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阳:从抽象到具象设计思维看设计师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0

林家阳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_Edit_ 李杰   李叶

WechatIMG391.jpeg

林家阳,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2004 年首批“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 领衔大师 。在校教学期间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曾担任 “北京 2008”奥运会会徽国际设计大赛评委、全国美展设计展评委、上海艺术双年展艺委会成员等;《图形创意》课程为教育部在线开放Mooc 课程。持续创办全国设计“大师奖”19 届 / 20 年 ; 全国设计“大师班”25 届 / 20 年。


《设计》:谈到“设计思维”,人们第一印象往往是具有功能主义的德国设计、简约时尚的北欧设计,或者小而精的日本设计等,很少有人能第一反应出中国设计思维的特色,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林家阳:在现代世界设计录中,北欧的设计以自然为本,体现简约的设计风格——以宜家为代表;德国的设计提倡为大众服务,功能主义设计体系成为德国设计的符号——以1919年创立的包豪斯为代表;日本设计则是小而精,少而简,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以茑屋为代表;美国设计则通过现代技术让人体验设计的价值和美好——以苹果为代表。

中国设计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让国人自豪,也为世人所知。但中国设计为什么一直被忽略呢?

我举一个例子。1990年,德国设计学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中国,受邀在当时的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任教。之后他每年坚持两次来华执教,从未间断,对中国设计文化情有独钟。在中国29年的教学中,他经常告诫中国设计学子和设计师要“自信、自强、自爱”。他说:“要相信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只有学通了,学懂了,在设计中反映出中国特色,才是最好的设计,千万不要学美国、日本与欧洲。”(图1)

记得马蒂亚斯刚到中国,当时的教学和生活条件非常困难,学校图书馆资料甚少,设计实践教室几乎是零,城市中缺少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公共艺术场所,社会设计氛围尚未形成,甚至有钱买不到咖啡,找不到想去的消费场所。在十分失望的时候,他有幸在周末被安排了一次博物馆和寺庙的考察,这次参观考察逆转了他失望的情绪,让他坚定了留在中国继续教学的决心。

德国不来梅城市的地标一直受到马蒂亚斯的欣赏并引以为傲,但他没想到在中国香格里拉的香巴拉藏博物馆里,竟然发现1000多年前中国佛教图腾与德国不来梅城市的地标有极其相似之处。这使他正视中国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当看到“千手观音”和十八罗汉中的视觉蒙太奇(同构)现象时,他激动地用拳头敲打自己的头部:为什么中国的祖先们这么具有设计天赋?他表示,一定要让欧洲的理论家们改写世界设计创新的历史。(图2、3)

当他看到公元220年中国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再去比较他所推崇的马格利特“超越”的理念时,他惭愧而风趣地说“,当我们(指欧洲人)还住在窑洞的时候,聪明的中国人早有了不可思议的发现和表现。”(图4)

很多欧洲人普遍认为:无论电影蒙太奇还是视觉蒙太奇(同构艺术)都出自他们之手。但以下设计事实使马蒂亚斯看到,不仅不能同代而语,而且相差了3500年之久。(图5)

而实际上,世界上许多知名设计的灵感都来自于中国,像上海的金茂大厦由美国纽约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设计师用世界建筑语境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作了很好的诠释,其灵感源于云南大理的千寻塔。这个案例说明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通过运用色彩、材料、线条和时代语言等元素去演绎,使传统设计活化,并赋予时代文明以色彩。(图6)

再比如,日本博报堂是世界最具有创造力的广告公司——戛纳广告节的“常胜将军”,世界上广告奖获最多,但博报堂的企业形象广告,也从中国传统“五子十童图”的设计语言中吸取了灵感。(图7)

中国不缺乏文化自信的根基,看近几届世博会日本馆、韩国馆的精华就知道。比如,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日本馆,整个建筑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卯榫结构,我们建筑的精华被他们充分地吸收和利用了。韩国也传承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把泡菜文化演绎得妙趣横生,把每个菜坛子制作成不同的图案,通过数字媒体形式再进行演绎。虽小题大做,却震撼了整个米兰世博会。因此我们要正视中国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并坚定文化自信。(图8)

《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对中国的设计思维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您看来,中国设计应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正确方式?

