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学锋:培养具有独立文化立场和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

0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常务副主任,深圳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先后担任全国美展艺术设计类评委、中国设计大展学术委员和策展人、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组委会主席等。

作品获得 “中国之星”包装设计奖和“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奖,1996、2007年“GDC平面设计在中国”金奖、评审奖和优异奖,1997年“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金奖,1999、2009、2019“全国美展“银奖、铜奖和提名奖,2005年香港设计师协会银奖及铜奖,2010年“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展”最佳设计奖和优异设计奖,1996、2002、2011年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多项银奖、铜奖;2007获第十九届香港印制大奖杂志类冠军奖,2008获第二十届香港印制大奖杂志类优异奖,2015年深圳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设计70人的表彰人物,作品入选日本富山海报双年展、东京TDC、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莫斯科金蜜蜂奖等各类国内外设计竞赛超过150项。作品先后被英国V&A博物馆、汉堡设计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文化中心、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近几年的发展和思考。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从1928年建校之始就设立有图案科,先后历经图案系、实用美术系、工艺美术系、设计学部发展到今天的设计艺术学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文脉清晰,成就了一批名师巨匠,也造就了学校的近百年辉煌。

在进入到21世纪尤其最近的10年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从经济模式到传播方式,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社会,从社交媒体到元宇宙的更迭,设计无论是作为创造人类生活智慧的工具,还是在构建人与未来理想社会的关系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今天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也给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观念和思维上、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技术方法与路径上,都给设计学科提出了更多要求。面对这些冲击,我们提出“教义渐老、世界日新”。我们看到设计正在变革,意识到设计必须与时代对话、与科技对话,我们正在这些对话中寻找设计教育的当代视野。我们这几年提出不同的议题,开展持续不断的研讨,目的是鞭策老师们不断思考,突破自身局限,完成知识更新,探求设计学科新的可能性。针对学生来讲,需要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批判精神,建立对问题的思考习惯,形成设计的行为习惯。我们相继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作站,多个专项设计中心和研究院所,依托我校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开展跨领域的设计研究,让设计教育与真实社会相连,既链接“需求”和“创造”,又链接“现实”和“目标”,用设计回应社会需求或创造需求,不仅强调设计解决问题,也肯定设计提出问题的价值,建立设计是构建未来生活的启示,使设计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工具。

毕业季期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毕业创作

毕业季期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毕业创作


毕业季期间毕业创作检查

毕业季期间毕业创作检查

《设计》:请介绍一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的基本情况,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怎样的潜质与担当?

毕学锋: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和设计艺术学四个专业、五个系,目前形成国家一流专业全覆盖,在四个专业中有八个国家一流课程,这就是我院的优势。

在教学上一直秉承“冬查夏展”的制度。“冬察”是冬季覆盖全校的教学检查,“夏展”是夏季的毕业展以及近几年推出的金课展。“金课”是在全校五学科28个专业中选送的40门左右的课程进行教学展,从中评选10门课程作为“国美金课”,这也成为我院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从教学来看,我院几乎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补充和调整,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不断融通的课程模式,针对知识系统性强的专业,比如服装、产品设计专业,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链状关系。目前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围绕着“两段式”,即“1+1+2”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第一个“1”是入校第一年的人文通识和学科基础,学科基础主要围绕着造型基础、感知基础、数字基础展开教学,其中感知基础培养从身体、材料、空间、图像、影像、色彩、声音等打开同学对自己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感知力,注重宽口径和大基础培养,这个阶段不分专业,是设计学科的大基础教学。第二个“1”是指进入专业院系的第二学年的专业基础,学生分流到不同专业,围绕专业方向进行的专业基础的能力培养。以视觉传达为例,三个专业基础是图形叙事、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掌握这三个核心基础知识之后上升的专业设计课程,比如涵盖三门基础知识的海报设计,对应图形叙事的上升课程是东西方图形语义,对应编排设计的跨媒介出版设计。“2”是进入三、四年级针对研究院所或工作室进行的项目制教学,这个阶段的课程更加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课程,比如品牌策划与视觉推广等。

