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室内软装饰与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的比较 THE COMPARISON OF SOFT DECOR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AND MODERN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0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 段皓文

摘要:近代中国,顺应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潮流,大众面对现代起居生活的心态是复杂的。他们不想刻意地反对传统,同时又希望拥有现代生活的各种便利。民国时期大众面对这一潮流时是持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态度。经济形式的现代化,表现在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质量,也是一个时代进步的关键表现。民国时期大批量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一改传统手工业的低效发展,为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民国时期 现代室内软装设计 设计比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0-0160-03

Abstract:In modern Chinacomply with the world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 modernization trendthe feeling of public facing this modern living is complex. They do not want to be against traditionbut also hope that all kinds of convenience with modern life. The peopl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aced with this trend with a utilitarian and practical attitude. Modernization of the economic form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and the quality of material life improvement was also an key performance of era progres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ttracts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changed the inefficien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decoration design in modern interior.

Key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Interior soft decoration design Design comparison

引言

民国时期大众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倾慕以及对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留恋所产生的矛盾心理充分地反映在中西混杂的室内软装饰的使用上面。现代生活的便利,由西方势力的入侵而带到民国,西方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被大众广泛接受,引起了西洋式为主,中式作为辅助和中式为主,西洋式为辅助的两种软装饰文化的交融,并认为是时尚,向现代化物质生活水平迈进。

一、民国室内软装饰设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伴随着国家被侵略而来

随着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割让多地作为租借地,洋人的到来,带来了他们自身生活所需的一切室内软装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些饰品的进入对中国传统室内装饰也是一种侵略。租界文化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家具、衣着、装饰、宗教信仰等。外来文化对于传统装饰风格产生了正负面的影响。

中国传统家具没有穿衣镜这种物件,只有坐屏和立屏,穿衣镜明显带有中西融合的风格,在装饰方式上以不在是纯粹的西洋镜,中国传统的立屏最初中间部分是施以彩画,后来清代开始直接把玉石等材料镶嵌进去,立屏与西洋穿衣镜整个形制没有太大的区别。穿衣镜的镜子是进口而来,两边的立柱、底座是加纺锤式的中世纪古典风格,浑厚,凝重。然而这件装饰家具却用了中国纹样,上方两只凤凰和祥云纹样,下方牙板的竹子纹样和荷花、梅花纹样。民国家具相比较于明清家具要洋气,一直到今天,社会上所说的“洋气”一词和民国时期一样,都表示时尚,民国时期流传着这么一句类似讽刺的语言:“三洋开泰”,被解释为“崇西洋,爱东洋,要现洋”。这些原理同样反映在室内软装饰品的设计和使用上,这便是民国时期的装饰风格和特征。

(二)外国人在中国进行的复制

经过航运从海外来的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室内软装饰全部带到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一点是,中国才是纺织品中丝织物的发源地,所以他们只是带着少许的样品,样品的纹样,色彩是他们本国的装饰风格,来到中国利用我们的资源进行复制。民国时期产生的很多饰品都是欧式古典装饰风格的复制品,形成家居装饰在中国复制以后的新式贵族娱乐场景,例如:描绘的是民国初期几位贵妇在打西洋桌球,屋内有洋窗帘,有洛可可风格的洋灯,有洋地板。

(三)本国匠人既中又洋的模仿

为了追赶当时的洋气、时尚,迎合民国时期中国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供需关系,一些匠人开始仿制西洋饰物,仿造外来饰物必然会带着仿制者自己的理解、审美和本来的制作习性,于是造就出一批“中体西用”理念范畴的既中又洋的产物。海派通常在仿制西洋饰品过程中使用中式传统的材料,例如红木;广州作为开放最早的港口城市,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正是中国传统软材料饰品极尽奢华、夸耀繁复的时期,装饰形制从明代的典雅简洁有力、明快古朴转变为富丽堂皇、繁复细腻、华而不实的趋势。此时西方又正处奢华柔媚的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时期,仿制饰品的形制也是极尽繁复奢华。当时洋货进口数量之大,品类之多,例如:钟表、洋纽扣、洋花边、洋绘画等。广式室内饰品仿制过程中采用了西洋材料,并且最早引进西番莲装饰纹样和伊丽莎白蜜瓜式装饰纹样,形成新式的折纸花纹样形式。此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四)国内改良派自身对于洋时尚的需要

民国时期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接受过国内外高等教育,有过在国外的生活学习阅历。他们富有,但他们同时也是知识分子。他们属于当时社会的上层阶级,包括洋务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学者、文人雅士亦或是军阀官僚,买办商人、海归商人等。例如张爱玲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这样写道:“这个时代,旧的东西在崩溃,新的在滋长。但在时代的高潮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劲,不对劲到恐怖的程度。”他们往往对中国传统饰品某些功能、审美或是陈设进行调整,而不是拿来、模仿,他们依然持有对中国传统的留恋。

