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的抑郁症APP界面设计研究 DEPRESSION APP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COGN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0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刘 峰 潘云华

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情绪障碍综合症,当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得到高度的关注。文章从认知心理角度阐述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因素,以治疗抑郁症APP界面设计为研究中心,从功能框架设计和视觉语言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功能框架和视觉语言的合理化,对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认知心理 抑郁症 APP 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123-02

Abstract:Depression as a mood disorder syndromethe current trend wa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which has received a high degree of conc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depre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and analyzes the interface design of depression using APP as the research center. From the aspects of functional framework design and visual language applic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nctional framework and visual language are rationaliz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to build a good platform.

Keywords:Cognitive psychology Depression APP interface design

引言

界面设计是以视觉化、可操作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设计师应当首先仔细考虑用户群体的实际情况,围绕目标用户群挖掘其认知心理的具体特征,从中收集有用的信息作为APP界面设计的用户模型,围绕他们的特点和目标需求,合理规划界面布局,实现视觉可用性的目的。

一、诱发抑郁症的认知心理因素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综合征,既有大脑功能性的病变因素,也有心理上的认知误区。目前呈现低龄化、高发病率、低就诊率、高医疗成本等特点。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持续两周以上悲伤、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没有能力从事日常活动等。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为3%-5%,即有1亿-2亿人。资料研究发现,认知因素与应激因素两者共同影响着抑郁症的产生和发展: 

(一)认知歪曲: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强烈地受到其想法的影响,消极的感觉或情绪由消极(歪曲)的想法引发,即“患者怎样想便会有怎样的感受”,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就有类似的内容,“没有好也没有坏,是想法使然”。在这里是指人对事件的解读决定人的情绪,而非事件本身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反应。

(二)抑郁认知三联征:抑郁症患者对自己和他人、对自身经历的解读以及对未来都持有消极的想法。据此三点可以检查人们是否存在消极想法,以便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症状,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起到识别的作用。

(三)自动性思维:大多数抑郁或焦虑的人不喜欢不开心、抑郁或焦虑的感受。然而,对自己、对情景及未来持有消极的看法会形成一种习惯。抑郁或抑郁易感性来源于个体多年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认为自己脆弱或不可爱,并认为(或认为别人知道)问题将在未来持续存在。学者的研究也证明,自动性思维产生频度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对抑郁症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抑郁症患者心理的一种认知准则,他们倾向于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解释个人面对的应激生活事件,从而回避对应激事件的积极解读。

二、基于认知心理的抑郁症治疗APP界面设计元素

文章从功能框架和视觉语言这两个部分入手,阐述抑郁症治疗APP的界面设计,主要考虑在排布框架和功能设置上,能让抑郁症患者浏览高效化;色彩选择、图形图标设计以及文字表达等,更符合抑郁症患者的浏览习惯,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认知心理。 

(一)功能框架

1. APP功能设置应围绕用户需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调研目标用户、走访心理专业人士、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竞争品牌等。功能的合理设置不能从单一的资料中发掘,需要以用户为主要模型,分析他们的需求点,制订合理的功能模块。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处于青春期叛逆的性格加上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处于无助状态,需要在身边人的帮助下进行合理的认知治疗,将抑郁症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可能会用到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功能;(2)成人患者,他们主观性较强,渴望有明显治疗效果,通过APP阶段性个人情况总结和想法模块,为其提供成果性的治疗方案,与医师之间直接交流等功能,来满足需求;(3)普通公众,他们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身边人,想更多了解抑郁症提高预防意识,并渴望懂得如何同抑郁者交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们可能会使用到APP的权威信息模块、CBT中的人际关系等;另对于病耻感较严重的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用到匿名功能同专业医师和其他人交流。

围绕用户需求点制定合理的APP功能后,还需要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来检验功能的使用效果,使用者从接触APP、使用需要的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到阶段性使用效果呈现,最后满足个人需求的整一个流程。

2. APP界面框架应合理可交互。经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笔者规划了四部分的框架功能模块(如图1):

1)评测。在首次启动APP时,会首先对使用者进行抑郁程度测试,每个题目单独一个页面,选项设置方便点击,测试结果可查看到抑郁程度,并生成个人定制化的首页治疗模块,使用者可直接使用;(2)治疗。整个APP的核心功能,总结认知行为治疗中的认知心理治疗内容,包括情绪、想法、关系等方面,让使用者通过每个模块的可视化界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获得管理情绪想法的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等资料让使用者了解抑郁症现状并合理有效地进行预防,使用者通过每个模块点击操作,获得每个模块的总结便于分享给专业医师,另药物治疗模块对于抑郁倾向和轻度患者来说目前无需服药可点击隐藏;(3)交流。方便专业医师和患者定期化的治疗交流,患者之间也可以匿名交流,具有一定的隐私性;(4)个人。使用者个人信息和进展状态走势,以及问题暴露、解决方法等,通过视觉信息可视化在方式、滑动点击操作对使用者个人主要信息进行直观展现。