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学院拥有艺术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服装设计研究院、杭州亚运会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中心和两个国际工作站,形成研究、项目实践和教学相互支撑的模式。视觉传达专业还拥有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等展赛平台,目的是检验教学成果拓展专业视野。中国美院设计学院以“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一直站在国际前瞻视野下,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社会现实,激发各专业对新领域、新理念的知识体系建设,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求,具有独立文化立场和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

每年一度的国美金课展

每年一度的国美金课展


海报设计金课展局部

海报设计金课展局部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今年提出的毕业季主题为“生活力”,呼吁我们的青年艺术家、设计师要全身投入到此刻的生活现场,激发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生命的体认,焕发出我们本真的生活热情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启迪用艺术的创造力与人性的善意捍卫生命的积极与坚韧、开放与通达,并且转化为“向上向前的生活“之动力。除此之外,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生活力”,即“生发活力”,它是青年人作用于社会的行动力,是艺术表达的生动力,是当代青年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力展现,是当代青年设计的主张。

作为设计学院,我们每年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今年设计学院的主题是“生活里”,向内看的“里”是倡导设计挖掘内心对生活的感知,继而形成自己的专业修为;还有一层意思是设计作用社会的应用场景,设计的核心就是体现生活的智慧,无论是解决生存问题,还是面对未来新生活的创造, 无论是通过设计解决人们的体力劳动,还是设计和科技融合解决未来人的脑力劳动,都和设计息息相关,这也是一种“生活里”。从设计学院不同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视觉传达专业探索构建人与人视觉沟通的关系,还是服装染织中的时尚、织物、软装对物的创造,又或是产品设计中的移动、交互、休闲等,都是和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对学校大主题“生活力”的呼应。

今年我们本科毕业展的地点选在天目里,这是杭州最时尚,也是设计和商业融合最好的城市综合体,我们希望把设计融入生活现场,传递设计践行生活的主张,设计就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发声,设计也应该在这样的地方落地,参观人数每天都超过疫情限定人数。有些毕业作品我们将它融入到书店、买手店等商业空间,让作品直接和商业对话,接受市场的洗礼,这也是学生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堂课,老师即社会,同学们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这是对设计的最好检验,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成为独立设计师的必经之路。 

2022毕业季形象设计

2022毕业季形象设计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毕学锋:这几年在教学方面我们进行了逐步调整和自我变革,立足自身的学术积累和传授设计技道之外,也在关注国际设计学科的发展变化。比如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上,这几年着重强调社会即课堂,问题即课题,从真实的社会中寻找问题的意识,将发现问题作为设计的前置条件进行思考。比如,2016年我们以“为明天的健康而设计”为题进行社会健康生活、人口老龄化以及针对弱势群体的调研,强调同学们的感知与社会同频,形成了具有社会人文关怀的设计,像视觉治愈、疼痛可视化等课程从这一时期开始积累。2017年之后我们又相继提出“关怀的维度”“以设计之名,发社会之声”,站在社会创新的角度探索设计介入社会的可能性,改变过去设计注重企业和产品的诉求,转向发现社会需求,从产品、市场、项目委托式的限制性思考,转向发现社会问题、关注社会议题的主动思考,让设计触及更广领域和更多发挥空间。2019年,我们提出针对“危机设计”的讨论,当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探讨人的共性情感,提出“关怀共情”,从文化发展过程中发现传承与现实的连接角度提出“文化续承”,从生态环境的秩序下阐释伦理观念和道义准则提出“生态伦理”,从未来发展进程中探究设计创新叙事的构建创想提出“叙事未来”这四个方面。就这几个问题关注和讨论的半年之后,2020年初疫情爆发,疫情带给我们一个现实版的社会课堂,在思考设计作用社会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设计的作用和价值,反思传统设计的局限性。于是,2020年我们的毕业设计以“危机设计 设计危机”为题展开创作。去年的毕业设计以“启”为主题,寓意开启新时代的变革。我们也不断在思考:21世纪的设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技能?在世界语境范围内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在我们越来越承认人类和非人类所构建的生态系统的同时,是创造世界重要还是顺应世界发展重要?我们这些年提出不同的议题,在教学上做出改变的同时,也在鞭策老师进行不断思考,希望突破自身局限,完成知识更新,探求设计学科新的可能性,迎接已经到来的未来。

