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京燕:量子思维驱动创新设计使世界生生不息

0

覃京燕: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_Edit_ 李杰 李叶

覃.png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计算机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覃京燕教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科技部光华龙腾奖全国十大青年设计师、剑桥大学国际网络教育会员,于2018年当选新一届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跨越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包括机器人设计、无人驾驶车设计、智能服装设计、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游戏设计、数字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等。在覃教授看来,21世纪是量子的世纪,交互设计借着信息通讯等新技术的科学范式,在不断延伸扩展其场域,就像设计本身一样。而交互的基础是基于身心意的以意义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围绕信息交换价值、界面交流媒介、功能交互手段与内容交通评测,构建起感知行为、情感共识与认知逻辑的交互设计,围绕这四点构建的有意义的交互设计,就是成功的交互设计。


《设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的第41年,在这70年中,中国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谈一谈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时间节点和事件。

覃京燕:70年里,中国设计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富强而迅速成长壮大。得益于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非常好的时代,亲历设计创新带给国家与社会的变化。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宏观战略发展的视角之下,我以个人的成长经历,略谈一下我自己亲身体验的设计创新。1986年,我使用索尼公司的电教设备,跟着外语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使用工业电子产品设备进行新的语言的学习,家里有索尼的彩色电视机,感觉Compact的日本产品设计在功能与造型材质方面都颇具日本的审美意识。1989年,我开始学习Basic语言,尝试着用一种计算机语言来实现绘图与计算上面的功能。父亲的大哥大手机让我惊奇移动通讯产品将给世界带来的变化。1994年,我了解到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还在学习C++,并且开始在Windows系统上用Adobe的Photoshop,偶尔玩超级玛丽、大富翁和魂斗罗电脑游戏,还有街机游戏,兴奋到尖叫,感觉游戏机制设计十分有趣。1995年,我从学长那里知道了瀛海威,中关村买各种电子设备,盗版光盘的白菜价带来光盘里的信息内容的大量传播。1996年,我在北京电视台实习,开始拥有了我的第一个电子邮箱——雅虎邮箱,开始学习用工作站和三维特效软件Alias——Maya,以及制作电视特效与节目包装的制作软件,给朱镕基总理做北京城市建设的规划新闻纪录片,每天几乎24小时浏览国际40多个电视频道,探索发现、国家地理、CNN、BBC、HBO、MTV……都是喜爱的频道内容,开眼看到了世界如何用自己的视听语言来表达最前沿的资讯与科技。1997年,我开始进入互联网外企公司实习,开始用Java写网站程序。1998年我开始参加日本Car Styling汽车设计比赛和美国GM通用汽车设计比赛,师兄师姐们开始进入华为、联想、美的、长虹、大众与现代汽车等企业就职做工业产品设计。我跳过BP机,直接使用爱立信(Ericsson)手机,使用语音输入和语音呼叫拨打电话。1998年同年,我有了一个3COM个人数字助理PDA,巴掌大小,里面存储了近1000个手机电话,就像一个微型智能电脑,加上手机通讯功能后就是一个2007年的iPhone智能手机,3COM的产品让我第一次感到计算机与移动通信手机在未来的强大,这也打破了诺基亚手机电话簿只存储150个电话号码上限的非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非互联网社会学规律的魔咒。1999年,我在美国通用汽车设计比赛中得到铜奖,第一次经历了国际性设计比赛的完整过程,答辩颁奖环节印象深刻,通用汽车中国区总裁、清华大学柳冠中老师以及交通部的领导们担任比赛答辩评委。之后去润宝轻骑兵做音箱设计,对产品设计略有了解,敏锐地感觉到中国错过了工业时代的发展机遇,产品设计的大气候还不成熟;同时还参与了同学们与同行们做的展示设计,经历了中国展会经济野蛮生长的年代;同年经历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泡沫阶段,开始使用ICQ和OICQ(QQ的前身)。2000年,搜狐新浪网易快速借鉴国外相关网站,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了野蛮生长时期,我开始用Director和由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网页三剑客做网站设计和动画设计,加入AI程序做网络小游戏的设计,参加克里奥广告节,与奥美广告公司的数字互动媒体团队合作,开始了解新媒体艺术与电视媒体广告设计。在奥美互动学会用国际性的讲故事的媒介语言来讲中国人的故事内容。