林家阳:中国有许多设计对传统有继承,却缺乏创新与发展。今天的苏绣还是苏绣,多以花鸟虫草、亭台楼阁为主题;湘绣还是湘绣,多半以老虎狮子为主题;蜀绣还是蜀绣,以熊猫和毛竹为主题,和其他绣种一样几百年不变。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台绣,却成为中国绣品走向世界的代表。1893年,有位法国传教士来到台州,看到绣娘们的刺绣极妙,于是把它通过设计改良引入到欧洲市场,这便开启了台绣走向世界的大门。正是基于这样的基因,台绣产生了很多设计“新秀”,林霞就是其中一位,她用全新的绣艺语言演绎了绣品,把平面转换成浮雕甚至立体,使台绣一枝独秀。(图9、10)

在湖北荆州博物馆展出的2000年前汉代的作品,其艺术与技术造诣令现代人都叹为观止。同是漆器,今天却极少有这样优美而文雅的作品。如果艺术大师们都能把传承和创新同时放在最高境界追求的话,中国设计一定可以迈上一个大台阶。

一说到瓷器就联想到中国,但今天中国的瓷器却没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前列。中国五大官窑之一的钧窑,所制钧瓷今天已无法跟日本相比,因为日本一直在不断学习、研究中国瓷器,把各种瓷器的优点融在一起,并进一步研究材料、用色等技艺,最终制作出了上等的钧瓷。(图11)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之典范。芬兰著名设计师、世界顶级家具设计大师库卡波罗教授,对中国明式卯榫结构如痴如醉,潜心研究20多年,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家具科研宝库。他对中国人在那个时代能有这种严谨的精神和发明深感钦佩。

酷爱中国设计文化的马蒂亚斯教授在四川美术学院演讲时中说,中国人要自信,要坚信自己的设计曾经是最强大的,最有创造力的,最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博物馆里的藏品不仅代表过去,对中国现代设计仍具有现实意义——内容之丰厚,意义之深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建议不要学习美国,不要学习日本,也不要向徳国人学习,应该从自己的祖先身上吸取养份,才能确定中国设计的国际地位。

由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县级地区大多没有博物馆,所以我们的知识教育中就缺少了地方文化的滋养,也缺少了传统文化及艺术细胞,这是我们设计艺术传承中的一大遗憾,我们还远没有看清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伟大价值。

我认为“中国设计”的最好诠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元素。

《设计》:柏林艺术大学教授巴泽利茨曾说,“艺术不分好坏,艺术的标准就是谁最有个性,谁就是好作品”。但设计与艺术不同,好的设计必须尊崇标准。您所推崇的好设计的标准是什么呢?

林家阳:被誉为“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活着的最伟大的设计师”以及“设计师的设计师”的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的“设计十诫”,即“好的设计”是这样的:

创新的,实用的,美观的,易懂的,克制的,

诚实的,耐用的,细腻的,环保的,简约的。 

这被世界设计界奉为圭臬,德国设计也成为世界优秀设计的代名词。

我对此也十分赞同。下面分别是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典四个国家的五个品牌,它们体现了拉姆斯的设计思想:

1.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具有创造力的——苹果设计

乔布斯有句经典:“设计学院终究替代商学院”,即设计替代商学。设计一部手机,要考虑美学、商学、科学等诸多因素,最终还需考虑市场,特别是用户心理,怎样让人容易接受、采用哪种传播策略、用起来如何更舒适等,让用户乐于消费,他就是在这样的观念下创造了苹果。

图12为Apple 设计特点:

(1)设计的原创性(2)更好的用户体验(3)设计注重细节

2.好的设计是实用的,具有功能性的设计——德国包豪斯设计

设计教育源于英国、诞生在德国。一说到BAUHAUS首先就会想到包豪斯大学——一个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1919年德国人提出新的观念:设计不是为贵族服务,而是为大众服务,比如德国斯图加特的20年代公寓房,其设计理念——让所有人都能够消费得起。

BAUHAUS商店,是在BAUHAUS教育体系基础上实践的产物,其规范和系统化程度无人可比,BAUHAUS商店的商品应有尽有,丰富到无论什么型号的铆钉与螺栓都可以买到。

Bauhaus设计特点: 

(1)规范和系统化。(2)提高产品使用方便与舒适程度。(3)形式跟随功能,去除干扰和装饰,实用、唯美、极简、功能化和理性化。这使我们想起了《易经》贲卦中“白贲”的原则。(图13)

3.好的设计是谨慎克制的、诚实的,在极细微处也维持一致,是为人服务的设计——无印良品与茑屋书店设计

无印良品从80年代开始成了年轻人的追求,价格便宜、设计时尚、使用方便、材料简单,消费的是产品,但体验的是文化价值。

无印良品设计特点:

(1)慢时尚绿色设计(2)人性化设计(3)先进的消费价值观,彰显品牌的社会价值。

茑屋书店,全世界书店改革的典范。特点是把家庭设计融入书店,遵循目标客户群的生活习惯,独特的暖色氛围,周全的设施与个性化服务。在书店里就可以找到一本书所涉及的工具,比如烹调书所介绍的厨具,现场体验景观设计书籍所设计的园林。(图14)

日本有80多家茑屋书店,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而设,银座茑屋书店是艺术与生活;岱山茑屋书店则是为老年人服务的书店。

茑屋书店设计特点:

(1) 遵循目标客户群的生活习惯(2) 独特的暖色氛围(3) 周全的设施与个性化服务。

4.好的设计是环保的,是尽可能少的设计——宜家设计

IKEA产品设计特点:操作便利、视觉简约、细节精致、更加环保。

宜家完美地融入了上述设计理念,并于2016年成立了全球第一家IKEA博物馆。(图15)

《设计》: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现状如何?请您基于自身的教学及教育改革经历分析一下现存的问题。

林家阳:中国设计史是伴随中华文化发展史共同成长的,7000年前的“人面渔罐”、6000年前的“阴山岩画”、5000年前马家窑彩陶、2000年前的汉服饰、1000多年前的敦煌彩绘,都是美的创造,同构的美、象形文字的美、抽象的美、图案的美、装饰的美,美不胜收,我们从中醒悟到了美的真谛一一不同才是美,不同美才有存在的价值。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世界顶级油画家巴泽利茨说,“艺术作品无好坏,谁最有个性,谁就是好作品。”

在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到处都有美术学院、建筑规划景观学院、设计学院,而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出现了雷同。更可怕的是,随着30年前的城市建设,10年前的新农村建设,我们的古城和乡村、东西南北的服饰文化,包括各地的生活习俗在逐渐消失——这是由于基层主管部门知识缺乏,在改造拆建中对地方传统文化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导致这些宝贵的文化慢慢地消失。可怕的是,不只是中国式的雷同,还有混杂外来文化的雷同。连我们设计教学中颇具中国美学特色的《图案与装饰》,在很多院校中都被源自德国和日本的《构成》所替代,这就导致了中国美学秩序的混乱,民族美学符号不断在消失。

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源于不同。国和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不同,加上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气候等,才构建了这个多彩而美丽的世界。(图16)

被誉为世界椅子设计大王的芬兰家具设计大师库卡波罗,把在2000年中国之行发现的明式家具视为经典。简洁的线型、科学的卯榫结构、富有高尚品质的美学风范,让他整整着迷了20年,并在他之后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的木雕美学表现能力极强,而国外木雕则重视实用和形式上的创新,他们还善于把木雕技术和文创产品结合起来,赋予其更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由于民族文化观念的原因,中国人喜欢写实,喜欢追求美学效果,更善于精雕细刻,如明代福建木雕和现代东阳木雕。美国木雕与众不同,即便是传统雕刻,仍要表现时尚气质,更体现科技精神。法国木雕代名词是艺术个性,他们以现代审美和创造新事物为荣,绝不简单重复,并成为了每位民间艺术家的信条。(图17、18)