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的比较

(一)血脉相连

任何一个时代的事物都会有着其独有的特征和历史地位,民国初期,旧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相融合,与全新的物质文明相融合,产生了民国特有的室内软装饰风格,改变了中国传统室内软装饰的发展方向。民国时期室内软装饰风格仅仅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就改变了清朝三、四百年的风格,时代进步的节奏已然加快了。西方工业革命依赖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从农业、手工业时代迈向工业经济时代和物质文明时代。如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正向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非物质文明时代转变,民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国当下现代化起到了借鉴和警示的作用。

(二)上层阶级持有与现代的流通普及 

民国时期洋饰品只能在社会上层人群的室内中得到展示和使用,由于价格等市场因素,还不能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费体验。真正了解它们的人通常只停滞于工匠、设计者和社会上层阶级人群。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使得价格降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软装市场的仿制风潮盛行,工艺差别巨大,生产成本也大为不同,所谓的进口软装饰产品,很多都是在发展中国家代工生产的,价格千差万别,普通老百姓随之成为这一市场经济的受益者,民众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个人喜好进入不同等级的软装市场购买符合他们要求的软装饰品,满足了他们的优势需要和好奇心理。比如说地毯,民国时期都是有钱有权人家才能用得上的软装饰产品,都是进口羊毛的材料,手工编织的,在当时的室内软装饰配置中属于奢侈品,然而现如今工业化的大生产,产能的提高是其一,其二,现代中国纺织材料多种多样,工业化纤材料更是廉价实惠,这两个因素融合在一起,造成的结果是地毯价格可以很便宜就买到,无论消费者的整体室内装饰是何种风格形制,无论消费者软装饰预算的多少,地毯市场都能满足民众的需求。思路到这里,难道现代中国人还会对洋时尚有强烈的好奇感么?他们对民国时期所谓的洋时尚已经见惯不惯,习以为常了。但是,他们所见到的大部分已经不再是中西融合尝试下的产物。当今社会的建筑形制针对主流人群采取的是统一的建筑形制,房地产开发商会根据建筑外造型已经统一样式的硬装修风格配以同类风格的样板间给消费者进行参考选择,这个便是所谓的标准化运作,消费者对于自身生活起居的室内软装饰是发挥自主权利的途径之一,室内软装饰可以根据自身的人群定位,来营造出不一样的生活起居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三)形制的程式化与现代设计的多元化

民国时期软装饰另辟新路径,它们是物质生活水平进步和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早在清朝鼎盛时期,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就已经渗入中国社会上层阶级人群,成为一种时髦。它们不再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摆脱了传统设计的一成不变,根据当时匠人的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三类样式类别:纯粹西洋样式、本土改良样式和海派样式。

如今的室内软装饰品设计可谓是品类繁多,各有所长,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都会有消费者买单,市场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软材料饰品的使用上没有约束,主要根据消费者自己的喜好来引导市场的发展,新的创意设计层出不穷,不断满足各种消费人群优势需要和好奇心,这种变化是点到面的发散演化,而不是更好的中西融合的发展方向。 

民国时期纯粹的西洋式的室内装饰具有鲜明的装饰风格,当时西方正处于文艺复兴后的洛可可时期,室内的软装饰有其系统的历史发展溯源可以追溯。溥仪伪证权时期,软装饰色调整体保持着传统的高艳度、低明度、高纯度的特点,纹样的使用上以西洋样式为主。

反观当下我所参与设计的软装饰的案例来看,在中国的软装市场上欧式风格(包括:哥特、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各个时期)已经不再会细分各个时期所独有的样式风格。转而变成单纯的继承欧式风格软装饰的一般风格,成为一个宏观泛指性的定位名词。例如:色彩上色彩柔和,以米黄、白色、宝蓝色等作为纹样的主色调,纹样线条相比巴洛克更加柔和更加明快。床品依然使用古典的暗花绣和提花布为主,配以印花和流苏等工艺,地毯的纹样着色也同巴洛克有所不同。例如:色彩上色彩鲜艳,以金色为主色,多用镀金和箔金来给雕刻的纹样施色,显得金碧辉煌,纹样精美而繁复。床品丝光棉、丝光绒或是提花布,在欧式软装风格里面一般为通用的,只是不同在与色彩的选择来微观区分西方具体时期的软装饰风格。当中的陈设品更加无限制细分之说,现代设计风格的产品亦可以搭配使用,我们定义这一系列软装饰为巴洛克为主调的软装风格是从微观的角度来判断。

现在市场上的欧式室内软装饰基本是以上述两种软装饰风格为主要表现形式。

另外主要占据软装饰市场的是现代风格、美式风格和新中式装饰风格。

美式软装文化的溯源来自于欧洲文化,类似于1819世界流行起来的新古典软装饰风格,在欧洲古典主义软装饰的基础上做减法,对繁复的纹样设计进行适当删减,力求简洁、大方、稳重和尊重自然的原貌(如巴里巴特美式家居)。

