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良:家国情怀真题实做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0

刘文良  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文良  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文良,1971年生,湖南湘潭人,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二级教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株洲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工业大学渌江学者、教学名师;视觉传达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设计概论湖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历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主持完成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研究”“安全视域下的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设计艺术》《绿色与安全:生态包装设计论》等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107篇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装饰》等CSSCIA&H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或协同完成的教学成果曾3次获湖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刘文良: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是以设计学学科和包装专业特色为优势的教学中心、设计中心和研究中心。学院现有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设计学和陶瓷艺术设计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等4个专业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环境设计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承担了绿色包装与安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减量包装结构与安全设计方向博士人才培养任务,目前已经招收10余名博士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6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学院拥有全国包装类教学科研团队、湖南省智能包装设计与技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包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人选等各类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的品牌专业之一,也是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专业。本专业始创于1994年的商业广告设计1998年调整为艺术设计2012年调整为视觉传达设计。从创办至今,先后获批省级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强化新文科、新艺科理念,拓展专业口径,以品牌包装视觉新媒体为突破口,凝练专业发展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和国际合作办学,构建政校企、国内外合作有机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双师共导,实现了课程老师与工作坊、创客空间导师对学生的联合培养;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按照平面视觉设计、品牌包装和媒体视觉设计三向融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思路,打造了门类设置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内容更新常态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的四化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定、学、交、评四个环节完成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基于移动学习和在线教育,着力建设一流课程、名师讲堂等数字资源;三是创建多元平台,推动实践教学落地。立足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构建基础训练、综合实训、模拟实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实训、创业孵化三类多层次设计平台,促进学、研、创三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的落地;四是坚持多维并举,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质量评价,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五维教学评价体系,重点考察知识的掌握度、能力的提升度、素质的全面度、过程的保障度、成果的契合度,形成了突出设计特征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模式。 

《设计》: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文良:学院的设计专业比较齐全,各个专业之间相对独立又密切合作,每一个专业都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全院8个设计专业,在每个专业专任教师都不交叉的情况下,打造出了4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这足以说明我们各个专业都具有自己雄厚的实力。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个包容性比较强、辐射面比较广的专业,在与其他专业交叉协同的过程中尤其具有先天优势,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都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的协同。首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协同主要体现在课程模块的设置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模块的构建涉及到包装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发展,既突出学校以包装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又体现出本专业与数字科技、新媒体技术间的交叉协调发展;其次,视觉传达设计与其他专业的协同还体现为大型设计项目的协同、科研项目的协同以及研究生指导上的协同等。正因为这种相辅相成的交叉、协同关系,我们在立德育人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刘文良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深度融合非遗传承的设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评湖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另外,我们作为核心成员协同参与完成的《基于需求侧的包装设计专业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及《政专、科艺、专创、产教四融合,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也先后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刘文良: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产学融合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研究院所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让企业进课堂,师生进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地、校企、校所协同育人。

前几年,我们的毕业设计主要以设计助力精准扶贫为导向,今年开始则确立了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导向,大力倡导设计为国家战略服务,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比较普遍地采用真题实做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与地方政府、乡镇企业的协同育人,更好地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对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刘文良: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联觉设计,希望学生结合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从社会基层、百姓生活等角度用设计语言去美化生活、服务社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反对纸上谈兵虚拟毕业设计课题,从设计实践中总结归纳方法、完善理论,然后再来指导设计实践。而且,今年更加注重设计作品线上展,这种云展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是新媒体、新技术更新迭代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作品陈设形式,有效扩大了视传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与宣传推广力度,如动态海报设计、表情包设计等作品呈现方式得到了丰富、拓展,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年轻设计师们的思维方式,天马行空的创意借力科学技术得以实现。ARVAMR、元宇宙等增加了受众与作品、受众与设计师之间精神层面的多感交流,推动学科与科技、专业与专业间的跨界融合,倒逼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变革,也意味着科技筑梦、畅想视觉饕餮盛宴时代的来临。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刘文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对于市场定位问题的判断还不够精准,难以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所在。由于市场评价设计优劣的标准与学术标准存在不一致性,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尚显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既要满足市场的短期需求,又要权衡学术的高度,更要思考未来的走向,正确理解和践行设计引导潮流的观念,深化产教融合社会导师等机制,进一步完善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师与社会导师对学生的联合培养。

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要特别突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学以致用、反哺社会的教育理念,通过实施门类设置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内容更新常态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基础训练、综合实训、项目实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为抓手,切实培养好学生的市场意识、前沿思维和动手能力,不断缩短与市场的差距。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刘文良:我们的毕业设计主要是结合政校企产教融合需求进行实战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在基于实战课题的设计中恰当地融入艺术特性和意境引导,既满足企业项目需求,又能提升项目受众的审美感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伟大客户成就伟大设计,以企业项目为中心,既成就了企业,也成就了设计师自己,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这个尺度,就能做到双赢

竞赛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但有时确实感觉到它们之间不是我们想像或希望的那样呈正比地发展,这实际上正是社会需求审美标准与学术标准之间的差异性问题。竞赛获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术层面的问题,目前部分设计类大奖作品在卖场中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优势,反而是一些接地气获不到好奖的设计作品给企业带来了比较可观的利润价值,这就说明,用艺术标准去衡量市场产品和用市场标准衡量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作用不同,价值不同,观点自然也就不同,价值判断标准尺度是关键。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何作为,有什么需要嘱托他们的吗?

刘文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毕业后能够以最优美的姿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不是无原则地去迎合市场、讨好消费者,而应该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引领市场、引导消费者。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大学四年,同学们以汗水换取收获,以青春呼唤未来,以拼搏成就梦想。毕业之后,无论是担负设计师、教师、管理者还是其他角色,我希望他们都不要忘记自己肩上始终有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要记住,勤奋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是青春搏击的能量。奋斗无需理由,快乐重在分享,愿他们在奋斗中铸就幸福人生,愿母校随时可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