2001年,中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我也结束在互联网公司的实习,开始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正式工作,对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游戏设计、新媒体艺术、游戏AI高度痴迷,给本科生开设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课程。同年,华为在“巨大中华”四大通讯公司里异军突起,联想、方正等IT公司的PC电脑设计由我的同学们开始主导。2003年,我在清华大学攻读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感谢导师鲁晓波教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开始跟着导师筹备北京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览暨论坛,与MIT、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德国ZKM、荷兰V_2,奥地利林茨艺术节等全球顶级的新媒体艺术家们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举办展览和论坛。同年,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陆续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IBM和英特尔等外企公司,做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到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做手机方面的移动交互界面设计。到2004年,国内某些电子邮箱开始收费,于是我开始使用Google的Gmail以及所有谷歌的产品,感觉谷歌这家AI公司非常有前途,美国的ICT领域的信息网络产品的设计非常领先。2005年,谷歌中国研究院成立,我有三位学生进入谷歌中国工作,同年谷歌地球发布,为我的博士论文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为博士论文的撰写带来了极大的灵感。

2006年,我运用体感技术与图象识别技术创作新媒体交互装置作品《冰之旅》和《三分钟人生》,入选全国美术展览以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同年,我参加艺术与科学大展,用眼动追踪技术展出了《蒙娜丽莎的元数据》互动装置作品,以及捕捉人体动作的“数字皮影”体感交互作品。同年我的博士论文《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完成,里面包含了十余年后的10个热点:数字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大数据(当时叫海量数据)、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知识算法经济。同年,我开始使用Facebook,上TED,玩Second Life。2007年,我开始指导在微软和谷歌实习的学生们做TUI实体交互界面的设计作品,并成为TED会员,在Flickr、Facebook、Youtube、Myspace上与全球TED涉及到的科技与设计领域有趣的人们紧密联系,与国内交流用QQ(在中国用户的群体社交行为以及学生们的裹挟之下使用),开始给诺基亚做手机交互设计与可用性工程的项目,通过项目合作过程,预见到诺基亚的“死亡”。同年,苹果iPhone第一代智能手机问世,到韩国参加国际会议,感受到韩国的文化输出,尤其是影视文化和游戏设计,强势来袭。2008年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开始设计出像谷歌眼镜这样的智能产品,同时给Facebook和Second Life设计网络游戏,暑期实践带学生们去微软、谷歌、索尼、水晶石、金山、百度、阿里巴巴,还与摩托罗拉举办工作营。美国总统竞选期间,CNN的主播开始用竞选大数据的可视分析来进行新闻播报。同年,谷歌地球开始被不同国家使用,甚至用在战争与反恐搜捕罪犯的事件中,这让我意识到数字化生存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同年QQ开始出现大量盗号现象,让我意识到信息交互设计不可忽视的信息安全问题。

2008年也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我主持数字奥运的部分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项目,用Virtools做三维虚拟现实游戏设计的方式做数字展陈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奥运火炬设计进入前三名,最终是在联想集团的师姐的团队设计制作了2008北京奥运火炬。奥运将近100年的中国资源与中国人的愿望梦想集中在一个盛会中达成,中国人开始从国家层面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同年我指导的毕业生们就业发生了大的转向,最有才华和前途的毕业生们拒绝了我给他们的一流国际大企业的邀约推荐,选择进入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网易游戏、新浪搜狐以及联想、比亚迪等企业工作。学生们出国也都选择RCA、ACCD、罗德岛设计学院、帕森斯、东京艺术大学等全球TOP30的设计名校,以及剑桥大学、CMU、伊利诺伊理工、米兰理工、代尔夫特理工、埃因霍芬、筑波大学等在交互设计领域强势的综合性大学。同年,由于网络环境原因,我开始使用国内的网络产品。

