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对公共艺术激活乡村环境的研究 RESEARCH OF PUBLIC ART ACTIVATING RUR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

0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 王方圆

摘要:如今,城乡文化越来越趋同,虽是崭新的乡村面貌,但实际的情况却令人担忧。乡村“风景”、文脉、特色的印记正一步步消失,最终只能成为记忆中的乐园。由此引发深思,通过文化自信如何重拾乡村地域文化,如何抚平乡村伤痕,乡村发展的后续又何去何从,这正是文章探讨的主题。文章通过研究案例地区的公共艺术,为我国发掘地区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激活农村活力提供新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文化自信 公共艺术 活力 乡村环境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1-0106-02

Abstract:Nowadays, cul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milar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new looks appears in rural area,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in rural area is still worrying. As its scenery , regional context and features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rural area will eventually become the paradise in people's memory, which is a very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 How to rebuild regional culture in rural area throug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how to heal the wound of rural area, and what's the future of rural area? these themes are the bases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provide new ideas to explore regional culture, buil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revive the vitality in rural area through the study of public art in case area.

Keywords:Cultural confidence    Public art    Vitality    Rural environment

一、文化自信是地区发展的基石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项促进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田园综合体”,它强调乡村以复兴为目标,走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表明了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信是当代文化创造的基石,只有我们把自身文化融入于生活中并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地区活力才能健康滋长,这也是以文旅、农业、地产三者结合的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后续方向。这些话语充分说明了在当下语境中通过文化来改变乡村的必要性。

二、公共艺术是激活乡村环境的活力元素

艺术是表现文化自信的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中的分支,它的属性决定了它是激活乡村环境的活力元素。公共艺术是通过艺术的介入与社会大众对话实现价值观的传播、审美的培养,为大众创造更为舒适、认同的公共空间,进而获得社会正效应。它的影响是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它是超越了单个建筑、材料属性、工艺的限定和作用。因此,应用公共艺术的这些特性不失是突破传统的壁垒与缺失的传统让地区实现活力的方式之一。

三、我国农村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如今,就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广西省等农村的情况来看,除少数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少许前卫的村落、旅游区的沿线村落或者高档的民俗酒店附近外,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性公共艺术设施仍旧缺乏,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几乎为零。其原因主要有:(一)存在于乡村中的问题,如:人们的素质、文明类型、自然环境的变异、国家制度福利等影响公共艺术在地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二)国家之前推行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乡土与国情的脉络,造成了乡村“民间”文化流失,为乡村环境可持续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三)没有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的农村有限资金的自建模式,公共艺术在乡村环境中难以高端;(四)虽有一些乡镇政府开始发现公共艺术带来的影响,但有些乡镇自主设计的公共艺术品粗制滥造;(五)有些作品是艺术家或学者领头打造,但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相对比较局限。由前述可知我国乡村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须通过对国外乡村地区的案例研究,结合历史与现状为我国乡村地区的面貌改变、活力创造指出可行的路径,从而使文化自信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蔓延,进而蒂固根深。

四、国外乡村应用公共艺术激活地区的案例分析

日本新泻县南部的越后妻有乡是公共艺术介入到大众生活的典型地区,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且该地方有着悠久的农耕和传统手工艺文明,但随着日本国家的发展,形成人口的空心化和老年化,房屋变成了废墟,农田也变得荒芜。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日本更多的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对历史、文化烙印的崇拜,如怀念“故乡”、“原风景”。由此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制订出振兴计划,通过艺术来激发地区活力,开始了由政府、民间、协会共同举办的以结合地缘文化与自然条件为宗旨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艺术展于2000年开始,邀请全球的艺术家、大众参与其中,到2015年为止,参展的367件作品成为该地区环境的组成部分或长久资产。其中有让游客被迫坐下来对环境状况进行反思的《风景》,有凸显越后妻有独特梯田风光的地标性公共艺术作品《棚田》,还有以直岛海滨风景为背景的《黄色的南瓜》等作品。除这些表现原风景的作品,还涵盖了改造空屋、音乐会、舞台表演等当代艺术形式的项目。同时,在配套设施方面地区进行了改善,修建了兼具展示作品功能的服务设施JR饭山线,使区域间加深了交流,引导人们走进更深处的地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数据,2012这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就吸引了约45万人参观者,产生了约为46.5万亿日元经济效果,成为越后妻有地区后续发展的中间力量。