APEC会议上使用的是中国高雅瓷器,但仍是皇宫御品的翻版。迈森瓷器由皇家建立,因此永远脱离不了皇家气质。三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东德时期,创新、高贵、精致的本质没有变化。三百年前他们曾拜师景德镇,三百年后的今天是世界第一瓷器品牌,屹立不倒。在德国迈森陶瓷工厂几乎看不到泥土,设计师用布把泥土包着,细心取用。而在景德镇任何一个瓷艺工作室里,除了床上,泥土几乎随处可见。(图19)

艺术给人以美,让人懂得追求与造梦;艺术给人以高尚,让人懂得珍惜和尊重;艺术给人以气质,让人严以律己,追求完美;“雅致”永远是美的符号,成为人们的追求,永远不会放弃。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超越,赶超前人,赶超长者,赶超老师!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今天,他们学习西方,学习中国,却走在了西方和中国的前面。 学习要善于选择,善于识别,善于消化,正如青花源自西亚成熟于中国,但又精于日本。

《设计》:您曾提及“培养能用的设计人才”,您如何定义“能用”?怎样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才是“能用人才”?

林家阳:在不同的时期大家对“设计”有不同的解读:

50—70年代:设计=装潢/工艺美术

80—90年代:设计=艺术+工程

2000 —至今:设计=商学+科学+艺术

40年来,设计教育没改变,可研讨会、峰会和改革风潮却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样的大浪潮中,虽然我们今天的城市化建设和大众的生活形态几乎完全趋于西化,我们要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优秀,被世界广泛认可。我们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如何能够不断培养能用的人才,激发设计创新,我认为生活是设计创新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有个鼻通的广告,设计师用一片莲藕作为画面元素,问其创意,回答是:感冒药要解决两个鼻孔的呼吸问题,莲藕那么多孔表明有更多的呼吸空间。问其创意来源,回答是:偶然的机会去了荷塘,亲眼看到了荷叶、荷花、荷杆、莲藕和莲蓬,由此铭记在心,这就是源于生活的体验。博物馆是过往文化的养分,而体验生活则是创新的起点设计学院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去博物馆,也不写生,这就失去了创作的源泉。(图20、21)

深圳设计师陈绍华把太极拳和中国结两个元素很巧妙地合二为一,成为了奥运设计的典范。身为建筑设计师的张永和,文创设计作品也非常好,他把自家园中的葫芦做成餐桌上充满趣味的道具,换种材料和色彩就成就了另外一番风景。

中国唯一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通过利用多种传统设计元素,赋予了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建筑设计新的表情——中国的、个性的、时代的、典范的。

在第十五届“大师奖”——中国元素创意大赛中“幸福连连串”,可伸缩插线板,设计获得了金奖,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四学生以糖葫芦为元素进行了创新演绎。她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春节可以买糖葫芦,这种幸福的记忆一直存储在脑海里,一提到春节创意元素她就想到了糖葫芦,因而有了这个经典作品。(如图22)

来自河南的学生,以传统折扇为原型,结合LED技术创作了旅行灯。郭献忠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把大海所有的美都尽收眼底,并现于纸上,所有渔村的景象在他的剪刀下表现得近乎完美。(图23)剪纸艺术可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引领了一种时尚,观赏和实用并存。    

芬兰设计师佩卡·萨米宁,一次偶然的机会参与无锡大剧院的国际招标。经过调研发现,中国建筑不缺钢筋水泥,缺的是木头,80%的木头依靠进口,这会影响中国未来建筑设计的不可持续性。那么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取代木头呢?中国人善用毛竹盖房子,但为什么不用毛竹盖大房子呢?因为毛竹怕火、怕水、怕虫。他和浙江安吉毛竹企业家们商议,引进芬兰的技术解决了三个瓶颈(防火、防水、防虫)后终获成功。由此可见,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设计师,他们都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养分与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个性化作品,才能突显设计之魂,这也是培养设计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24)