2009年协助CMUNE举办TEDxBeijing,我感觉世界将在2009年发生变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已飞龙在天,联想、乐Phone正在我的同学和学生们的参与下进行设计,学生们开始进入盛大、网易游戏做游戏设计,也有进入奥迪汽车等传统公司里做车联网等信息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的工作。同年,阿里巴巴淘宝的双十一与阿里云的云计算系统还都刚刚萌芽。2010年,苹果iPad问世,改变了世界的阅读方式。同年,我带着十多位爱徒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公司与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作,参与了手机大数据信息可视化的系列项目,阿里云手机正由我的毕业生们在主导设计。世界从2010年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野蛮生长期,而中国也恰好在2010年开始变道超车,山寨设计成为突出的世界级关注的问题,中国设计急需自身的民族品牌与原创设计。2010年,我开始给四大银行和中国移动做用户体验与可用性工程的项目,主持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交互设计、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的项目中,同时提到用大数据做商业智能,结合AI人工智能将银行的钱变成“智慧的钱”。给中国移动做手机浏览器的设计,设计方案就是飞信与web browser以及电话拍照的集成,如果没有行政壁垒,设计做成了也就是中国移动的微信了。同年,硕士同学开始和雷军联合成立小米公司,中国ICT形成了新的格局。

2011年,我被国家公派留学剑桥大学,当与剑桥大学的众多诺贝奖获得者和学者们交流时,才发现他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如对全球DNA的大数据分析、量子计算用在创新设计思维方面、心理测量人格计算为Facebook创造每年2亿美金价值,甚至能够通过精准推荐左右总统竞选结果,信息数字化世界也有绿色IT可持续设计问题、全球公民视野下的社会创新、人工智能下生命新形态的人机社会新契约、信息11维度本质层面的创新设计、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视野下审美意识对创新设计的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这些研究内容才是我真正关心的学术问题。拿着阿里云手机在英国做测试,意识到中国本土品牌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与苹果等品牌的差距。2012年回国后我发现错过了中国微信的初始阶段,想起来2009年给中国移动做的类似微信的设计构想,给微信团队写了一封信——“论微信的七宗罪”,期待微信在产品性能和生态系统的设计上有所改进。受阿里云邀请,给阿里巴巴集团做“大数据时代绿色IT的信任大数据生态设计”的报告,从生态系统层面布局ICT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邀请剑桥大学导师访问中国,一路考察中国BAT以及英特尔、联想等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大企业,看到了中国在大数据领域的数据优势,但也意识到了中国ICT领域在算法基础原理研究方面的巨大不足。同年,我在报告中预言BAT已演变为UAT(Uber Airbnb Tesla)。2014年,与英特尔合作家庭服务型机器人设计,采用3D打印和智能材料试验做智能服装设计以及新媒体交互式现代舞蹈展演活动艺术设计、绿色校园的可持续设计,尝试将屏内的PC交互和移动交互及用户体验走向屏外的智能产品、智能空间的物理世界,在可持续设计和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光华龙腾奖的肯定,成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通过组委会的活动,见到了中国设计界的繁荣与快速多样化的发展。2015年,我组织策划了与剑桥大学、DMU两所大学合作举办的两场国际会议,在国内第一次将设计界与AI大数据算法界科学界联系起来,将大数据的学术界与产业界投资界三界结合起来,举办“大数据+创新设计商业智能创新大会”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大会”,邀请了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RCA、罗德岛设计学院、ACCD等国内外演讲嘉宾60余人,共同进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设计的艺术与科学交叉领域的大讨论,风险投资大量进入ICT等高科技领域,滴滴、快的等涉及新的人类移动性的大移动通讯产品问世。2016年与驭势科技合作无人驾驶车的人车智能交通的交互设计,同时开启物联网的智能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工作,与用友合作商业智能BQ项目,十余年的设计实践之后,开始从中国的视角,深入思考2011年至2012年在剑桥大学思考的那些设计顶层问题。同年,我再次感受到中国设计教育的就业市场发生的改变,很多毕业生开始进入依图、商汤、旷视等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或者选择创客式的自主创业。2017年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在设计理论方面做了全面总结提升。2018年我参与到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工作,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获批进入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录。同年我开始讲授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本科课程,与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合作,开启在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领域的系统深度研究和实践工作。

总的来讲,30年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所讲述的只是发生在我个体身上的信息时代的主要事件。万物互联之下,万物都是与设计相互关联的重要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设计》:国内交互设计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您认为有哪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供借鉴?

