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SPACE INTERFACE AND PEOPLE’S BEHAVIOR

0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顾 雪

摘要: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设计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文章将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研究对象,透过空间界面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其空间界面设置的合理性。试图探讨和归纳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更为合理的商业步行街空间布局和界面设置。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行为心理,商业情境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8-0059-03

Abstract:Urba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space interface desig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design . The article will take the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try to study the rationality of space interface settings ,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interface and human behavior . All of these are in order to discuss and conclude more reasonabl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space layout and interface settings on the basis of human behavior psychology .

Keywords: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Space interface Behavior psychology Commercial situation

引言

随着大工业的出现,近代城市发生着质的变化。汽车交通的普及和工业化进展占据了人在街道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城市地域性特色的丧失和商业氛围的冷漠化。

19世纪20年代初,欧洲最早产生了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郊区购物中心逐步发展成为郊区室内商业步行街。现代商业步行街因此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角色。同时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为需求也对城市生活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需要现代商业步行街对人与空间的关系重新进行探讨和研究。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到改善和维持商业的吸引力,再到对人性的关注,创造新的城市社会活动场所,这其中越来越把“人”作为城市生活与其空间设置的主体对象,在城市生活中,人不断变化的行为也不断映射着多元的空间功能和体验,换句话说,城市空间体现着人的城市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

在笔者的调研与访问过程中,商业步行街参与者在使用过程中所呈现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设计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空间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去贯彻到实际的空间界面设置中去。

针对现实中商业步行街呈现出的问题,引起我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案。秉持着以可持续性为前提,系统全局化地思考问题,将简单的现象根源化,剖析根源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去管理复杂激发新的可能性。

一、研究内容

(一)商业步行街的概念及分类

商业步行街的概念总结为:城市中的人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进行贸易活动的街道场所。商业步行街的分类,按照空间形式可分为开放式商业步行街,封闭式商业步行街,复合式商业步行街;按照空间层次可分为地面商业步行街,地上商业步行街,地下商业步行街,立体商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自身具有鲜明的特征:空间形态尺度步行化,长宽高以人体工学为依据;空间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其不是只供通行的步行街或单纯具有景观作用的步行街;依据不同的特征产生多元化的分类方式,商业步行街的类型也更加具体和人性化。

(二)空间界面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界”想象成一条线,面是垂直于这条线的有厚度的实体,那么“界面”的形态就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了。我们提到的界面是相对于空间而言用来限定某一空间和领域的界限维度。它是实体空间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界面与空间互为一体,相伴相生,是由底界面、顶界面、侧界面、端界面等空间要素以及、尺度、形态、秩序、肌理等具体要素构成的三维空间形态。

界面限定了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轮廓,与轮廓线的外部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界面空间的边界从形式上可以分为隐性界面和显性界面。这也是芦原易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的“第一轮廓线”与“第二轮廓线”。商业步行街中的“隐性界面”、“显性界面”,以及根据环境时刻变化的顶界面共同构成了商业步行环境的空间界面(如图1)。

屏幕快照 2018-04-10 下午5.17.42.png

(三)相关理论分析—环境心理学

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人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类自身。人类不断诠释环境同自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和调整环境来维持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环境对商业活动具有互为推动促进的作用,安全、舒适、趣味性强的环境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更多停留,从而给商业带来更多的潜在机遇。反过来,商业的发展也维护和提升了环境品质。在丰富多元的商业行为下将进一步带动商业街整体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和交往。

而促进商业活动与交往的实质可以从增加空间界面开口,扩大商业机遇,合理利用宣传等手段来吸引人流,创造灰色边界空间供人们停留休息,创造人们聚集活动和社会交往最容易发生的空间,如建筑入口处、空间的细节处或凹凸区域等。

心理学知觉原理中提到个体感官对所接受到的外来刺激要加以主观消化和重组才能够形成知觉。因此,人对商业空间环境的知觉取决于商业业态和街道空间的客观刺激因素以及个体主观因素。

1. 客观刺激因素

完形心理学中提到刺激的整体大于其各部分刺激之和。而商业空间设计正应该抓住接近与相似原理来争取整体影响的和谐。

然而商业空间环境设计只能激发人的行为活动,却不能进行创造。商业空间设计不能直接以决定人类的活动或行为为目的,而是一种人类活动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调节方式。伦佐·皮亚诺提出,城市设计实质上是对场所的建设,场所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情境,还涵盖一切使其成为场所的活动和事件。可见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激发商业活动、与人的商业行为需求达成契合的过程。

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商业步行街在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更需要在人与环境及商业活动之间建立系统性的关联,把场所情境与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商业步行街设计考虑的前提,更好地规划商业贸易功能,吸引人群来刺激消费。步行也只是基于此目的下的一种实施策略。而为了满足人们能在商业街中更好地体验,为市民提供合理的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2. 主观刺激因素

人对于环境中事物产生的知觉差别很大,研究表明,不存在两个人会以相同的方式去感知同一建筑,同一场所甚至是同一艺术作品。影响消费者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需求、动机、期望、经验、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地位等。

所以商业步行街也必须要像商家一样针对不同的类型人群明确整体基调,并与业态中的商业服务相呼应。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中提到,步行街的设施布置应该充分考虑到人行和人流的行为特点,达到既便利又舒适。例如在一定距离设置便利店或自动售货机,设置公厕、休息座椅、垃圾筒等设施;在大段的线性空间中要留出部分开敞空间,像欧洲小镇随处可见的广场一样承载集体活动、宣传、演出、社交等需求;隔一定距离也要安置公用电话或电子设备,以满足通讯需求;在人车分流处设置隔离装置以满足安全需求等。

