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泥”碰撞“设计”

0

文_Text_Opal 图_Photo_本土创造

 

看点 Keyfeature

本土&创造   Indigenization & Creation

水泥家居    Cement Household

环保设计    Eco Design


QQ截图20160224154635.png

 

带着水泥与建筑回收废料混合的现代气息,“本土创造”的作品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作为国内水泥家居设计的先驱,秉持着“美学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设计、艺术应该是日常化”的理念,“本土创造”率先将水泥设计从艺术品转变为商业产品,在简洁、质朴中回归设计的本质。

“本土创造”成立于2011年,随后转型为独立设计品牌,并开始从事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团队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充满实验性的无国界高密度设计机构”,业务范围涵盖空间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艺术设计等。“本土创造”是一个极具实验性、探索性,无界限、跨界多产的设计公司,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原创,致力以设计为基本手段,通过输出观念来影响、改善现实生活。

谈及“本土创造”的品牌含义,团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本土’非地域概念,乃是精神标签。本土,即在地,即本源。指在每一个创造背后,首先回到根性,就地取材,读懂材料,寻求独一无二的“灵魂”的精神。‘创造’即创新造就未来。创造的核心是创,创的结果是新;没有创新,本土创造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不论是灯具、烟盅、边桌亦或是吧椅,“本土创造”的设计作品总会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简洁感,令人能够从充斥着的繁杂视觉元素的生活空间中得以喘息。“根源上向内行走,贴近本土文化,回归需求本质;形式上纯粹干净,去掉一切多余,被称为‘国际’的设计,其实是对功能本质的还原,对自由形式的追求。”在“本土创造”团队手中,普通的水泥与建筑回收废渣,结合金属、竹子、塑料、水磨石等材质,被塑造成为简单、概括的几何造型,并被赋予极强的实用功能,更为设计注入了深度,令水泥这种随处可见的建筑材料焕发出浑厚、深沉的别样魅力。

“作为城市建设最稀松平常的材料,选择水泥理所当然。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你必须用它。然而,一方面,水泥的材料性能让世界大受欢迎,另一方面,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人们又对它深恶痛绝。毕竟,在满足物质生存后,人们还需要精神。在日本,水泥演化出诗意。在欧美,水泥成为前卫建筑的表达。水泥在审美上已模糊了边界,而水泥还是那个水泥。” “本土创造”所尝试的恰恰为水泥注入了这种精神内涵,以极简为导向,状似不经意的设计,却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适度感,给他者留下的是更多想象和完形的空间。“少即是多”,简洁的设计往往成就永恒的经典。简单、凝练的造型,以及带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设计气质,“本土创造”的作品间传达的时尚感消解了现代人对水泥的排斥情绪。

“用心处,泥土和钻石的价值相等。”在“本土创造”团队看来,“在形式与功能背后,则是一份万物平等的‘关怀’——构建事物的一切原材料,一切工艺,一切文化,无所谓贵贱和高低,乃至于没有废物和珍宝,用心处,泥土和钻石的价值相等;向世界的每一种索取都应该珍惜,没有高不高级,只有合不合适,不管是一株草、一抔土,恰当的设计,焕发其光彩精神。”经过他们恰当的再设计和再利用,建筑废弃物得以重新焕发生命力,重新变为一种实用品。

在团队的创建者许刚的理解中,水泥创意所要呈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对设计的真诚,践行这一点就需要“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保持聆听,保持践行。”谈及“本土创造”的发展愿景,他们介绍道:当下,“本土创造”正在酝酿建造一个让中国新鲜原创设计力量蓬勃生长的平台——“本土一间”。以“本土创造”的品牌和精神为火种,以暗潮汹涌的美学生活渴望为野风,挟裹全世界自由的、成长中的、拥有野蛮生命力的设计和智慧,让美学生活根植日常,席卷当下。


QQ截图20160224154725.png

 

 

“本土创造”采访

 

《设计》:“水泥”这种材质是何如进入设计团队创作视野的?