覃京燕:国内交互设计教育发展迅猛,叫法多样,本质变化不大,甚至悲观地讲,人工智能等影响交互设计的技术方面自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就没有什么突破式的改变,想象力的空间还不如2000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初始年代。但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在不断交融,相互扩展其领地与定义域,尤其是2006年我在博士论文中初步谈到量子计算将给创新设计带来的变化,2011年到剑桥大学,与导师们做了深入探讨,2014年在报告和学术论文中开始明确谈到量子思维对创新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1世纪是量子的世纪。交互设计借助信息通讯等新技术的科学范式,在不断延伸扩展其场域,就像设计本身一样。我即将要出版的书籍《大交互设计》,就是从交互原理设计哲学思维层面,到万物互联的万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个主要的技术维度,以及无人驾驶车、机器人、智能服装外骨骼系统可穿戴设备、智能空间城市交互等交互设计实践,来谈交互设计。从最开始的屏内计算机的交互,到现在的屏外交互、城市交互、有机交互、自然交互、实体交互、脑机接口人脑交互、有机生物交互、宇宙天体交互,不一而足。交互设计的场域范围与信息维度的提升改变,必然影响交互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改变。教育的现状是各方面的应用都有很多尝试,但在交互设计原理和理论方面,以及设计的实现度完整性方面,与信息通讯产业的对接还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

2018年,我曾经带着考察研究国际设计一流学科教育发展的问题,8天环游世界,造访英国、德国、美国三个国家14个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包括剑桥大学、RCA皇家艺术学院、西门子智慧医疗、包豪斯、哈佛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等。英国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全球公民的创新设计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让人惊叹,比如剑桥大学通过研究组织的人格类型,设计整个民族的国家创新体系,如何通过全球公民的视角,在创新设计的游戏机制层面进行战略创新;德国在专业领域的材料及加工方法的前沿基础研究带给工业产品设计的全球垄断性的影响;美国在制定全球社会契约以及创新设计学术产业全生态链的规则创新及商业实践让人叹为观止。

《设计》:您在一次访谈中曾这样定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根本上来讲是群体智慧的情况,它跟之前强调个体的知识产权和有完整归属关系的艺术品和创作艺术的人本身之间的种种关系,已经变成了群体智慧、共同分享、共同创造一个东西。”那么人工智能和设计又是怎样的关系?

覃京燕:在过去的近20年的设计实践中,我做了大量的机器人、无人驾驶车、智能空间、web3.0、智能产品服务系统、绿色IT可持续设计、数字文化遗产及交互博物馆、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新媒体交互装置艺术等方面的设计创新,提出“大数据+万联网+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科学技术与设计文化结合的创新方式,并且提出“量子思维”在创新设计方法以及人工智能介入下的设计评价与审美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从2012年到2019年发表了40余篇论文,专门谈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关系问题。2018年的几篇论文和报告,特别谈到人工智能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经济规律带来的改变。简单来讲,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最大的不同是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认知不同产生心智模型的不同,进而影响审美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等三观意识问题,人类有情感,人工智能没有情感,由此与设计相关的身、心、意皆有不同。人类智能的感知与认知建立在有认知焦点的基础上,而人工智能恰恰没有焦点。在人类智能之下,有焦点的认知带来的设计方法是三板斧,对比、调和、主题突出。审美意识里有真善美德的评判标准,价值规律也建立在因为彼此不同而产生的交换价值规律上。而人工智能由于没有认知焦点,没有情感身体的感知,也就不存在个体的感受性。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智能的自我、本我、超我意识,所以没有感受性和用户体验。人类智能分布在每一个个体中,通过历史时间与个体空间的传承,以及国家社会家庭等组织结构的改变,产生所属权、分享权和使用权三权的分权、分立、分治与契约联盟融合、垄断分配与竞争博弈关系。不断通过繁衍创新沿袭下来群体智慧,这些群体智慧体现在各种人类和自然界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此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可以直接传承模仿整个人类的群体智慧的结果,并将这个智慧结果集中放在一个载体上,这个载体可能是一部手机,也可能是一个机器人,或者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被计算好DNA的人身上。人工智能所有的就是模仿人类智能,以及在人机之间形成对抗创生算法与对抗生成算法(这种对抗也是模仿的一种),其认知结果不需要依赖感知系统产生过程。具有自我、本我、超我意识的人类除了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还能进行自我超越,而人工智能则不行。因此在人工智能之下,设计可以用人工智能赋能,完成同质化的重复性的工作以及模仿性(与人一样和与人不一样其本质都是模仿)的工作。设计活动中的关于设计的批判选择及革新牺牲,以及突破信息维度的创新设计,都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最终还是一句话,人类智能的“人”决定人工智能的“能”(虽然人工智能的“智”在未来不一定由人类智能完全控制决定)。人工智能可以提供设计的工具、设计的流程、设计的算法算力、设计的模式,但是无法取代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人事物环境的关系处理。无论何种设计,都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从混沌到清晰再到混沌的过程,各种关系时刻发生全息交感的变化,这些人工智能都无能为力。在人工智能介入的时代,设计师明确人工智能的所为、所不为、所能、所不能,或许能够带来更好的设计结果。