《设计》:您经常去国内和世界各大高校进行学习考察,在您看来,国内各大高校设计专业有怎样的特色?外国高校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林家阳:那我就谈谈我比较熟悉的几个学院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涉足这个专业领域的高校之一。而中央工艺美院与清华大学的合并更是实现了优势互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作后盾,清华美院所体现出来的风格既不失理工科逻辑的严谨,又富有艺术思维的激情。

江南大学前身为原无锡轻工学院,1960年在国内首创工业设计专业,可谓开山鼻祖。近60年的办学历史,校友遍布与设计相关的行业和学校,历史带来的专业素养的积淀让她在设计界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发轫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深受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影响。2009年成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至今已有十年,学院致力于打造兼具时代使命、全球视野、本土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前瞻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2017年,设计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在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4名,居亚洲第一,实现了弯道超越。

今年夏天,我带着25th“大师班”成员去美国西部进行了艺术与科技考察。亲历同为加州大学系统的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和洛杉矶分校UCLA的各不相同:UCLA的文化艺术因紧邻好莱坞而更加出名;伯克利UCBerkeley不仅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也是地球上最牛的公立大学,一直像神一般的存在。UCBerkeley管理着美国能源部三座世界闻名的研究中心:劳伦斯伯克利研究中心、劳伦斯弗莫斯试验室和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图25、26)

“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长期在伯克利任职。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就诞生于此,科研水平极高,诺奖得主108位,名列世界第三。它是美国最自由、最包容的研究型大学。同在旧金山湾区的斯坦福大学是两所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它是充满着务实及开拓精神的私立大学。与伯克利相比,8000英亩的广袤校园以及富裕的邻里,展示着一股安逸和沉稳。如果说伯克利是全美第一公立大学而力压东部私立名校,成为世界六大高校领袖。正在超越哈佛的斯坦福被戏称为第零名!

“让自由之风劲吹”是斯坦福的校训,源自16世纪德国人类学家修顿的名言,第八任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对此有精辟的诠释,“大学就要允许具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人享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生活”。斯坦福“因开拓而富有”,它当之无愧为硅谷的引擎,是硅谷的心脏。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想想看,国内有哪家大学敢口出狂言说他们等于北大加清华的?美国教育界有个普遍的看法或偏见,认为哈佛的人能写不能算,麻省的人能算不能写,只有斯坦福文理双全。

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则是精英学府的典范,连学霸都闻风丧胆的学术殿堂,卓尔不群。这里是全世界最象牙塔的地方,凭借“小而精、引领时代前沿的学科建设、为特色学科的发展创立支撑学科、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等办学特色,有着卓越非凡的成绩,无愧为世界科学殿堂。科学,永远是这里唯一的主旋律。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都是在加州理工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发现。爱因斯坦在这里放弃了他一直坚持的“宇宙不变论”,转而认同接受了“宇宙扩展论”;物理学家卡尔·安德逊在这里找到了阳电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察·费尔曼几十年如一日地授课,是学生们最崇拜的教授之一。

总结来看,自由、包容、诚信、科学,是这些高校突出的特点,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设计》: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这对培养设计思维和设计人才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您看来,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有价值的能力?