越后妻有公共艺术策略得以顺利实现,不得不说是结合了日本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实情。首先,在得到国家投资、土地规划等政策支持上,完善了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为营造宜人的环境提供了保障。其次,村民能充分行使自主权,避免了大拆大建的模式。最后,日本社会在基础物质得到满足的状态下促进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而文化景观在现实中的运用又对日本稍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物质问题起到了软化作用,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对于具有同样问题的中国而言,这些都成为农村公共艺术激活乡村环境的的重要启示。

五、对国内乡村应用公共艺术“活跃地区”的思考

至今,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公共艺术作品名扬海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团体和组织到这里学习。而现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现状与创办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之前的背景情况相似,由此,我们可以引用这种方式,把公共艺术作为地域新生的跳板,给中国艺术薄弱但文化根基深厚的乡镇地区带来新的养分和动力,解决国家担忧乡镇的普遍性问题——“空心村”,传统工艺的流失,人民收入低,耕地面积减少等,使乡村成为兼备文化深厚、环境优美的“豪”村。这种“豪气”自然是对文化自信体现。虽然日本艺术节展示了文化景观的影响力,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模式的启示,但如何应用公共艺术在我国乡村的发展上,消除国内如:“龙溪动漫花谷”、“许村国际艺术公社”、“碧山共同体计划”项目的缺失乡村主体、注重表面形式、模式单一的弊端,从而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质,这是值得探讨的。

六、公共艺术介入国内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挖掘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地方特色,唤起情感。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是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对传统元素的重新应用,容易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产生社会效应,以致创造生机。墙绘从革命时期被人们所熟知,其题材常常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在当代,墙绘在具有宣传性的角色同时更加逐渐贴近生活。以北京市怀柔青龙峡景区大水峪村的1200平方米的墙绘(壁画)为例,这是2016年央美师生对该村落的设计改造。壁画元素汲取了当地历史文化和村民熟悉的生活题材,设计了如“鱼缸的视错觉”、“山水鱼”(图2)等主题壁画。在丰富农村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对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社区村民的凝聚力。

屏幕快照 2018-01-10 上午10.48.22.png

(二)提高村民的参与性,培养村民自由的独立人格,改变对艺术的看法。

博伊斯曾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都潜藏着成为艺术家的素质。不同身份的人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火花。虽在历史的进程中,农民的自主性受到破坏,但是在新时代正是需要农民发挥并参与其中,成为地区文化创造的主人,树立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海南岭村庄,开展的庆丰收艺术节,当地村民把水稻制作成人形、粮仓、鸡群等创意设计放置在农田中展示,成为引发人们情怀和感触的大地艺术作品。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的同时给乡村注入了发展的希望,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三)脱离“千篇一律”,寻找地方特色肌理

由于我国民族风情多种多样,地势地理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自然景观。结合农村环境的不同肌理,创造出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社会与环境的共生。而围绕如何利用农村肌理,地域文化特色,对地区环境进行重塑,是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甘肃秦安县石节子村进行了高校公共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创作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以当地丰富的树根、树枝为材料,设计了“洞口蜘蛛”和“生生不息”的艺术作品,为乡村环境增添了新意,发掘了地方的特色。