《设计》:您的一篇名为《量子思维对创新设计本科教育的方法启示》的演示文稿,谈论设计的角度与众不同。其中谈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量子计算、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科技的迅猛发展,倒逼人类对创新设计做出了从审美意识到设计方法层面的战略思考。”请您谈一下您的战略思考。

覃京燕:创新设计最终改变的是生产关系,而各种技术改变了生产工具,影响了生产力。技术的每次颠覆式改变,最终改变的都是生产关系。生产者、消费者、传播分解者,是整个人类全息交感的大交互生态体系中的三个基本角色。随着技术带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改变,人类角色从分离单一的形式变成身份二元多重,设计中创造生产者与消费传播者可以合二为一为生产消费者一个角色,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产品本身提供服务的消费者,还是产品提供的服务内容的创造者。人工智能是人类目前创造的最具垄断性的生产工具,既可以为人类做赋能,又存在可能会成为一小部分人操控大部分人类的控能工具,甚至还可能取代人类本身。这种将人类智能的群体智慧可以加诸在任何一个独立的智能体之上的人工智能产品,既具有武器功能产品的特性(量子的粒子特性,体现在空间的表征上),又具有容器内容服务的特性(量子的波的特性,体现在时间的表征上),这样的智能体的设计,其审美判断和设计方法都将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设计对象从有形的物质转向无形的大数据,小数据依据信任机制和万物互联的网络联结成大数据,设计方法在战略层面需要思考视觉思维将如何改变。失去焦点的人工智能,改变了有认知焦点的人类智能的思维模式,正如量子思维中所谈的奇点,认知焦点恰如奇点,一旦聚焦即为坍缩固态的牛顿思维。如果创新设计不从时间与空间的信息维度思考其本质,就无法理解虚拟现实带给人类视觉思维的改变,以及在VR中的时空体验。如果不了解量子计算,就无法理解量子计算的0、1任意转换改变了创新设计在时间创想与空间实现的时空关系,在时间速度上取胜,意在行先,知行合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简易、变易、不易,所需即所得,达到未来已来一切可能正在发生的设计佳境,从起心动念开始,其设计结果就注定了是否是可持续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如果不了解新材料、新能源,就无法在CMF的原子层面、创新设计的产业规模层面和产品服务的系统设计量子层面,理解创新设计的本质,形成设计与商业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如果不了解生物,就无法理解生物多样性背后的本质,以及文化多样性背后的本质,不明白量子思维是驱动创新设计使世界生生不息的普适普惠普遍的真理常识,通过设计达到同理心、同情心、同道心三心合一。尚书曾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恰是如此道理。

《设计》:自AI成为热词以来,人类的许多工种都将被取代的说法风行,有些也逐渐成为了现实,另一种随之流行的论调是有创意的工作是无法被取代的。您如何看这个问题?人的创造力是天生的么?学校又如何能培养创造力?