3. 主客观的对立统一

通常人们在面对客观环境传播出的信息时,会选择性地注意其中一部分。因此在保证商业街道整体协调有序的前提下,应该控制街道对人产生刺激的程度,在重点空间节点选择性增加标识指向,促进整体的形成。如在街道入口处设置明显标识来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在街道不同区位设置节点,转移分解行人的疲惫感,但同时商家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过于泛滥的刺激,扰乱人的感知系统。对街道整体节奏的把控,节点的频率和方位设置都会直接影响一个商业步行街的品质。要在节点设置中补偿距离摩擦所带来的与人期望值不符而的“失望感”。

二、调研分析

(一)商业空间情境与人的行为关系

1. 情境认知与场所精神

情境认知中首先要提及认知的主体——人,只有明确了人的认知从何而来、情感由何而起才能有效地创作空间情境,使空间更加明确清晰,以便于人们识别和记忆,这样才能有效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如把人的感知和认知系统比作一台电脑或照相机,根据控制论“人机同构”的观点来看,人的行为过程和机器的控制动作都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感受器,即负责接受和搜集相关信息与外界进行交流;中枢决策器,即信息处理器,负责选择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贮存,同时做出决定性的措施;效应器——根据中枢决策系统即信息的处理器指令执行任务。这一认知系统主要包括人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皮肤、内脏)、中枢神经系统(脑、骨髓)、以及反应器官(四肢、五官、肌肉)。再以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进行信息输入与输出来完成这一完整过程(如图2)。

屏幕快照 2018-04-10 下午5.17.55.png

在进行调研和资料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对商业步行街行为活动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对空间情境的需求体现,吸引人们在特定的商业空间下进行行为活动有多种影响要素,商业空间情境构筑了一个立体多元化的场所。商业步行街空间情境是给人提供感知的客体和场所,继而产生该空间情境下的某些行为活动。只有明确了人对空间情境的认知途径,才能重新清晰地分析和认知商业步行空间,才能重新建立有机制有针对性的环境意向,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设计与人行为需求之间的结合。

2. 商业空间情境中人的行为特征

在对部分商业步行街的调研中,整理和分析了北京三里屯village、北京五道营胡同、北京蓝色港湾、北京赛特奥莱购物中心以及部分云南古镇商业街和部分欧洲城镇商业步行街中人的行为。其不同的需求体现为不同的行为特征,正如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以这三类活动为基本将商业空间情境下人的行为活动概括为下几个方面:

必要性活动可包括:商业活动、交通活动;自发性活动包括:餐饮活动、休闲活动、娱乐活动。而这五项活动可细分为参与者的不同行为。如买卖、穿行、餐饮、休闲、娱乐等等。(如图3)所示,这些具象的行为特征反映着参与者对空间的功能需求,引导着商业步行街中空间界面的设计。

屏幕快照 2018-04-10 下午5.18.00.png

(二)空间界面与人心理行为的关系

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复杂的,拥有一个复杂的大脑结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活动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指人的先天部分;行为层次,指决定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反思层次,也就是大脑的思考部分。每个层次都在人的整体机能运作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1. 界面选择之人的本能

在商业步行街空间中,参与者会本能地去选择自己潜意识需求的空间界面,具体会受界面的空间形式,尺度大小,肌理材质等多种要素的影响。

2. 界面选择之人的行为

人的本能需求在空间界面载体的刺激下会产生多元化的行为,这些行为以心理学上人的大脑感知系统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时刻发生并变化着,我们保留不可控因素——人主观的个体因素,考虑尝试改变客体因素,调整客体——商业空间界面,来重新激发人的感知和行为。

3. 界面选择之人的反思

人在商业情境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感受是时刻变化的,在本能做出反应和行为之后,又会重新在大脑中进行反思,感知系统对自己的体验进行评价从而产生新的认知。新的认知作为一种体验经历将影响着人们的二次选择和行为。这对商业街的空间界面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评价意义。

总结

基于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和现状,了解到商业步行街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重新找回人在城市生活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对人所处环境之中产生的认知和心理变化进行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知觉原理分析了人的感知系统在接受到客体环境所传递的信息时是如何本能地接受、处理、最后传递在行为上,同时这一选择行为之后会带来的再思考都将时刻影响着人在商业步行街环境中的体验和感受也决定着商业步行街下一步要从空间界面的具体要素上去迎合引导人们的行为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的微调机制,为商业情境下的市井日常创造更多故事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刘梦舟 . 李峻峰 . 实体空间消费行为对商业步行街户外环境设计影响的调研分析 [J] .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0) : 38-41

[2] 郑林丽 . 分析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J]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 (14) : 310-311

[3] 李璟昱 . 住宅区景观空间与居民活动关系研究——以中远两湾城为例 [J]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 (14) : 3209-3210

[4] 雷向一 . 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的设计与实践——以丽水红谷小镇步行商业街设计为例 [D] . 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 杨清荷 . 城市步行文化商业街区环境标识系统研究 [D]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15

[6] 林甜雪 . 城市商业步行街休憩空间设计研究 [D] . 长安大学 . 2015

[7] 刘划 . 移动云计算联盟商业模式研究 [D]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2016

[8] 街道的美学 [M]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 芦原义信著 . 2006

[9] 国外步行商业街区 [M]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戴志中等 . 2006

[10] 环境心理学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胡正凡 , 林玉莲 . 2012

[11] 交往与空间 [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丹麦)·盖尔 (JanGeh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