西工学院学报 . 2006 (12) : 30 

[8] 崔丽娜 . 德、英、法三国与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现状对比思考 [J] . 轻纺工业与技术 . 2011 (2) :25 

[9] 郑丹彤.邹平 . 国外服装设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J] .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 2009 (3) :15

[10] 郑丹彤.邹平 . 国外服装设计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借鉴 [J] . 纺织教育 . 2010 (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