覃京燕:万事万物存在皆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一个人干不完所有人的工作,吃不完所有人吃的饭,用不了所有人的钱,睡不完所有人的觉。AI取代了这种工作,那一定有更适合、更合理的工作给人类来做。任何一种工作也都有生命周期,生老病死、繁荣衰亡,都是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有一些普适性的规律,比如“No pain no gain”,不劳而获的天生的创造力如果很容易得到,人类也意识不到其价值,也未必珍惜,或者并不能激发创新设计的动因,收获创新设计后的价值,再比如物质能量的不可再生性,零和博弈转化为动态非零和博弈的不可避免的复杂性,生态复杂系统的全息交感性,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智能的必然性,智能体所需的既是武器又是容器的新型设计方法,量子思维的波粒二象性双生性,AI信息标注带来的时间沉没成本的不可理性设计,人工智能在0到1到N的同质化,人工智能在愿景情感超我方面的不可数据化、不可计算性与不可自我革命性,信息维度的升维降维转化的对价,人工智能突破0以外的无极世界的囚徒困境,未来无穷尽的不可预测与唯一性,辞变象占的简易、变易、不易。我的教育理念是:唤醒真善美德自然初心,探索允执厥中永续未来。学校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集中起来学习群体智慧并进行社会创新的平台环境,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激情,从被动变为主动地创新改变,就是一种培养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创新设计或者是解决问题,或者是产生社会意义,并不一定要去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设计出新鲜事物,未必在设计之后的改变就是比原来不改变更好的一种改变。因此,学校除了培养创造力以外,唤醒人类的审美意识,懂得思辨洞察环境,进行合适合宜合情合理的设计评价也是同样重要的教育内容。设计评价的核心是审美意识的育化,审美决定做什么设计、如何做设计,以及为什么做设计的问题。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介入,学校也变成了无墙的学校,各种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延伸了学校的教育空间与学习时间,对于学生设计三观的培育,或许都不是学校一家之力所能完成,教育的5S系统(学校School、学生Student、学习Study、学者Scholar、学社Society)里的每一个元素都在发生多元嬗变,教育真正的是需要激发学习之心,从教“设计什么tell what”,到教“如何做设计tell how”再到教“为什么做设计tell why”,这种启发式试错以及深思笃行的演进,带动教育向启发式的教学与育化转变,这些都需要依赖大家彼此信任,懂得分享自己的思考与践行视角,值得大家做各种多元化的探索。

《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协作,您的学校在教学实践方面是怎么做的?

覃京燕:我个人的教育经历与教学经历,以及个人的三观性格都不喜欢设定场域限制,所以并未有学科差异的分别。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人文艺术设计,三种文化本来就是相互交融,在真实的设计场景中,并无分别心,所以并不存在天然的学科壁垒,所以交叉创新是天然而成,应自然之需。现代大学教育将学科分类,而且这种分类越来越细,本来是应对大批量生产学术成果的高效率标准化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以很快见到实际效果,但是却失去了培育大学问大创新的大学科基础。从我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而言,我无法一下子改变整个世界现代教育的现状,但是我在2001年开始就在工业设计系相继开设了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课程,同时我也在我的课程内容里,尽可能地打破学科的界限,以创新设计愿景意义与解决大的社会问题为引导,启发式教育我的学生们做战略系统层面的思考,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将学生们的创新想法付诸设计实践,为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也探索为虚拟的人做真实的事,为虚拟的人做虚拟的事。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自2002年开设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游戏设计、网络设计等本科生课程,交互设计、信息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研究生课程,同时在2012年开始陆续开设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与信息图表设计、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AI艺术、交互原型技术、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绿色IT系统生态设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设计、游戏AI、商业智能及创客创新等系列课程。自2000年成立工业设计专业以来,围绕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万联网+创新设计,开展交叉学科的创新设计教学、跨学科高端创新设计领域的科研、与信息通讯产业进行国家创新设计体系的研发实践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要在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开展设计基础理论研究、信息交互界面设计、人工智能智慧产品设计、大数据信息可视化、数字娱乐与数字媒体设计、数字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等设计实践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立足无人驾驶车、机器人、智能产品方面的人工智能赋能的创新设计、工业大数据、材料基因大数据、智能交通大数据、文化大数据等方面的数据经济数据产业及数据产品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可视分析、物联网、泛在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万联网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体展示、游戏设计、数字娱乐设计,以及应对数字化生存、人工智能介入的融合智能环境下的社会创新、可持续创新设计等新锐前沿的创新设计领域,探索融合艺术与科学、技术与科技、文化与经济多种学科多重领域的创新,引领设计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每年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约27名,本科生约80名。累计培养200余名硕士研究生以及1000余名本科生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要职,在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公司、高科技品牌创新设计等信息通讯领域,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级设计师以及设计管理人员与毕业生总数相比,占比高达80%以上。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学生在许多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就职,如谷歌、微软、IBM、Intel、奥迪、青蛙设计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游戏、联想、小米、中国建设银行、中央电视台、滴滴、依图、商汤、旷视、格灵深瞳、驭势科技、今日头条、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网等担任重要职务。培养超过200余名优秀学生在设计全球排名前50名的学校深造,包括:剑桥大学、RCA、帝国理工、中央圣马丁、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美国艺术中心ACCD Art Center、罗德岛设计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伊利诺伊理工、佐治亚理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芝加哥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 普瑞特艺术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多伦多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德国普福尔兹海姆大学(Hochschule Pforzheim)、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 (KIT)、德国Essen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九州大学、韩国首尔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接受博士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学生们具有国际视野与扎实综合的学术知识体系,无论留学海外还是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知名企业海外工作,或者在中国的国际知名企业及各大部委及行业研究教育机构等工作,其教育品牌都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