林家阳:这个问题十分有意义。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随着机器能力的强大,我们对人才的定义又会演变成什么样?中国的机器人参加了数学高考,超过平均分完全没有问题。而谷歌、科大讯飞的翻译机器,其翻译水平超过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那么,孩子们埋头学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有价值的能力。

国外公司已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文凭不解决问题,教育经验也不解决问题,他们只在乎你能干什么。人工智能时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最大的能力是人能继续成为人,而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而中国教育则像一艘“空心航母”,仍在“流水线”上生产“考试机器”。

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教育,而教育在技术发展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重新定义什么叫做有价值的能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石器时代,高考会考什么科目呢?应该是找石头、搬石头、砸石头。那个时候玩石头是正道,玩铜器肯定是非主流的。而人类一旦进入青铜器时代,搬石头、找石头的能力立刻变得毫无价值。所以说,能力和素养的价值其实是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而不断变革的。

想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过上幸福的生活,一是自己必须要有独特的能力;二是必须有创业的精神。

《设计》:中国科学技术要与世界同步发展,不被时代抛弃的前提是培养具有设计思维的创新人才。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如何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呢?

林家阳:中国科学技术要与世界同步发展,不被时代抛弃的前提是培养创新人才,让每个受教育的人充分发挥他的个体独特性。但症结在于:我们的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各个层级教育管理者的公共意识、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管理素质是否过硬?公民教育和国民整体素质是否能跟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步伐?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尤其要想一想、问一问:我们自己有充分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经验了吗?我们自己独特了吗?创新了吗?我们有能力和能量完成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伟大的使命吗?

《设计》: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目前都在提倡“设计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但经济发达和发展时尚是否就意味着城市设计也步入了世界水平?请您举例谈谈设计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林家阳:我最近去了深圳,深圳实际上是世界经济最好、最时尚的城市之一,但它照样存在着设计没有进入世界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它有着更多、更专业的要求:

1.对城市——更好的环境、更大的设计空间

深圳,是中国最早的“设计之都”,深圳政府对文创的投资力度,以及设计师的资源集聚等都是全国最好的。要推动一个城市的设计发展,首先,需要有健全的版权制度,才可以保障设计师长期可持续的创作精神,才能保证竞争市场的公平,并能体现城市设计创新的活力;其次,重要的设计项目需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因此,政府职能部门的创新观念和审美境界决定了作品的优劣。

2.对设计师——更国际、更开放、更交叉

深圳由于经济发展的地位和市场的活跃,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天堂,但设计教育资源恰恰相对匮乏,没有一流知名的设计院校支撑,不得不说是这个城市的一大遗憾。深圳作为中国设计的劲旅,设计师则要更国际化、更开放、更交叉,还需抱有低调的学习态度,才能追上德国、日本这样的设计大国。在德国,再伟大的设计师都会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经常到大学里听报告会,频繁地出现在各种设计交流场合。 

3.对市民——更艺术、更需要有消费意识、更有设计的参与意识

消费观念决定设计师的命运,设计师的创作行为受多方面影响,比如政策、环境、消费者等。所以,有良好的美学观、审美力是打开市民眼界,提高消费能力,产生购买欲的重要因素。大众是激活市场的重要群体,所以市民文化大讲堂,城市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各种博览会、美术展览、音乐舞蹈等等都是提高市民艺术眼界、审美力的重要驱动,愿深圳——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更成功,更有世界影响力。

《设计》: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之际,当下中国设计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应该是什么呢?

林家阳:我刚才也提到过,抓紧改进我们的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管理的改革,少布置“作业”,少设置项目,不要让高校的注意力放在竞争上,而是让教师们真正地回归课堂,把心交给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创新教育中来。

2.建立完整的教师退出程序。对能力不足的、心理不健康的、没有教育情怀的、制定考察研判标准,确定其是否退出。把教师退出机制和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奖励机制一起设计,用引导和倒逼机制双向发力。

3.引进衡量教师能力的考核机制,而不在于唯文凭。

4.培养有追求、有目标、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意识的学生。

5.解决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解决本科和职业教育的问题;解决公办和民办的问题。 

事物的先进性、时尚感体现在与时俱进,我们在肯定一种教育,因为它适时,它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它是以创新为基本条件的;同样,我们批评中国的教育,因为它没有培养创新人才,才导致了中国科学的落后,民众素质的低下。航母不是以大著称,而是以驱动的力量显示神威的。所以我们要反省,要奋起直追,才不辱使命,才可以真正地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林家阳教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