2022年的毕业季直接在商业空间和买手店展出

2022年的毕业季直接在商业空间和买手店展出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和教学主题?

毕学锋:无论是哪类的毕业设计,都是对同学们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总的来看,毕设作品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比平时的单元课程思考的问题更多,调研的内容更丰富,解决的方法更多元,表现手法也更多样,这是普遍现象。我特别强调同学们的毕业设计无论在选题还是形式语言上都要打破框框和束缚,尽可能去飞,甚至未来走入社会也要保持这种“不切实际”的飞,学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想法被束缚最可怕,我更愿意看到那种带有某种探索,哪怕是青涩或不成熟的作品,远比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作品更有吸引力,这也是做学生期间最有价值的部分。我不关注是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不管是真题虚做、虚题虚做,还是真题真做或虚题真做,我对毕业设计的评价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是概念性设计就不着边际,也不能因为是企业项目就降低标准。我觉得好作品一是要具有观察生活的敏锐度和介入社会的独特视角,二是要有探索性和创新性,鼓励有实验性的设计。


毕业作品展示

毕业作品展示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重任,您希望他们有什么作为,有什么需要对他们嘱咐的吗?

毕学锋:在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两个故事:35年前,在欧洲的一个小城市,6位从美术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从毕业之初就清楚,设计能否成功,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出有实力的作品,这不但意味着内心坚定的决心,也鞭策他们毕业之后一直努力地工作。1987年,他们六个人花钱合租了一辆卡车前往伦敦参加设计秀,去证明他们的实力。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他们,作品被安排在不被关注的角落展出,强大的信念告知他们,自己也许可以改变已经陈旧的现状。于是他们四处巡游散发传单,告诉观众他们的存在,告知媒体他们并不循规蹈矩。他们的作品让媒体和观众眼前一亮并且大获成功,甚至让英国本地的媒体为本土的时尚产业焦虑,担心来自这所美术学院的这股浪潮会影响伦敦当地的时尚地位。媒体感叹,“这个小城市的美术学院的空气中和自来水里到底加了什么?”。在接受《ELLE》杂志采访时,他们说,“我们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也怀着改变现状的梦想。”这个欧洲小城的美院就是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这六个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安特卫普六君子”。

2001年我在伦敦拜访了著名设计师艾伦·佛莱彻,他被称为改变世界平面设计的20位设计师之一。在他和科林·福布斯(Colin Forbes)、鲍勃·吉尔(Bob Gill)一起创办公司的时候, 第一个项目方案是在与客户公司沟通后,三人在街角的咖啡馆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创作完成的。他说,“设计解决客户需求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一直坚持下去。”这个公司就是知名的Pentagram设计公司。

我分享这两个故事就是希望今天的毕业生同样具备这样的勇气和改变世界的信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惧怕一切。我也一直想告诫同学们,就业的出路不要只盯住大厂,担心会失去专业发展的机会。我相信大厂的工作也是临时工,还是要坚持做独立设计师的理想和追求。今天和过去不同的是,企业、市场、设计师、创意人都面临多变和全新的时代,机会均等,就看大家敢不敢面对挑战。

视觉传达专业定位与思考

视觉传达专业定位与思考


视觉传达专业定位

视觉传达专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