世界处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融合的交界处,设计教育面临许多挑战。从教学生what设计是什么,到教学生how如何做设计,到现在依赖大众网络教育媒体完成what的陈述性设计知识,而主要依靠老师进行育化探索性知识的启发式启迪性why的设计初心教育,创新设计教育从本质内涵到方式技法都发生了嬗变;中国现代设计教育100年以来,从最开始的设计界老前辈们的拓荒奋斗,到60后至80后的中间传承,再到90后00后新生代的崛起,中国的设计教育与国家发展同步脉动,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无问东西,不分文理,兼具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人文艺术设计文化三种文化,知行合一地在四种创新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创新实践,同时在创新设计思维的高端策略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在设计的前沿领域,包括万物互联的网络创新设计,大数据的视觉思维与信息设计,人工智能的艺术与设计,新材料的智能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新能源支持的人类移动性研究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新兴领域,本土国际的球土化(Glocalization,由吴良镛两院院士提出)高速度、高质量、高智慧地发展,与国际界的设计教育形成全球公民交叉学科融合AI&HI的智慧型的全球创新命运共同体与文明共同体。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建系17年以来,一直为创造未来的创新价值和普惠社会而探索奋斗,努力发出声音,回归真善美的创世初心,改变未来。从2000年至今十多年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学生们,积极投身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社会福祉的时代大潮中,学生们用出色的成绩体现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群体价值,让工业设计系全体师生们倍感荣耀!

《设计》:“交互设计”的定义这些年来是否有所改变?在您看来,什么是成功的交互设计?

覃京燕:交互设计一直在场域应用方面发生着改变,在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同时在方式方法上也不断拓展到更加人性智能体验与更加数字物理万物互联的方式上,但是在本质上交互原理一直并未改变。交互的基础是基于身心意的以意义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围绕信息交换价值、界面交流媒介、功能交互手段与内容交通评测,构建起感知行为、情感共识与认知逻辑的交互设计,围绕这四点构建的有意义的交互设计,就是成功的交互设计。

《设计》:做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如何继续学习?

覃京燕:以愿景为驱动,有社会责任担当,具备逻辑思考能力,深入了解交互技术,具有产品服务的系统设计观,快速学习与人事物环境的关系处理及沟通理解,组织资源进行设计实践的高效落地,假以时日,都会成就好的交互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掌握交互技术,在设计反思中思考设计战略,多做一些跨学科的了解与思考,都是很好的继续学习的方式。

《设计》:您近日说过一句很感性的话,“未来已来,一切可能,正在发生!”所以,中国设计当如何面对如此不可知的未来?

覃京燕:中国的设计既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更需要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复盘总结设计原理,在基础设计研究理论方面以及设计用量大数据库方面,加大基础研究深度,总结创新设计规律。

《设计》:您的谈吐中时常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如道家学说中的一些理念,请您谈谈中国哲学对您的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影响。

覃京燕:交互设计(主要是人机交互)起源于英、美、德,一直以来带着西方哲学思考和技术科学范式的基因,我见证了中国交互设计从萌芽到兴盛的全过程,也从国际发展的视角互补性地看到了中国的设计在越往道法层面精进过程中带来的审美意识、设计价值评判上的缺失与不足。尤其在剑桥大学的学术研究经历中,从800年的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全球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在剑桥大学的起源发展,全球交互设计教育在英国的启蒙,跨越800年的时空跨度感悟,为我在道法层面的设计思考提供了启示与视角。通过中英在交互设计教育、可持续创新设计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差异对比研究,我意识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对设计哲学的重要本质层面的根基影响。交互设计处理三大要素,功能与内容以及媒介,在功能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较为隐蔽,与我们的具身认知有关,而在内容方面的设计要素,则深受本土在地的文化影响,由此延伸的信息表达、信息设计、交互逻辑、视觉思维方式,都会有明显差异,具有强烈的离身认知特性;而在媒介传媒介质方面,差异性又不太明显。这也体现出简易、变易、不易的道理。凡事往深了琢磨,都离不开母国传统文化基因深入骨髓的影响,而且现在我思考的问题,千万年前的老祖宗们都思考过,并不新鲜,所以谦卑敬畏之心常有,设计实践常在,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只是可能比别人对未来有更大的兴趣,更多的时间用来做未来大问题的深入的思考而已。

《设计》:您认为,在2019年,交互设计的发展大趋势是怎样的?