 “本土创造”:开始用这种材料做产品的想法非常单纯。一直跟在市场屁股后面做着和大家同样的空间设计,感到没有尊严,没有快乐,就想玩点不同的东西。起初是实验一个清水混凝土建筑空间,发现也已经做滥了。为了不同而不同,就想把空间里的所有器物都做成清水混凝土,结果一投入进去就上瘾了,觉得很好玩,后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设计》:相较于其他材质,“水泥”有何特性?

“本土创造”:清水混凝土材料一直被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现在它已与其它产品常用材料无异,同样能为产品设计所用。立于经济成本而谈,混凝土属于一种相对低廉易取的材料;立于环保而谈,混凝土比塑料、金属更为节约能源;立于材料属性,它出色的可塑性能够由模具来完成各种异形和表面质感,而且制作成型后材料的稳定性即使用寿命亦比塑料、木材等材料更具有耐久性;立于设计美感而谈,混凝土独特的肌理与质感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视觉感受,具有独特的力量感、素洁感和极致纯粹的美学表现。

 

《设计》:请分享一下水泥产品的具体创作流程。

“本土创造”:本土创造坚持用清水混凝土制造产品,对制作工艺要求很高,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每次打水泥需要先打料块,注重配比和搅拌,对比前次的色彩,通过仪器检测后才可继续打,需要震捣均匀,对生产环境的温度要求也十分严格。要呈现出清水混凝土产品的最佳品质,最重要的是它的养护和防水等各项后期处理工序。

 

《设计》:目前“本土创造”推出的水泥设计作品数量很多,可以将这些作品分为几个系列?分别有何种立意?

“本土创造”:“本土创造”现有产品分三个系列,分别是“清水系列”、“再造系列”、“很美系列”。其中“清水系列”可以细分出“日常系列”。

 “日常”,在日常中超越日常的沉沦,在现实环境中为解决自我维护的问题而进行实用的、经济的日常思维,为我们的日常。日常不是理念,我们是自己行为的创造者,我们不断创造自己,日常才能激起无限生命的精神,并指向崭新的未来。

“再造”,重新给予生命,让废弃物料恢复尊严。再造探讨一种“工业”与“自然”的综合可能。关注人类社会与环境废弃物,发现废物独特美感,形成产品到商品,再到用品,注重用品被客户淘汰成为废品后,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很美(HANMADE)”关注自然材质与风土,关注手艺传承与当代,直面人类欲望与自然的矛盾。自然表达,真的很美。

 

《设计》:在水泥作品中有一些采用了多种材质进行混搭,如竹子、水泥等,为何选用这些材料?

“本土创造”:我们致力于以设计为基本手段,通过用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就地取材,用不同的材质回归它的本质,还原它的独特肌理,制造成符合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产品。

在形式与功能背后,则是一份万物平等的“关怀”——构建事物的一切原材料、一切工艺、一切文化,无所谓贵贱和高低,乃至于没有废物和珍宝,用心处,泥土和钻石的价值相等;向世界的每一种索取都应该珍惜,没有高不高级,只有合不合适,不管是一株草、一抔土,恰当的设计,焕发其光彩精神。

 

《设计》:请介绍一下团队最新创作的水泥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和前作有何异同?

“本土创造”:区别主要在于日用功能产品的细分,设计越来越寻常化。满足日常功能需要及审美需求。

 

《设计》: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使用者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本土创造”:回归生活本质,让水泥更具温度,融入生活。情感是自由的,这个交给使用者,我们只供应生活美学。

                                                                                                                                    

《设计》:哪些事物最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

“本土创造”:灵感存在于我们关注的社会人文中,我们需要心胸开阔,需要思维自由,需要相信简单。

 

《设计》:请介绍一下您所奉行的设计哲学。

“本土创造”: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保持聆听,保持践行。