现代风格软装饰图片(个人的软装设计方案如图12)。

新中式软装饰风格是以明清为时代参考,提取其中的经典样式、元素,加以简化,是中国传统软装饰风格和现代软装饰风格相交叉融合的结果。基本上摒弃西方传统软装饰风格,不同于民国时期的中西融合。

(四)两次文化交流中人们需求心理的异同

清末张之洞的著名论说“中体西用”,全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论说得到至今为止广泛的认同,首先是被作为当时共同利益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中国文化遭遇到西方文化的入侵角度来讲,“中体西用”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给西方文化让步,在其威胁之下求生存。西方在工业、经济、军事等方面优势远在中国之上,他们不需要学习中国,相反中国当时的背景是要保存亡,必须向他们学习。统治阶级在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文化特征被丢失,在这样的矛盾情况下,一方面忠于本土,另一方面必须做出吸收和改变,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中体西用”,取得了上层阶级人士的广泛支持。从另一角度思考,为何这个论说会成为最广泛的认同呢?关键在于张之洞是个有发言权的人,他位高权重,地位卑微的人说话是没人会听的,中国老百姓就看重这一点,随波逐流,进而举国以为至言。西方的器物顺理成章地首先被社会上层阶级人群所使用,进而演化为民国独有的室内软装饰设计风格。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西方器物所呈现出功能、审美上的优势,迎合了民国时期中国人的优势需要和好奇心,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互补需要,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行为。人们以使用西洋饰物为富贵、高雅,提升自身价值。然而,这种优势需要和好奇心理得到满足的现代社会,我们反思“中体西用”论说是否能成为真理呢?林语堂曾说过:“凡艺术,必有艺术家之背景、修养。……一切都有美术的调和。如房中之布置,大老爷的声音,端肃的容貌、纨扇、樨香、雕屏、八字须、马褂、朝珠等,一切都调和而成艺术的单纯印象。比方说,穿西装的人就不会有讲官话的神气,因为穿西装时手势与官话格格不入。就如穿鱼白长衫,拿一把纨扇的人去野外打高尔夫球。……我们都觉得不相宜。”

器物使用的西化,所改变的是人们起居生活的规范特征,这种规范本应该是秉承“中体”。随着“西用”的逐渐深入,人群旧规范也受到“西体”规范特征的渗入。这种改变强迫“体”和“用”的分化,这种现象是奇怪的、恐怖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之间不存在谁更高级,更具有优势,但“中体西用”论说强迫性地普及使得“中体”规范逐渐被颠覆。从中西融合的不良反应来看,体现在室内软装饰设计和使用上,变得不中不西、非驴非马。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早形成折衷主义也可以说是联邦式风格。美国是一个没有传统体制文化的国家,他们可以折衷。在现代中国,部分人群在“中体”之下进行社会人际交往,生活起居方式却西化,他们依旧视“西用”为时尚的代名词。中国在文化领域没有消失,而传统的政治形制、社会组织、思想内容、却已经失去了它的特征。现代中国所宣传的中体西用慢慢成为中国特色的折衷主义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分别取两种性质的优势为己用。民国政治形制、社会组织、思想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但相比当下社会依然保存着很浓郁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特征。现代人对于室内软装饰的选择上紧跟随细化的建筑室内装饰风格进行全盘西化,形成又一次的崇洋时尚的社会行为。与之相反,同时也出现了提倡复兴传统装饰的新中式装饰风格,犹如新古典主义装饰,表现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上出现与现代软装饰相融合、折衷的设计。

结语

中国传统装饰手法与现代主义融合,这么做有其进步意义,但是所用的现代主义并不是民国时期的风格,对于现代中国设计而言,民国才是中国现代化软装设计的奠基者。重新倡导中国传统装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西用”如果只抓住了皮毛就一味推崇,两者都浅尝辄止是不行的。设计师应该掌握“西用”的核心理论,引导消费者。折衷不仅是表象、印象的融合,更是文化的融合。针对现代软装饰风格的多元化,在研究的开始,作者将着眼于市场实践,进行更深一步的调研和文字梳理。

参考文献

[1] 杨冬江著 .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 [M]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7 : 56-70

[2] 姜维群著 . 民国家具的鉴赏与收藏 [M]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4 :68-75

[3] 张英进译编 . 民国时期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 :23-28

[4] 张毅 . 民国时期家用纺织品行业兴趣与发展 [J] . 纺织科技进展 . 2008 (6) :98-102 

[5] 孙凌 . 中国家用纺织品市场分析 [J] . 纺织服装周刊 . 2004 (21)F426.81

[6] 李广元 . 李黎.中西美术的比较之中西色彩比较 [M] . 河北美术出版 . 200653-61

[7] 詹和平 .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M]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0106-111

[8]亚伯拉罕·马斯洛 . 动机与人格 [M] . 第三版 . 许金声译 . 中国人民出版社 . 200719-27

[9]任继愈著 . 老子今译 [M] . 古籍出版社 . 1956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