覃京燕: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融合智能发展,人工智能重点研究值得信任的AI,以人为本的AI(但我个人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有不同看法,我更提倡以意义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方法)实体控制虚体,以及虚体控制实体的多种交互方式并存,大数据+万联网+融合智能+创新设计成为大势所趋,大交互设计无处不在,场域更加宽广,交互建构在存在感、遥在感和共在感的时空观之上,交互设计的角色、用户画像、交互场景情境、交互意识动机、交互的价值规律都在发生改变,影响群体用户的体验与个体的感受性(qualia)都将不同,无人驾驶车带来新的人类移动性的交互设计,机器人需要新的社会契约的交互设计,新材料带来原子+比特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新能源改变新的动力方式与价值交换规律,认知冗余与数据算法区块链等带来新的算法经济与内容经济,物质信息能量都在发生改变,交互设计也在发生改变。

在人工智能影响之下,审美意识三观淳正,对交互设计乃至所有事物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衍化影响深远。

《设计》:请您和《设计》的读者分享1-2个最近您正在关注或研究的理念/领域/问题。可以和《设计》杂志的读者分享1~2个项目或研究成果吗?

覃京燕:与语言翻译有关的元语言、元翻译方面的交互设计、与材料有关的原子+比特新型有机数字物理材料及有机无机材料原理互通(比如像种植物花草一样种植可食用的牛肉、用二氧化碳在太空种植农产品等)而改变的新产品设计、与能源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能源产品、与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相关的人工智能创新的设计方法AI算法(如AICAN等)、与改变时间空间观念而进行社会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的量子思维量子计算等,都是我关注和研究的内容。目前跟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驭势科技、格灵深瞳、英特尔等在联合研究智能体、机器人、无人驾驶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人工智能产品的交互语法与交互设计规则等内容。

《设计》:请您推荐一些值得交互设计从业者及爱好者关注的交互设计相关资源以及2019年国内外的交互设计大事。

覃京燕:可以多看看国际人机交互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以及会议内容,如MIT、CMU、谷歌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重要的研究院及高校,还有一些与产业界结合紧密的行业会议及展览,如CES展览、Siggraph展览、CHI会议、各大公司如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的开发者大会,这几年国内大公司的技术开发大会也越来越有吸引力,艺术与科学大展,国际和国内的有价值的交互设计会议等,还可以加入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等专业领域的学术组织。相比之下,我在交互设计方面一般重点看国外英文原版的教材和计算机领域的会议论文,还有重要学术机构及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觉得这些好的论文及教材著作能够把复杂的问题讲得很明白,尊重知识产权,文献综述发展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交互技术和交互设计实践数据都很真实,分析方法科学。除了这方面的书籍,我更多时间花在看与设计表面上没有关系的闲书上面,还看大量的视频信息,内容方面并无界限,只是看的方式是做非常专业的学术研究的方式,另外很多书和内容我都没有看完或者快进跳着看内容,有时是因为觉得不值得看完,有时候是觉得当前还不适合全部看完。2019年的国内外交互设计大事,应该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向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方面结合演进紧密相关。我自己而言,更喜欢离开设计,在很多其他领域里探索,以期打破交互设计的自系统小生境。发现第一个黑洞,找到深海不需光合作用而生存的鱼类,改变新经济的规律考虑产品服务系统的可持续设计,从组织种群的人格特征里找到群体乃至国家创新的机制,从脑认知及神经科学里找到治愈抑郁症和癌症等疾病的方法,从另一种智人里找到另一种可能的人类基因培植出新物种,从元翻译层面改变翻译原理本身构建新的人机交互语言,或许都比在交互设计里学交互设计要重要得多,这些正在发生的大事都将成为交互设计的大事。因为未来已来,一起可能,正在发生。我们今天的每个人都在和5500万年前的将要灭绝的恐龙们一起,都在看着同一个黑洞,这就是量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