屏幕快照 2018-01-24 上午10.30.11.png

(二)视觉语言的设计

1. 界面文字应合理筛选:文字,在界面设计中,主要是表现为点和线的元素。在目前相关的APP界面设计中,不论是认知心理原理还是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程序,都存在文字信息冗长的问题,而移动端受到屏幕大小影响,加上抑郁症患者情绪化较为严重,冗长的信息和数据可能对他们造成视觉干扰,因此,设计抑郁症治疗APP的界面,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分配,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界面必备的内容信息,如识别歪曲想法的三个要点、歪曲想法类型、个人易感性问题等要点,需要提炼并保留,也可转化为视觉语言的内容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应优先考虑抑郁用户使用浏览习惯,不可盲目地完全将内容信息视觉化呈现,这将导致内容信息混乱,视觉化的方式在一定情况下影响着抑郁症使用者的情绪。例如,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刘文锋等人设计的“一只绵羊”APP(如图2),其评测模块量表内容由传统的文字表格(如“健心房”APP)完全图形化动态化,这使得评测过程变长,设定的图形动画限制了使用者个人对量表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评测结果产生影响;相比之下,“好心情”APP界面无杂乱的视觉干扰,评测界面文字信息安排合理,按钮明显使用者点击操作性更强,能够高效完成评测,防止出现APP界面设计不当带来的额外情绪和想法。 

2. 界面色彩应明亮温暖:美国和瑞典的专家证明,白色或较为明亮温暖的色彩,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缓解,一些严重抑郁症患者若每天六小时暴露在非常明亮的光线下,会起到良好的反应,这些通常被称为“季节性抑郁”的病人,似乎需要明亮的日光来使得他们的生物钟正常运转。因为抑郁症患者歪曲想法和认知心理的扭曲,导致他们会看到事物的灰暗面,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开心而是活力。鉴于此,在抑郁症治疗APP界面设计中,运用较为明亮温暖的色彩是适宜的。视觉图形、界面控件、符号等色彩的选择,应使用明亮温暖的活力色,如整体的页面为白色;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文字等的选用,以亮黑色或者深灰为宜;(如图3)“认知心理治疗、运动、康复故事、权威信息”等主要模块内容的页面图形,根据其内容可搭配明度和纯度较高一点的色彩,首页中CBT为核心内容,运动、康复故事、权威信息等为重要内容,因此使用合乎内容及对使用者有利的色彩,让使用者能聚焦到这些色彩上来,从而关注到对应的治疗信息,明亮的色彩充斥着身心,驱散阴暗;“药物治疗”模块采用明快的浅色调,因为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使用者需要获得药物的信息,而浅色调背景能使得深色文字可视效果更高;而对于轻度抑郁患者和抑郁倾向的使用者来说,该模块可以设置为隐藏,不会干扰使用者关注到其他明亮温暖色调的模块信息。

笔者设计的APP,目标用户主要是青少年及成年抑郁症患者,因此界面采用了明亮、温暖、活力的色彩,符合年轻用户的审美趣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色彩可以成为帮助人们记忆的工具,如界面多采用明亮温暖的天空蓝和阳光红色,对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起到促进作用,让他们记住重要的治疗信息点,内心产生温暖活力的感觉,认知开始出现了变化,对后续的抑郁症治疗有所帮助。 

3. 界面图形设计避免“病态化”:界面上的图形或场景,在设计中属于面或体的概念。因为视觉效果和大小范围的影响,使得界面图形设计和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图形的设计和选择应该避免病态化,如计算机程序“Ecouch”,其图形画面等都展现给人一种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状态,由于抑郁症需要接触治疗时间长,病态化的图形会对使用者造成心理负担,因而应先对使用的风险性进行评估。图形设计上采用积极心态的扁平化风格人物,这样能高效地让使用者了解图形展现的积极信息(如图4),复杂图形或场景等虽然丰富了视觉画面,但对使用者造成了理解和交互的负担,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设计效果较好的例如“Mood Gym”程序,在扁平插图的设计基础上搭配精简的图标,让使用者易于理解。同时,在图标的选择和设计上,应该直观明显,不能喧宾夺主,应当以APP视觉图形和框架结构为主,图标起到导航和点睛的作用。

屏幕快照 2018-01-24 上午10.30.19.png

结语

综上所述,将认知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抑郁症治疗APP界面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内容框架和视觉语言的合理化,包括功能设置符合需求点、信息框架合理可交互性、界面文字筛选、色彩明亮温暖、图形图标避免“病态化”等,最大地发挥认知心理治疗的功效,同时符合用户体验使用习惯,能让他们高效地交互操作,使用者对疾病获得了管理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性的辅助治疗平台。

当然,此款APP可以对抑郁倾向和轻中度患者有治疗效用,但不能一味地依靠软件,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需要药物治疗和专业医师一对一治疗,软件仅是数据收集和辅助治疗作用,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隐私性、风险性和个性化等诸多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进.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M] . 北京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2015 8):18-21 

[2] 刘文锋 . 手机APP应用于抑郁症康复治疗个案研究 [J] . 工业设计究, 201606):54-59

[3] 任志洪,黎冬萍,江光荣. 抑郁症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J] . 心理科学进展,2011. (4)545-555

[4] 章新成,谷罗捷 . 针对老年群体的医疗APP信息架构与界面设计研究 [J] . 设计,2015. (21)114-115

[5] 陈瑾艺 . 移动医疗产品APP界面设计研究 [D] . 江西:南昌大学,2015.5

[6] 郝晶 . 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心理的游戏 APP 界面设计研究 [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10)7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