(四)扩宽合作方式促使公共艺术的多方面介入

当代的公共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实现也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单单仅靠艺术家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时有限的能力也会影响乡村未来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尝试把公共艺术家、项目组及乡村场所三方的联合起来,通过引入商业和产业,为激活地区注入资金需求。在合作的时候,提出以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产业、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以及扶持乡村地区人们的要求,实现双赢的基础上激活地区的活力。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公共艺术复苏且改造乡村环境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项目,仅靠公共艺术不能成功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战略策划、景观规划以及视觉形象等设计,通过以公共艺术为主导的跨界合作实现乡村发展的活力度、新鲜度、持续性的发展。

七、应用公共艺术激活我国农村环境的设计方向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设计语言应用到农村环境设计中,其核心是表现独特的地方性和稀缺性。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一)记忆性设计: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留住传统历史文化,勾起内心记忆,使乡村成为回味往昔生活、精神的窗口,唤起人们对乡土故园的尊敬,对劳动之美的欣赏。如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博尔坦斯基和约翰-卡门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中设计的《最后的教室》,通过把废弃的村小教室布置成舞台一般,里面有着昏黄的灯光,随意摆放的长椅,铺满地面的稻草以及发出震耳欲聋的心跳声整体营造出仪式感,唤起人们学生时期的记忆。

(二)地域性设计:在传承和保护乡村地域风情的基础上以凸显乡村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公共艺术这种设计方式挖掘更多的美,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再现场所精神。例如:台湾东海岸大地艺术节旨在人与自然对话,表达诗意居住地的艺术家欧单设计的作品《泡风景—宁静的微观》以及台湾当代艺术家撒部·噶照设计的作品《海岸线》都是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三)互动性设计:通过设计的方式缩小与参观者、村民的距离,感受与自然的互动。需注意的是,超越场所、年龄、领域的公共艺术与大众、艺术家的协作,对作品而言是设计的一部分,是后续新的提升;对于参观者和村民而言是审美的熏陶、视野的拓展、价值观的改变。如:艺术家Sabina Lang和Daniel Baumann在瑞士小镇维尔科林创作的《街头绘画5#》,使整个小镇的人们都乐在其中,艺术家和村民共同绘制了几何形的色彩线条从小镇广场到街巷,俯瞰成就了如地铁交通图一般的画作与古香古色的小镇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孩子而言,作品一完成该镇就成为儿童骑自行车、溜冰的乐园。

(四)开放性设计:基于对地缘文化的理解,设计出的公共艺术作品是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艺术形式或展示形式向大众开放的。可以根据对乡村空间的认知,坐落于田野、山间、路边甚至废旧地旁。同时,需注意设计作品要给大众留有想象空间。如在印度干涸地面上设计的nek chand rock gapden作品旨在保护动物和自然环境; 在田间的《鲜花盛开的妻有》表现了对农田景观的热爱。

(五)保护性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凸显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如:风、水、田、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要注意合理的设计,减少对乡村环境的干预与破坏,保护好自然环境。如:非洲的冈比亚Ballabu保护区利用当地居民各式各样的墙面绘制壁画,开展了一项名为“极致创意墙”的公共艺术活动。

结语

在国内公共艺术改善乡村空间结构、提升区域活力的行动还有待发展,这也因为国内农村地区“硬件”条件不足、历史发展情况、国家策略引导所致。而今年发布的田园综合体不失是促进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环境的新模式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公共艺术这种手段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发挥区域文化的潜力,让大众的智慧唤醒乡村的魅力,让公共艺术渗透到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促使多元文化交流,消解文化趋同,丰富公共空间,成为乡村活力、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正军.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J].设计,2016,29(5):49-51.

[2] 吴琨,盛容.论战后日本设计发展与启示[J].设计,2016,29(17):96-97.

[3] 何丽华.传统文化在设计应用中的现状探究[J].设计,2016,29(11):30-31.

[4] 钟蕾,蒋宇烨.地域性民俗艺术符号特征研究及保护[J].包装工程,2016,37(18):1—4.

[5] 娄悦颖,薛艳敏.以地域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包装与设计,2016,44(2): 112—113.

[6] 刘卓,王柳.民俗艺术元素在非遗景区公共空间中的体验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1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